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要能落实。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四四卷)  2002/03/1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644
  诸位同学,请看「普贤三昧品」:
  普贤菩萨所入的三昧,他这个大定的体用,经文「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於法界示众影像」,这个两句,上面一句是说的体,平等性是体;下面讲在法界里面示相,这是起用。这一段经文我们也用了很长的时间,将清凉大师的注解做了一个研究说明。注解非常丰富,有些地方是重要的佛学常识,我们不能不知道。讲到佛性,大师举《涅盘经?师子吼菩萨品》里面一段话说,「佛性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什么是因?十二因缘是因。什么是因因?那就是智慧。什么是果?果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什么是果果?无上涅盘。继续给我们说明的是,「因因是观缘之智,因是所证之理,能证至果,为大菩提;为大菩提所证至果,这叫大涅盘。前两种因跟因因都是属於因,后两种属於果。为什么因还要说个因因?果还要说个果果?他有说明。
  十二因缘是正因,虽然有这个因,要是没有观智,不能成果。现在有观智,观十二因缘能够叫这个修行人成就果德,所以称为因因。菩提对前面、对因来讲它是果,大涅盘是由菩提而显的,所以大涅盘是菩提果之果,这说明果果。因因果果是很繁琐、是很麻烦。菩萨有因因果果,我们凡夫也离不开因因果果。起惑(迷惑)是我们的因,造业是我们的果,将来受三途苦报是我们的果果。我们不明了这个道理,也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所以把佛性给埋没掉了。有没有?有佛性,哪个人没有佛性?修行人善用因因,能至果果;迷惑颠倒的凡夫,我们错用因因,招来生生世世不如意的果果。
  学佛,千言万语学什么?佛是什么意思?总不能不懂!这大家都晓得,佛是觉义,学佛就是要学觉悟。可是事实上愈学愈糊涂,为什么会这个样子?说个实实在在的话,不读经之过。有同学说,「我每天都念经念好几部」;不听经之过,「我每天听经都八小时」,没错,你天天读经,白念了!天天听经,白听了!就好像念书,很用功念书,一天到晚在念书,考试都得零分,你的书不叫白念了吗?你不懂经教里头的意思。读经、听经最重要的一桩事情,《开经偈》里头所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你虽然很勤奋的在读、在听,不解如来真实义;不但不解,你错解如来真实义,曲解如来真实义。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大觉有两个基本的现相你没有,哪两个基本的相?一个是大慈,你慈悲心没有发出来,没有慈悲心;第二个大智,真正学佛的人,慈悲跟智慧决定在增长。慈悲的反面是自私,智慧的反面是愚痴,自私跟愚痴决定是年年减少。佛家常讲,「烦恼轻智慧长」,自私、愚痴是烦恼,烦恼轻智慧长、慈悲长,我没看到。
  真正觉悟的人心量拓开了,这经上哪一段经不是在讲,遍容一切法。心量之小,连自己都容纳不下,自己跟自己还过不去,一个人他也生烦恼,两个人就更不必说了。这个现象,实实在在讲是末日的现象,谁的末日?我们自己的末日。我不是说世界末日,我不是讲众生末日,谁有这个现象,他的末日近了。你这个佛是怎么学的?我没有这样教你,佛也没有这样教你,你怎么会学得这么小气、这么小心量?一天到晚疑神疑鬼,这不是好现象,连儒家一个君子都不如,君子之心坦荡荡,这是完全违背佛性。我们有佛性,现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佛性是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如何来挽救?你们想想怎么挽救法?这不是救别人,是救自己,「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先要度自己,先要自己回头。
  现在我们利用高科技、网路、VCD光碟,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彼此如对目前。我能够帮助大家的,只能帮助到此地,我已经尽心尽力了,已经尽到我规过劝善的目的,你能不能成就完全在你自己的自觉。你们同学要问,「法师,你将来要定居在哪里?」我告诉你,我没有住处。我学佛,佛没有住处,菩萨没有住处。你看经典上,「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哪里,没有说住哪里。今天我「在」图文巴,明天在哪里不晓得,哪里有缘哪里去。有缘,来了;没有缘,去了。来无踪,去无影,没有丝毫分别执著,这才得大自在。身尚且不可得,哪有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叫我所,我尚且无,哪来的我所?学佛可贵之处在此地。我们这么多年的钻研,明白了!不再执著这个身是我,当然不会再执著一切是我所,我们才能得一点点解脱,才能够体会一点自在的境界。如果对於一切法,对於自身、对於一切法,「我、我所有」还有坚固的分别执著,死路一条!死了以后作守尸鬼。为什么?他执著那个身是自己。
  死了,神识我们中国一般人讲灵魂,舍不得离开身体;身体已经埋葬,甚至於火化变成骨灰,他都守住,他都不肯离开,愚迷到这种程度!你要想想,我们今天这个道场建在澳洲,如果你要是放不下,执著是你的,将来你死了,你在这个地方当守尸鬼。可是你要晓得,你是从外国来的,当地这些鬼会欺负你,会容纳不了你、会排斥你,你的罪有得受了。我在这里建道场,不是叫大家在这里当守尸鬼,那你就全搞错了!这个地方建立道场是帮助大家成无上道的,这个道场是假的,这个身也是假的,都不是真的。你曾经听佛门里面说过,「借假修真」,借我这个假的身,借我假的这个环境、生活环境,修什么?恢复真性。唯有自性是真的。讲到自性是真的,你一定要记住清凉大师给我们讲的七个意思:真实善常乐我净。我们借这个假身、假的环境要修真,这就对了,这个假身跟假境,对我那是无量功德。
  你看看这里是觉跟迷,迷的时候贪著身是我,想尽方法保护它,怎么保护还是要死,还是要老、还是要死;这环境是我的,这家是我的,死了以后沦落三途。我讲你死了以后当守尸鬼,这是你的果报最轻的;我要给你讲真话,我不是吓唬你,给你讲真话,死了之后堕阿鼻地狱,当守尸鬼都当不成。为什么?破坏佛教的形象。你说「我破坏佛教哪一个形象?」你破坏佛教的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全都破坏了。这个道场是正法住世的道场,你把它据为己有,排斥真正想到这个地方来参学、修学的这些大众,你就这一个,起这个心、动这个念,阿鼻地狱就注册挂号了。念头才一动,因;再有这种行为,强烈的行为,因因。你有因、有因因,后面就有果、有果果。现前的果,诸佛菩萨舍弃你,妖魔鬼怪来捉弄你,这是果;死了以后堕阿鼻地狱,是果果。你有没有想到?你知不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
  我很清楚、很明白,我把话全都给你们讲清楚、讲明白了,你们将来受果报,不会骂我。不会说我当年想错、做错、说错了,今天堕到阿鼻地狱,为什么净空法师当时不教我?你会怪罪我。我讲清楚、讲明白了,到那个时候我后悔没有听懂师父的话,是你的事情,我没有责任。我是为正法建立这个道场,许许多多善心居士出钱出力促成这个道场,都是发的真心。真心希望成就你们,希望你们在这一生当中作佛、作菩萨、作祖师大德,做一个真正觉悟的人,绝对没有一个恶念在此地建立一个大坟墓埋葬你们,如果一切不如法,道场是坟墓。我要不这么说,你们醒悟不过来;我这样说,说得这么清楚、这么露骨,你是不是能真醒得过来?很难说!现在你在听,好像有一点觉悟,听完之后又迷了,原形毕露!我知道,我清楚,《地藏经》上说得很明白,「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刚强难化在哪里看?就在这些地方看。要不是这个样子,怎么能说「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
  所以我看到《涅盘经》上讲的「因、因因,果、果果」,我看到这六个字毛骨悚然,我不是看芸芸众生,我是看我们道场的住众。道场里头特别是住出家人的住众,你们不是真心在这里修行,千万要知道,不要以为我不常在这里,常常在外面跑,家里的事情我都不知道,那你就完全错了。你是为讨我的欢喜,还是为真正要成就自己?讨我的欢喜,全错了!要真正修行,这个道场如是,其他道场亦复如是。往年在台北华藏图书馆我清楚,「佛陀教育基金会」我也清楚;我们在美国建道场,在新加坡净宗学会培训班的同学,我怎么会不清楚?我怎么会不知道?我还没有糊涂到这个程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不说,为什么不说?说了没有用处。
  过去我亲近李老师十年,李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什么样人应该说?说了就回头的人,这个人应该说;说了阳奉阴违不能回头,决定不可以说,不结这个冤仇。你说了,他怀恨在心。不说,各人修各人的。我们在娑婆世界对自己来讲,求生净土是我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我还有多余的时间、还有多余的精力,帮助大家,做一点好事,以这些好事善行回向净土,做为自己往生净土的资粮。我们常常念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这功德至少是行善积德。行善积德要是著相,那是福德;行善积德不著相,那就是功德。功德跟福德在形相上讲,一丝毫差别都没有,是在用心。断恶修善积功累德,非常认真努力在做,做了之后,心里头痕迹都不著,这是功德,《般若经》上常讲的「三轮体空」。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永远保持你的清净心、平等心,所有一切断恶修善的事情全是功德,以这个功德庄严佛净土。如果心地不清净、不平等,纵然修善、积功累德断恶修善,全是有漏的福报。
  我们要记住,达摩祖师当年刚刚到中国来的时候,见到梁武帝,梁武帝是佛门的大护法,他喜欢建道场,喜欢人出家;只要人发心出家,他都欢喜供养做护法。史书上记载,他建了四百八十座寺院,度几十万人出家,中国历史上讲护法,大概他是首屈一指。他见到达摩,在达摩祖师面前夸耀他的功德,「我在佛门做这么多事情,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是说真话,跟他讲:「并无功德!」梁武帝听了心里不是味道,跟他断绝往来,以后再不见他了。达摩祖师跑到嵩山少林寺去闭关去了,面壁九年才遇到一个慧可。慧可是禅宗二祖,遇到一个人,一个明白人。你们想想这一段公案因缘,为什么达摩祖师一看,梁武帝毫无功德?他分别、他著相,他没有断贪瞋痴慢。如果梁武帝要问:「我的福德大不大?」那达摩祖师一定赞叹:甚大甚大!
  他所做的是福德边的事,福德不能了生死。《六祖坛经》里面讲的,「此事福不能救」,这福德再大,此事是生死大事,福不能救。福报再大,出不了六道轮回。你要想出六道轮回,福再大没有用处,要功德,能了生死出轮回。功德是离相,福德是著相。著相里面最严重的是自私自利的相、贪瞋痴慢的相,我们仔细反省一下,仔细想想自己有没有?如果要有的话,那就是达摩祖师讲的,你不管干什么好事,「并无功德」,要知道!释迦世尊、诸大菩萨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讲得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