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导演李翰祥 作者:窦应泰-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章 我是黑旋风李逵的后代

         ——李翰祥:《三十年细说从头》

  1948年9月22日。

  北平的初秋,天穹上布满了一团又一团灰黑色的雨云。一阵阵凉风吹拂着位于北平西郊“圆明园”废墟上的几株枝桠参差的古槐,发出尖厉的啸音。大朵的雨云越压越低,似有一场骤雨将至之势。就在这个秋天的早晨,有一位只有二十二岁的青年学生,独自走进了这座在八国联军纵火焚烧下变得满目疮痍的废园里来,进行最后的辞别。他,就是已被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除名的青年李翰祥!

  “明天……我就要离开北平了!”李翰祥魁梧的身材,穿着一套洗得发白的蓝布学生装。他来到那几根孤零零的汉白玉石柱子下面,脚下是一片碎石瓦砾。他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定定地凝望着那罗马式的石雕柱头,透过那几根残柱的缝隙,李翰祥可以望见头顶上那一方乌云翻滚的阴霾苍穹。他对即将到来的秋雨毫不介意,因为此时他面对着昔日辉煌的西洋楼“远瀛观”遗址,心中骤然间升起了一股无法遏制的仇恨怒火。

  李翰祥双目如炬,他似乎从几根东倒西歪的石柱子上,发现了往日的圆明园盛景。他早就从史书上了解到这座“万园之园”的过去。1747年乾隆皇帝传旨意大利画家郎士宁、法国传教土蒋友仁和王致诚等人,在这里仿效西洋建筑,绘制了“远瀛观”的蓝图。不久,大兴土木,招雇全国的能工巧匠,凿石伐木,建造成巧夺天工的“大水法”、“远瀛观”和“观水法”等西洋建筑。同时又配上康熙在世时为这座皇家园林所构筑的“曲院风荷”、“万方安和”及“杏花春馆”诸景。李翰祥知道,也正是自康熙皇帝始,经由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六位清帝之手,历经一百五十一年的漫长光阴,方才建成东方世界最璀璨的明珠,即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的圆明园。

  “不久,浓烟直冒,渐渐冲向天空,……当白天慢慢过去,烟雾逐渐加大,并且越来越密,飘飘荡荡,仿佛一片大的云彩,罩盖北京。同时又像一场可怕的大风雨将要来临!……”李翰祥翘望着长空中的阴云、狂飙,眼前仿佛又出现1860年在这里烧起的那把冲天的大火。“殷红的火焰,映在从事放火的兵士们脸上,使他们看起来仿佛恶魔一样,虽是毁坏了他们所不能恢复的东西,却洋洋自得地觉着很是光荣!……”当年英国一位侵略者所留下的文字,使年轻的李翰祥感受到了那场罪恶的大火的无情。

  突然,刺目的闪电划破了阴黑的天穹,旋即便是一声惊天动地的长雷滚过李翰祥的头顶。顿时,滂沱的大雨倾天而降。

  李翰祥纹丝不动地伫立在风雨之中。他的头发,他的蓝而发白的学生装,顷刻之际被那大雨淋得精湿。他那国字型血气方刚的脸膛,正在接受暴雨的冲刷。但是,李翰祥没有退缩,没有畏葸,更没有到不远处的古槐树下去寻求避雨。他在心中正在喃喃地默念着这样的话:“古老的北京,你在帝国主义列强们的风刀霜剑之下,已经变得满目伤痕。那些祖上流传下来的几多古老文化遗产,都在腐败的清朝政府手中,被外国恶势力所蹂躏、伤害和掳掠!……我明天将去上海求学了,也许时间很短,也许时间很长,总之,北京,我迟早有一天还是要回来的!但愿我重回北京的时候,所见到的将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新北京!……”

  长雷在雨空中再次轰响,更猛烈的大雨倾盆而下……









大导演李翰祥第一章 北京,我回来了






第一章 北京,我回来了

    我离开北京的时候也是秋天,那是一个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1948年

  9月23日。

    好吧,人各有志……翰祥,一个人只要有天赋,有意志,迟早会成功

  的。你去香港吧……

  1978年初秋。

  当一架由香港启德机场清早起飞的大型波音客机飞!临北京的上空时,正是这座古都的正午。

  临窗坐着一位身材魁梧,脸膛黧黑的香港客人。他浓黑的眉毛,高鼻阔口。虽然他的衣饰显出了在港生活多年的洋气,但是仔细打量他,却不难发现他有着北方大汉那种率直亢爽的豪气。他就是在港台地区遐迩闻名的著名电影导演李翰祥!

  此时,李翰祥那宽边眼镜后面闪动着的两只深邃睿智的大眼睛,正透过椭圆形的机窗口,贪婪地俯瞰着机翼下闪现的古都北京。五十二岁的李翰祥情不自禁地喃喃叹道:“我离开北京的时候也是秋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日子:1948年9月23日。今天我又是在秋天里回来了!眨眼之间整整过了三十年啊,古都,我终于回来了!……”

  1926年农历三月初七(4月18日)出生在东北辽宁锦西的李翰祥,早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随着他那位在旧军队里当军需官的老父亲,从锦州乘火车出了山海关,来到了古老的北平。那时的李翰祥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幼小稚童,他是在这座古都里度过自己的童年与少年时代的。西城的北魏胡同小学和市立三中,是李翰祥就读的地方。李翰祥在客机窗口俯瞰越来越近的北京,他暗问:从前那些令他梦索魂牵的四合院,如今是否还在呢?

  “你就是李翰祥吗?”在李翰祥的记忆里,引唤出一条40年代北平所常见的曲折胡同:狭窄、幽深,小路两厢均是些青砖垒砌而成的一座座小四合院。沿着那条小胡同往深处走去,便是东总布胡同十号——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几幢灰褐色的楼房隐蔽在几棵枝桠繁茂、绿荫匝地的古槐背后,李翰祥便在这里有幸结识了著名画家徐悲鸿。他记得那是他刚进艺术专科学校的第三天,一位身穿灰布夹袍、颀长伟岸的长者突然来到了他的课桌前。长者的手里拿着一幅前一日自己在素描课上的习作《北平的什刹海》,严峻的目光里透出一抹慈爱与关切。

  长者俯下身来凝望着刚满十九岁的李翰祥问话。李翰祥认真地点一下头,不回话。因为那时他还不认识来人就是由南京来北平担任这所艺术专科学校校长的徐悲鸿。

  “听说你正在市立三中读高二,为什么不等到毕业,就忽然转到这儿来了呢?”徐悲鸿深邃明澈的眼睛里闪射着炯炯的光芒。显然他是因为那张《北平的什刹海》的静物素描,无形中对素描的作者李翰祥发生了颇为浓厚的兴趣。他说:“凭着你的学识,本来可以读完高中,又可以升到北大或者清华、燕京这类名牌大学里去深造的嘛,可是你却鬼使神差地中途来艺专插班,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不为什么,”李翰祥感到徐悲鸿的问话有些咄咄逼人,甚至他根本就不习惯在众目睽睽的场合遭到一位陌生长者的盘问,所以他执拗的性情发作了,挺起胸口说:“我来艺专,不为升官,也不为发财……我是因为从小就喜欢美术才下决心来这里的!……”

  “哦?你情愿为热爱美术而牺牲一切?”徐悲鸿虽然面色严峻,但是他的心里已经暗暗地喜欢上了这位脸膛黧黑,有一双虎生生大眼睛的北方青年。他将一只大手拍在李翰祥的肩上,说:“从这幅你交上来的习作上,不难看出你确有素描的功底和习练绘画的天赋。只是不知你来艺专以前,都临摹过谁的作品?……”

  “临摹?我从来没有临摹过其他人的作品!”李翰祥不假思索地说道:“但是,我从小就喜欢看别人的画儿!……”

  徐悲鸿越发对这位两眼炯炯有神,头脑中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新学生发生了兴趣。他问:“说说看,你都喜欢什么人的画作?”

  李翰祥如数家珍般地说:“我很喜欢北宋著名山水画大师范宽的作品,特别是他晚年留下的山水精品《雪景寒林图》,更是令人羡慕。他所画的水墨雪景,别具风韵。山头遍作寒柯,通幅并无一棵杂树,嶙嶙峋峋的山石也皆雨点皴为之。而且范宽的山水气势雄浑,意境幽远,实在是上乘之作。当然,元代的黄公望的山水图卷也并不逊于范宽!……”

  徐悲鸿眼睛豁然一亮,万没有想到年仅弱冠的李翰祥,居然对古代中国画有如此精深的研究,便问道:“黄公望一生所作山水画很多,不知你都喜欢他的哪些作品?……”

  李翰祥娓娓说道:“黄公望所能流传今日的无非是《快雪时晴》、《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和《富春山居图》几幅。不过这些珍品大多珍存在皇城禁苑,我一个学生又怎么能见到。我能有幸从一册《画谱》上见到的赝品,就是那张《富春山居图》了!……”

  “哦?”徐悲鸿不能不对李翰祥刮目相看了,说:“黄公望的山水画究竟妙在何处?以致你将他排在北宋大家范宽之上?”

  李翰祥说:“古人说:画品即人品。学生所以喜爱黄公望的画是因为敬重他的人品。谁都知道黄公望是元初大书画家赵孟畹耐馍乒嗟谜悦项的启蒙。《录鬼簿》中所记:黄公望之学问不在人下,‘天下之事,无所不知’。然而他的品性高人一筹,那就和赵孟倾一样,纵然有奇才在胸,却不为功名官禄所动,毕生将精力献于作画上。所以,我视黄公望的画作高他人一筹!……”

  “好好,有志气!”徐悲鸿欣然含笑,频频颔首,说:“中国画当然是国之瑰宝,作为中国人当然要首先喜欢中国画才对。李翰祥,你既然情愿为学画献身,就不仅应该习练国画,还要习练外国人美术精品之长。却不知你对西洋画是否也有兴趣?……”

  “您所说的西洋画就是通常所说的油画吗?”李翰祥觉得徐悲鸿已经开始与他以平等的语气来探讨艺术,所以他忘却了自己此时的学生身份,振振有词地直抒胸臆:“我所喜欢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特别是威尼斯派画家提香所绘的《阿克塔奥之死》。还有鲁木斯的油画《蒂雅娜和她的伙伴将出猎》,以及慕尼黑女子肖像画廊里的数十幅传世珍品,不能不说西方的画家也有独到的功夫!……”

  “李翰祥,你喜欢荷兰的画家梵·高吗?他的作品如何?”徐悲鸿已经忘记了他是在与一位新进校的学生谈话,俨然与一位学识渊博的挚友在谈论学术。在一刹那间,他不能不为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里新收入这样一位有才智的学生而激动不已。

  不料李翰祥却固执地将头一摇,说:“先生,恕我直言,我并不喜欢梵·高的作品,因为他是位抽象派的画家,尽管他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可是我无论如何对他的作品喜欢不起来!”

  “你的口气很大。须知世界级的博物馆如果收藏梵·高的一幅油画,也要出干余美元的。”徐悲鸿觉得敢于直言道出不同见解的李翰祥纯真而可爱。他接着又问道:“那么,中国人所画的油画你喜欢吗?……”

  “我很景仰的是徐悲鸿先生的《抚猫人像》!那是他1924年的作品,画上的女人和小白猫,线条粗犷却又描画逼真,我很喜欢!”李翰祥大声地说道。

  “你……”徐悲鸿立刻怔住了。他没有想到李翰祥会当众点出他的那幅公开在报刊上发表出来的油画新作《抚猫人像》,本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