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清朝三百年-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遭受了重大损失,英法俄等列强从中国攫取了大量的土地以及司法主权、租界管理权、内河航运权等权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民族经济,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平定新疆 
  同治四年(1865),新疆喀什噶尔地区的封建主金相印利用当地回民对清政府的不满情绪起兵反清,并向中亚浩罕国求助。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乘机入侵新疆,自称帕夏。同治十年(1871)沙俄出兵占领伊犁9城(惠远、惠宁、绥定、广仁、熙春、宁远、拱辰、瞻德、塔尔奇)并宣布伊犁永远归俄国管辖。第二年,清政府派伊犁将军荣全与沙俄交涉归还伊犁,沙俄竟不答应。面对这一形势,投降派直隶总督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而以维持民族利益为重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则力主恢复。光绪元年(1875),清政府终于同意左宗棠的意见,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   
  左宗棠委任刘锦棠为前敌指挥,总理营务。刘锦棠打过几十次仗,有“无战不从,无战不胜”之誉。左、刘共同制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决定先攻北路(北疆),再攻南路(南疆),节节取胜。   
  光绪二年(1876)四月,刘锦棠兵出嘉峪关。闰五月,次巴里坤,进驻古城。六月,刘锦棠围困叛军所据古牧,阿托爱弃马而逃。刘锦棠又用开花炮攻城。古牧6000守兵被歼。收复乌鲁木齐、迪化及其王城。八月,乌鲁木齐都统攻克玛纳斯南城,北路遂清。   
  光绪三年,刘锦棠挥戈直捣南路。三月三日刘锦棠围攻敌人据点达坂城。城内引湖水卫城,泥淖深及马腹。清军提督余虎恩、陶生林与副将夏辛酉等马队掠过深淖,列于城左山冈,提督谭上达、谭和义、戴宏胜等马队,列在城后山上,降将总兵崔伟等马队居两军之间。这时敌人还在呼呼睡大觉。天明雾收,城中人望见清兵,无不大惊失色。总兵侯名贵向城内用开花炮连番轰击,城中人马碎裂,夺门而逃,但又被清军堵住,刘锦棠叫人喊:“把穿奇装的捆起来,有奖!”结果,城中大小头目都被捆出来,无一逃脱。达坂城攻下后,驻吐鲁番的叛军首领白彦虎与托克逊城的叛军首领海古拉都逃走。吐鲁番与托克逊城落于清军之手。三月十八日阿古柏看到人心已去,便服药自杀。九月,清军连下库尔勒、库车、阿克苏诸城,十一月连克喀什噶尔、叶尔羌和和阗。阿古柏残余势力逃到俄国。   
  新疆南北两路收复后,清政府便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伊犁问题。光绪四年(1878),清政府派崇厚去俄国交涉,他竟迫于沙俄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伊犁名义上归还了中国,但其西南大片领土都送给了俄国,居民又被俄国夺去,伊犁便成了空城。   
  《里瓦几亚条约》理所当然地受到中国朝野的反对和拒绝,崇厚被严办。光绪六年(1880),改派曾纪泽(曾国藩之子)到彼得堡谈判改约。要野兽将已入口的肥肉吐出来,何其难也!以民族利益为重的曾纪泽以极其艰苦的马拉松式谈判终于签订了比《里瓦几亚条约》好得多的《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9城,取消了上述非法条约中割占伊犁南部大片土地的条款。但这仍是不平等条约,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被沙俄强行割去,赔款900万卢布,并规定沙俄在新疆贸易有免税之权。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是光绪九年(1883)十一月开始,十一年(1885)结束的中国人民反对法国侵略者的战争。   
  这次战争的起因是法国企图从越南打通一条西南地区的通道以掠夺那里的资源。战争本来是中国打赢了的,但由于清朝政府的腐朽和妥协的政策,最后却失败了,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从此,法国从中国西南肆意向中国扩张。然而在战争中刘永福和冯子材及其所率领的军队为国家领土完整进行的英勇斗争永远名扬反侵略史册。   
  战争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黑旗军先胜后败,签订《中法简明条约》。   
  同治十二年(1873)十月,法军占领河内、海阳、宁平、南定等省。法将安邺与越南土匪头目黄崇英勾结,企图占领整个越南。越南国王邀请中国黑旗军帮助抗法。   
  黑旗军首领刘永福(18371917),字渊亭,本名刘义,广西上思人。他率领的军队打七星黑旗,故称黑旗军。这支军队原是太平天国时期活跃在两广边境上的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失败后,驻扎在越南保胜(今老街)一带约有2000余人。刘永福接到邀请后即率军绕道河内,他设下埋伏,诱斩安邺,大败法军于河内城郊。   
  越南国王封刘永福为副提督,管理宣光、兴北、山西三省。   
  光绪九年(1883)二月法军再次攻陷河内。越南国王阮福膺(12岁)再次邀请刘永福参战。四月十三日,黑旗军大败法军于河内城西纸桥,法军中校司令李维业被打死,刘永福提升为三宣提督。   
  法国不甘心失败,增兵进攻顺化,七月十二日法国交趾支那舰队司令攻占顺化,强迫越南签订了《顺化条约》,使越南变成法国殖民地。   
  十一月十四日,法军孤拔司令统帅5000人大举进攻北越的中国驻军和黑旗军,中法战争爆发。光绪十年正月法军增加到16000人。由于操外交大权的李鸿章采取投降政策,加上中国驻军与黑旗军寡不敌众,接连失利,只好退出除谅山之外的各个据点,黑旗军退至保胜。北越基本上为法军所占。   
  光绪十年(1884)四月十七日,李鸿章与法军中校福禄诺在天津签订《中法简明条约》,主要内容是中国承认法国占领越南,中国撤军,中国同意在中越边界开埠与法通商等。   
  第二阶段:马尾海战,中国失败。   
  中方虽然声明将驻扎在越南北圻的军队撤回,但没确定时间。十年闰五月一日,法军去谅山“接防”。清军代表告以尚未接到撤防命令,法军便开枪打死清军代表,清军自卫还击,击毙法军近百人。   
  闰五月二十二日,法国一支舰队(司令孤拔)闯入中国海军基地福建马尾。闽浙总督何景、船政大臣何如璋声称为履行“和议”,对舰队须加以保护,不须先行向他开炮,但七月三日,该舰居然向福建水师轰击,击沉兵舰11艘,运输船19艘,清军死伤700余人。福建水师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遭到袭击,但他们立即英勇还击,击伤几艘敌舰。第二天,法国舰队又击毁了法国帮助建造的整个马尾造船厂。七月六日清政府不得不向法国宣战。   
  第三阶段:战争在海上与中越边境进行,中国虽胜犹败。   
  七月十日法国侵略军炮轰基隆,二十日登陆台湾并进攻沪尾,被孙开华部击退。八月十三日,法军再次进攻台湾,轰毁基隆炮台,翌日占领基隆。清军与法军在台湾多处激战,损失很大。十一年正月十五日,法舰攻镇海口岸,提督欧阳利见迎击,杨歧珍开炮还击,伤法舰。后来在海战中,孤拔受伤,不久病死澎湖。   
  与此同时法军大举进攻越南。在越南的中国军队分为西线和东线。西线是岑毓英的滇军和黑旗军,东线是潘鼎新的桂军。西线大胜法军于临洮,东线兵挫谅山,潘鼎新逃到龙州。法军占领镇南关。   
  因病开缺的冯子材奉命出关助剿,任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冯子材,广西钦州人,字翠亭,曾在向荣麾下参加过镇压太平军起义,作战勇猛。继二月二日败法军于越南扣波后,又于二月七日、八日、十日、十三日与苏元春、王孝祺等在镇南关大获全胜,法军全线动摇,谅山克复。   
  越南军箪食壶浆以迎冯子材,做清军向导。法军大败消息传至巴黎,茹弗理内阁倒台。但西太后、奕䜣、李鸿章等怕激怒法国,不敢乘胜追击,而将这个胜利作为乞和的资本“乘胜即收”,便于二月二十二日下令停战。   
  四月二十七日,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共10款。主要内容是:一、中国承认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二、同意法国在广西、云南两省享有通商特权;中国如在这两省修铁路,须与法国商办;三、指定中越边界上两处地方为通商口岸。 
甲午之战 
  中日《甲午海战图》甲午之战是日本挑起的中日之间的一场战争。它发生在光绪二十年(1894),二十一年结束。因为战争开头这年光绪二十年在甲子纪年系统中称甲午年,因此这场战争叫甲午战争。这次战争以中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终。失败大大地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   
  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走向资本主义道路,逐步强大起来。19世纪末日本便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争夺。朝鲜、中国离它近而且弱,因此它便寻找侵略的机会。   
  光绪二十年,机会终于来了。这年的正月初三,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口号是“逐灭倭夷”,“灭尽权贵”。四月二十八日,攻占了全罗道首府全州。日本就把这当成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机会,第二天日本内阁就做出了出兵朝鲜的决定。   
  受朝鲜政府的请求,五月一日,清政府派出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直隶总督叶志超率兵入朝,协助镇压起义,1500名陆军(一说2400名)部署在汉城西南牙山。清朝出兵是在日本表示中国出兵协助朝鲜“戡乱”,日本政府“必无他意”的情况下的。驻日公使汪凤藻还于六日照会日本,告知中国出兵消息。   
  存心挑衅的日本政府在得知清朝出兵的消息后派出10000多陆军侵入朝鲜,占领汉城和一些重要据点。为了避免中日摩擦和战争,清政府提出双方撤军,但日方不同意。六月二十一日,日军攻占朝鲜王宫,成立以大院君李罡英为首的傀儡政权,并逼他邀请日军驱逐牙山清军。在主战派帝党的要求下,李鸿章派出总兵卫汝贵、提督马玉昆、总兵左宝贵、马部练军总统丰陞阿4军先后入朝,并以重金租用“高升号”等三艘英国商船载兵两千增援牙山,由北洋海军济远、广乙等舰护航。日本间谍侦知我开船时间,日军事先派舰队守候在朝鲜西海岸。六月二十三日,当中国船舰驶至牙山口外半岛海面时遭到日舰袭击,英商船“高升号”被击沉,800多名官兵死难。“济远”号击伤,甲午战争爆发。就在海战发生那天,日军进攻牙山,聂士成移师成欢,叶志超退守公州。日军进攻成欢,聂士成英勇抵抗,击毙日军多人后退往平壤,叶志超不战而退到平壤。他谎报牙山大捷,获取赏银2万两。   
  七月初一,清政府宣布对日作战。   
  八月十六日,日军分四路进攻平壤,清军分路迎敌。马玉昆在大同江东面击退了日军的进攻,卫汝贵在平壤城西阻止了日军进攻。守卫北门(玄武门)的左宝贵登城指挥,不幸中炮牺牲。担任总指挥的叶志超在事仍有可为的情况下再次率先逃跑,军心大乱,十七日平壤陷落。途中他拒绝聂士成“扼守安洲,深沟固垒以待”的建议,不顾一切狂奔,八月二十二日叶志超逃回国内。   
  八月十八日上午,载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