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者之巅-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庆祝就免了,但我们在想这样做真的可以让王国得到好处吗?”查理总是直言不讳,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

秦烨看了看一旁的德隆师傅,又看了看站在面前的二人肯定的说:“这件事的收益是你们无法想象的,在这之前我也曾和种马提到过,再耐心等待一些时日,你们一定会看到这些老人给王国来带的收益!”

虽然秦烨话的意思是让他们放心,可对事情不报任何希望的查理仍旧不放心,他看了一旁的种马,决定再次向秦烨提出自己的想法。“我知道你一直很善良,但养活这些多余的人口,会对我们王国产生一定影响,虽然这些影响不太大,但总不能因为影响不大就对它忽略不计。不如这样,把这些老人们驱逐到哈罗德的边界城市,我想这么多流民一定会给他们的城市造成混乱,到时候——”

“好了!”秦烨摆摆手打断了查理的话,“这件事就不用你们再操心了,还有一件事需要你们去做。”

“什么事?”尽管对秦烨打断自己的话不高兴,但查理还是随种马一起问道。“如果还是像这件事一样,那请你原谅我不能答应了!”稍后他又补充了一句。

“你与种马带着你们的人,在边界各个迪欧接待所有来到王国的年轻人。”接着秦烨看向种马,“那些老人的姓名以及原来居住的国家地区都登记好了吧!”

种马从怀中取出一卷羊皮纸,“都在这里!”他说道,“可是这与来王国的年轻人又有什么关系?”

“对啊。”查理符合道,“年轻人们都在打仗,难道你想让我们去列队欢迎那些逃兵?”

“年轻人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家人,尤其是留在家里的父母,所以我将这些老人带回到王国,实际上是将那些老人们的儿子带回了王国。你们好好想一想,三万多老人意味着至少有一万五千个年轻人将会在战后回到父母的身边!”说到这里,秦烨走到了已经弄明白这一切的二人身边,将他们因为惊讶而张大嘴的下巴合上后继续说道:“至于战争嘛,是由人挑起来的,自然就该由人来结束,而现在正是结束战争的好时候!”

第33章教皇

带着愉悦的心情,接到新任务的查理和种马离开了城堡。在出城的时候,种马笑着对查理说:“我说老兄,你也太大惊小怪了吧。你也不好好想想,自从我们跟着头儿,那时他还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时,直到现在成了随时可以对西陆造成影响的国王,哪一件事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哪一件事不是——”

“快闭上你的臭嘴吧,你就像那些骗吃骗喝的先知一样,在事情发生前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而在事情发生后却会像乌鸦一样,围在别人的耳边说你事先告诫过事情会发生。”查理脸上带着微笑,之前压抑在心中的不满因为知道事情带来的好处后一扫而光。“总而言之,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自以为是的混蛋!”他对种马发表总结性的发言。

“对,我是混蛋,但总比你这个凡事不过大脑,被葡萄酒灌昏了头的蠢蛋要强百倍!”种马笑着对跟在身后的骑士们说:“以后见到这个家伙,就称呼他为蠢蛋伯爵大人好了,其他的称呼是对他的不敬!”

骑士们当然不敢对一个军团长这样称呼,但是种马的话还是将他们逗乐了。因为心情大好,查理也对这些事情不介意,扯开了嗓子在出城的路上放声大唱。难听的声音像鬼哭狼嚎一样,让新近迁到新都不明白原因的平民以为都城发生了什么状况,急忙跑回家中关紧了门窗躲了起来。

之后的一周时间里,查理和种马各自返回了驻地,然后带着自己的士兵再由驻地出发,开赴了伊斯坎达尔与络丝的边境。与此同时,在查理和种马匆忙准备接待并安置即将到来的大规模人口时,秦烨也由新都出发一路向南,日夜兼程的赶赴了教廷。

教皇威廉二世对秦烨的突然到访感到极为诧异,他坐在教廷圣堂中央纯金打造的宝座上,仔细打量这个在行完礼后,便站在原地一言不发的年轻国王。许久以后,才用客气的言辞打破了沉寂:“哦,亲爱的格劳瑞,太阳神最忠诚的信徒,再次见到你真高兴!”

“我同样如此!伟大的教皇陛下!”秦烨再次行礼,之后便又一次陷入了沉默。

一阵接一阵的沉默让教皇觉得有些蹊跷,毕竟这是自从他当上教皇以后第一次有人主动来到教廷,却接二连三的沉默不语。于是他向身旁的红衣主教们看了一眼,发现他们也对秦烨的表现颇为不理解,一个个面面相觑,等待自己做出回应。

“听说前不久你帮助了亚德里斯的小公主,和她的父亲争夺公国的统治权?”教皇觉得在这样诡秘的沉默下,自己有必要找些话说,而恰好直到现在还未停歇,放在他心头很久,隐约要成为心病的战争成为了话题。“现在她的父亲被困在了都城亚眠,破城指日可待。”

“不是她的父亲,而是谋求她父亲权力的一个私生子。”秦烨更正说。

“这么说你是情愿卷入了战争,与共同信仰太阳神的兄弟作战,并用剑剖开了他们的胸膛?”秦烨的沉默让教皇有些不满,近似逼问的洪亮声音贯穿了整个圣堂。

“其实我也不想这样,但总该有人去制止错误的发生。”接着秦烨伸出二指说道:“我向太阳神发誓,我所做的一切没有任何私心!”

秦烨的回答让教皇发现似乎是因为自己的威严,才让这个有求于自己的年轻国王过于拘谨,于是他换了一副姿态微笑着说:“一说到这样愚蠢的战争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在胸口划了一个十字。“愿主原谅我!”接着教皇放下了手,抬起头盯着秦烨问道:“好了,说说你此行的目的吧!”

“希望由您出面,让战争停止下来!”稍后秦烨又补充到:“据我所知,在西陆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场战争几乎遍及了整个西陆,但非常可惜,这种不好的局面让您遇见了!”

秦烨的话说到了教皇的痛处,教廷的威严一再丧失,这样拥有巨大责任感,以整个世界统治者自居的教皇非常自责。在他想来,权力与影响的缺失或许就是太纵容那些贵族了,但他却没有勇气与西陆所有的贵族撕破脸皮。

教廷与世俗王国的战争在西陆曾经发生过几次,最终都是教廷做出妥协与让步,才平息了战争。令教皇担忧的是,如果自己一旦惹怒了西陆所有的贵族,他们一起对教廷发难,而仅有两个骑士团的教廷是绝对不可能战胜世俗王国的。到了那个时候,教廷将不再是如今的教廷,现在的教廷只要发出什么消息,至少还能有人认真的考虑一下,但如果真的到了那时,战败的教廷只能成为某一个势力极大的世俗王国的傀儡。这些想法也是教皇为什么会对波及整个西陆的战争斥责,却不加以干涉的原因。

尽管有这样的想法,但教皇却不放弃任何一个体现教廷权威的机会。当秦烨站在圣堂大殿的中央时,他就有过这样的想法,利用伊斯坎达尔在世俗王国的影响,平息这场战争。教皇甚至想过,秦烨的到来不单单是为了表示对太阳神的虔诚,更是为了在教廷寻求帮助,只要他一开口要求帮助,那么教皇就会提出让他帮助教廷平息战乱的条件。可当秦烨的说出的想法与教皇不谋而合时,教皇却有了另外一种想法,他在考虑眼前这个人为什么会主动要求平息战争。

“你为什么要决定平息战乱?”教皇揣测的问道。

秦烨直视前方,掷地有声的回答:“因为战争破坏了贸易,我在边境建立的迪欧现在成了一种毫无用处的摆设。”

关于伊斯坎达尔市集迪欧的事情,教皇是有所听说的,现在也当然会认为这样的事情足以促使秦烨有平息战争的意愿。

“我对战争固然憎恨,但这一切都是神的旨意,而身为神仆的我们,不能妄加干涉神的旨意。”为了避免显示出教廷的实力不足,教皇将之前自己的无所作为归结于神的旨意,“但是现在你在神的指引下,来到了这里,发誓要为神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那我只能非常高兴的欢迎了。”

“在神的指引下,在教皇陛下的引导与帮助下,我非常乐意尽我所能平息这场战争!”秦烨的回答非常谦卑。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教皇不在拐弯抹角直接问道。

“请您以教廷的名义劝告所有处在战争的国家立刻停止战争,而我则对外宣布支持您的这种做法,如果有那个王国继续他们的行为,我将会连同教廷的两大骑士团占领他们的首都。”

“我该用什么理由让他们停下战争呢?”教皇坐在宝座上想了半天,“不利于整个西陆的团结,不利于太阳神世界的团结!”他站起身说出了停战的理由,虽然这个理由不是很充分,但确实可以称之为理由。

“这样的话,我将率领整个王国的5万勇士,随时准备攻入那些敢于蔑视教廷与教皇权威的人。”秦烨说出了让教皇感到高兴的话,接着他弯腰行礼,退出了圣堂大殿。

第34章收益

在秦烨离开教廷返回新都的路上,教皇就急不可耐的命人写好了给交战各国国王以及一些大贵族的信件,并连同一些张贴在西陆各地,显示教廷平息战争决心的布告一起,由数百名修士带在身上,发往了西陆各地。

在一个月后,教廷派出的修士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他们不但将教皇的信件亲手递到了国王们的手中,而且就连一些偏僻的山村,也得知了教廷要平息战争的消息。于是没过多久,平民们开始编造出一些歌谣感谢教廷做出的善举,整个西陆也由此陷入了因为战争即将停止的狂欢中。

一边是平民的狂欢,另一边则是贵族们的另一种狂欢。起初接到教廷信件的国王、大公们并不把教皇的劝告当回事,但很快来自于伊斯坎达尔秦烨的私人信件,让他们明白了战争必须停止了。于是在战争停止的最后阶段,贵族们像发了疯一样开始争夺土地,战争也达到了整个三十年战争期间最为激烈的程度,甚至出现了一场战争死亡上万的场面。

在激烈争夺土地近一个月后,来自东方秦烨准备率领几十万大军参与战争的传闻,传入了所有参战国贵族们的耳朵中。虽然许多贵族不相信伊斯坎达尔拥有几十万士兵,但一想到那个东方王国强大的经济力量,以及数次战争未能波及到那里,他们还是最终选择了教廷的劝告,让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悄无声息的停了下来。

在最后争夺土地的阶段,双方相互占领了一些土地,但就总体而言,各国总的领土面积没有多少变换,唯一变换的是在战争最后阶段取得了土地的领主们。战争停止,也并不意味着什么,南方北方两大军事同盟依旧存在,边界时有发生的小规模冲突仍然可以点燃大的战争。

不过无论怎么说,战争还是在教廷和伊斯坎达尔强大的压力下停止了。那些在战争中幸免于难的士兵开始放下武器,脱下战袍返回家乡。可以想象当这些年轻人满怀希望的回到家乡后,看到因为战争和饥荒早已彻底毁灭的家乡是怎样一种心情,亲情的纽带,血缘的关系,让他们发了疯的想要寻找自己的双亲,寻找一切与自己有关系的人。

留在家乡没有随秦烨军队到伊斯坎达尔的人们给那些年轻人提供了线索,当得知他们的亲人或许在另外一个国家,他们毫不犹豫的打点了行囊,将全身的家当背在肩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