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朝九晚五-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乱七八糟的鬼地方,白白加了一晚上班。有些老板就是这样,在公司里当老板,回到家里还当老板,并且在餐桌上,在酒吧里,在派对上,甚至在卫生间里,依然颐指气使地做着老板。        

  开着宝马来打工   

   

  那天加班,我去创意部门开会时,听到一个女孩对着话筒说:“今天我要加班,不想开车了。你过来把我的车开回去,等会儿过来接我。”受话者是她家里的司机。直到那天我才知道,楼底下让我侧目过若干次的明黄色宝马原来是她上班的代步工具。  

  为客户创意,是件痛苦的事情。这意味着你的创作经常要屈服于客户的意志,虽然你已经遵循了客户事先提出的要求。上班,更是件痛苦的事情,头天晚上披星戴月从公司回家,还没睡醒就又要回到那个鬼地方时,你简直要质问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  

  在创意部门听到的最多的话大部门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看在钱的分上……”或者:“走着瞧吧,等明天咱有钱了……”  

  后来我知道这个女孩学设计出身,也曾有过“牙缝里的愿望”。幸运的是,她老公走了财运,美梦倾刻成真。在家里歇过一年,搞过不受任何形式的物质意志强制的创作,自由自在地活了一年。结果发现,自由创作是件更痛苦的事情,自由生活更是茫然不知所向。于是情愿到公司里来上班。用她的话说:“毕竟,客户有时还是能接受你的创意的。尽管罕见,但足够让人快乐了。”  

  她很幸运,可以没有任何物质负担地选择工作。但很多有物质负担的人依旧自由地选择喜欢的工作,甚至生活的城市,尤其是二十出头的那群活蹦乱跳的年轻人。一次,我的台湾老板强迫创意组的一个21岁的男孩到北京工作一段时间。男孩在电话里正告她:“我觉得上海更适合我。”老板下不了台,威胁道:“不行,你必须来北京工作。”男孩说:“如果是这样,那我只能辞职了。”第二天,就背着行囊离开了公司。  

  一个朋友曾经感慨:人他妈的为什么要工作呢?这的确是个问题。你被工作选的时候,这是个问题;工作被你选的时候,这还是个问题。        

  派对病人   

   

  有些人分不清楚工作、派对和生活三者间的关系。也许工作是为了生活和派对;生活必须有工作和派对;而派对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但这仅仅是也许而已。  

  派对病人才管不了什么“也许”不“也许”,只一味忙于落实自己的派对原则:不放过    

  任何一个派对,不错过任何一张不认识的面孔,不漏听任何一句能证明自己在场的话。  

  这三个原则,落实起来远非易事。  

  一是并非所有的派对都有邀约,尤其是跨行业的。这个问题,派对病人是这样应对的:不怕不邀请,就怕不知道。只要知道有这么个派对,打听到会有哪方面的人出席,城中朋友问上一圈,总有人认得其中一两位吧。如果还未如愿,就朋友的朋友,朋友的同学、亲属、同行一起上。只要有一个突破口,请求顺带捎上自己,不就搞定了?  

  二是并非有时间认识所有的人。这个问题自然也难不倒派对病人。他们的绝招是,主次分明,兼顾其他。派对中那些众星捧着的月亮们,是一定要去结识的。很可能见诸次日报端的“月亮”们,将是派对病人亮过相的最有力的证据。然后大月亮、小月亮、大星星、小星星依次拜访,换张名片,说句Hello,再飞快地转到下一位面前。  

  三是总有没头没脑的话,总有不明所以的笑声。但派对病人有“不耻下问”的谦虚品德。不管走到哪一堆人中间,总能听到他们一边附和着大笑,一边提问:“哈哈,实在是太好笑了。你刚才说的是什么来着?”让人欣慰的是,每次都有人愿意把刚才欢乐的根源重述一遍,并有把握让派对病人再多笑一遍。  

  有时派对病人面对着一摞摞700张装的名片盒时也会纳闷:为什么每天见那么多人,却又不记得其中任何一个人呢?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e on baby,let's go party!        

  可爱的偏执狂   

   

  武侠小说中,我喜欢略带邪气的高手,像黄老邪、金世遗、金蛇郎君。他们的职场行为,比如行侠仗义啦,华山论剑呀,往往带有出人意料的个人特征。或者吹一曲撕心裂肺的箫,或者留下个怪里怪气的印记。完完全全独家制造,近乎偏执。多年后,他们究竟行的什么侠,仗的什么义,早就清理到记忆的回收站里去了,只有这些可爱的偏执行为还留在大脑皮层,至今活跃得很。  

  有个外科医生笑嘻嘻对我说,他有个外号叫“十三针”。他做的手术,缝出来的大多是十三针。据说曾有数例高危病人在缝了十三针后,奇迹般痊愈了。而同样的情况,缝了十二针或十四针的,都以失败而告终。不知是他的幻觉作祟还是概率使然。反正十三针从此成了他幸运的图腾,也成了初次见面就给我留下栩栩印象的理由。  

  我们的公关经理有个小怪癖,因而很受大家欢迎。她永远无法容忍去同一家餐馆,吃同样的菜。因而她的客户,她的同事都最乐意跟着她去吃饭。最有趣的是,一次她带着客户去了一家新开的土耳其餐厅。菜一上来,客户就显得垂涎欲滴,大叫妖怪。刚想举箸尝鲜,就被制止。因为她已经吃过这道菜了。让她气忿的是,这分明是同一道菜,却取了个完全不相干的名字,以至让她失了一大误。  

  在她的坚持下,菜退掉了。又重点了一道,害得客户收回涎水,只能饿着肚子再继续等下去,而且被等的那物,往往不如先前端上来的可口。        

  碰上李鬼了   

   

  有个朋友以前做股票,操过一年的盘,曾用20亿人民币把一只垃圾股由4块钱炒到30块,并成功出货。最近从了良,改作投资咨询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短短的几个月里,他竟已邂逅了数不清的“操盘手”,这些前操盘手们现在的职业分别为律师、证券分析师、银行职员、自由撰稿人、报社记者等等。吓得朋友三缄其口,再也不敢透露自己的操盘史了,生怕被人当成了李鬼。  

  在这个崇尚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年代,善于美化自己的履历,似乎已成了职场中的惯例。就算是兴之所至,一不小心把履历说成了想象中那样,也无伤大雅。更何况,有不少“李鬼”们的成功事迹在前面激励人心呢。  

  邻家一个高中生倒是很想得开,不仅不厌恶“李鬼”的行为,反而有推崇之意:“这有什么?人家一不偷,二不抢,三不害人。不挺好的嘛。”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奉行的格言是:成功高于一切。  

  想来也不是没有道理,不就是没说实话嘛,比起成功大业,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突然想起那幅著名的浪漫经典摄影作品《市政厅前的吻》。事隔半个世纪后,突然“李鬼”众生,人人都说自己是照片中的主人公。  

  不过,这件事似乎更可以原谅。那样一个浪漫的地点,半个世纪里,大概半数以上的情侣们在那里接过吻也说不定。  

  如果真正的主人公还在,发现自己被冒认,不知会不会生气。反正我的一个朋友很生气。  

  她是位作家,不幸的是,居然真的是位美女。可是她对“美女作家”一词避之唯恐不及。每当听到这个称呼,总恨不得回应一句:“你说美女呀,你妈才是呢。”        

  谎言之最   

   

  美国的一项统计表明,营营役役的现代人,平均每人每天创作20个谎言。  

  如果把任何与真实面目有出入的说辞称为谎言,20个,应该不算多。不杀人,不放火,不偷盗,只是脑子一转弯,偏不把你要的话给你,又算得了什么呢?其实我们早就把这样的谎言纳入可以接受的范围,也一早有心理准备,随时愿意对这样的谎言施以宽恕。甚至,我们还很乐意听到谎言,悦耳悦心,一笑了之。  

  最受欢迎的谎言莫过于八卦。  

  明星的八卦已不能满足视听需要。到底是照片上的纸人,荧屏上的电人,隔了十万八千里,谁知道谁呀?还是邻里的、同事的、同学的事更解渴。隔壁办公室的小孙,看上去挺活络的小姑娘,为了逼婚竟玩割腕。虽然没人亲见她割腕时的场景,但带着这个遐想,她的最平庸的一举一动也开始染上传奇色彩。  

  最泛滥的谎言:“我在开会”。  

  如果不愿意接听电话,就换成录音,或者委托前台帮忙说一声“在开会”。什么叫开会?除了会议室里团团坐的会,其余的三人讨论,两人谈话,或者只要有人声的地方,都可以称为开会。看你怎么想了。  

  最具商业价值的谎言:“我是说谎的女人”。  

  得奖者,苏菲·玛索。她居然以谎言为卖点,大书特书《说谎的女人》,还让众多书评人觉得这个标题很性感。  

  最便宜的谎言:有空一起吃饭。  

  反正总是没空的,哪怕此时信誓旦旦对方吃满汉全席都可以。  

  最没想象力的谎言:“公司会记住你们的努力的”。  

  每个老板每天都在忙着画这些大饼,在精神上喂饱员工。如果你真以为公司有记性,就是你的不对了。但化悲愤为动力,努点力工作,混出个人样后再找个好人家嫁了,也不是坏事。或许公司的记性正在于此吧。        

  披上性别办公   

   

  这比穿最新款或最性感的职业装更让人振奋。  

  第一次被这种性别的感觉击倒是因为听到一位香港女同事的电话留言。三声拨号音后,没听到或矜持或严肃或故作随和的“你好,我是某某某。……”或者制服式的“Please leave your message ……”,而是一个沙哑性感的女人的嗓音:“Yolanda Choi”,她的英文名字,然后就是录音信号,一个多余的字都没有。不禁浮想联翩,这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    

  我至今没见过她,后来得知她当过模特走过台,也曾作过某著名高级服装公司的市场部经理,还上过香港时尚杂志。职场作风干净利索、装扮入时。顿时有种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当时她担任公司的销售经理一职,两个月内签下数百万美元的单子。大概是客户无人能敌这种魅力吧。  

  在女强人变成贬义词、工作狂与自虐狂同义的今天,称赞一个人有“性别的感觉”是一种高级恭维。只是性感不是穿出来的或者做出来的,有时,它往往是无意中流露出来的。  

  一次非正式聚会上,遇到一位IT人士,某网站的市场部经理。他竟然穿着一身运动装出席。就算摆IT谱,也没必要这样做作吧。先有芥蒂,准备淡淡地打个招呼完事,没想到他第一句话是:“不好意思,穿成这样来。这个时间有些尴尬,晚饭太早,下午茶又太晚。我半小时后约好了打网球,实在来不及换衣服了。”几句话立刻化偏见为欣赏,而且还发现他很性感。一定不是运动装穿出来的。  

  有个女客户号称:女人就是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