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缡钦撸痪茫叩比缰玖οS谐L浞鹱樱扒笾恫恢嶙闵撇仆印


①《尊长瑜伽》:《上师瑜伽》。
②究竟欲乐:成佛。
③诸善士:祖师。
④庄严:配合说明。
⑤粗重:粗指质,重指量。
《摄大乘论无性释》卷三:“恶故名麤,得此沈没,故名麤重,即是烦恼及随烦恼所有种子。”
《法蕴足论》卷九:“云何麤重,谓身重性,心重性,身无堪任性,心无堪任性,身刚强性,心刚强性,身不调柔性,心不调柔性,总名麤重。”


⑥亦难发生悔防等心:对已造之罪,难作忏悔之心,未生之罪,亦难生起防护制止不犯之心。
⑦当如志力希有常啼佛子,及求知识不知厌足善财童子:此二人依师最圆满故。志力希有者:“佛告须菩提,萨陀波崙菩萨(常啼菩萨)本求般若波罗蜜时,不依世事,不惜身命,不贪利养”……“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不念疲极,不念睡眠,不念饮食,不念昼夜,不念寒热”等。(见《小品般若》卷十)


 略说修习轨理分二:一正明修法,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别。初中分二:一正修时应如何,二未修中间应如何。初中分三:一加行,二正行,三完结。  今初
  初加行法有六,乃是金洲大师传记,谓一善洒扫所住处所,①庄严安布身语意像。②二由无谄诳求诸供具,端正陈设。次三如《声闻地》中所说:「从昏睡盖,淨治心时,须为经行。除此从余,贪欲等盖,淨治心时,应於床座,或小座等,结跏趺坐。」故於安乐卧具,③端正其身,结跏趺坐,或半跏趺,随宜威仪。既安住已,归依发心,決定令与相续和合。④四於前虚空明现观想,广大行派,及深见派,传承诸师。复有无量诸佛菩萨,声闻独觉,及护法众为资粮田。又五自相续中,若无能生道之顺缘,积集资粮,及除逆缘淨治业障二助缘者,唯励力修所缘行相之正因,亦难生起。是故次应修习七支以治身心,摄尽⑤集淨诸扼要处。


①庄严安布身语意像:身:即佛像(中);语:即经籍(像右);意:即以铃杵及塔等为表(像左)。
②由无谄诳求诸供具:《略论释》(一一九页):“谓无諂供,⑴非由欺骗谄诳而来。⑵非由邪命而来。邪命有五。”
《科颂》(见《基本三学》二七页):“五种邪命:
一、诈现異相:於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者。
二、自说功德:自说己功德,以求利养者。
三、占相吉凶: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者。
四、高声现威:大言壮势,而现威势,以求利养者。
五、说所得利以动人:於彼得利,则於此称说之。於此得利,则於彼称说之,以求利养者。”
③端正其身……随宜威仪:毗卢七法加数息。温萨巴云:“足手腰为三,唇齿舌合四,头眼肩息四,即毗卢八法。”(见《掌中解脱》一七六页)。
八法者,一、足跏趺,二、脊端直,三、头微俯,如禾结实,四、肩平,五、眼视鼻端(眼微闭,顺鼻端视下,离身尺许),六、口齿任自然,舌抵上摺⒘绞纸岫ㄓ。拥飨⑽恕
④於前虚空明现观想……为资粮田:“前”,谓面前。《上师供讲记》(一四…一七页):於座上现阿字月轮,放光加持情器世间,化成本师,与佛无異(三昧耶身成就)。
  观内心慧身成就:一、观释迦为智慧勇心,则以毘卢为第三层靜虑勇心。二、观毘卢为第二层,则以阿閦鞞佛或金刚杵为第三层。
  右 弥勒、无著、天亲等广行派传承诸师。
  左 文殊、龙树、月称等深观派传承诸师。
  顶上历代传承诸师,直至释迦本师。
  本尊 正中大威德金刚及其眷属
      右 胜乐金刚六十五尊及其眷属
      左 密集金刚三十余尊及其眷属
      更右 时轮金刚及其眷属
      更左 欢喜金刚及其眷属
      次行部,次理部,次事部,次第围绕
      又次为三十五佛及菩萨、缘觉、声闻等
      次为空行护法等
⑤集淨:集资淨障。


  其①礼敬支中,三门总礼者,谓‘所有’等一颂。非缘一方世界及一时之佛,应缘十方过去当来及现在所有一切诸佛,以至诚心,三业敬礼,②非随他转。智军阿闍黎释中云:「此复若仅顶礼一佛,所得福德,且无限量,何況缘礼尔许诸佛。」


①礼敬支:对治我慢,消除身语意罪(是淨障分)。帕繃喀大师云:“顶礼具有积福和淨罪双重功效。”
②非随他转:自觉而作。


  三门别礼中身礼敬者,「普贤行愿」等一颂。谓以①方时所摄一切诸佛,以意攀缘,如现前境。变化自身等诸佛刹,极微尘数,而申敬礼。此复是於诸境,所有普贤妙行,发淨信力,由此信力,发起礼敬,一身顶礼其福尚大,況以尔许身业礼敬,其福尤大,智军阿闍黎所释也。
  意敬礼者,「於一尘中」等一颂。谓於一一微尘之上,皆有一切尘数诸佛安住菩萨围绕会中,应发胜解,随念诸佛,所有功德。
  语敬礼者,「各以一切」等一颂。谓於诸佛功德胜誉,不可穷尽,化一一身,有无量首,化一一首,有无量舌,以微妙音而称讚之。此中音者,即是讚辞,其支分者,谓因即是舌根,(此与汉文稍有出入)海者是繁多辞。


①方:空间。时:时间。


  ①供养支中,有上供者,「以诸最胜」等两颂。最胜华者,谓人天等处,所有众多希有散华,鬘谓配贯种种妙华。此二种中,皆有一切,②或实或假。伎乐者,谓诸乐具若弦若吹,若打若击。涂香者,谓妙香泥。胜伞盖者,谓诸伞中诸胜妙者。灯烛者,谓香油等气香光明,及摩尼宝有光明者。烧香者,谓配众香,或唯一种所烧然香。胜衣服者,谓一切衣中最胜妙者。最胜香者,谓妙香水供为饮水,③以氛馥香徧三千界④所熏水等。末香者,谓妙香末可⑤撒可⑥烧,或积为堆,或⑦画坛场,⑧支配颜色形量高广等妙高峰。聚者加於前文一切之后,有众多义及庄饰义並种种义。


①供养支:对治悭吝心习气,由供养所得之报身,即受用果(属积资分)。
②或实:实花。或假:仿造。
③以氛馥香:放香气。馥:音“腹”。
④所熏水:香掺合之水。
⑤撒:洒佛。
⑥烧:供佛。
⑦画坛场:造成坛场。
⑧支配颜色:更加彩画。


  ①无上供者,「我以广大」等一颂。言有上者,谓世间供,此中乃是诸菩萨等,神力所变微妙供具。颂后二句,於前一切,不具足此二句义者悉应加之。是说敬礼及诸供养所有②等起及其③境界(此与汉文稍有出入)。


①无上供:乃是诸菩萨等神力所变微妙供具:如意宝树、八功德水、甘露等。凡夫亦具有四种无上供:一以菩提心供;二受持正法供;三闻法修行供;四以善根变作供养。
②等起:清淨心。
③境界:观想之境界。


  ①悔罪支者,「我昔所作」等一颂。依三毒因身等三事,其罪自性谓我所作,此复具有亲自所作,及教他作,或於他作而发随喜。总摄一切说「诸恶业」。应念此等所有过患,悔先防后,至心忏除,则昔已作,断其增长,诸未来者堵其相续。
①悔罪支:对治贪瞋癡,果为成佛后离二障之法身(属淨障分)。


  ①随喜支者,「十方一切」等一颂。随念此②五补特伽罗所有善利修习欢喜,犹如贫者获得宝藏。


①随喜支:对治嫉他烦恼,获得喜悦不厌足果相。(属积资分,於自造善,修欢喜者,亦是增长自所作善。)
②五补特伽罗:⑴如来,⑵菩萨,⑶独觉,⑷有学声闻,⑸无学声闻。或合有学无学声闻为一,加一切众生为五。


  ①劝请转法轮支者,「十方所有」等一颂。谓於十方刹土之中,现证菩提,获得无著无障碍智,②未经久时,③变尔许身,劝请说法。智军阿闍黎作「现证菩提’,而为解释。


①劝请转法轮支:对治谤法业力,並感清淨妙梵音声果相(属积资分)。
②未经久时:成佛未经久时。
③变尔许身:我即变尔许身。
  ①请住世支者,「诸佛若欲」等一颂。谓於十方刹土之中,诸欲示现般涅槃者,为令发起一切众生究竟利益,现前安乐,故变无量身,劝住佛刹,微尘数劫,不般涅槃。


①请住世支:对治违师命罪,及乱师意罪,又为修长寿法之殊胜缘起(得长寿)(属积资分)。


  ①迴向支者,「所有礼讚」等一颂。以上六支善,表举所有一切善根,悉与一切有情共同,以猛利欲乐迴向令成大菩提因,永无罄尽。如是了解,此诸文义,意不余散,具如文中所说而行,则能摄持无量德聚。此中礼敬供养劝请请住随喜五者,是为顺缘,积集资粮,悔者是除违缘,淨治罪障。随喜支中一支,於自造善,修欢喜者,亦是增长自所作善。其迴向者,是使积集,淨治长养诸善,虽极微少,令增广多。又使现前诸已感果将罄尽者,终无穷尽,总之摄於一积集、二淨治、三增长无尽三事之中。


①迴向支者:对治邪见(拨无因果,拨无后有)。果为得佛之四身。
*帕繃喀大师云:七支对治三毒:礼敬对治我慢,供养对治悭吝,忏悔对治三毒,随喜对治嫉妒,劝转法轮对治谤法,请不入涅槃对治轻毁上师,迴向对治瞋恚。(《掌中解脱》二七五页)
 
  六次令所缘明了显现,供①曼陀罗,应以猛利欲乐,多返祈祷,谓「②维愿加持,㈠从不恭敬善知识起,乃至执著二种我相,所有一切颠倒分别,速当灭除。㈡从敬知识,乃至通达无我真实,所有一切无颠倒心,速当发起。㈢及其③内外一切障缘,悉当寂灭」。
①曼陀罗:或作曼遮罗,藏语为金科,义为清淨坛场。曼遮盘最上为金,次银,次铜,下至土木亦可。上等用宝物堆,中等用杂粮,最下乃至小石。供曼陀罗属积资分。
②维愿加持:三事求加。见文中㈠㈡㈢。
③內外一切障緣:外障難分四:⑴與人作賤卒走僕;⑵被惡友誘惑;⑶王官(所在地主官)不能如理信法(謂非正淨意樂);⑷兵災、王難(尚不止此,僅舉其著者)。
內障難有三:⑴病災;⑵魔難;⑶乏食。此外尚有密難,如行者不修尚好,修時,則怠惰貪瞋等過患叢起,是属密障難。(《略論釋》一六九页)


正行分二:一总共修法,二此处修法。 今初
  所言①修者,谓其数数於善所缘,令心安住,②将护修习所缘行相。盖从无始,自为③心所自在,心则不为自所自在,心复随向烦恼等障,而为发起一切罪恶。此修即是,为令其心,随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缘。此复若随,任遇所缘,④即便修者,则於所欲,如是次第,修习尔许,善所缘境,定不随转。返於如欲善所缘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碍。若从最初⑤令成恶习,则终生善行,悉成过失。故於所修诸所缘境,⑥数量次第,先须決定。次应发起猛利誓愿,⑦谓如所定,不令修余。即应⑧具足忆念正知,而正修习,如所決定,令无增減。


①修:《俱舍颂》:“等引善名修,极能熏心故。”
《俱舍论颂疏》卷十八:“釋曰:等引者,定也。謂離沈掉,名之爲等,引生功德,名之爲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