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玉柱-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年少时,自称“史大胆”的史玉柱这再次出人意料的低调地选择了浙江大学,填报的院系为浙大数学系。
  其实,以史玉柱当时高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填报清华北大问题根本就不大,但史玉柱却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一方面,立志做中国下一个陈景润的史玉柱觉得浙江大学的数学并不比清华、北大差多少,并且浙江离家近,回家、去学校很方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史玉柱敬佩的数学家陈景润曾经授课于浙大。
  “皇天不负苦心人。”没有任何的悬念,1980年,史玉柱是以全县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数学系的,数学成绩也确实非常好,就差一分是满分,当时记分的时候按照99分,然后还有20分的问答题,史玉柱达到了119分。
  那时候史玉柱心目中最高的理想就是做陈景润,然而,在浙江大学数学系刚过了一学期,史玉柱马上明白了,他当不了陈景润。
  史玉柱回忆当时的情况,“全国那时候的中学生、大学生都曾经崇拜陈景润,崇拜陈景润很自然就把数学看得很高,后来一到大学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那时候上大一的时候我就知道了,1+1不是那么简单的,那是非常难的,因为上大学我就到图书馆去借《数论》去看,那时候才了解。不光是我,估计整个中国学数学的都在研究和想方设法地去证明、解答这个问题,已经被别人研究得太多了。”
  知道1+1不可能突破之后,史玉柱的数学理想破灭了。“我很想做成一件事情,但我又意识到我做不成这件事情,这是我理想破灭的主要原因。”
  理想破灭之后,史玉柱的大学成绩就一直处于中等徘徊。失意的史玉柱开始跑步,他每天从浙大跑到灵隐寺,然后又从灵隐寺跑回来,18里地,风雨无阻,就这样坚持了四年。
  体育锻炼的爱好是史玉柱从初中开始就养成的,当时,他每天早晨5点钟就起床去爬山。
  那时候的怀远实际上是个盆地,史玉柱和几个要好的同学约好每天去爬山,因为每一家都是住在不同的地方,就约好从不同的路到山顶上去会师。史玉柱那条路就他一个人,需要在一片坟地里面穿过去。走到山脚下的时候天是黑的,走到山顶上天才能亮。虽然怕有鬼什么的,但是史玉柱还是坚持了下来。
  4.一瓶辣椒酱引发的“赌案”
  大学期间,在数学上没有什么造诣,史玉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它事物的身上,尤其对新鲜事物有异乎寻常的兴趣,涉猎的范围广泛。无论是打网球、玩桥牌、弹吉它、集邮,还是踢足球,史玉柱总是在同学中第一个去尝试,并且玩得也还算有模有样,尤其是足球。
  史玉柱是数学系足球队的主力前卫队员。他说,这个位置很适合他的性格,既可冲锋陷阵地进攻,又能在中场横抢竖截,还能够紧缩后场,筑起坚固的防守城墙。
  史玉柱记得有一场比赛最令他刻骨铭心。那一次,球队左边前卫临时生病上不了场,而这个位置根本没准备合适的替补。这时,史玉柱自告奋勇,担任比赛的左边前卫。
  在这场比赛中,史玉柱踢得十分活跃。下半场开始以后二十多分钟,本方队友带球从右后边切入,一记长传冲调,球向左面飞去。说时迟,那时快,史玉柱举步疾驰,迎上前去接球。
  此时,对方的门前防守森严,层层设卡,看来史玉柱并无突破的希望。
  球落在离门前三十米左右的地方,对方的后卫奋不顾身,扑上来堵截。史玉柱背对球门,把球向后一挑,飞过对方头顶。对方的右中卫连忙补空,拦住史玉柱的去路,只见他又是一挑,突破了第二道防线。对方的左中卫相继争抢,来势汹汹。史玉柱妙脚生花,一挑一闪把第三员卫将也甩在身后。在球即将落地的一刹那,史玉柱举脚劲射,那球像闪电般破门而入。这三挑三闪一射的动作,如七巧连环,波浪迭起,令场内外的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掌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就是这场比赛奠定了史玉柱在球队不可或缺的位置。虽然今天的史玉柱已经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去球场踢球了,但大学时的“球星”经历时常让他回味无穷。
  史玉柱是足球场上的猛将,而足球那种整体配合意识贯穿在史玉柱成就事业的每个阶段。史玉柱深深地理解到了足球的精髓——人生就是一场比赛,在比赛中你必须竭尽全力去奔跑,尽其所能去防守、进攻,任何的停顿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失败。
  了解史玉柱性格的人都知道他直爽,不矫情,不做作。大学期间,最令史玉柱难忘的是一罐正宗的湖南朝天辣椒引发的一场“赌案”,而这个故事最能证明史玉柱的个性十足。
  有一天,史玉柱忽发奇想对寝室的上海籍贯同学说:“你们上海人总觉得自己是中国人的佼佼者,高于全国各地的人。我就是不服气,今天咱们就论个长短。”
  旁边的上海籍同学问道:“怎么个论法?”
  史玉柱毫不犹豫地说:“打赌吃辣椒!”
  辣椒是由一个寝室里的湖南同学带来的。俗话说,四川不怕辣,贵州怕不辣,湖南辣不怕。可见湖南辣椒辣得还是够味的。
  上海同学当然不甘示弱,也不肯让步,说:“‘打赌’可以。但有个条件。在吃辣椒期间,我俩不准吃其他的任何东西。”
  史玉柱抢着补充说:“你方唱罢我登场,你一勺我一勺,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
  上海同学一拍桌子说:“好!一言为定。”
  根据“君子协定”,最先提议的史玉柱撮起一勺咽下去。那时,史玉柱顿觉五脏俱焚,嘴巴火烧火燎得想说话,却不知说什么好。
  经过七八个回合的较量,史玉柱以两勺的优势取得了胜利。当那位上海同学奋不顾身冲向水龙头的时候,只见史玉柱兴奋地抖动着双拳,但这时他也已经辣得说不出话来了。
  “这不是在比吃辣椒,而是在比意志、比毅力、比韧性。”每当一谈起这件事,史玉柱就说:“只要你豁出去了,那就是不怕辣椒,而是辣椒怕你。于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树立必胜的信念非常重要。”

  第三节 电脑天才(1)

  史玉柱疯了,轻易间他放弃了很多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机会;史玉柱没疯,因为“秦失其鹿,惟胜者得而割之”。
  放弃大好前程的史玉柱在蓄势待发中,毫不掩饰将来抢夺中国电脑技术市场话语权的勃勃野心。
  于是,他叫出了“如果下海失败,我就跳海。”
  “燕图樊首赵国刀,壮士未还斩秦腰。明晓贯虹白日事,偏从虎穴走一遭。”流传两千余年的荆苛刺秦王的故事在今天已经完全化为集智慧、勇气和胆略为一身的精神图腾。而这种精神恰恰昭示着史玉柱甘于放弃和勇于出击的精神。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辞职就这样代表了史玉柱的决心,“我拿青春赌明天”则更见证了史玉柱对未来的壮志凌云。
  1.农村调查统计软件被推向全国
  1984年,史玉柱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工作,现在看起来挺荒唐的,因为数学系实际上和加减乘除没多大关系,数学系主要是研究逻辑。但当时大学毕业分配的时候说数学系就是搞数字的,搞加减乘除的,那个统计局就是搞数字的,所以就把史玉柱分到统计局去了。
  不过单位还是很重视这个浙大数学系的人才,分到单位没几天,史玉柱就被通知去西安统计学院进修,一去就是几个月。这次进修对史玉柱后来接触计算机影响很大,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当时数学系可以选两个方向,一个是纯数学,一个是计算数学。史玉柱心想,纯数学太枯燥了,计算数学或许还能应用到其他的地方,就选择了计算数学方向。当时还是小型机时代,进机房需要换衣服换拖鞋,自己去编程,编程的结果还需要打纸带。史玉柱只觉得挺罗嗦,没觉得计算机特别有用,对它也没什么特别的兴趣。
  但到了西安统计学院之后,进修的老师是一个美国的教授,号称抽样调查之父,他就介绍了最新的国外抽样调查的方法,统计的方法、抽样的方法,没有一样能够离开计算机。
  回到单位之后,史玉柱当时负责的工作就是农村抽样调查数据的处理。那时候单位里面用的计算工具还是很原始,是用计算器在那里加来加去的,史玉柱就提出要求,应该买一台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是挺昂贵的设备,但是领导也知道计算机能提高效率,既然有人能用得上,就答应了史玉柱的要求。史玉柱因此南下广州,花5万块钱扛回了一台IBMPC。
  有了计算机之后,史玉柱的生活变了个样子。那时候也没有结婚,就是一个人,别人下班了他就一人在计算机机房里面琢磨、研究。
  史玉柱的计算数学功底开始发挥作用。因为数学其实就是大脑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计算机编程不是难在语言,而是难在算法,所以一般计算数学出身的人编软件,要比计算机系编软件的人水平要高。过去应该有20、30个人干的统计的活,史玉柱用计算机,找两个录入员,一两天就干完了。
  统计局一般是每年秋天做一次统计,汇总一下,以前都是有一批人在做这个工作。被史玉柱这么一弄,一下子很多人就没事儿干了,当然单位也就安排这些人做其他的事儿,史玉柱自己也没事儿干了,闲着也是闲着,既然有这么好的统计数据,史玉柱就开始琢磨能分析到什么。
  此时史玉柱就自己开始编写分析软件,这个软件设计得可以分析出很多有用的数据,比如年收入400元以上的农民会买哪些东西,消费特征是什么;年收入400元到500元的农民消费特征又是什么?把这些人的数据抽出来一汇总,然后再和平均数一对比,一分析就能出很多的结论,很多以前的统计人员想象不到的一些东西。
  当时,史玉柱所在的部门的人都是学农业的,没料到数学系的人也能分析出农业上的数据、农民的收入、基尼系数等等,而且一瞬间就可以搞出来。
  史玉柱的软件不断完善,此时,各地的统计局都纷纷开始使用这套软件。第二年,国家统计局在河北唐山召开的全国统计系统年会上,要求全国各地的农村抽样调查都用史玉柱的软件。史玉柱因此得到了二、三十元奖金和一个技术进步奖。相比当时每月54元的工资,史玉柱很有成就感。当时是1985年,史玉柱年仅23岁。
  2.去深圳读研究生
  出类拔萃的工作业绩引起了有关领导的关注和重视。编完软件之后,史玉柱就开始基于这些分析出的数据,写关于农村经济问题的学术文章,需要哪些数据来进行分析的话,就到现成的数据库里面一检索。
  文章发表在了学术价值很高的杂志上。碰巧的是,当时的安徽省副省长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看了不少史玉柱的文章,很是欣赏。
  副省长是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同时也是深圳大学的客座教授,通过这层关系,上级决定将史玉柱作为年轻干部中的“第三梯队”培养,保送到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做这位副省长的进修研究生,并且对他许诺,“只要史玉柱一毕业,马上就可以定为处级干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