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31三角形
事例2:不允许照着书念问题
常启先生做学生时有不明白的问题从来不轻易地去问老师,都是经过认真思考,实在弄不明白了才去问老师的,他对于“求是”有着深刻的体会。常启先生做了大学老师之后,给学生答疑时对学生有一个要求:不许照着书念问题,必须离开书用自己的话把问题说出来,离开书和他讨论问题。开始,学生对他的这种答疑的方式很不适应。常启先生对学生说:“一个学生如果离开了书说不清楚你要问的问题,说明你对所问的问题没有进行过认真的思考。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来问老师,如果老师立即告诉你,你很快就弄明白了。这样,看起来是好事,你高兴,我也省事,但对你是没有好处的,因为你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明白了,明白得快,忘得也快。经过认真思考,想了又想,实在弄不明白了,再来问老师,问题就在你的脑袋里了,就可以离开书和老师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了,老师稍一点拨你就明白了。一个问题怎么才算掌握了呢?离开书能和他人讨论才算掌握了。如果离开了书说不清楚,说明你还没有掌握这个问题。一个问题怎么才算弄懂了呢?能离开书讲给别人听,能离开书同别人辩论清楚,就是弄懂了。”
事例3:管子为什么是弯的
常启先生刚到大学时,从农村到大城市,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一次小便时,看见小便池下面往下流水的管子不是直的,而是弯曲的,于是他就问自己“这管子为什么是弯的呢?”他想了好久,提出了多种解释,还请教了工人师傅,后来他弄清楚了其中的原因。其实,读者留心一下你家的洗碗池、洗脸池往下流水的管子和小便池往下流水的管子一样,肯定也是弯曲的。这个弯曲起水封的作用。图32是水封的原理示意图。在洗碗池里洗过碗之后,要把洗碗水放到下水道去。
图32水封的原理示意图
水道里流的是污水,有难闻的气体和细菌。如果把从洗碗池往下流水的管子做成直的,下水道里难闻的气体和细菌就会通过“直的管道”冒到厨房里来,很不卫生。把往下流水的管子做成弯曲的,可以在水管的U形弯曲处存住水,把下水道和厨房隔开。这样,洗过碗的脏水可以流到下水道去,下水道里难闻的气体和细菌却不会冒到厨房里来。用U形弯曲水管存住水,封住了下水道的气体通到厨房的通路,所以叫做“水封”。
有的读者可能会说:“研究这个有什么用啊!不是瞎耽误工夫吗?”表面上看弄清楚上面这事是没有多大的用处,可是这种“好问为什么”和“好解决为什么”的“求是”精神对学习和工作却是大有用处的。“求是”用在学习上会学得深入扎实,取得好成绩;用在工作上,会做出出色的业绩。而孩子的“求是”精神是通过对日常小事的求是养成的。
事例4:听课,记笔记,复习
常启先生上学时听课不像其他同学那样不停地记笔记,把老师讲的全记下来。他上课时全神贯注地听讲,很少记笔记,只记标题和没听懂的。记标题是为了记下老师讲了什么,记没听懂的是为了课后复习。常启先生复习也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他不是按部就班地从头到尾把老师讲过的内容看一遍,而是专门研究那些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以“没有听懂的问题”为纲进行复习。把那些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弄明白之后,就把如何理解的写在纸上,贴到教材上。这样复习,既抓住了重点又照顾了一般,是真正地用脑筋学习。到期末考试时,常启先生只是翻翻书,看看他记的笔记和贴在教材上的那些“纸”就行了。看起来常启先生学习不怎么用功,可学习成绩却是全班最好的,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他善于“求是”。常启先生把他的这种学习方法传给了他的两个孩子,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
第三章 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 四、求是——探求真知的利器(4)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勤学好问”。“勤学好问”中的“学”和“问”都很重要,但关键是“问”。一个只会比猫画虎照抄照搬,提不出为什么、不会研究为什么的人,做学生学习成绩是不会太好的,工作后也不会有创造性业绩。靠死记硬背的学生在学校考试时成绩也许还不错,但到了高考往往就不行了,因为靠死记硬背只是记住了“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高考时考题稍有变化就答不上来了。所以,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多提问题,多问为什么,弄清楚为什么。
(二)存在的问题
1忽视对孩子求是精神的培养
有家长告诉我,他家的孩子小时候学习特别好,越往上念越不行,到了高中就退到中下等了,问这是怎么回事?
我想,通俗地讲,是这样的:你家孩子小时候学习好,是你家抓得紧。你家孩子学习课本知识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在玩。你家孩子学习课本知识,提高了学习成绩。别人家孩子通过玩促进了大脑的生长发育,增强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求是”能力。所以,你家孩子学习没有后劲,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有后劲。说得通俗一点,你家孩子是“笨鸟先飞”。你家“先飞了”自然就飞到前面去了。但是,由于你家孩子在大脑快速生长发育的时候没有好好地玩,把时间都用到学功课上了,大脑没有受到良好的刺激,没有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所以头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好使,会越飞越没劲。别人家的孩子呢?通过玩刺激了大脑,使大脑得到了良好的生长发育,脑力好,学习能力就强。这种人后劲大,越往后念劲越大,成绩越好。许多家长不懂得这个道理,抓不到点子上。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一切为了升学”,把升入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当成教育孩子的唯一目标,只把眼睛盯在孩子学习课本知识上。孩子周一至周五在学校学了,周六、周日还要到校外办的数学班、语文班、英语班学习。家长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只要成绩好就一好百好。
我不是说把升学作为教育目标有什么不好,是觉得家长的着眼点不全面。要想孩子的学习好,将来能考上重点学校,应该在培养孩子的勤奋、求是、创新、自尊、自信、负责、宽容的品质上下工夫,只围着升学考试的那几门课程学来学去效果并不会好。
好奇心、求知欲和求是精神是深刻理解事物的动力,也是深刻理解课本知识的动力。学习课本知识把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全占去了,弄得孩子没有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没有时间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求是精神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提高,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2磨灭孩子的求是精神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说,她读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对新的东西不感兴趣,不愿意去尝试,问该怎么办?
孩子生下来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求是精神,这是孩子的天性。遗憾的是,孩子的这些天性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被家长磨灭了。这就是孩子对新的东西不感兴趣、不愿意去尝试的原因。要想孩子对新东西感兴趣,愿意尝试新东西,就得保护和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求是精神,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使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求是精神不断地发扬光大。
为了说清楚问题,下面讲几个事例。
第三章 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 四、求是——探求真知的利器(5)
事例1:黄灯没用为什么要有呀
两岁多的郝雯问妈妈铁道旁的信号灯是干什么用的。妈妈告诉她:“绿灯亮了允许火车往前走,如果红灯亮了火车就不能往前走了,这叫绿灯行、红灯停。”
郝雯说:“黄灯亮了怎么办呀?”
妈妈没有注意到还有黄灯,反问说:“哪有黄灯呀?”娘俩正说着,黄色信号灯突然亮了,妈妈才注意到了还有黄色信号灯。妈妈见黄灯亮了火车的运行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就对郝雯说:“黄灯没什么用。”
郝雯不解地问:“黄灯没用为什么要有呀?”
妈妈说:“有用没用关系不大,咱们回家吧。”说完领郝雯回家了。
事例2:问那么多干什么
郝雯快3岁的时候看到一辆夏利轿车的前部发动机盖板上有两个黑色的小东西,问妈妈那两个黑色的小东西是干什么用的。那两个黑色的小东西挺小,看上去很不起眼,开始妈妈不知道郝雯问的是什么,后来经过郝雯指点才弄清楚。
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有时会蒙上灰尘,影响司机的视线。郝雯问的那两个黑色的小东西就是为了清除挡风玻璃上的灰尘装设的。当挡风玻璃上的灰尘多了,先从那两个小东西里往挡风玻璃上喷水,然后再开动雨刮器刮,一边喷水一边刮,就把挡风玻璃上的灰尘洗刷掉了。郝雯的妈妈不知道那两个黑色的小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就信口对孩子说:“那两个小东西没有什么用。”
郝雯对妈妈的回答并不满意,对妈妈说:“没用为什么要有呀?”
妈妈有点儿不耐烦地对郝雯说:“说没用就是没用呗,问那么多干什么!”说完,拉着郝雯离开那辆夏利轿车到别的地方去了。郝雯对此很不情愿,不时地回头望望那辆没有弄懂的夏利车。
事例3:不能问就是不能问
郝雯快4岁多的时候看见邻居张姨的肚子小了,对妈妈说:“妈妈,张姨的肚子为什么小了呀?”
妈妈说:“你没看见张姨家多了一个小弟弟吗?张姨生了小弟弟,肚子就小了呗。”
郝雯很聪明,领悟到小弟弟是从张姨肚子里生出来的,接着对妈妈说:“小弟弟是怎么进到张姨的肚子里去的呀?”
妈妈听了,不高兴地说:“不能问这样的问题。”
郝雯不解地问:“为什么不能问这样的问题呀?”
妈妈说:“不能问就是不能问,哪来的那么多为什么呀!”
郝雯对妈妈的话不理解,过了一会儿,又对妈妈说:“张姨怎么生的小弟弟呀?”
妈妈说:“叫你不能问就是不能问,再问,看我非打你不可!”说着举起右手做出了要打的姿态。郝雯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更没有料到妈妈会如此凶狠地对待自己,结果连委屈带害怕,哭了。
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多了,时间长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求是精神就被磨灭了,对新鲜的东西就不会感兴趣了。
事例4:你是大学教授还不知道啊
常贺两岁多的时候也问过“黄灯是干什么用的”,常启先生说:“爷爷不知道黄灯是干什么用的。”
常贺听了爷爷的话,对爷爷说:“你是大学教授还不知道啊?”
常启先生说:“大学教授不是什么都知道,你看,爷爷就不知道这黄色信号灯是干什么用的。”
常贺听了爷爷的话很失望,对爷爷说:“不知道怎么办呀?”
常启先生认真地对常贺说:“不知道,找知道的人问呀。”
常贺说:“找谁问呀?”
第三章 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 五、创新——发展进步的灵魂(1)
常启先生说:“爷爷现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