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丕的儿子曹睿的头发最长。《魏志》《明帝纪》注云:“孙盛曰:明帝天姿秀出,立发垂地。”
后人公认孙盛是一位正直的历史家,他的话应该是可信的。不过他没有说明曹睿的 头发的长度到底如何。还有同样的记载见于《北齐书》《王琳传》,它写道:“琳体貌闲雅,立发委地,喜怒不形于色。”
这个王琳乃是北齐著名的大将,是“聪敏强记,轻财爱士,为时称许”的人物。可 惜史籍上也没有确切地记载他的头发的长度。类似这样笼统的记载还有许多。如唐代苏 鹗的《杜阳杂编》中说:“罗浮先生……颜色不老,立于床则发垂至地。”
至于有确切的长度可考的,则有《神仙传》所说的“孙登,……发长丈余”的记载。 这种记载虽然不完全可信,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人的头发长到一丈上下很有可能。现 代生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证明,头发每天能长出零点三五毫米,一个月能长出一厘米,五 年就能长到六十厘米,等于一尺八寸。如果五十年间头发不脱落,就能长到一丈八尺, 岂不是长得很吗?
不过,一般地说,要长出这么长的头发是不可能的。它不同于身体的其他部分的健 康状态可以依靠锻炼得来,它更多地是由于先天的特殊条件造成的。比如说,某一部分 的内分泌机能特别旺盛,超过了平常人,就很可能出现长发的奇迹。但是,也有人认为 这种长发现象可能是智力不发达的象征。这一点恐怕也不尽然。我们从上述例子中,看 到古人长发的并不愚蠢,便是证明。比较稳妥的说法应该承认两种情况都有存在的可能。 而历来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却不见有长发的,这也是事实。宋代郑厚的《艺圃折中》说:“须、眉、发皆毛类;分所属,毛发属心火也,故上生。
贵人劳心故少发。“
不管他说的什么贵人不贵人,也不管他说的什么心火,事实证明,用脑力过多的必 然会引起头发脱落。明代李梦阳的《空同子》说:“发,血之余。血,阴也。发黑者水之色也。白者反从母气也。凡物极则反。”
我们如果撇开他说的阴阳五行的词句,从实质上看,他的话还是有道理的。古人因 为忧愁过度,“一夜头白”或者“须发尽落”的多得很。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便是早年落 发的人。他有许多诗篇是为发落而写的。这里只要举出他的一首七绝就够了。他写道:“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发先衰。
随梳落去何须惜?不落终须变作丝。“
因此,我们见到短发白头或脱发秃头的人,完全不要悲观;同时,看到长发的奇迹 也不必感到惊讶。
燕山夜话(五集) 为什么会吵嘴
在北京市公共汽车公司第四路环行汽车上,前天发生了一场吵嘴的事情。一位目击 者叙述当时的情形说:“当着四路环行汽车经过东单站的时候,上车的人很多。快要开车了,车门就要关 上,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壮年人,一股劲地往车上挤。售票员说服无效,终于在车子已经 开动的时候,再一次打开车门,让这个乘客上车。不料这个人上车以后,对售票员竟然 大发脾气:你们把车开回家去吧,不用拉客啦!这么难听的一句话,立刻激怒了同车的 人们。没有等售票员说话,有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就接话了:你为什么硬要挤上车来? 那个壮年人接着又是一个挑战的语气:你是干什么的?你管得着吗?青年人理直气壮的 说:不合理谁都可以说!壮年人毫不让步地吵起来:你懂个屁!这一场吵嘴就这样越吵 越难听了… 。”
他们为什么还会吵嘴呢?这样的吵嘴不是我们在旧社会里才遇见的坏现象吗?为什 么经过解放后十多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几年的大跃进之后,现在还有人这样爱吵嘴呢? 读者在来信中不禁表示极大的惊奇,因而提出了这些问题。我认为这是值得重视的现象。
吵嘴在旧社会本是司空见惯的,在解放前的北京,你随便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能 遇见人们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不休,甚至于打起架来。那时候,社会秩序混乱,人与人 之间充满着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并且必然由此而北生了社会风气方面的欺骗、 讹诈、恫吓、斗殴、争吵等等恶劣的现象。解放后十多年来,经历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 命运动,我们的首都北京和全国各地一样,社会面貌已经根本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也 随着起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的高尚风格已经逐渐树立了起来。但是,旧社会的残余 在许多方面远没有完全消除。因此,吵嘴作为旧社会的恶习之一,当然也不免还有残余 存在。并且,在群众性的社会运动中,有些坏现象即便匿迹于一时,而日久玩生,又可 能重新出现。这是不足为奇的。
有人说,吵嘴的现象所以会继续发生,是因为人们还缺乏“谦让的美德”。这个意 思似乎是要以古人的所谓“谦让的美德”,照样搬来作为我们今天社会道德的准则之一。 这样看问题究竟对不对呢?
不可否认,在近代资本主义的所谓“西方文明”没有传到中国以前,我们中国人历 代相传,都以谦让为美德。《易经》有《谦卦》。彖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 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书经》《大禹谟》利用大禹的传说故事来说教,提出了“满招损、谦受益”的口号, 显然是为了维护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贵族阶级的利益。《礼纪》更直截了当地主张“君子 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周礼》也说:“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这些就是古人的 所谓谦让,但是这些提法与我们现在反对自满、提倡谦虚的精神,从根本上说决无共同 之点!
很明显,古人所谓谦让,往往是虚伪的,是“欲取而故让”。正如三国时代的曹操 在《让礼令》中说的:“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斯合经之要矣。”可见“让”的目的是 在于“得”,让一寸是要得一尺。这可以说是古代提倡礼让者的不打自招,这也是历代 一切反动统治阶级提倡礼让的真意所在。旧社会中种种坏事正是在这样虚伪的以谦让为 美德的幌子下干出来的。我们现在再也不要听信那一套了。然而,古人所谓谦让尽管是 虚伪的,毕竟还不敢露骨地争吵,这一点也应该承认。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象四路环行公共汽车上发生的这一场吵嘴,并不是由于缺乏什 么谦让美德的缘故。这一场吵嘴在实质上显然反映了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新与旧的斗争。 那个四十来岁的乘客,不管他是否意识到,他实际上代表了社会上很少数的落后分子, 这种人对于社会主义的风格,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原则没有真正的理解,他们满脑 子还是旧思想意识和旧社会的坏习惯、坏作风的残余,有时就不免会暴露出来。而在广 大的人民群众中,社会主义的互助协作和集体精神已经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我们社会生 活的基本原则。在广大群众的心目中,少数落后分子残余的坏思想、坏作风是不堪容忍 的,它们一旦暴露,就一定要遇到广大群众正当的反对。
我这样说,决不是小题大做,故作惊人之语,也不是企图进行“煽动”叫大家给一 些人乱扣落后分子的帽子,斗他一通。我们决不能这么做。对于那些落后分子,我们主 要的是应当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我在上边说了许多话,我的意思只是要指出这种小事 的社会背景和实质引起大家注意而已。
总之,我认为四路环行公共汽车上的这一场争吵,虽然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小事, 但是,它却表明了我们现时社会生活中新旧斗争的不可避免性。对于这一类事情,既不 必大惊小怪,也不应该熟视无睹。我们应该提倡什么,应该反对什么,必须认识清楚。 要知道,任何重大原则的分野,常常是隐伏在不被注意的细微末节之间,有识者不可不 察!
燕山夜话(五集) 生活和幽默
许多外国朋友常常给人一种印象,似乎他们比较富于幽默感;而在他们的心目中, 似乎我们中国人多半是一本正经的,不喜欢幽默。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看法,姑且不必管它。但是,说我们中国人不喜欢幽默,却不 是事实。问题还在于对幽默的理解,我们和外国的一些朋友未必相同。
幽默这个词汇,本来是照拉丁文的读音,直译为汉语的。我国古来不说幽默,只有 滑稽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打开《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首 先就能看到司马贞的《索隐》,他解释滑稽的含义是“滑谓乱也,稽同也。以言辩捷之 人,言非若是,说是若非,能乱同异也。……崔浩云:滑音骨,稽流酒器也。转注吐酒, 终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显然所谓滑稽,在我国古文中的含义,比幽默的含义要宽广得多。它不象我们现在 区分得这么清楚。我们现在随着中外思想的交流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已经可以区分幽 默、讽刺和滑稽的不同含义了。
从我们现在的观点看来,所谓幽默,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由于人们对生活中的矛盾 和缺陷,引起了一种同情的苦笑,有时也会变成讥笑,但是,它并不等于讽刺。因为讽 刺的对象往往是相当严重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它所采取的只能是一种比较尖锐的批评。 至于现在人们公认为滑稽的含义,显然与幽默和讽刺都不大一样。现在人们所说的滑稽, 主要是指那种夸张的打浑,甚至于是粗野的逗趣。这同我国古书上所说的滑稽的含义, 广狭大有区别。以《史记》《滑稽列传》为例,就可以证明,我们的古人是把滑稽当做 一个大概念,它既包括了幽默,也包括了讽刺。
据《史记》《滑稽列传》载,齐国的淳于髡“滑稽多辩”,但是传中所举的例子都 属于幽默和讽谏,并非我们现时的滑稽所可比。同样,楚国的优孟、秦国的优旃也都不 是用滑稽的形式,而是用幽默和讽谏的形式,揭发和纠正了当时的错误。虽然,汉朝的 东方朔有一些表现近于滑稽,但是,他的主要事例仍然属于幽默和讽谏。
由此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实际上已有幽默的传统。如果说我们中国人不喜欢幽默, 那是没有根据的。不过,我们也应该承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种幽默的传统没有 被充分发扬出来,因此,在人们的日常接触中,自然会觉得幽默感比较少,甚至于有许 多人过分板起脸孔,令人望而生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善意地提出,希望大家在生活 中要有一点幽默,这大概不至于会遇到许多人的反对。特别是在劳动人民中,我们经常 会发现他们的幽默感是很强的。我们有许多工人和农民都具有爽朗而诙谐的性格,同他 们在一起往往能听到许多幽默的谈笑。留心采风的人,多多注意收集这类谈笑的资料, 就能更多地了解民情。古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宋代郑文宝,在《江表志》中叙述了一个故事。他说:“申渐高尝因曲宴,天久无 雨,烈祖曰:四郊之外,皆言雨足,惟都城百里之地亢旱何也?渐高云:雨怕抽税,不 敢入城。异日市征之令咸有减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