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山夜话 -邓拓1095-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水上菜园的数量颇为不少,所以仅仅番禺县就“常有俚人牒诉……失蔬圃”。 既然说是“常有”,显然不是个别的。而且这里所举的不过是提出控诉的一部分例子, 至于没有提出控诉的当然还有。那末,我们不难推想得到,其他种植水上菜园而没有失 盗的,无疑地就有更多了。
  如何形成这样的水上菜园呢?番禺县的这个例子表明,这种水上菜园是由水中荇藻 之属堆积而成,形如浮筏,厚度约有三五尺以上,可以种植蔬菜。明代徐光启的《农书》 等也曾描写这种浮筏式的菜园,当时叫做“葑田”。这种菜园是“以铁索系于水边”, 所以不容易被水漂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水上菜园出现呢?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在南方人口稠密的地区, 农民们十分重视园艺的经营。种菜园的人们,收入比普通农民要高出好几倍,生活水平 自然也高得多了。但是,在这些地区,耕地面积却相对地少于他处,因此,人们不能不 想出千方百计,力求增加耕地面积,特别是要增加蔬菜种植的面积。恰好在南方各地, 江河、湖泊、沼泽以及沿海一带,水面较大,人们就想出了一些办法,与水争地。过去 有许多圩田、围田等,便是人们与水争地的最常用的方法。而水上菜园则是另一种方法, 实际上这种方法比圩田、围田远为高明。
  凭什么能够判断水上菜园比圩田、围田的方法更好呢?这就因为水上菜园实际上并 不占地,也就是不缩小实际的水面。它的好处就在于它无论水深水浅,都紧紧地依靠水 面而又不与水争地。当着那些圩田和围田把水面挤得很小,以致洪水暴涨,又把圩田和 围田冲垮的时候,水上菜园却随涨随落,升降自如。
  由此可见,水上菜园确实是南方园艺经营中的一个重要创造。我们应该把这种经验 再一次介绍出来,并且在北方做一点新的试验。
  在北方,大部地区虽然人口不如南方的稠密,因而耕地的使用要比南方的粗放。可 是,随着城市和工业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蔬菜供应,北方的蔬菜种植面积正在日益扩 大,而蔬菜的种植需要肥沃的土地,这种土地在北方却比较少。加上近些年来大兴水利, 不少原先很肥沃的土地变成了水库,这在一方面固然使耕地面积相对减少了,而在另一 方面则带来了很大的利益。利用这许多新修的水库,不但可以充分地灌溉原先干旱的土 地,大量地改造旱地,成为水田,在水库周围的山上,便于造林,种植果树,发展牧畜 业,并且在水库中还可以繁殖鱼类及其他水产。如果再把许多水库中的水面尽量地利用 起来,造成水上菜园,那末,北方的蔬菜种植面积实际上就可以大为增加。
  要兴建水上菜园,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条件。无论利用什么材料都可以编成浮筏, 面积大小也可以随着实际需要而伸缩。要把浮筏拴在岸边,不使它漂走。在浮筏上面可 以堆积各种杂草、野藤,和以泥土。如果在海边的水面上,由于海水是咸性的,就必须 使用酸性的基肥。上面种植什么蔬菜,要根据土质、气候等条件而不同。这样的水上菜 园,即便布满在水库四周的水面上,也丝毫不会妨害水下鱼类的正常活动,反而对于养 鱼有益。
  这又是一个大胆的建议,希望研究园艺学和其他有关的专家,考虑这个问题,设法 进行一些小型的试验,看看结果如何。
 
  燕山夜话(三集)  金龟子身上有黄金
  早于一九三四年,有一位捷克斯洛伐克的科学家,做了一种很特别的科学试验。他 采集了一大批金龟子,把它们烧成灰,又把金龟子的灰拿去冶炼,结果从一公斤的金龟 子灰中,居然能够提炼出二十五毫克的黄金。这实在是一项重要的发现。
  人们也许会觉得奇怪,金龟子身上怎么会有黄金呢?其实,任何生物的机体中,或 多或少地都包含有各种金元素。因为任何机体都必须由一定的物质组成,而任何物质总 离不开一定的元素,所以从生物的机体中能够找到若干金属元素,也是很自然的道理, 并不奇怪。
  这个道理虽然被人类发现的历史还不太久;但是,这种现象却早已被人类发现了。 就以金电子来说,我们中国古代的科学家,曾经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且发现了 它们的机体结构的金属特点。
  远在唐代,有一位专门研究风土物产的学者,名叫段公路,在他所著的《北户录》 中,关于金龟子就有一段记载。他说:“金龟,甲虫也。五、六月生于草蔓上,大于榆 荚。细视真金贴龟子,行则成双,……土人收以养粉,云与养粉相宜。”很明显,段公 路已经发现金龟子身上和真金贴成的一样。
  到了宋代,与欧阳修齐名的大学者宋祁,在他所著的《益部方物略记》一书中,也 有关于金龟子的记载。他写道:“金虫,出利州山中,蜂体,绿色,光若金。里人取以 佐妇钗镮之饰云。”又说:“虫质甚微,翠体金光,取而桥之,参饰钗梁。”可见当时 四川、陕西边境一带的居民,已经把金龟子看成和真金的首饰一样,直接拿来当金钗用。
  至于明代的大生物学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对于金龟子的介绍也说: “此亦吉丁之类,媚药也,大如刀豆,头面似鬼,其甲黑硬如龟状,四足二角,身首皆 如泥金装成,盖亦蠹虫所化者。”他还引述竺法真的《罗浮山疏》说:“山有金花虫, 大如斑蝥,文采如金,形似龟,可养玩数日。”所谓泥金装成,或者说文采如金,都无 异于把它们比做真金。
  这一种昆虫,在现代昆虫学的昆虫分类上,的确是属于“金花虫”这一科。它们的 形态很多,不下五六十种。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有两种:一种学名便是金龟子,又名金虫; 一种学名是金盾虫,形状象盾牌,尤其象龟。真正的金龟大概就是这两种。
  历来还有不少文人,看见儿童们喜欢捕捉和玩弄金龟,发出了许多感慨。如宋代的 薛士隆,写了一篇《金龟赋》。他在序言中说:“金龟,瓜蠹也。似龟而小,首足介尾 咸具,色若中金焉。惟其冒乎外者,轻明若云母。有翅,附甲而生。巨领双髯,腹下多 足,与龟为异。”在这篇赋里,他一再赞叹金龟“体浑金之萃美兮,色耀日而舒光。” 最后他非常惋惜地说:“嗟彼服之不称兮,适以焚身;将儿曹之玩爱兮,毙焉无所!” 同样,宋代的周密,在《葵辛杂识》中也写:“延寿寺,有金龟集游童衣袂,大如榆荚。…… 此物有甲,能飞,其色如金,绝类小龟。小儿多取以为戏。”如果大家都回忆一下,可 能有许多人在儿童时期都曾玩过这种金龟子。
  但是,过去的许多人却不曾确切地知道,在这种金龟子身上真的会有黄金。现在我 们既然晓得捷克斯洛伐克的科学家做了试验,并且成功了,那末,我们何不也来试它一 试呢?
  当然,我这样讲,并不是为了耸人听闻,并不是要鼓动大家去搞这种试验。凡是这 一类事情,都只能由个别有条件的人,做一些小小的试验。特别是这里所说的金龟子, 并非南北各地到处都能找到的。它们的出现有一定的季节,每年只有在五、六月间才能 生长。而且金龟子身上的含金量,也只不过百分之○·二五,这样的含金量虽然不算很 低,但是,显然也不算高。如果大量进行试验,在一般的条件下恐怕是不可能的。
  一句话,我只希望有个别热心的朋友,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注意试验一下,看看结 果如何。

  燕山夜话(三集)  青山不改
  凡是读过中国旧式侠义小说,如《水浒传》等古代英雄故事的人,大概都会记得那 些“绿林好汉”常用的语言。除了一部分“江湖黑话”以外,它们往往反映出人类社会 生活以及自然界的一些最普通的现象。从它们所反映的现象中,如果加以分析,有时也 能够发现很重要的道理。
  比方,当着好汉们挥手分别的时候,常常异口同声地说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后会有期!”这样的豪言壮语,不但表示了古代被压迫人民对于自己的前途充满着希望 和信心,同时也表示了他们对于祖国和家乡的壮丽河山怀着无限的热爱。然而,更重要 的是这句话里头还包括了一条自然的规律。
  就自然界的本来面目而言,青山总是不会改变的,这应该算是合乎逻辑的判断吧。 正因为山是长青的,所以水也才能永远荡漾着绿波。谁不喜欢青山绿水呢?这不只是为 了赏玩风景,而且是为了人民的健康和国家建设的需要。问题在于山怎么会青,而青山 又怎能保持不改?这就涉及了一大套专门的知识和经验。
  一般地说,有山必有林,所有的山林都是天然生长和天然更新的。不同的土质生长 不同的林木,这也是由客观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因此,如果没有特殊的灾害发生,青 山自然不会改变,绿水自然也会长流。但是,由于人类社会长期经历了阶级剥削和战争 破坏,自然界也不断发生洪水泛滥、火山爆发、地震山崩等巨大的灾害,无数的森林被 毁坏了。所以植树造林就成了我们不能不重视的一件大事。
  历代对于山林的管理,曾经有过一些制度,设有专职的官吏。如《周礼》载“山虞 掌山林之政令”,“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所谓“山虞”可以说是林业专员,“林衡” 可以说是林区警察。当时法令规定各村社必须植树造林。正如《周礼》所载:“各以其 野之所宜木,遂以名其社与其野。”在这一句下头,朱熹的注解是:“所宜木,谓若松、 柏、栗也。若以松为社者,则名松社之野,以别方面。”可惜这些早已成了历史的陈迹, 否则,到处留下松树林、柏树林、栗子林等等,够多么好啊!由此可以想见,我们的祖 先对于造林的积极性,确实也很不小。
  为了使林木茂盛,能够不断地供应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当然必须保护森林。说到保 护,并不是不许砍伐。关键是在于伐木林有计划。要把它同森林更新的措施结合起来, 而不许滥伐森林。
  在这一方面,有一些古老的经验同样值得我们参考。如《周礼》载:“仲冬斩阳木, 仲夏斩阴木。”东汉郑玄的注解说:“阳木在山南者,阴木在山北者。冬斩阳,夏斩阴, 斩木之法也。”《礼记》的《月令》中也写道:“孟春之月,禁止木;孟夏之月,无伐 大树;季夏之月,树木方盛,乃命寝人入山行木为斩伐;季秋之月,草木黄落,乃伐薪 为炭;仲冬之月,日短至,则伐木取竹箭。”由这些古籍的记述中可以知道,采伐林木 必须看清季节。所以孟子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个意思就是说, 按季节有计划地砍伐,木材就用不完。如果不管什么季节,盲目地乱砍一气,那就一定 会把森林毁掉。
  但是,这些还只是消极方面的做法,最要紧的还在于从积极方面培育林木,首先要 想办法使栽下去的树苗普遍成活。
  据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所载,植树必须“先为深坑,内树讫,以水沃之,著 土令如薄泥,东西南北摇之良久,然后下土坚筑,时时灌溉,常令润泽。埋之欲深,勿 令挠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