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他原本是可以逍遥法外,不过,要是那样,他可就无法合理地继承遗产了。安都鲁·庞是个颇富心机而且野心很大的人。他不但要他应得的一份财产,更要吞噬他两个哥哥的,所以,他不得不再死一次。」
「我不懂。」波恩警官摇着头说道。
亚多力教授则坐在一边捻着他短短的胡子,有点精神不振地说:「但是,他的动机呢?第四件命案中,为什么安都鲁·庞要如此做?他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
埃勒里笑了笑:「问得好,教授,我知道你在想什么。除了动机之外,我愿意再旁征博引一些事来解说。
「首先,安都鲁·庞为了作好这件阴谋,作了许多不愉快的事,包括砍头、用死者的血画T字符号等等疯狂而不合逻辑的事。其实在家庭事件中,这一类型是很多的,你们或许不知道,但只要问我父亲,就晓得了。」
「没错。」奎因警官简洁有力地说。
「可是,在第四起命案之前,大家都以为凶手是克洛沙克,你又何以一下子突然转移目标?」
埃勒里捏了捏手指头,很顽皮地笑了一下:「其实,我并不是突然洞悉庞的动机,而且到现在我也还不知道。疯子的动机,就好像风一样,忽聚忽散,大家也都晓得庞的外表称得上是十分健全。我父亲就能立刻举出十几个外表正常、但事实上却是十分严重的精神病例。」
「让我来说明动机吧!」奎因警官一面叹气一面说,「你们没有去参加审问安都鲁·庞的会议,真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我从来没有看过这种场面的审问。当刑警把安都鲁·庞吊起来的时候,他的确马上就陷入一种癫痫的状态,但是在最后平静下来时,他一边诅咒着两个哥哥的脑袋,一边说出了全部的实情。」
「唉!他哥哥的头,」埃夏姆说,「一个沉在海湾中,另外一个埋在山上。」
「至于杀汤马斯·布拉特,也就是他哥哥多斯拉夫布的动机则是,」奎因警官继续说下去,「女人方面的问题。在故乡的时候,庞爱上了一个女子,但是后来被哥哥汤马斯抢走了。这个女子大概就是布拉特的前任妻子,据庞说后来她是被布拉特虐待死的。因此,庞十分怨恨布拉特。这就是他的供词。」
「那么,梅加拉呢?」埃勒里提出问题说,「我看他倒不像是个阴阳怪气的人呀!」
「这我所知就有限了。」奎因警官点着雪茄,然后说,「再怎么说庞是在兄弟中排行最小的,所以完全没有资格得到父亲所留下的遗产。更何况梅加拉和布拉特并不只是拿父亲的遗产而已,另外一部分是从克洛沙克家抢来的。因为梅加拉是长兄,虽然他掌有金钱的分配权。但是庞却完全没有分到。因此,如果你是以庞的立场来看,当你身无分文,又碰上这种情况,会做何感想呢?」大家维持了一段好长时间的沉默。这个时候,二十世纪号列车已经进入纽约州了。
但教授就好像狮头犬一样,对于不明白的事一点也不肯放弃。他摸摸他的林肯胡子,然后拉了拉埃勒里的手。
「哦!你这个全能的上帝,你再告诉我,你相信巧合这件事吗?」
埃勒里舒服地靠在椅背上,吐了口烟说:「你还有问题?」
「当然。」
「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觉得那个鬼头鬼脑的老头子史特莱卡,不断地在案中出现,很值得怀疑。」
「哈哈!教授,我看您太钻牛角尖啦,这件事早在老师家不就说清楚了吗?克洛沙克是真有其人。他从庞的匿名信,知道布拉特和梅加拉的住处。他想要杀了他们,所以,他所要的藏身处,便是布拉持家附近。他在报纸上看见欧伊斯塔岛的租用启事,但跟他在一起的哈拉克特并不知道,所以才无辜地被扯上。真是的!」奎因喊道,「庞这个家伙可真绝。一个私人的阴谋,竟然连一个老疯子也不放过。」
「哦!对了,还有十字架的事,你怎么说?」亚多力迫不及待地问。
「嗯,关于这一点,托老师的福,我得到了不少有关埃及学的知识,不过,在整个命案里,它却一点也派不上用场。哦!爸爸,我想到一件事。」
「喂,你听着,你租飞机作这种疯狂的事,在全美跑来跑去,可差不多用了咱家财产的一半。你想让我付这笔钱吗?」
「别这么说嘛!老爸。你不愿意就算了,我还有别的方法哩!」埃勒里望着埃夏姆检察官,「这些费用吗?……不,检察官的脸都快青啦,那就请那索郡的警局帮忙吧!」
波恩警官瞠目结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难道没有更好的方法吗?」
埃勒里噗嗤笑了出来:「看来你们好像都不肯帮这个忙喽!哎!天助不如自助,想来,我只好把这件案子写成推理小说来卖钱还债啦!唔!这部小说就叫做《埃及十字架之谜》吧。老师,这书名还不错吧!这么一来,埃及十字架不就派上用场了吗?」
…(完)…
本文解说暨「国名」系列
《埃及十字架之谜》是埃勒里·奎因一九三二年的作品。
如众所周知,埃勒里·奎因比范·达因晚三年。他在一九二九年带着他的处女作《罗马帽子之谜》,以彗星的姿态,在全世界侦探小说界登陆。除了他们两人以外,被人推崇为冷酷派始祖的达西鲁·哈梅特,同样在一九二九年以《血的收获》问世。也即在这个时代,长久甘拜英国小说后尘的美国侦探小说,开始抬头。
范·达因死后,达西鲁·哈梅特也搁笔了。只有埃勒里一个人在创作方面,于EQMM杂志上继续活跃着。
刚开始十年间,埃勒里写了一套以国名为主的丛书九篇,加上他以《隔间的门》为题,初名《日本扇子之谜》刊登在杂志上的一篇,一共十篇。
他的作品多采多姿,风格独特,跟老一辈的作家相比,真是一点也不逊色,所以,不但一直受到世人的喜爱,也一直维持了很高的水准。他的《Y之悲剧》与本篇小说,就被评为可与范·达因之《主教谋杀案》媲美。范·达因就曾经说过:「长篇侦探小说的结构,如果要令读者感到深奥而有趣实在不容易,但埃勒里在这一方面却有惊人突破的表现。」可见范·达因对他的推祟。
埃勒里·奎因这名字,事实上是曼布雷特·李与弗雷德烈克·达聂两位表兄弟合用的笔名。他们两人同在一九0九年出生于美国。埃勒里·奎因就是他们笔下一位聪明、敏锐的大侦探,相当受到读者的赞赏。有鉴于此,两人又联袂写下许多作品,如《法国白粉之谜》、《荷兰鞋之谜》,而当他们的杰作《埃及十字架之谜》问世时,埃勒里·奎因已经成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与大侦探了。
以下就是这十篇著名的推理作品:
一、罗马帽子之谜
二,法国白粉之谜(弗兰奇寓所粉末之谜)
三、荷兰鞋之谜
四、希腊棺材之谜
五、埃及十字架之谜
六、美国枪之谜
七、暹罗双胞胎的秘密(孪生之谜)
八、中国橘子之谜
九、西班牙披肩之谜
十、日本扇子之谜(隔间的门)
以上十篇,以第三及第五部作品最受赞扬。构成这种国名丛书,不仅在书名上一致,在内容的精彩度,也维持了很高的水准,而且突破了以住美国侦探小说的窠臼,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
埃勒里的作品与范·达因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并不是抄袭,而是另一种挑战。一个没有真本事的作家,是绝对不敢作如此大胆的尝试,可见埃勒里对他自己文笔的肯定,也是他对前辈的迎战。
这几本书有一项共同的特色,那就是「对读者展开挑战」。作者把解开谜题的关键,在全案结束之前,提供给读者,使读者可依此来找出罪魁祸首,和笔者一起斗智。因此,他的小说必须具备合理、富条理的架构,并且还要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不但会使读者有参与感,也是造成案情高潮迭起的妙方。像本案中,从梅加拉的烟斗,掉落在山上小屋中末贴有标签的蓝瓶子,埃勒里所下的推理,不就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吗?
埃勒里实在不同凡响,不但制造了传统侦探小说的紧张气氛,更塑造出许多不同类型却又栩栩如生的人物。像这本小说里,可爱的老警官与爱子之间的亲情;年纪虽大却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亚多力教授,以及脾气暴躁的波恩警官,都是相当富有人情味的,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不但处理了大题材的案件,同时,也流露出他轻松诙谐的一面。这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创新,相信这一类的推理小说一定会拥有愈来愈多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