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内南经第十 本三百六十四字,注七百九字。今校经三百七十七字,注六百五十六字。
海内西经第十一 本四百三十九字,注六百九十五字。今校经五百一十四字,注七百四字。
海内北经第十二 本五百九十四字,注四百九十五字。今校经五百十字,注五百九十二字。
海内东经第十三 本六百二十四字,注一千四百九十五字。今校经六百三十五字,注一千七十二字。
右海外、海内经八篇,经四千二百二十八字,注五千二百八十四字,总九千五百一十二字。
大荒东经第十四 本八百六十四字,注八百一十三字。今校经八百五十八字,注九百二十四字。
大荒南经第十五 本九百七十二字,注五百九十八字。今校经九百七十七字,注六百一十七字。
大荒西经第十六 本一千二百八十二字,注一千二百三字。今校经一千一百一十八字,注一千二百八十五字。
大荒北经第十七 本一千五百六字,注七百六十七字。今校经一千七十一字,注八百四字。
海内经第十八 本一千一百十一字,注九百六十七字。此海内经及大荒经本皆进在外(珂案:宋本、毛扆本作逸在外)。今校经一千一百四十一字,注九百七十五字。
右大荒经海内经五篇,经五千三百三十二字,注四千四百三十八字,总九千七百七十字。
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叙曰:山海经古本三十二篇,刘子骏校定为一十八篇,即郭景纯所传是也。今考南山经三篇,西山经四篇,北山经三篇,东山经四篇,中山经十二篇,并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除大荒经已下不数,已得三十四篇,则与古经三十二篇之目不符也。隋书经籍志山海经二十三卷。旧唐书十八卷,又图赞二卷,音二卷,并郭璞撰;此则十八卷又加四卷,才二十二卷,复与经籍志二十三卷之目不符也。汉书艺文志山海经十三篇,在形法家,不言有十八篇。所谓十八篇者,南山经至中山经本二十六篇合为五臧山经五篇,加海外经已下八篇,及大荒经已下五篇为十八篇也。所谓十三篇者,去荒经已下五篇,正得十三篇也。古本此五篇皆在外,与经别行,为释经之外篇。及郭作传,据刘氏定本,复为十八篇,即又与艺文志十三篇之目不符也。郦善长注水经云:“山海经薶缊岁久,编韦稀绝,书策落次,难以缉缀。后人假合,多差远意。”然则古经残简,非复完篇,殆自昔而然矣。艺文志不言此经谁作,刘子骏表云:出于唐虞之际。以为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着山海经。王仲任论衡、赵长君吴越春秋亦称禹益所作。颜氏家训书证篇云:“山海经禹益所记,而有长沙零陵桂阳诸暨,由后人所羼,非本文也。”今考海外南经之篇,而有说文王葬所,海外西经之篇,而有说夏后启事。夫经称夏后,明非禹书;篇有文王,又疑周简:是亦后人所羼也。至于郡县之名,起自周代,周书作雒篇云:“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春秋哀公二年左传云:“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杜元凯注云:“县百里,郡五十里。”今考南次二经云:“县多土功”、“县多放士”,又云“郡县大水”、“县有大繇”:是又后人所羼也。大戴礼五帝德篇云:“使禹敷土,主名山川。”尔雅亦云:“从释地已下至九河皆禹所名也。”观禹贡一书,足觇梗概。因知五臧山经五篇,主于纪道里、说山川,真为禹书无疑矣。而中次三经说青要之山云:“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中次十二经说天下名山,首引“禹曰”。一则称禹父,再则述禹言,亦知此语,必皆后人所羼矣。然以此类致疑本经,则非也。何以明之?周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土训掌道地图,道地慝。夏官职方亦掌天下地图。山师、川师掌山林川泽,致其珍异。邍(原)师辨其丘陵坟衍邍●之名物,秋官复有冥氏、庶氏、穴氏、翨氏、柞氏、薙氏之属,掌攻夭鸟猛兽虫豸草木之怪蠥。左传称禹铸鼎象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民入山林川泽,禁御不若,螭魅??,莫能逢旃。周官左氏所述即与此经义合。禹作司空,洒沉澹灾,烧不暇撌,濡不给扢,身执虆垂,以为民先。爰有禹贡,复着此经。寻山脉川,周览无垠,中述怪变,俾民不眩。美哉禹功,明德远矣;自非神圣,孰能修之。而后之读者,类以夷坚所志,方诸齐谐,不亦悲乎!古之为书,有图有说,周官地图,各有掌故,是其证已。后汉书王景传云:“赐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是汉世禹贡尚有图也。郭注此经而云:“图亦作牛形”,又云:“在畏兽画中”;陶征士读是经诗亦云:“流观山海图”:是晋代此经尚有图也。中兴书目云:“山海经图十卷,本梁张僧繇画,咸平二年校理舒雅重绘为十卷,每卷中先类所画名,凡二百四十七种。”是其图画已异郭陶所见。今所见图复与繇雅有异,良不足据。然郭所见图,即已非古,古图当有山川道里。今考郭所标出,但有畏兽仙人,而于山川脉络,即不能案图会意,是知郭亦未见古图也。今禹贡及山海图遂绝迹不复可得。禹贡虽无图,其书说要为有师法,而此经师训莫传,遂将湮泯。郭作传后,读家稀绝,途径榛芜。迄于今日,脱乱淆讹,益复难读。又郭注南山经两引“璨曰”,其注南荒经“昆吾之师”又引音义云云,是必郭已前音训注解人,惜其姓字爵里与时代俱湮,良可于邑。今世名家则有吴氏、毕氏。吴征引极博,泛滥于群书;毕山水方滋,取证于耳目。二书于此经,厥功伟矣。至于辨析异同,?正讹谬,盖犹未暇以详。今之所述,并采二家所长,作为笺疏。笺以补注,疏以证经。卷如其旧,别为订讹一卷,附于篇末。计创通大义百余事,是正讹文三百余事,凡所指敗淦挠幸谰荩杂镁晌模蚨薷模欠胖>党勺⒕桓腋淖种啤<吻炀拍昙鬃佣仑グ巳掌芟己萝残凶
所据板本及诸家旧注书目
山海经传十八卷 晋郭璞撰 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尤袤刻本 明正统十年刻道藏本(涵芬楼影印,原缺十四、十五卷) 明成化元年吴宽抄本 明刻本(毛扆校) 明万历十三年吴管刻山海经水经合刻本(黄丕烈、周叔彛#⊥峡瘫荆ㄉ鄱鞫嘈#∏蹇滴跷迨曛廖迨哪晗罱s群玉书堂刻本(王念孙校注) 同上刻本(何焯校——□□泰临) 清干隆黄晟槐荫草堂刻本(失名校注)山海经补注一卷 明杨慎撰 清光绪元年湖北崇文书局刻百子全书本山海经释义十八卷 图一卷 明王崇庆撰 明万历二十五年蒋一葵尧山堂刻本山海经广注十八卷 图五卷 清吴任臣撰 清干隆五十一年金阊书业堂刻本山海经存九卷(附图) 清汪绂撰 清光绪二十一年?立雪斋原本石印本山海经新校正一卷 古今篇目考一卷 清毕沅撰 清干隆四十六年毕沅灵岩山馆刻经训堂丛书本(孙星衍校)山海经笺疏十八卷 图赞一卷 订伪一卷 清郝懿行撰 清嘉庆十四年仪征阮氏琅环仙馆刻本山海经地理今释六卷 清吴承志撰 民国十一年南林刘氏求恕斋刻本
引用书目
书(周)孟子(战国邹孟轲)史记(汉司马迁)庄子(战国宋庄周)墨子(战国宋墨翟)墨子闲诂(清孙诒让)管子(周管仲?)文选(六朝梁萧统)后汉书(六朝宋范晔)山海经笺疏(清郝懿行)读山海经(晋陶潜——陶渊明集)尔雅(汉)埤雅(宋陆佃)博物志(六朝)周书(周)?嬛记(元伊士珍)楚辞(战国楚屈原等)山海经图赞(晋郭璞)神异经(六朝)集韵(宋丁度等)广雅(三国魏张揖)駢雅(明朱郑浚┛镏囌祝ㄌ祁亷煿牛┳x書偶識(清鄒漢勛)丹朱與驩兜(童書業——浙江圖書館館刊四卷五期)竹書紀年(戰國魏。佚)吕氏春秋(秦吕不韦)六韬(汉。佚)艺文类聚(唐欧阳询)太平御览(宋李昉等)赤雅(明邝露)情史(明冯梦龙)原化记(唐皇甫氏)初学记(唐徐坚等)说文(汉许慎)括地图(汉?佚)玉篇(六朝梁顾野王)异域志(元周致中)山海经广注(清吴任臣)尸子(战国楚尸佼。佚)广韵(隋陆法言)异物志(汉杨孚。佚)外国图(六朝?佚)抱朴子(晋葛洪)神仙传(晋葛洪)论衡(汉王充)小说(六朝梁殷芸。佚)古小说钩沉(鲁迅)大戴礼(汉戴德)水经注(北魏郦道元)诗含神雾(汉。佚)国语(周左丘明)括地志(唐李泰。佚)法苑珠林(唐释道世)渊鉴类函(清张英等)太平广记(宋李昉等)述异记(六朝梁任昉?)西游记(明吴承恩)汉武故事(六朝。佚)洞冥记(六朝)三国志(晋陈寿)穆天子传(战国)皇览(三国魏王象等。佚)北堂书钞(唐虞世南)玄中记(晋郭璞。佚)蜀典(清张澍)凉州异物志(六朝。佚)绎史(清马骕)新书(汉贾谊)尚书大传(汉伏胜。佚)太公金匮(六朝。佚)补史记三皇本纪(唐司马贞)
——以上海外南经,以下书名重见者不录
诗(周)商代的神话与巫术(陈梦家——燕京学报第二十期)随巢子(战国。佚)楚辞校补(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玉函山房辑佚书(清马国翰)三才图会(明王圻)韩诗外传(汉韩婴)礼记(周)宋书(六朝梁沉约)左传(周左丘明)遁甲开山图(汉。佚)世本(秦汉。佚)路史(宋罗泌)春秋纬元命苞(汉。佚)伏羲考(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天问“阻穷西征”新解(唐兰——禹贡半月刊第七卷一二三期合刊)瑞应图(六朝梁孙柔之。佚)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汉书(汉班固) ——以上海外西经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广博物志(明董斯张)五运历年纪(三国吴徐整。佚)琱玉集(唐。残)独异志(唐李冗)龙鱼河图(汉。佚)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江绍原)太古蚕马记(三国吴张俨?)搜神记(晋干宝?)荀子(战国赵荀况)启蒙记(晋顾恺之。佚)齐民要术(后魏贾思勰)天中记(明陈耀文) ——以上海外北经
谷梁传(战国谷梁赤?)列子(晋张湛?)列子集释(杨伯峻)毛诗正义(唐孔颖达)古微书(明孙?)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异苑(六朝宋刘敬叔)茅亭客话(宋黄休复)吴越春秋(汉赵晔)白虎通(汉班固)十洲记(六朝)列仙传(汉刘向?)风俗通义(汉应劭)焦氏易林(汉焦延寿)临海异物志(三国吴沉莹。佚) ——以上海外东经
晋书(唐房乔等)闽书(明何乔远)桂海虞衡志(宋范成大)荆楚岁时记(六朝梁宗懔)祖冲之述异记(六朝齐祖冲之。佚)金楼子(六朝梁萧绎)巫山县志(清李友梁)河图玉版(汉?佚)江源记(六朝宋庾仲雍。佚)岳阳风土记(宋范致明)山海经地理今释(吴承志) ——以上海内南经
舆地志(六朝陈顾野王。佚)汉唐地理书钞(清王谟)上山海经表(汉刘秀——见山海经)华阳国志(晋常璩)蜀中名胜记(明曹学佺)山海经补注(明杨慎)梦溪笔谈(宋沉括)读书杂志(清王念孙)拾遗记(六朝梁萧绮?) ——以上海内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