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慈悲。从态度上做起,中国儒家很重视,佛法也重视。你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个「礼敬诸佛」,我们有没有做到?诸佛,所有一切众生都是诸佛,你要记住这个。《华严经》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他将来一定作佛,只是时间早晚,他肯定作佛。说得这么坚定,一点怀疑都没有。所以我们对於一切众生,都要把他当作佛看待,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看他还是凡夫,那是我们有分别心,这分别心对他没有妨碍,对我自己有妨碍,障碍我开悟、障碍我证果。所以,要把自己的障碍化解。障碍不在外头,决定在自己,真正行菩萨道的人,外头哪有障碍?这是你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心得安稳是很重要的一种修学。古人讲的话有道理,心怎么安的?道理明白了,理得心安、心安理得。这也说明对於经教的研究是有必要的,经教帮助我们明了。古时候的道场,每个道场都是佛教的学校,佛教是教育,佛陀教育,有许多法师在这里教学,教不同的科目。你喜欢学习哪个法门、喜欢学习哪部经典,都有老师在教,你都能够学到。而且寺院都是开放的,随时可以进去,因为佛法里面不招生,「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不招生是自己谦虚,我哪有资格教你?招生是说明我有资格教你,你来做我的学生。佛法不是这样的,佛法非常谦虚,我不敢教你,可是我把我自己修学的心得提供给大家分享。你看用这种心态,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所以谦虚、恭敬。确实,这个话说的是真的不是假的,自己没有证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总有过失,我没有过失才敢说教,谁敢说教?连佛都那么客气。佛是真正可以说教,菩萨还不敢,还谦虚。可是佛头一个就是教我们敬,教我们谦虚,恭敬别人、关怀别人、爱护别人、帮助别人。帮助一定要知道帮助什么?第一个帮助他破迷开悟,这是真帮助。他觉悟了,什么都明白了,自然能断恶修善;还不能断恶修善,他没明白,要帮助他。
底下一句,「毗卢遮那师弟加持,彰本愿故」。毗卢遮那是华严会上的法身佛,师是毗卢遮那佛,弟是弟子,毗卢遮那佛的弟子是法身菩萨,毗卢遮那实报庄严土里面的住众,是佛的弟子。佛、菩萨统统加持,你不求他也加持。可是加持一定是相对的,你有一分功德、一分修持,他加持一分,二分功德、二分修持,他加持二分。为什么?自己没有真修,加不上,自己一定要真干。毗卢遮那也是这样教导我们,教我们念佛求生净土,这是诸佛如来的本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一句话说得真好,他说「诸佛所以兴出世」,就是诸佛到这个世间来应化,「唯说弥陀本愿海」。教化众生教什么?只教你阿弥陀佛的本愿,接引十方世界的念佛人到极乐世界圆满成就;换句话说,十方诸佛如来在法界虚空界里面现身,都是替阿弥陀佛招生的。你看这多殊胜!你从这里就能想到,极乐世界殊胜到极处,感动这么多诸佛帮助他招生,我们怎么能不去!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七0卷) 2009/11/23 台湾高雄 档名:12…17…207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第十五》,本分,末后李长者的《合论》,我们学习到第四段,「定能契佛所知见,得诸佛加持力者」,我们学到这个地方。
「诸佛加持有七」,举了七个例子。第一个,「同名号加持,令不疑故」。这条昨天我们学习过。名号加持,特别是在六道,六道众生情执很重,所以遇到名号相同的,都会感到特别的兴奋。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对於遍法界虚空界里一切众生都了如指掌,这是从理上讲,我们完全能够肯定,没有怀疑。所以佛,我们要记住,他没有身相,他也没有说法。佛菩萨加持,佛菩萨示现,佛菩萨教化,无一不是称性,是从自性里头自然流露出来的。他怎么流出来的?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应,实在讲就是自性,离开自性没有一法可得,诸佛如来、法身菩萨跟我们是同一个自性。《楞严经》上告诉我们,那都是真话,佛菩萨示现无一不是随心应量,「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华严经》末后这一品是讲入法界。在《四十华严》的经题里面就很清楚、很明白,八十经里面只讲「入法界品」,很简单;可是四十卷,题就很清楚,「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你看入法界,「普贤行愿品」,谁能入?普贤能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能所不二,这个意思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我们要晓得,宇宙万有确实跟我们是一个体,一个自体。所以诸佛菩萨跟我们的关系是这样的密切。讲关系就是讲伦理,所以他有同名号的诸佛如来来加持,让我们生起决定的信心,断疑生信。
第二「言赞加持」,这是赞叹,佛菩萨赞叹。「令入位者心安隐故」,我们中国古老的谚语有所谓「心安理得」,理明白,心就安了;如果理没有搞清楚,心总是不安。现在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可以去多访问访问,你去问问人,哪一个人心安?很少。问十个,他都说他心不安;问二十个,二十个人说心不安。我们冷静去想想,真的不安。理不知道,在事上问题就更多。今天早晨有个老同修从国外回来访问我,也谈到这个问题。谈到人老了,慢慢自己也老了,老了以后怎么办?这么多年来,我们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渐渐的把西方的价值观我们学到了,中国传统旧的价值观我们都把它抛弃了。旧的价值观理念好,但是旧的价值观变质了,那个社会形态不存在。旧社会里面儿孙养老,尽孝道,不像西方人。西方人在二次大战之后有一些强国,是美国带头,二战之后美国是世界上一等强国,没有能超过它的,他们首先发起养老的制度,国家来养老。在美国,随著美国每一个州,它们每个州也等於是自治,有自己的宪法,所以它这个国叫合众国,也就是许多小国合成一个大国,合众国。每一州的财政状况不一样,财政收入好的,养老金就多一点;收入差一点,养老金相对的也差。像我们在美国,加州的老人,每个月可以拿到五百块美金生活费用;在德州,大概只拿到三百五十块,就不一样。这个制度好,让年老的人退休了,没有工作,国家养老,在物质生活问题有了保障。现在问题来了,现在美国负债,以前它是全世界的债权国,没有一个国家不欠它钱;现在它掉过头来,它负债,而这个制度又不能废除,废除,老百姓都不愿意,没有人敢废除。所以他们现在真是苦不堪言。因为有这种制度,所以他们每个月所赚来的钱一定把它用光,决定没有储蓄的观念,因为失业不要紧,老了不要紧,国家养老。中国人不是的,中国人过去是家族养老,儿孙尽孝,所以他有保障。
外国虽然是物质生活国家肩负起这个责任,可是精神生活没有,很痛苦。我们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地区去参观、去考察,澳洲的老人福利事业做得最好,物质生活真的是做到很理想的地步,但是没有精神生活。住在老人院里面的老人很多都想自杀,这是为什么?感觉得活著没有意义,所以寻求末路,以为用这个方法来求解脱。自杀是不是真的能解脱?我们知道不能。现在欧美相信有轮回、有因果的人愈来愈多。这个原因应当归功於精神科的医生,他们用催眠的方法为这些精神不正常的人治疗,让他回忆到过去世,再过去世,把他这一生得病的原因找出来。找出来之后,很容易把这病治好。从催眠这个方式能够回到过去生,所以他对於人生看法不一样,人生观包括宇宙观都有所改变,这是桩好事。知道自己过去世造的种种不善业,才得的这个病。过去生中跟许多人,乃至於众生结了冤仇,我们佛门讲的冤亲债主,知道这些冤亲债主常常围绕在自己的身边,自己运衰的时候,他们就有机会来报复你;当你气很旺、事业很顺利的时候,他们在旁边等待报复。知道这些事实,所以他真正能生起忏悔心,感觉到过去无论是有意无意伤害的这些众生,要认真忏悔。在佛法里面,要求超度的还很多,那些不同维次空间的众生有灵性,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活动,事先他们都知道,主动来要求超度。这些事实真相,我们明白、我们了解了,从今之后,处事待人接物不敢任性,时时刻刻会想到佛菩萨的教诲、祖宗的教诲。
一个凡人,哪有能力教别人!这个道理,我们学佛的同学不能不知道,因为我听到有很多人,都是听净空法师教诲,听净空法师指导,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在《华严经》上,你看每段经文,你看看那些菩萨们多谦虚,没有一个是自尊自大的。法慧菩萨来跟我们讲「十住品」,都要承佛威神,他怎么说出来?是诸佛如来威神加持我的,不是我有能力说。像这样的字样,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太多太多。愈是多次的重复,说明这句话的重要性。在《华严经》上重复几百次,不是少,这是教我们学谦虚,诸佛如来谦虚,法身大士谦虚,我们怎么可以这样说法。这个说法就显示出贡高我慢,而且是假话,不是真的。世间大圣大贤、佛门里面诸佛菩萨讲真话,讲真话就是自己实在什么都没有,连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为我们讲经说法,他没有说他自己说的。他在般若会上,公开在大众否认、否定,他说他自己没有说法,谁要说他说法,叫谤佛,是对他的毁谤,这话是真的。那真的他也是讲了四十九年,他为什么说他自己没有说法?他所说的都是古佛所讲的。清凉大师在注疏里面为我们解释出来,他说世尊讲他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都是古佛所说,他没有在古佛所说法上多加一个字。比孔老夫子所说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学习的态度,帮助别人的态度,我们要学习。真正有德行的人、有学问的人一定是谦虚,哪有贡高我慢、哪里有自赞毁他!这一个也没见到。说自己行,别人不行,世出世间圣贤你去找,一个都找不到,这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
赞叹别人也不能过分,一定要晓得他能接受多少,就是你赞叹他,别让他长傲慢心,那真正值得赞叹。听到别人赞叹就欢喜,听到别人毁谤就不高兴,这种人不能毁谤,也不能赞叹。为什么?他会起副作用。什么时候能赞叹?他如如不动,别人称赞,自己不敢承当。不但不能生欢喜心,而且生警惕之心。别人称赞我、夸我,我有没有那么好?自己更要认真努力向善,改过自新,这才对。遇到别人毁谤,自己要认真反省,有没有这个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样学习的态度就对了。在此地,诸佛如来当然赞叹,没有问题。为什么?他们已经是入住位的菩萨,入位者。这个入位,前面我们学得很多,知道了,这个位就是大菩提心。换句话说,这些人从初住到十住,初住菩萨,他住在哪里?住在真诚,住在真诚心,住在清净平等觉,住在大慈大悲。诸佛如来赞叹,他们动不动心?如果一动心就堕落。诸位要知道,大菩提心里面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在我们世间,什么时候值得别人赞叹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