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恩来的公共关系艺术-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动员。
  周恩来的指示,旅大市委通过文件向各级党组织做了传达,并向东北局写了报告。东北局把报告批转东北三省,东北各个城市很快掀起了一个自力更生,挖掘潜力,解决农村夏锄口粮不足的群众性的节粮的高潮。


树立执政新形象的公关艺术(1)


  任何公共关系系活动都是为了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对于执政者而言,由于政府公共关系几乎不存在提高知名度的问题。因此其主要任务是提高美誉度,树立起为公众所喜欢的政府形象。
  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包括沟通信息,使民情上述、国情下达,相互理解,彼此沟通;另一方面是做,包括勤政为民,为政清廉,既为民造福,自身又廉洁无私。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十分注意树立人民政府的新形象。在他的二十六年的执政生涯中,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儿子,把自己主持的政府称作“人民自己的政府”。他认为,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人民的世纪到了”,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执政期间,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还不够高,但人民对政府的信赖感很强,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很高。
  周恩来树立人民政府新形象的公关艺术是值得称道的。请看一看他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描述的新中国政府的形象:
  我们的国家机关是属于人民群众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这同旧中国的压迫人民的国家机关在本质上根本相反。组成我们的各级国家机关的是各民主阶级的活动分子,主要是劳动人民的活动分子。我们的一切国家机关工作的指导原则是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制和群众路线。假公济私、贪污诈骗、任用私人、欺压群众这些旧官僚机关的传统恶习,在我们的国家机关里是完全不允许的。事实上,这些现象在我们绝大部分的国家工作人员中已经绝迹了。人民群众第一次看到了廉洁的、认真办事、艰苦奋斗的、联系群众的、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自己的政府。
  周恩来树立人民政府新形象的公关艺术包括许多内容。为避免与其他章节重复,下面着重介绍其中的一些内容。
  勤俭节约率先垂范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1954年9月前称政务院)就在中南海的老式平房里办公。
  国务院会议厅,是国务院举行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商议和决定国家大事的地方。但是这个会议厅也是栋老式旧平房,光线阴暗,面积狭小,开会时非常拥挤。50年代中期,有关方面就建议扩大这个会议室,周恩来不同意。
  为了解决开会时的拥挤问题,国务院机关的有关部门的同志,自己动手,将室内隔墙打掉,稍加修理,增加了一些会议桌椅。周恩来看到后,非常满意,说:“这不是很好嘛!”
  1956年,一些部委领导同志提议修建政府办公大楼,并作了规划,找好了地方。他们一个劲地鼓动周恩来,理由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国,国务院应该有一处像样的办公地点。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没有政府大厦。我们也应该建一个自己的政府大厦。”对此,周恩来坚决不同意。他说:“我在任期间,就不盖政府大厦,你们不要再鼓动我了。”
  在筹备建国十周年时,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有关部门又提出修建政府办公大楼的计划,提出了在府佑街两侧,从西安门大街到西长安街之间修建大楼的设计图纸。周恩来看到盖大楼方案后,就把国务院副秘书长找来,严肃地说:“只要我当总理,你们就要把大兴土木的念头取消,国务院不能带这个头!”他还征求了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的意见,习仲勋也主张不盖政府办公大楼。就这样,国务院办公大楼的建筑计划被撤销了。
  以后,周恩来在国务院的会议上,一有机会便要以有人建议兴建国务院办公大楼的问题为例,告诫大家要经常警惕和反对“贪大”、“铺张”,“讲究”、“排场”的思想作风。
  在外交工作中,周恩来坚持“勤俭办外交”的方针。他多次指出:“友好重在精神,不在物质,尤其不在排场。”对会外宾的会客室,他要求布置朴素大方,什么鲜花、糖果之类都不要。宴请外宾,也贯彻了“四菜一汤”原则。
  1951年,随着外宾来访的增多,政务院有关部门草拟了《关于接待工作今后的改进办法》,报送给周恩来审核。7月8日送去,当天就批下来了。他指出,接待所用“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他还对《办法》中的具体内容批示了具体意见。例如,《办法》中提出“水果按季节一律用国产”,他批示:“以少为好,不要多。”《办法》中提出“菜仍中餐西吃,材料用国产”,他指示:“数量亦不宜大。”《办法》中提出了用酒的品种,他批示:“汽水亦需国产。酒不要多。”
  在实际执行中,周恩来都是严格按朴素节约的精神掌握的。1953年国庆前夕,政务院负责专家的工作部门向周恩来报送了宴请专家的计划,周恩来审查时,除对宴请程序和宾主名单做了改动外,并对菜的样数和每人费用标准作了削减。
  有的单位在安排外宾到农村参观时,从北京带去高级餐具,从大城市订做饭菜去设宴招待。周恩来知道后,不同意这种做法。他指示用当地土特产,按当地习俗,就地做农村风味的饭菜招待。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
  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到大同参观访问。这之前,邓颖超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专程从北京到大同,检查接待准备工作的全面情况。在谈到欢迎宴会的准备时,邓颖超嘱咐:要搞点地方特色,并说:总理很喜欢吃高粱米。高粱米是大同地区人民几乎每天都吃的家常便饭。宴会上,周恩来和客人高兴地吃了煮玉茭、高粱米粥,又吃了当地产的鸡蛋和土豆片。
  周恩来的行动,在中外人士心目中树立了人民政府勤俭节约,廉洁无私的光辉形象。


树立执政新形象的公关艺术(2)


  艰苦朴素以身作则
  周恩来在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还不高的情况下,艰苦朴素,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吃得很简单,从不大吃大喝,还时常到职工食堂用餐;他穿的衣服,有的补了又补,修了又修,一穿就是一二十年;他住的房子,是老式旧平房,设备很简陋。
  国务院全体会议、常务会议,以及周恩来临时召集的工作会议,有时时间较长,需要准备工作餐。周恩来规定,工作餐即家常便饭,四菜一汤。主食一般是大米饭、馒头,有时吃窝窝头或烙饼;副食,一般是大烩菜或四菜一汤。大烩菜也好,四菜一汤也好,都是普通蔬菜和豆腐、粉条之类;有时有一盘肉片(丝)炒菜,最好的时候,也只是一盘鸡或者鱼。周恩来常讲:这样的四菜一汤,既经济又实惠。参加全体会议、常务会议例会吃完饭以后,还必须交钱、交粮票,才能离开食堂。未带钱和粮票的要记账补交。
  周恩来请人吃饭,一般都是一个大锅菜,四周摆几小盘小菜,再加上主食。1963年的一天,周恩来在国务院留大家吃饭就是这样的饭菜。大家入席后,后到的贺龙元帅进入餐厅,他看了一眼每张桌上的食物,风趣地对周恩来说:“呀,国家经济好转了,你家的饭桌上怎么还没有体现出大好形势来呀。”周恩来笑着说:“大好形势是靠大家奋斗得来的。将来,国家富强了,也不能丢掉艰苦朴素的传统啊。”
  周恩来自己吃饭,一般是一荤一素。他吃饭,桌子上特别干净,只要桌子有饭粒,他就一颗颗拣起来吃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常用这句话来告诫身边工作人员。吃完饭,碗里还剩下一些菜汁,他总是要拿开水泡着喝,尽量做到一点东西也不浪费。
  1962年五六月间,周恩来和邓颖超在东北三省工作了一个月。一到住地后,他就对管生活的同志“约法三章”说:“有几样东西不能吃,鱼、肉、蛋,肉制品也不行。毛主席在中央带头,我在国务院带头。群众有困难,做领导工作的更不能特殊。”按他的规定,每顿饭只能给他做两小盘素菜和一个汤。
  周恩来的一套睡衣和睡裤,是1951年做的。他一穿就是二十多年。穿破了就补,再破就再补,白底蓝格的绒布已经磨成无绒无格的白布了。每次身边工作人员提出要给他添置新衣时,他总是和颜悦色地说:“旧的还可以穿嘛!”并教育工作人员:“艰苦朴素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
  周恩来穿旧鞋,夏天是穿一双黄颜色的皮凉鞋,春、秋、冬总是穿着一双黑皮鞋。这两双鞋也是一穿就是二十几年。他穿的袜子,都是织补了又织补。从我国自己能生产手表起,周恩来就买了块上海牌手表带着,一直到去世。从60年代起,凡属大的国务活动,他也总是使用国产汽车。
  周恩来住的是多年失修的老式旧平房。墙上的砖有不少斑痕,墙皮老旧出现碱印;柱子上的油漆大部分脱落,有的柱根已经糟朽;地面是大方砖,每到夏天就泛潮;窗户裂着大缝,冬天还要用纸糊窗缝;天花板也很陈旧;厕所不在卧室,上厕所还要走一段路。由于房屋潮湿,周恩来常闹腿病。1959年,主管的同志趁周恩来外出,对住房进行了修缮,添设了必要的新的办公和生活用品。周恩来回京发现后,立即严肃批评,并退回新添的东西。他对主管的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你跟我这么多年,对我的性格还不了解吗?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要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你对我是最熟悉的吧?你们花那么多的钱,把我的房子搞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你不要只听人说‘没什么,说只修了应该修的’,其实不同的意见肯定也是有的。而且,一旦大家都学我修起房子来,在群众中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你为什么不想到。现在呢?我搬进去住吧,我心不安,我不搬进去住吧,你们不安。你们这么搞对谁也不好啊。”
  以后,为了修房这件事,周恩来还在国务院的会议上多次作了自我批评。
  此外,周恩来外出总是轻车简从,反对前呼后拥,不住高级宾馆、饭店,从不提出额外要求。
  60年代初,天津市搞了一个高级宾馆。周恩来恰好到天津检查工作,天津市领导人便安排他住到新宾馆去。
  周恩来是老天津了。在车上,他见汽车开的路线不对头,不是向着他平时的老住处的方向开,他忙问:“哎,这是上哪去呵?”
  陪同的天津市领导说:“有一个新的地方,想让总理去那里下榻。”
  “不行!别去!我不去!”周恩来马上就感觉出这里头有问题。他生气地说:“快,把车给我开到老地方去!”
  汽车只好开到老地方去了。那位天津市的领导遭到了周恩来的严厉批评。
  周恩来就是这样,以他的模范行动树立了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
  严于律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