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械氖焙蛘庖簧荒芑赝罚瓷焕瓷荒芑赝罚笊鸾袒谏朗溃颐且姓庵志瘛⒁姓庵忠懔ΑU饩褪俏颐墙裉煲暗纳裢ū浠飧錾裢ū浠褪枪诺鲁3=倘说耐ㄈù锉洹7鸱ú皇嵌ǚǎ罨钇闷茫罨钇闷镁褪峭ㄈù锉洌阃ù锷魄煞奖恪>褪墙渎梢膊皇撬赖模恳惶踅渎煞鸲冀病缚诔址浮梗阋遣欢憔退涝诮涮踔隆⑺涝诰渲校蔷捅涑煞鸫糇印D愣锰跆跏腔罨钇闷玫模谑裁辞榭鲋掠Ω迷趺醋鞣ǎ皇撬赖模木裼涝恫幻穑姆椒ɑ罨钇闷谩5谑祝�
【如来一一身,现佛等众生,一切微尘刹,普现神通力。】
这首偈尤其殊胜,你看看经文前面不是说佛,是如来。『如来一一身』,「如来」是从性上说的,是讲的法身。法身没有形相,能现一切相。法身是性,法身是理,法身是体,一切众生本有的,圆满具足法性身。法性身是一不是二,怎么说「一一身」?「一一身」是起作用,起作用的时候显现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形相,无量无边。『现佛等众生』,从法身现应身、现报身、现化身,现多少?「等众生」。这个虚空法界有多少众生,他就现多少佛身。『一切微尘刹』,前面讲一切世界微尘数刹土,这一句话实际上就是讲的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微尘刹土里面的依正庄严。正报是一切有情众生,依报是一切无情众生。『普现神通力』,「普」,平等的。「神通力」是觉悟一切众生的,不但让一切有情众生觉悟,还要帮助无情众生觉悟。《华严经》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情众生有没有灵性?有。为什么有灵性?它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所以,情与无情同一体。有情众生是我们的法身,无情众生还是我们的法身。
我们如何对待诸佛菩萨?要将对待诸佛菩萨的心态,对待树木花草、对待山河大地,跟诸位说,这就叫做普贤行。你有这个心,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自然然就是普贤行,你入普贤的境界了。普贤境界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不破坏十法界,十法界跟一真法界可以共存,同时共存,同处共存。为什么?彼此没有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碍在哪里?碍在迷惑颠倒,碍在不了解事实真相。事实真相完全通达明了,哪里有障碍?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跟诸佛如来生活在一起没有障碍,我们跟修罗、罗叉、魔王、地狱生活在一起也没有障碍。为什么?心是清净的,心是平等的。由此可知,障碍的发生是心不平等、心不均平,障碍起来了。障碍一起来,心必定不清净;心不平等、心不清净,必定不真诚,完全与性德相反。我们违背性德时间太久了,过去无量劫中迷惑颠倒,今天养成一种坚固的习气,转不过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教化,如果跟著佛学四十九年不间断,大概一般中根的人都会觉悟、都会回头。
南方法喜慧光明菩萨赞颂:
【尔时众中,复有菩萨摩诃萨,名法喜慧光明,承佛威神,观察十方而说颂曰。】
这是说偈仪,这是南方,前面讲过的是东方。前面云集我们看到他的名称,主菩萨名「普照法海慧」,此地『法喜慧光明』,名字小有不同,意思相同。在佛法里面这些事情我们常常遇到的,这里头有很深的意思,告诉我们名是假名建立的,意思对了,名言可以稍稍不同,用意是避免我们的执著。凡夫分别执著这个习气很重,佛用这些名号用得非常巧妙,教我们在名号里头能够体会到真实的意思,而不执著名号。就是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教导我们听经闻法的三个原则: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你才能真正懂得经典里头的真实义,「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要紧。如果在这些名相上起了分别执著,如来真实义你就得不到,你变成一种专门从事於考据,去对比,而於实际上的教学你是一无所获,这个错误就犯大了。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他讲「光明」就是「照法」的意思,前面名称讲「普照法海慧」,所以光明就是照法的意思。说偈仪里面跟东方菩萨没有两样,『承佛威神』,这一句话在《华严经》重复无数次,重复的次数愈多,愈是重要的,我们不能不晓得,应当要认真的去学习,这就是得佛力的加持。学讲经的人,老师总是常常叮咛、嘱咐要求佛加持,求佛加持不是感情的求,要有实际的行动去求。为什么?我们跟佛是感应道交,我用什么感,佛就有应。李老师传给我的,我传给大家了,我不吝法。我在李老师会下十年,就得力於老师这个传授,「至诚感通」。做人一生当中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不能没有诚意;你要没有诚意,你就不是人了,做人做个假人、做个虚伪的人。你要晓得,虚伪的人、假人果报是三途地狱。三途地狱,现在搞一个人的形状套在身上,假装著做人,你是这么一个人!早晚你的假面具会被拆穿,拆穿之后你是妖魔鬼怪,你是三途众生,这个多可怕!有什么意思?
古人讲「不诚无物」,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儒家教人做人的根本是「诚意」。今天在这个社会,要讲到真的,每一个人都害怕,为什么?那一定要吃亏上当,别人都是虚情假意对我,别人都是欺骗我,都是要占我的便宜。我们就要想想,我是希望将来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要是愿意下地狱、愿意作三途众生,可以跟他们一样,你怎么对我,我也怎么对你。如果你不愿意搞三途地狱,希望生天堂、希望到极乐世界,那就不能跟他们一样,一定要守定做人的原则:诚意。现前吃亏,将来不吃亏,眼前上当,将来不上当。将来是什么时候?转眼就到,时间不太长。
我活了七十六年,真的在感觉当中是一刹那,还能活七十五年吗?所以将来是刹那间事,我们要觉悟到。过去做了傻事,没有关系,现在觉悟了、现在回头了,决定不会再犯过去的错误,回头是岸,来得及!只要一口气没断,赶快回头,忏除业障、改过自新,这都有救!所以头一个不怕吃苦,欢喜吃苦,不怕吃亏、不怕上当,不怕别人对我误会,不怕别人伤害我,心地坦然,决定舍弃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佛陀教诲,你就完全对了。别人、天下人对我虚情假意,我对天下人真诚不妄;天下人忘恩负义,我要做知恩报恩,准有好处,好处肯定在来生。聪明人要有前后眼,那你真的聪明,你能看到过去,能看到未来,你才能真正的把握现在,这个人有智慧、有福报。世间人有可以随顺、有不能随顺,要以智慧去拣别。
诚、诚意,诚意到极处,至诚就感通了。用这个来跟佛求感应道交,不是天天在佛面前拜佛许愿,那个未必能得到感应。为什么?佛有大智慧,不会害你;你的心邪、你的心不正,还求佛菩萨加持你做坏事,哪有这种佛菩萨?世间正人君子也不肯为,君子之所为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你有善、你有美,就能感得佛菩萨来加持你。李老师传授给我,我这一生受用不尽,「至诚感通」。我们本来不通,不通要把它学通,那个时间太长了,哪一年才能学得会?最快的方法是求感应,感应要真诚到极点,真诚见佛、真诚学佛,真诚的做弘护正法的工作。做这个工作的目的是希望正法久住世间,真诚为一切众生服务,把佛教导我们的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落实在我们心行之中,为一切众生服务。
我们对於老人,跟我们父母年龄相同的,我们把他当作父母看待,对他要孝养。我们对待一切众生,与我们老师年岁、德行相彷佛的,我们要把他看作老师看待,奉事师长,要做到才行。这些经教不是念念就算了,五年学戒当中我讲了,三分之二的时间要用在行门上,三分之一可以用在经教上。经教帮助你明理,特别是《华严》,帮助你拓开心量。大部分的心力,要落实在怎样去做到。三福六和细行的条目就是《弟子规》、就是《感应篇》、就是《沙弥律仪》,那是细目。教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里头,处事待人接物,你应该怎么去做,你要刻意的把它做到;你做不到,都是你的毛病习气,你要把你的毛病习气改过来。你要不下定决心去改,你怎么会有进步?改进,改就会有进步。你真能改,你就有诚意了。不能改、怕苦、受不了,没有诚意,你怎么会有感应?求佛加持要至诚感通。
『观察十方』,这个不能少的。我们学佛为什么?就是为十方一切众生服务的,你把你服务的对象忘掉了,感应也没有了。你那个至诚心必定是常常念著十方一切苦难众生,苦难里头最严重的是他还没有觉悟,他依旧在起惑造业。如何去帮助他破迷开悟?这个课题非常重要。向下颂文有十首,清凉大师把它分为三段,第一段有四首,就是第一首到第四首,「依真起应」。真的身是法身,法性身是真身,真身没有相;报身、应化身,都是依真而起。第一首偈「显真」:
【佛身常显现,法界悉充满,恒演广大音,普震十方国。】
这一首偈清凉大师注解说,总叹。十首偈叹「佛寂用应机德」,也是大能,答覆前面云何是佛境界。「法身显现」,就是「分齐境」,分是分别,齐是等齐。「无生无体」,这是「所观境」。「众生国土」,那是「所化境」。无生无体,是真身、是法性身。前面四首依真起应,刚才念的这首偈是显真。『佛身常显现』,「佛身常」,那是真的常,这个常是德,佛法里面说四净德:「常、乐、我、净」,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在六道里面这四个都没有,不但六道里头四个没有,九法界里头也没有。什么叫常?常是永恒不变。我们这个世间,佛常说「无常」,我们要认清真相是无常,身刹那刹那在变化,刹那变化我们凡夫粗心大意,感觉不到。
凡夫感觉到是什么?一年一年变化,他能感觉到;十年十年的变化,那很清楚。尤其是现代人,照相技术很发达,看看十年前的照片,看看二十年前的照片,变化太大了,一年比一年衰老了。你想想是不是十年一个变化?不是。年年都在变,一年比一年老;再要是细密去观察,一个月比一个月老,一天比一天老。这样说法你逐渐能体会,再给你说实话,你一秒钟比一秒钟老,你这一生当中这一秒钟过去了,再也不回头了。无常,身无常;心也无常,心里头前念灭了,后念又生了。只要是生灭,就是无常的。佛身常,佛的身永远不变,这个佛身跟诸位说,是法身、法性身,所以清凉注解里头这两个字点得很好,「依真」。这个佛身是真身,这个佛身是法身佛,法身佛的佛身。清凉在此地讲,这个常是「第一义常」,第一义常是真常,这个不是假的。
他下面说「出三世故」,出是超出,超出了时间、超出了空间,他不在十方三世。落在十方三世里面都是无常的,超越十方三世是真常,叫第一义常。「智符於理,湛然常照」,清凉大师在这两句话里面有解释,就是「修成合本有」。我们在前面读过,讲到成佛两个意思:一个讲的是自性,一个讲的是修成。从性体上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体同,从性上讲体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