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6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σ缘赜淼枚日撸聪值赜矶捣āSσ陨胶哟蟮厣怼⑹髂净ú萆恚鹁拖稚胶哟蟮亍⑾质髂净ú荨R坏阏习济挥校蜗纷栽冢娴氖撬胬嗷恚贝Τ錾娲γ鹁。鹈挥凶约旱囊馑迹谏母杏Γ闼邓嘧栽冢∥颐且ВР幌褚驳靡В3QВ藜涠系难ВЬ昧瞬幌褚蚕瘛>团履悴豢涎В悄憔兔挥蟹ㄗ恿恕�
  从哪里学起?我常常劝勉同学们,从「放下自私自利」学起,为什么?你自私自利不能放下,你就没有办法学,这是头一个障碍,你要把它突破。人起心动念想到自己的利益,入不了佛门。你要想真正入佛门,真正懂得如来真实义,你要不把自私自利放下,给你说,你决定做不到,这是头一关。这一关突破了,我不再有自私自利的念头,把这个念头转过来,想一切众生。想一切众生什么?最重要的,想把佛法介绍给一切众生,你就一定得诸佛威神加持。为什么?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善事,把佛法介绍给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是一切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应现在九法界的唯一目的。佛来干什么?菩萨来干什么?就为这桩事情,我们能够在这桩事情帮上一点忙,尽一点力量,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个事情要做,不能不做,不能不认真的去做。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六九卷)  2002/1/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69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大众念请第十一句到第二十句:
  这个地方有二十句,我们介绍过了。这个二十句所谓「念请」,与会的菩萨们有这些疑惑并没有提出来发问,这叫念。菩萨有这个念头,佛就知道,所以只要有疑,不必等到提出来,世尊也答覆。答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现相,这一品经「如来现相品」,多分是现相答;言说答是往后,本经总共是三十九品,往后这三十八品无非是为诸菩萨解答疑惑。这些问答与我们修学、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不要以为这是菩萨的疑问,菩萨是代我们发问。我们有疑不知道自己有疑,就是见了佛,我们也问不出来,这是愚痴到极处。六根三业,我们听了这个名称,就晓得这是自己本分的事。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三业:身业、语业、意业。十句问,其中将身业开为两句,一个身光、一个放光,所以总共有十句。这十句实在是太明显,都是讲我们自身的事情,是我们本分的事情。
  读了《华严》这才晓得,这不过是刚刚透一点讯息,我们的本来面目与诸佛如来体相、德用毫无差别,於是我们这才想到现前为什么落到这种地步?这是我们应当要反省的、应当要忏悔的。我们得佛力的加持,读经就是佛力加持,希望我们真的觉悟了,真正觉悟了。从今而后认真努力,改过自新,奋发图强,恢复自家本来面目,我们就不辜负这一会。我们这一生能遇到这个法门,这就是参与这一会。
  前面介绍的,是清凉大师引用「不思议法品」里面所说的。「离世间品」讲得很详细,六根每一根都说十门,在本经的五十七卷。譬如说佛眼,眼讲十种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五眼圆明,我们在《金刚经》上读过,大乘经里面常说的;《华严》以十代表圆满,多说了五种眼:智眼、光明眼、出生死眼、无碍眼、一切智眼。我们把这些名称念一念,详细的到后面经文我们会读到,在此地略知其义就可以了。《疏》里面说「体不出五者」,五就是《佛地论》、《摄论》里面所说的「五法摄大觉性」,这个意思我们要懂。哪五法?一真法界与四智菩提,这个地方讲的清净智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本来的智性,我们一般讲的根本智,这是理,这是体。四智菩提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佛法的修学实在说,如此而已。
  【唯愿世尊,哀愍我等,开示演说。】
  这是结请。如果有前面这些疑问,要没有这个意思,那就不叫做念请;有这个意思。『唯愿世尊,哀愍我等,开示演说』,并没有说出来,与会菩萨有这个意思。下面又有十句,这十句是问「化用普周」,化是教化,佛的教化众生,佛所起的作用普遍周圆。
  【又十方世界海一切诸佛,皆为诸菩萨说世界海,众生海,法界安立海,佛海,佛波罗蜜海,佛解脱海,佛变化海,佛演说海,佛名号海,佛寿量海。】
  这十句,清凉大师在科题上讲「引例举法」,大科上「众海同请」。我们看到经文上讲『又』,这是另一个段落;前面讲的结束,二十问是一个段落。这又是一个段落,这个段落是『十方世界海一切诸佛』,「海」是比喻广大无有边际,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这个意思。十方三世无量无边佛刹,用「海」来形容。每一个佛刹都有佛在教化,都有佛住世,这一切诸佛『皆为诸菩萨说世界海』。所以我们从经文上,真的简单扼要了解佛法内容是什么。在这一卷经里面总共有四十问,这四十个问题就是整个佛法的内容。如果有人问:你们佛教到底是讲些什么?这四十句就统统包含了。细说,往后还有许多问题,《华严经》总共三百一十个问题,前面这四十句是纲领,总纲领。尤其是这个地方的十句,也可以说是世间哲学家、科学家、宗教家,所有学术界他们所研究的课题,这十句全都包括了。
  我们在此地建立道场,大概这个地区是佛教第一个道场,这个地区许许多多宗教信徒,一定对我们抱著好奇心,会常常来问我们:你们在这里学些什么、做些什么?我们要有能力很简单、很扼要的为他们说清楚、说明白。我们在这里学习的是宇宙,世界就是讲的宇宙,我们要了解宇宙间的真相。宇宙是怎么来的?怎么样形成的?那是在第三句,但是此地也有这个意思。『世界海』就是整个宇宙的缘起、来源,第二个『众生』,可以说是所有一切生命的缘起,这是大问题,这是研究真的大题目。无量劫来多少人抓住这一个命题,用尽毕生的精力,也没有办法搞清楚、搞明白。许许多多的论文留在人间,但是那些学说总不能教人心服口服。学术界里面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见解,还保留著许许多多的疑问争端,一直到今天都不能解决。
  方东美先生在「华严哲学」这个讲座里面就提出来,他说全世界的哲学,许许多多的疑问争端在《华严》里面都能得到答案,所以他说这一部书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概论、最完美的哲学概论,这是当年我跟他学哲学的时候他告诉我的。他说:这个 教科书的编辑,在这世间是找不到的。他非常具体说明,这个教科书里头有圆满的理论,有周详的方法,后面还带著表演,「入法界品」善财五十三参是表演,这样编教科书,世界上找不到第二本。早年我跟他学的时候,他大概只有五十岁的样子,对《华严》赞叹备至,真的像佛法里面讲的五体投地。可惜在那个时代,他没有能够打破哲学的框架;要是能打破哲学的框架,他所研究的成果就非常可观。但是到晚年,确确实实他这个哲学领域的框架似乎突破了。他「华严哲学」这个讲座是晚年在辅仁大学开的,比起早年我亲近他的那个时代,境界大大的不同,大幅度的提升。形式上没有皈依佛,实际上是真的皈依了。七十九岁,生病病得相当严重的时候,我听同学们告诉我,他去看广钦法师,广钦法师给他授三皈依,我们听了非常欢喜。方先生真的最后总归是入了佛门,他入佛门实实在在讲,得力於《华严》的研学。所以「众生海」是讲生命的起源。
  『法界安立海』,可以说今天科学家所讲的不同维次空间,是怎么来的?「法界」,佛经上常常讲的十法界。法界是不是只有十个?不是的,十是代表圆满,法界无量无边。这个科学家同意,科学家在理论上讲,这个空间维次是无限的,佛法里面讲法界也是无限的。我们可以说每一个人的法界都不一样,哪里会有相同的?到什么时候完全相同?成佛就相同,所以佛佛道同。菩萨、等觉菩萨都不同,虽然是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那一品生相无明每一位等觉菩萨也不一样,哪里会相同?再说到我们自己一个人,我们一个人这个空间维次是不是相同的?不相同。为什么?念念不相同,空间维次是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这个法说老实话,也是不相应行法,二十四个不相应,「时分」、「方分」,就是讲这个问题,时间与空间。
  如果我们细细去想想,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想想我们十岁的时候,我们对於宇宙人生那种体会、那种想法看法,到我们二十岁的时候显然不相同,空间维次不一样。三十比二十又不一样,四十比三十也不一样,十年十年你很容易体会到。实实在在讲年年不一样,再细分月月不一样、天天不一样,然后分到极处是念念不一样。就一个人来说,已经没有头数可得,何况一切众生?这个经上要给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很有趣味!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用一句话来答覆,他讲的是什么?宇宙人生真相。这么多问题,总而言之都是宇宙人生真相,要是照佛经里面的术语,《般若经》上讲的四个字:「诸法实相」。以后要有人问,我相信问的人会很多,我们同学都要有能力答覆。你们学的是什么?我们学习的是要明了宇宙人生真相。这样说法他能懂,讲「诸法实相」就没有人懂了。所以把佛法介绍给别人,尽量不要用佛经里面的术语,我们自己了解术语,要把这个术语用现代语说出来,他好懂,容易接受,会生欢喜心。
  第四个问题『佛海』,「佛」是觉的意思,觉海。觉海是什么?给诸位说,就是智慧,觉之体是智,智之用是觉,所以觉跟智是一桩事情。我们平常解释佛这个字,都是用三种智、三种觉来解释。三种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种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是佛经里的术语。「佛海」是讲这个,讲这三种智跟三种觉。
  第五『佛波罗蜜海』,这个好懂,十种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照梵语的意思来翻,翻作「彼岸到」,顺著中国文法来讲「到彼岸」。到彼岸,翻成这个意思我们中国不会尊重的,所以这种翻译他不翻,保留著原音再加以解释,这叫做尊重不翻。不是不能翻的,是我们尊重它,翻成到彼岸,中国人不会尊重。这是当年翻经的法师们他们所创造的例子,有五种不翻,这是五种不翻里面的尊重不翻。像「佛」这个意思固然有尊重,但是它有含多义不翻,它不是一个意思,很多意思,在中国找不到适当的字来翻它。所以含多义我们就没有法子翻,用音翻译过来然后再加以解释。佛这一个字,平常我们讲三种智、三种觉,在中国确实找不到这样的字汇。
  「波罗蜜」,我们从意思上来讲,这样讲就容易懂,意思是圆满成就。如果就到彼岸这个意思,我们中国人也有讲,中国人讲到家,功夫到家了。无论做哪一桩事情,你做得达到最高的标准,我们讲好到不能再好,那你就到家了。写字,写的一手好的书法,你写字的功夫到家了;画画,你画画的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