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我们摄影棚里面一些道具,这个货柜到达了,本来想马上装上,时间来不及,今天晚上他们会发心把它装好,明天早晨讲经,诸位就能看到新的背景。同时,我这一次在香港参观西藏的一些佛像,非常名贵,这是国宝,有二十多件在香港展览,非常难得,他们把这些珍贵的佛像,照像照下来,放大做成大张的,我向他们请了一套,大概有十几二十张,现在统统都镶成镜框,我们悬挂在佛堂,挂在佛堂的两边。佛堂的正当中,我们供养的是本师阿弥陀如来,阿弥陀如来的两边,我们所供养的是李炳南老师、韩澹しǎ堑恼掌日飧龇鹣窕挂螅却游鞑卮吹姆鹣窕挂螅馐俏颐翘乇鹎康髦鞅ǘ鳌O衷诘氖兰淙瞬欢枚饕澹颐前讯晕矣卸骰莸娜耍话惴鹣裢耆降攘耍易约荷钌钕嘈牛艺庋淖龇ǎ磺兄罘鸲脊恼疲颐挥凶龃怼�
我教人,人在世间,要知道道德,要知道仁德、恩德。平常我常常教人,人与人之间,要懂得道义、仁义、情义、恩义,这是人道,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佛法。今天我们把这个基础毁掉了,所以佛法没有根。我在摄影棚里面,坐下来讲经之前,我还是要礼佛三拜,跟我在讲堂里面讲经没有两样。我拜佛也许跟诸位不一样,我第一拜是拜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第二拜,南无本师阿弥陀如来,第三拜南无本师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我的本师。第四拜南无老师护法菩萨。教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李炳南居士、方东美居士(方东美最后也皈依了,他皈依广钦老法师),护法:韩澹腥W詈笠话荩前菥欧ń缫磺凶鹕瘛N抑勒庑┥裰谝哺颐且黄鹪谘埃刃幕こ值莱。牖ふāN疑伦叶祭癜荩炎约悍衬障捌蕴。笃跞胛拚习姆ń纾拚习ń缡腔暇辰纾硎挛薨率挛薨�
第九句,「法身微密力」。这一句的意思很深,我们很不容易理解,细说等到讲到第四十七卷经,就是讲到「不思议法品」,再跟诸位每一条我都会详细的来报告,与我们修持关系太密切,我们所修、所求、所证,不能不知道。末后一句,「具足行智力」。行是讲行门,包括我们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这个境界深广没有边际。佛在这个经里面讲,这十种力,每一种力义理都说不尽。我们要细心去体会,细心去观察,更重要的是要学习,我们才能够得到佛法的受用。再看下面第六句:
【云何是诸佛无所畏。】
无畏就是没有恐怖,没有畏惧。「离世间品」里面讲有十种,通常我们讲四种,四无畏。清凉大师在这个地方提到,我们把「离世间品」这十种无畏的名称,略略的提一提。第一种,「闻持无畏」。这个不容易。我们现在在听经,有些人不敢听经,为什么?听不懂,怕别人见笑。有些人不敢入佛门,为什么?感觉得自己造的业障很重,怕见佛菩萨。实在讲,这种人可度,为什么?他还有良心,他知道自己做错事情,不敢见大人,善根还没有灭。我们一定要帮助他,遇到他,说佛大慈大悲,特别要给他讲,佛在经上常说「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让他敢入佛门,让他渐渐能够接受佛陀的教诲。所以,我们遇到这些都是机缘。听经不要怕人见笑,听不懂没有关系,哪有人一遍就听懂?一遍听懂,他是再来人,不是普通人,那是多生多劫修学佛法,根性已经成熟了,我们不可能。李老师常常在聊天的时候,给我们学生谈起,学经学得很顺利,好像没有太大的困难,讲经也还讲得不错,老师在下面听听也很满意,这些人不是一生的善根,过去生中可能有好几生,都是发心讲经说法的,非常可能这些在家的居士前生是出家人,讲经说法的出家人,这一生又来了,来了没有机缘出家,以居士身弘法利生,或者他能观机,以出家身分弘法利生不如在家方便。李老师常给我们讲,我们两个在一起他就提过好几次,多生多劫的善根,不是一生就能有这样殊胜的成就,这不可能。所以不怕,我们要累积善因,生生世世发心学习,一世比一世殊胜,这肯定的。发这种心,必定得佛力加持,前面给诸位报告过,「云何是诸佛加持」。
第二,「辩才无畏」。辩才无畏,最重要的是不怕别人来问难。有人提出问题,我们答不出来,感觉得很难为情。这桩事情要发心,真的要求三宝加持。而且我们面对一切提问题的人,不要害怕,不要恐惧,纵然问到我们答不出来,也没关系,孔老夫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做学问良好的态度,决定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那你就犯过失了。天下之大,事物之繁,我是凡夫,哪里能尽知?就是佛法,浩如烟海,我也没有把三藏十二部统统都念通,不可能,我知道的很有限。人家来问我,我尽我的能力为你解答,帮助你。我解答不了,希望你另外去参访高人。自己总是要谦虚,这样就对了,我们在这个地方学习。
第三种,「二空无畏」。二空是人空、法空,不会佛讲人空法空自己感觉到恐怖。一切都空,那怎么办?我学佛,学了有什么用处?空义,实实在在讲不容易体会,果然能体会得到,好!为什么?你不会在乎妄念,妄念再多你也不会感到恐怖。为什么?妄念性空,放到一边,根本不要理它,时间久了,你心完全在正念正道上,妄想烦恼习气不要断,自自然然就没有了,这是大乘法里面断烦恼、开智慧、证菩提的妙法。妄想分别执著,你断它干什么?你作意去断它,你又加了一个妄想,别理它就算了。初学的人,妄想杂念多,一个念头一个念头起,不理它就好了,把我们全部精神集中在佛号上,专念阿弥陀佛。初学的人,一面念佛,妄想一面起,不要紧,没有关系,只照顾佛号,不要去理会妄想,这样去念佛有个两三年的功夫,自自然然你会感觉到妄想少了,佛号功夫渐渐得力。时间愈久,效果愈显著,对二空无畏,对於《般若经》上讲的,你不害怕了。
第四,「威仪无缺无畏」。这是我们讲仪表。我们跟大众接触的时候,仪表非常重要,特别是出家众。出家众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威德长者在一起,就感觉得坐立不安,不知道怎么坐好,手不晓得放在哪里好,这是什么?平常不注重修养,不懂威仪。所以我常常劝勉同修,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不能不讲究。这个书今天找出来了,是悟道法师那个地方新印的,今天发给我们学院每一个出家人都拿一册,在家同学也可以学,只要是常住在这个道场,每一个人都要拿一册。悟行法师常常在外面讲经,我们请他在学院把《沙弥律仪增注》讲一遍,在我们这个地方讲一遍给大家听,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这个经在佛经里面,佛经有四种:教、理、行、果,这个经是行经,行经让悟行法师来讲,这里头有感应的,一定要做到,要是不能够落实,你就不是个出家人了。特别要著重威仪无缺,我们对得起世尊,对得起父母,对得起护法施主。如果这一部行经不能落实,那就真的披毛戴角还,我们出家就真的错了。所以道场一定要有道风,要有学风,这是属於道风。
今天我们的道场,每天在这里有四个小时讲《华严》,学风。讲究威仪,著重戒律,我们的戒律就著重在沙弥十戒与十善业道,我们专修这个,这是我们道场的道风。同学们,你们或者是专攻《无量寿经》,或者是专攻《阿弥陀经》,专攻《地藏菩萨本愿经》,或者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都是属於学风。等我们道场工程一切完工,我们要分组。道风是一致的,学风分组,喜欢专攻哪一部经的人,成立一个小组,这个小组将来居住是一栋房子。所以到那个时候,我们居住的房舍要重新分配。你住的这个房舍里面都有客堂,那个小客厅就做为你们自己这个小组里面的教室,你们自己选一个组长,专修专弘。我们的行门,每天八个小时念佛,在念佛堂共修。解门各人分组,但是每天一定有一堂是公开对大众讲演的。现在逐渐从外地来参学的同修多了,他们到这边参学,你们要拿出东西供养他们。拿什么供养?上台讲经给他们听。你学《无量寿经》的,你就讲《无量寿经》,学《地藏经》的讲《地藏经》,我们把课程安排好,把自己的修学成绩拿出来供养大众,报施主恩,报护法恩。我们修学的期间,我不敢采取像祖师大德尽形寿,但是我要求九年,你在这个地方学九年,九年之后你下山,你到各个地方去弘法利生,如果有缘你也可以建立道场,我们采取这个方法。所以威仪要注重,不能够欠缺。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六一卷) 2002/1/5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0561
诸位同学,昨天我们讲到「现相品」:
【云何是诸佛无所畏。】
清凉大师引用「离世间品」说有十种无畏,我们介绍到第四种「威仪无缺无畏」。这句话对我们现代佛弟子来说,意义特别的弘深。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佛法在今天,实在说已经衰微到极处,换句话说,今天是佛法断绝存亡的转捩点,问题就在我们这一代。我们是要把佛教在我们手上毁灭掉,还是要把佛教在我们这一代复兴起来?关键就在我们一念之间,关键在我们能不能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果然不能克服,那我们就一手把佛法毁灭掉了;我们如果咬紧牙关把自己烦恼习气断掉,佛法在我们这一生就兴旺起来。换句话说,我们这一生不是生天堂就是堕阿鼻地狱,绝对没有中间的路子好走。如果你害怕,那我们就可以还俗,把这个衣服脱掉,没有你的责任了。我跟诸位讲实话,为什么?将来你堕落在阿鼻地狱,你不会怪我,没有人给你说,我总算是给你说了。所以戒律威仪重要,万万不可以轻视。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绝没有求人恭敬的念头,如果还求人恭敬,那是凡夫心,他的心不清净。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佛教的形象,佛教能不能住世就看这个形象。这个世间的众生愿不愿意接受?这个世间人乐意接受,佛法就久住世间;这个世间人不乐意接受,说佛教是迷信,佛教是人民的鸦片,佛教必定要断灭。为什么社会大众对佛教有这么深的误会?我们作佛弟子,特别是出家弟子,做得太不像样子了。戒律威仪从哪里做起?什么叫戒律、什么叫威仪,根本就不懂,你怎么做法?你从哪里做起?我们在过去才讲过《十善业道经》,但是还有许许多多人没有听到。什么是十善业道?这十条大家能说得出来,里面的含义就模糊了,怎么能落实?实在说不能不懂,不能不认真学习,兴废存亡就在我们这一代。所以你要是能够把自己烦恼习气克服,你的功德无量无边,一切诸佛都赞叹,一切诸佛都加持。为什么不肯干?我们不能不认真的去反省。我今天早晨在书架上看到一本《沙弥学处》,是台湾世桦印的。这本书编得不错,用新式标点重新排版印出来,我略略的翻了一翻,那是出家人的根。我们不在这上下功夫,出家人根没有,你做得再好,花瓶里插的花没有几天枯死了,你不是活的。《沙弥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