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佛,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他过的是什么生活?托钵。我们今天生活也是托钵,中午这一餐饭到净宗学会来托钵,接受这边大众的供养,除此之外,没有事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跟大家在一起学习。讲解经文,帮助大家深入经藏。没有上课的时候,自己读诵,看古来祖师大德的注解,上求!我们的工作就是这个。每天读诵经教,参考古大德的注疏,对於世间法完全不染著。我们每天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看报纸,不看杂志。这些污染,我跟它隔离了,我心清净,我住净土。你们世间人动乱,从哪里动乱?心动乱。因为什么?你知道事情太多,古人常讲「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你认识的人太多,是非就多了。
所以弘法利生,你听众很多,见面从内心里面生的恭敬喜悦,合掌问好,过后痕迹都不留。所以不要去问人家,「你什么名字?你住在哪里?你家里有电话号码告诉我。」那你不是找麻烦吗?年轻的法师要注意,这样就攀缘了,你心不清净了。我讲经四十三年,学佛五十年,在这个社会上也有一点名气,麻烦就来了。找的人多,自己就很难清净了。所以我跟同学们说得很清楚,你们不要给我写信,为什么?我不看的。现在一些信件,我让悟平师、心慈师他们去看,有需要答覆的,由他们答覆,我不闻不问。电话线拔掉了,传真机搬走了,统统不要,清净太多了。我要有事情,我会找你们,我没有事情,不希望你们来找我,我希望你们也都能这样的学习。
在这个时代,保持自己的身心清净。你不把这些东西放下,怎么行?现在这个世界无线电波,我的想法是异常的紊乱,这个紊乱的波对我们有没有影响?肯定有影响。影响我们的脑波,影响我们心的波浪,思想之波。远离会好一些,把这个影响的程度降低一些,在现实环境里面也只能做到此地。必须求诸佛菩萨威神加持,我们对於这些大经大法,能解、能信、能行、能证,这要不得佛力加持,我们做不到。所以佛门当中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非常幸运得人身又闻佛法,能不能在这一生成就,关键就在你自己会不会学习。果然会学习,叫善学,这一生肯定有很好的成绩。你要想得很好的成绩,必须把这个世间的俗缘、没有必要的这些缘,要远离。这是一句老实话,如果不把这些缘离开,让它来干扰自己,麻烦就大了!所以众生喜欢说什么法门,我们要斟酌情形,这个法门於现前他能不能得真实利益?总是要现前得真实利益,这真叫契机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一首偈。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二七卷) 2001/12/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527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座内众流,说偈赞佛,众宝光明髻菩萨偈颂第九首:
【其地恒出妙香光,光中普演清净音,若有众生堪受法,悉使得闻烦恼灭。】
我们读这一首偈颂,深深的感触到,我们业障确实深重。偈颂上讲的『地』是指虚空法界无量的刹土,放光演教,我们有眼不见,有耳不闻。这不是诸佛菩萨不慈悲,一切诸佛菩萨何曾有刹那间忘失众生?而是众生自己业障太重,对於诸佛菩萨的大恩大德茫然无知,诸佛菩萨的教诲毫无觉察,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这一桩事情,就我们自己本身而言,也是在学习,三、四十年才发现,确实是不容易。但是这三、四十年之间,居然发现了,看出来了,体会得到了,由此可以证明,佛菩萨的境界,凡夫未尝不能契入。
契入的因缘,这是关键,正如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里面所说的:「总在遇缘不同」,纵然自己根性差一点,如果遇缘殊胜,早晚都能够契入。这些我们在讲席当中曾经说过多次,多次又有什么用?依旧不能体会,依旧不能契入。遇缘不同,我们的缘具足,何以不能契入?这个原因都在自己肯不肯依教奉行,关键在此地。缘具足,又能够依教奉行,这个依教奉行,就是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的,佛教我们做的,我们认真努力把它做到;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决定遵守而不违犯,就能契入。不是佛不教,我们没有好好去做。不是不懂,不是不信,为什么不能好好去做?烦恼习气不能克服,自私自利不能克服,名闻利养不能克服,五欲六尘的诱惑不能克服,懈怠懒散不能克服。这些东西叫业障,严重的业障,障碍你这一生不能成就,如来所证的境界虽然在眼前,也没用处。你很会变,把如来境界变成三途六道,无端受这些苦难。第一句偈文意思非常之广、非常之深。
『其地恒出妙香光』,「香」是德,「光」是慧,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遍满虚空法界,这是现相。『光中普演清净音』,我们知道,光从哪儿来的?发光放光的事太多了,不胜枚举。觉悟的人,无需要假借任何物体,就能够见到自性本具般若光明,《华严经》所讲的「大光明藏」,就是这个意思;恒遍法界,恒是永恒,从来没有中断过。迷失自性的人,本性般若光明必须假借物相为缘,光就能发出来。我们用比喻来说,大家好懂,自性本具德能就像电一样,电能不能放光?如果没有缘,这个电不能放光。哪是它放光的缘?灯,我们造成灯,这个电藉著灯的缘,它就放光;藉著录影机的缘,它就现相,它也能放出声音来。
由此可知,这个电的作用很大,好像无所不能,问题是它必须藉一个缘。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不需要藉缘,永恒周遍法界,要法身菩萨才能见到;换句话说,十法界里面的众生都必须藉缘,性德才能显出一部分。我们今天讲的电、讲的光、讲的声,都是性德的一分。我们迷失了自性。虽然是性德的一分,或者是性德的一滴,我们把性德比喻做大海,现在我们所受用的所有一切的物相,是大海的一滴。虽是一滴,也圆满具足大海的咸味。从这一滴里面,我们能够看见整个大海,这要聪明人才能办得到,我们这个世间所谓是上根利智,这样的人能办到;中下根性的人办不到,中下根性的人业障更重,迷得更深,没有这个眼光、没有这个智慧。我刚才这个比喻,诸位能够体会到「光中普演清净音」,就像电一样,这个电波藉各种不同的缘,起各种不同的作用,它能放光,它能出声,它能够现色相,这些我们都必须要懂得。
『若有众生堪受法,悉使得闻烦恼灭』,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所为的就是这两句。法身菩萨,前面两句就行了。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应化在九法界,为什么?不为自己,自己没事,为众生。「若有众生堪受法」,这句话是对根性成熟的人说的,但是我们要晓得「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为什么「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佛家所说的是一体,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是法界、是法身、是法性土,场地道场是讲法性土,「地」是讲法性地,它是一不是二。所以佛与众生,他自自然然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自然的!所谓自然,他确确实实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慈悲就像电磁波一样,周遍虚空法界,永远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真诚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这是事实真相。我们能不能体会到?
什么叫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没有别的,就是见到这个事实,他见到他就得到。得到什么?他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充遍法界!跟一切诸佛如来、法身菩萨融通了,像江河里面的水流入大海。江河的水好比是我们自己的境界,大海水好比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的境界,我们流进去,汇合了,成为一体,这叫入佛境界!我们能不能做得到?答案是肯定的。关键还是在「遇缘不同」,遇到缘之后,关键在你自己能不能放下。不能放下,那就难了,这一生增长善根而不能够契入。你要问什么时候能够契入?这不能问别人,要问你自己什么时候能放下。现在放下,现在就契入。放下要彻底放下,佛说的「不容丝毫不净夹杂」,一丝毫夹杂就是那丝毫没有放下,你虽然放下,你不究竟不彻底,结果怎样?结果整个错了!
往年李炳南老居士讲经的时候常常做比喻,譬如茶碗、茶杯,这个杯子里头盛的是醍醐,佛法里面讲上妙的饮料、最好的饮料,你掺有一滴毒药,整个都变成有毒,不能饮用了。所以要彻底,不能夹杂。我们学佛这么多年了,你说放下没有?真的放下了,但是怎样?不彻底,里面还有毫分没放下,於是整个受连累,不能契入法界。诸佛菩萨、法身菩萨在那里天天欢迎我们去,我们去不成。菩萨应化,根熟的众生肯定帮助他这一生成就,慈悲到极处!根性没有成熟的众生,帮助他增长;没有根性的众生,帮助他种善根。然后你就晓得,「佛氏门中,不舍一人」,确确实实一个都不舍!至於现相表法,那是虚空法界万事万物,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会的人得受用,不会的人不得受用,不但不得受用,恐怕还生反效果。所谓是「万物无心人有心」,有心,他自然与万物起感应,有情众生有心感,无情众生无心应。什么时候入境界?「有无」是一不是二,就入境界,入境界也叫做入不二法门,这个味道我们要能够体会。
终极的目标「悉使得闻烦恼灭」,这个烦恼里面所说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见思烦恼灭了,证阿罗汉果;尘沙烦恼灭了,证菩萨果位,这是权教菩萨,天台家讲的藏教佛、通教佛,证这个果位;无明烦恼要是破一分,成正等正觉。正等正觉有四十一个位次的差别,圆教初住到等觉。统统断尽,再证究竟圆满的佛果,这是「悉使得闻烦恼灭」。烦恼灭多少,菩萨果位你得到哪一个位次,这是你自己修行的功夫;《华严经》九会七处都是说这一桩事情。第十首:
【一一庄严悉圆满,假使亿劫无能说,如来神力靡不周,是故其地皆严净。】
这一首是紧接著前面一首,为我们详细说明佛菩萨教化众生。『一一庄严』,「一一」是指法,大是刹土是世界,小是微尘,说一个大说一个小,就全都包括在其中。一微尘一毛端,毛端是正报最小的,微尘是依报最小的。现代世界上这些大科学家,研究的对象也是这两极,一个太空物理,无限大,我们佛法里面讲虚空法界;一种讲量子力学,最小的,在佛法里面讲毛端、微尘。『庄严悉圆满』,这个科学家没见到,「庄严」我们在前面所提示的真善美慧,具足这四条才是庄严,没有一法不圆满。说真,是讲的体性,虚空法界之中,一切万法从它体性上来讲,都是真如本性,这是真。善,是讲它的相,美与慧是讲它的用。本经经题里面所讲的「大方广」,就是体相用。大而刹土,有刹土的体相用;小而微尘,有微尘的体相用,这是我们讲到「庄严」、讲到「圆满」。
『假使亿劫无能说』,「亿劫」是指时间之长;没有人能够说得出来的,为什么?不思议解脱境界!你怎么能说?不能说,诸佛如来有善巧方便说。善巧方便说好比画画,中国这个水墨画,常常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