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今天所处的地位是佛跟魔的交接点,我们有机会选择作佛或者是作魔。当然我们确确实实是选择佛道,但是敌不过外面一切诱惑,内不能够降伏自己的烦恼习气,依旧是落在魔道。这是事实,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清楚。所以真正要想在这一生成就,不能不做克己的功夫。所以佛教导我们「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这两句话真的是保证世尊后世子孙永远不堕落的教诲。我们学佛决定要严持戒律,严持戒律从哪里做起?从十善业道做起,要真做。不杀生,要做到决定没有伤害众生的念头,不杀生这一条才能做出成绩来。伤害众生的念头,虽然你没有杀它,你这个念头就不善了。不偷盗,绝对没有对一切众生占便宜的念头,想占别人便宜的念头这是盗心,行为上虽然没有,你的念头没有断,你的盗心还存在。要从这些微细地方下手。
五戒十善里头最难持的、最容易犯的,是口业。所以世尊在《无量寿经》里面宣说修行的纲领,第一句说:「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跟在其他经教里头排列顺序不一样。一般的排列都是身口意这样排列的,《无量寿经》上排列的口身意,把不妄语排在第一位。如果我们还有妄语,还会欺骗人,不讲老实话,你的心怎么会清净?你的道业怎么会成就?《无量寿经》那个顺序用意很深,我们要明了,要知道从哪里去学习。只有心真正达到真诚、清净、平等、慈悲,你的形象自然就好了,自然就像佛、就像菩萨。你的爱心周遍法界,是对一切众生平等的热爱,不分怨亲,这个样子修德才能够把性德显露出来,这叫「清净大功德解脱门」。
我们今天最大的困难,把戒律疏忽了,贪图享受,不能吃苦,我们对不起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的这两句话,持戒、吃苦,他老人家一生做到了。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最古老的传记是《释迦谱》,在《大藏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十九岁离开家去学道,三十岁示现成道,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日中一食,三衣一钵,树下一宿,完全过著随顺大自然的生活,那真的叫出家。晚上随便在哪里找个树下打坐,这一夜就过去了。在现在,我们曾经听说过澳洲土著,生活在澳洲中央沙漠的地区,还过这种生活。他们没有家,过游荡的生活,过大自然的生活,心胸开阔。佛陀他是示现,而且肩负著沉重的任务,教化众生,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超凡入圣,我们要多想想那是什么形象?我们虽然做不到,但是要努力接近,多接近一分,肯定就多一分成就,尽我们自己的能力靠近;换句话说,在我们现前日常生活当中,尽可能的放下。
生活必需,这是没有法子,现代人生活方式跟古人不一样,生活必需品比古人多,但是自己一定要知道节制,不可以放逸,不可以增长贪心,这一点非常重要。时时刻刻要念著帮助别人、成就别人,这个帮助、成就里面要有智慧,要有方法,佛家叫善巧方便,诱导他走菩萨道,不是帮助他走魔道。帮助他走魔道这个罪很重,帮助他走佛道那是无量的功德,这个道理一定要懂。为社会大众做破迷开悟、断惑证真的好榜样,这就是智生宝髻菩萨。第四句:
【功德自在王净光菩萨摩诃萨,得普见十方一切菩萨初诣道场时种种庄严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头也只有四个字,里面的精义给我们点出来了,「普严场会」,所以菩萨的德号『功德自在王净光』,用功德来庄严场会。场是道场、是物质环境,会是大众在此地的聚会。我们常念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国土」,什么功德?他名号里面就具足了,「自在王」是功德,「净光」是功德,他这个形象清净光明,得大自在。怎样才能得大自在?古德常常讲「放下身心世界」,你就得大自在。你今天为什么不自在?是因为你放不下。放下,哪有不自在的?但是同学们听话不能够误会,不能够错解,放下身心世界不是说我这个身心世界都不要了,那你完全错了,那就给一切众生做了一个反面的形象,不是正面的。正面的形象显示的是我的身自在、心自在,我在环境里面,清凉大师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得真的自在。
自在加个王,王是什么意思?王就是自在的意思。像一个团体里面最高的领导人,他发号施令,别人都得服从,都得听他的,发号令这个人自在,遵守的人那就不自在,一切要听话,一切要服从,所以称之为王。佛经里头许许多多地方用这个王来代表自由自在,表这个意思;是自在当中之王,换句话说,就是大自在。放下是心里放下,念头上放下,不是在事上放下,这一点同修们一定要记住。不是学佛身也不要了、事业也不要了、家也不要了,那你是完全搞错了。你必须在社会上示现一个最好的模范,你的身自在,你的家也自在,你的工作也自在,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自在。为什么?充满了智慧,「净光」是智慧,你生活在大智慧、大自在里头。大智慧是慧,大自在是福,你是福慧双修,福慧统统现前,你享受到了。这就是真实的功德,以这个功德庄严道场。
他这个得法,『普见十方一切菩萨初诣道场时种种庄严』,这里头含义很深。「一切菩萨」,《华严经》经上讲五十一个阶位全都包括了,一个都不漏。功德自在王菩萨什么时候来表演、来示现?菩萨初到道场,这个地方我们得讲清楚,不讲清楚你不了解它的意思。譬如初信位菩萨,这个菩萨刚刚证得初信位,功德自在王菩萨示现最圆满的形象来帮助他、祝福他。菩萨初信位修满了,证得二信位,刚刚证得二信位这个时候叫「初诣道场」,一直到等觉,法云地的菩萨修行功德圆满,证得等觉菩萨,刚刚证等觉那也叫「初诣道场」。初诣道场是这个意思,就是刚刚证得这个阶位、这个地位。
由此可知,我们现前应该怎么学习?我们要帮助初学,接引初机,要以最好的形象示现给初学佛的人看。这里头还特别要懂得以最好的形象去影响还没有学佛的那些众生,还没有入佛门的。如果他看到佛教学佛的人有这么好的形象,他怎么会不想学?形象里面一定要记住清净自在,我们想一想现在这个社会大众,哪一个不是感到生活压力沉重?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背负著沉重的压力,所以生活在苦恼之中,没有快乐,忧虑牵挂,烦恼重重。如果我们学佛的同学,无论是在家出家,无论是从事哪一个行业,你给人的形象是欢喜、是快乐、是智慧、是清净,别人一接触就会感到你与众不同;时间久了,这个久不是太长,两三个星期、两三个月,我们相信他会来访问你,他会来向你请教:你生活为什么这么快乐?
我过去住在美国的时候常常遇到,每到一个地方,有许许多多华侨的朋友、当地美国的朋友来问我:你为什么生活这么快乐?我被人问的次数太多了。我回答他们:「学佛」。学佛真的快乐,不快乐我学它干什么?我的老师接引我就是用这个形象、用这个方法把佛法介绍给我的。那个时候我二十六岁,方东美先生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句话我听了很中意,所以我就特别留意佛教。真的佛教的教学它的目的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可惜你不认真学;你要认真学,你一定得到像佛、像菩萨那样的快乐生活、幸福生活。要怎么学习?一定要随顺佛陀的教诲,也就是说要把经典里面的道理参透,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把经典里面的教诲变成我们自己实际的生活行为,你就过佛菩萨的生活。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还要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那你就错了,你学佛是假的不是真的,佛法里面殊胜的功德利益你一点都没有享受到,这叫真可惜!
佛法修学最重要的是改变心理,咱们世间人讲建设,这是心理建设,最重要的,这是根本。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六道众生特别是欲界众生,为什么过得这么苦?苦的根源从哪里来的?真正的根源是迷失自性,这是真正的根源,九法界众生共同的病根。欲界众生除这个共同的病根,还有个特别的大病根,这是什么?贪欲。对於你的欲望、贪念永无止境,那你就苦了。也许有人问:哪一个人不贪图荣华富贵?哪一个人不贪求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哪个不贪呢?佛告诉我们,如果你贪求果然能够贪得到,佛会拜你做老师。你有办法了,真能贪得到,佛做不到,所以佛会拜你做老师。这些东西不是贪得的,大家细细念《了凡四训》,我常常劝同学,初入佛门把《了凡四训》念三百遍你就明白了。这是因果,你命里有的,不贪它也来,贪它也来。可见得这个荣华富贵,我们讲你一生的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不是贪欲来的,是你命中注定的,不贪它也来,何必要贪?贪是烦恼的大根大本,佛教我们把这个拔掉。拔掉之后,你命里头的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更扎实,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
长行第四句:
【功德自在王净光菩萨摩诃萨,得普见十方一切菩萨初诣道场时种种庄严解脱门。】
这一段我们前面讲过,但是意思还没有尽,当然这个意思是讲不尽的。特别是我们在现前要学习的,就是一定要给社会大众、给初学佛法的人做一个最好的榜样。实在讲这里头的障碍就是要克服自己的贪欲,这是我们一定要遵守的、一定要明了的。我们想自己救自己,想庄严佛法、帮助众生,想到这些地方,我们自自然然就会很慎重的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自己的烦恼习气。一定要知道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这个宇宙人生的真相,「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轮回路险,佛法难闻」;要有珍惜的心,能在这一生当中超越六道轮回,真正了生死出三界,再回到这边来,那就是乘愿再来,那就是此地讲的「功德自在王净光」,我们都得到了。
再回来是来示现的、是来演戏的,不是来真正受苦的。释迦牟尼佛来演戏的,菩萨们、罗汉们、历代的祖师大德们、在家菩萨、各行各业里头学佛有成就的人,这里头许许多多乘愿再来的,示现好的榜样给社会大众看,给初学的人看,我们要在这些地方去观察去体会,认真努力学习。标准是经论,我们修学哪一部经论,总得找个主修的、助修的。我们现在修净土,净土主修的课程,五经一论。五经一论不必完全修,随便学一种都可以。同学们大多数现在所选的《无量寿经》,非常之好。《无量寿经》讲得很详细,无论是事,无论是理,因果、境界都讲得很详细。也有同修依《阿弥陀经》,也好,依《阿弥陀经》一定要依注解。为什么?如果没有注解,《阿弥陀经》虽然不长,意思太深了,不容易看懂。所以过去印光大师为我们介绍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幽溪大师的《圆中钞》,这注解很多,印光大师给我们介绍了三种。这三种流通得比较广的是《疏钞》跟《要解》,《圆中钞》流通不广。这些注解我们过去都曾经印过,印过好几次,依一种注子就行。
真的要依教奉行,佛在经上讲的我们要落实,要完全做到,那就是好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