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5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梗婊菽芙驳摹副纠次抟晃铮未θ浅景!梗尴辔扌尉褪恰副纠次抟晃铩梗胫罟妇褪恰负未θ浅景!梗馐腔菽艽笫驳摹I裥愦笫γ挥械秸飧鼍辰纾裥愦笫Α干硎瞧刑崾鳎娜缑骶堤ā梗甘笔鼻诜魇茫鹗谷浅景!埂D艽笫Φ哪歉鲑首泳褪钦庖痪洌颜庖痪渥隽骄淅唇病�
  「众生观见种种身」,这个众生不是我们,是觉悟的众生,是看出门道的众生。我们没有看出来,谁看出来?六祖惠能看出来了,所以他一切苦没有了,就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所讲的,那个众生是谁?是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确实这一首偈他见到,他「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五蕴皆空」,无形无相;「度一切苦厄」,离诸垢,一切苦难皆消灭。这里面给我们一个讯息,要灭一切苦难,这个地方是灭,消灭,那没有般若智慧不行。如果不想消灭、不讲消灭,讲「离」,离不是灭,离是什么?这一切苦难不起现行,对我不产生障碍,对我没有影响。那佛就教你另一个方法,哪个方法?《十善业道经》上讲的,佛说得好:「菩萨有一法,能离一切世间苦」,能离不是消灭。那是什么法?「谓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样子能离一切世间苦。这个比那个高一等,这个我们学不会,《十善业道经》上佛所讲的那个方法,我们可以学,中下根性的人可以学得到;这一句是法身菩萨。我们要知道,可以灭一切世间苦,有理论、有方法,等待我们提升到另一个层次,就能够学习这个方法,就能够入这个境界。
  「同生众」第三个单元,「异名菩萨亦各一法」,第一句:
  【复次海月光大明菩萨摩诃萨,得出生菩萨诸地诸波罗蜜教化众生,及严净一切佛国土方便解脱门。】
  「异名」,拣别前面一个单元同名,前面每一位菩萨都有一个普,同名一个普,十普菩萨。这个地方也是同生众,但是菩萨的名号不一样,所以称为「异名」。虽然各得一法,他是法法圆融。清凉注解说得很好,他说:海月大明菩萨摩诃萨,他的修学法门当中,从总的来说,「成就菩萨四种方便」,这四种方便,第一个是「地位」,一位就是一切位,它这里出生菩萨诸地,可见得不是单独一地,第二个是「度行」,第三个是「调生」,第四个是「严刹」。度行就是我们讲的六度、十度,或者是「一地一度满」,或者是「地地诸度满」。譬如十地菩萨,一般来讲,初地布施波罗蜜圆满,二地是持戒波罗蜜圆满,三地是忍辱波罗蜜圆满,十地配十度,是这个意思。但是这是圆教地上菩萨,他每一度里头必定含摄其余的九波罗蜜,少一条,他这一度就不能圆满。真的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显得《华严经》上所讲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什么叫行布?一地一度这叫行布,就是它有次第;圆融,是一度就包括一切度,包括诸度,诸波罗蜜。这一句是总,下面九句是别,但是都不出菩萨四种方便。四种方便的目的都是教化众生。我们先掌握到这个意思,然后我们再来看经文,尤其是我们要如何来学习,这才是重要的。
  『海月光大明』,我们先看菩萨的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海」是比喻大、比喻深广,「月光」是表清凉。佛法里面讲智慧,多半是用日月灯明。「大明」是它的起用,是它的作用;有体有用,名号上显示体、相、用。『菩萨摩诃萨』,我们知道虽然不是同名,是异名,也是等觉菩萨。他的法门,我们特别要留意,『出生菩萨诸地诸波罗蜜』,我们在这里头学十波罗蜜。十波罗蜜就是六波罗蜜展开,我们讲六度,《华严经》讲十度,六度跟十度意思是相同的。后面四度是从「般若波罗蜜」里头开出来的,也就是这一条说得特别详细,说出「方便、愿、力、智」。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通常这四种都在般若波罗蜜里头,般若波罗蜜里面包含权实二智。如果把它分开来讲,般若波罗蜜是实智,后面这四种是权智,就这么回事情。
  所以六度并不少,十度也没有增加,显示出行布圆融是同时的,没有先后。我们在这里头要学习的就是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在菩萨地位上,它有宾主之分,我们在学习里面,特别是在应用的方面,也要懂得宾主之分,这样就对了。布施以布施为主,布施要如法,不能够违反法度,法度是戒。布施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那就是忍辱。布施的心念念不断,布施的行一切随缘,那就是有精进波罗蜜的意思。其余我就不再细说,诸位就应该能够体会到。一个波罗蜜里头决定具足一切波罗蜜。论到守法守规矩,那就是以持戒波罗蜜为主,决定也是圆融一切波罗蜜。
  作用在哪里?「教化众生,严净国土」。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弘护正法,弘护正法决定离不开四摄六度,在此地讲四摄十波罗蜜。所以护法的工作要做得圆满,一定是先从弘法下手。弘法有相当成就,一切通达,从弘法退下来做护法的工作。这就好比我们讲席里头也常用这个比喻来说,办教育,办教育是护法。办个学校,主要护法的人是校长,做校长的人最好从前是当教员,教员做得很久,资格很深,从教员退出来的时候,就当校长去。这个校长一定是好校长,为什么?他有教学经验,他对於教学这两方面,老师跟学生,了解得非常清楚,他护持会周到,这个教育会办得很成功。如果这个校长对於上课的这些老师、学校这些学生,一无所知,他办这个学校当然就有困难,他许许多多想法看法、作法,他的政策方针就不切实际,哪里能收到教学的成就?
  所以古大德常讲,护法的是什么人?诸佛菩萨,再来人!他们是寺院庵堂里面的方丈住持、纲领执事;修学佛法的是哪些人?是一般初出家的清众。所以方丈住持是校长,他可以不上课,他内行,他懂得此时此地众生的根性。这就是他懂得观机,人、时、地这三种时节因缘,他都清楚、他都明了。所以他就晓得在世尊这一切经论当中,应当选择哪几部做为这个道场主修的课程,再选哪几部做为助修的课程,正助双修。先选定课程,然后再依照这个课程去聘请老师。仔细观察打听,这个课程哪些老师对它下过功夫?有研究、有修行,解行相应,聘请这个老师来讲解、教授这个课程。所以教学政策、主持教学是方丈和尚的事情,聘请法师来代他上课,法师是教员。授课的这些老师,出家的法师,行,能担任,在家居士也能担任,只要他对於这一门经论解行相应,他就能教得很好。所以寺院里面的课程跟一般学校性质很接近,寺院确实是学校。
  教化众生这个功德,我们现在讲这是成绩,绩效是校长负责任。学校办得好,政府奖励是奖励校长,不是教员。校长课程安排得好,老师请得好,所以校长是第一个大护法,决定是内行,他不是外行。学校办得好,教学有成就,当然功劳是校长的,所有一切教职员都要跟他做密切的配合,把这一桩事情做好。佛法亦复如是,这叫佛教教育,这叫佛菩萨的事业,佛家有个术语常讲「如来家业」,就是如来家的事业。佛菩萨家的事业是什么?教学,社会教育,而且是义务教育,跟普通教育不一样。普通教育单纯,学生是固定的,年龄相彷佛,程度差不多,好教。社会教育难教,为什么?学生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甚至於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统统到这儿来上课。这个老师不简单,要有能力教导。今天讲的是多元文化,不是单一的。
  这个讲座一般称为大讲座,为什么?听众分子很复杂,不是单纯的。在这个教学当中,你所讲的东西一定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学生里面有上根利智的,有中等根性的,有下等根性的,你统统都要兼顾到,让大家听了之后,上了这个课都欢欢喜喜。所以讲的东西有浅有深,深的那一部分是对程度高的人、上根人讲的,浅显的是对中根人讲的,还得要讲些故事比喻,对下根讲的,才能够皆大欢喜。所以在讲演方法上就是教学方法上,面面都要顾到,真的叫老少咸宜。这个老师也不好找,所以一定要解行相应,单单有解没有行,他讲的东西不能够契所有听众的根机,为什么?他没有体会,他讲的东西不会圆融。一定有解有行,他圆融自在,他自己真下过功夫,真正把自己所学的落实到自己生活,落实到自己工作应酬,於是他东西就圆了。
  在这里讲的,一波罗蜜通一切波罗蜜,绝对不是单一的,所以他能够接引上中下一切不同的根机,教化众生,这是来听讲的大众。教下面用个化,这个字用得好,化是什么?化是成就、成绩,教了之后,受教的这些大众就变化气质了,我们一般人讲的「不一样」了。化恶为善,化迷为悟,化凡为圣,三种不同根机。对於上等根机的人是化凡为圣,中等根机是化迷为悟,下根的人是化恶为善,一堂课里面三个目标都达到了。所以这种教学不仅是上课,自己有修有证,形象摆在那里。我们佛门常说「一佛出世,千佛拥护」,这个话什么意思?这一尊佛他来当校长,有一千尊佛来帮助他,担任他的教员、他的职员。你看看诸佛与诸佛之间这样的密切配合,一丝毫嫉妒障碍都没有。功德是圆满的,大家是一样的,校长的功德跟学校工友的功德是平等的,这是真实功德。密切的配合,一个心一个愿,成就众生,没有一毫私心,这是菩萨道场,菩萨的学校。
  『及严净一切佛国土方便解脱门』,「严」是庄严,「净」是清净。「严净一切佛国土」,要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移风易俗、净化人心。潜移默化,把社会上不好的风气,渐渐给它导引到端正,这就是严净佛国土;「一切」,这是菩萨们能做到,一切是尽虚空、遍法界,庄严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国土。我们今天这个做不到,但是不能没有心愿影响全世界,这才是个好事情。希望全世界一切众生,各个都能够转恶为善,都能够破迷开悟,要有这样的心愿,要有这样的心量。绝不局限在一个地区,一个地区这功德就小了。真正讲起来,发心一定是尽虚空、遍法界,事实上要做到整个世界,影响力要有这么大的范围。事上要影响到这个地球,心愿上要影响到尽虚空、遍法界,理事无碍。这个境界,一般人就不好懂了。而实际上,我们的事相随著我们的心愿,必定也传达到九法界。九法界的众生,有许许多多具足六种神通;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六种神通都具足。我们看不见他,他看得见我们。诸天的天神有报得五通,我们端正形象、端正风俗,他们也能看见。鬼神也有报得五通,虽然能力不大,我们所作所为,他也能听到、也能见到,所以「严净一切佛国土」,这个话是事实,不是夸张。
  「方便解脱门」,这就是清凉大师讲的不离四种方便。四种方便的目标,就是「教化众生,庄严佛国土」,这两句话非常重要,这两句话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宗旨。这两句话要改成现在话,「净化人心,端正风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