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只如此,还『以妙音声转法轮』,「法」,诸佛如来的大法,教人做人的方法、教人处事的方法、教人修行的方法。这个修行方法包括了三大类:断恶修善的方法,转迷为悟的方法,超凡入圣的方法。「以妙音声转」,我要把我从诸佛如来那个地方学来的这些法,转授给你,辗转传授。「轮」是比喻,「轮」是永远不停的在那里转,也就是这个工作我永远不停的在做,把我所学所修的转授给一切众生。只要他肯学,我们决定没有吝法,我知道多少我就转授多少,决定没有保留。有些人心地还是没有完全放下,「我要是统统都教他,他将来不就超过我了,那我怎么办?」传给别人,传他一手,后头还留一手。这个观念错误,这是什么观念?自私自利。对於控制、占有的念头没有放下,错了,大错了!他不晓得事实真相,我全盘都推出去了,后面来的更多。
所以众生他的修福,老实讲修得很有限!不知道这里头这道理,也不懂得方法。世俗人说「大出大进」,这个话我常常听到。你要布施,你的福报从哪来的?「施」里面要有真实智慧而不是聪明,世间人行布施供养,说老实话,没有智慧,他有聪明,聪明反而障碍了他修福。譬如我们讲救济灾难,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很多人布施去救灾了,到后来听说什么?这布施的钱被人家骗去了,被转手的人拿去了,真正灾民没有得到,於是怎么样?不肯再布施了。我们听听这个话,想起来也满有道理,其实一点道理都没有,他不懂得这里头有个真理,各人因果各人受报。你发这个心,拿这个钱去救济这个地区灾难的人,你的福得到了,人家怎么转手、怎样把你欺骗,那是他的事情,与你不相干。你看到这个事情,以后再不敢做了,你修福这个路断掉了。《楞严经》上佛讲得好,「发意圆成,圆满功德」,你这个布施供养,福报大小不在於你布施的钱财多少,在於你的发心。
《了凡四训》里面有一个小故事,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家里很贫穷,到寺庙里面去恭恭敬敬的供养两文钱,心地真诚,方丈老和尚给她祝福,代她回向给她祝福。以后她做了王妃,再到庙里面来烧香,带著千金来供养,来还愿、来供养,老和尚叫他的徒弟给她回向祝福,她当时很不高兴,问老和尚:「我在早年的时候,我只在这里供养两文钱,你老人家亲自给我回向;现在我带这么多金银财宝来供养,你怎么叫个小徒弟敷衍一下?」老和尚就说:「布施供养不在钱多少,在你的心。你的心真诚,我要不亲自给你回向,对不起你;你现在是王妃,你今天带来的供养物资虽然多,你的心不像从前那么虔诚,我徒弟给你回向,够了!」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这就是智慧。世间人往往小聪明,把自己一生修积福报的路打断了。
还有一种人也是小聪明,认为我想做一桩事情,但是我力量不够,我必须要攒积,慢慢储蓄,储蓄几年我的力量够了,我才去做一桩好事。这观念也错了,他只能修小福,不能修大福。大福是随时随处尽心供养,这个福报不可思议。我今天有能力,该做的全都做了,我还想做更好的事情,后面福报源源不断的推来,你想像不到!可是你不能打错主意,「我今天舍了,后头福报就来了」,你动这个念头,你心不清净了。真心为众生、为佛法,全心全力去做。我们常讲「随缘而不攀缘」,好事不一定要我自己亲自去做,古人讲的话很有道理,「但开风气不为师」。我开风气,让大家看到、让大家明白了,大家跟著接著去做,好事嘛!所以有多少就做多少。我自己大概前世没修福,就像经上讲的「修慧不修福」,对於修慧很重视,修福疏忽了,所以这一生能有一点聪明智慧,没有福报。所以这一生的福报确实是这一生修的,章嘉大师教给我的,有多少力量就尽多少力量,圆满功德!年年修圆满功德,天天修圆满功德,后面不闻不问。
往年我们在台北「华藏图书馆」、「佛陀教育基金会」,我们都是本著章嘉大师的教训去修布施供养。我们修供养的方法,遵循印光大师的方式,他老人家一生只做一桩事情,印经布施。所以我最早在台北组织一个机构,那时还没有房子,我们有五十多个会员,到后来大概有八十多个会员,「华藏法施会」,这是我们最初的一个组织。我们没有会所,我们有这一帮人,大家出钱出力,我们集合起来做法布施,印经。钱不多,就印小本的,所以我们最初第一次印的《八十华严》,小本的十二册。那个时候成本一本两块钱,一套《华严经》是二十四块钱,我记得我们第一次印了一千部,到处结缘。我开讲《华严经》是印这个小本的。钱少,少做。以后又隔了好几年,我们才有一个图书馆,自己有个场所,来的同修也愈来愈多了。但是我们在台北那么多年,我们图书馆的会员大概只有一千多人,我们道场小,道场只能容纳两百人,我们有一千多个会员。什么原因?我们不拉信徒,都是自动来的,听经、听录音带辗转而来的,自愿参加的。
这些年来,我们做了不少事情,决不是说我要攒积多少钱我才做一桩事情,不是的,有多少做多少。我的两个道场,图书馆的负责人韩瑛居士;基金会的负责人简丰文居士,我教他们一个原则:「我们收入多,多做;少,少做;没有就不做,老实念佛」,你说这个多自在!不要去找事情做,找事情是攀缘,这个错误的。我们以有限的力量,我们印什么经?我印经有一个原则,第一个是绝版的经书,我们要流通,希望这个本子不要在这个世间失传。所以我们对於好的本子,特别优先印;第二个是我们现在学习的本子,这两种是摆在第一优先;再有多余的力量,有很多同修要求,我们可以考虑,只要在我们力量范围之内,我们一定都很认真努力去做,都是属於转法轮!
讲经,两个道场的讲堂,长年讲经不休息。主要的是我自己讲,一方面也带起几个学生,有出家的、也有在家的,我们传授他方法,提供他讲经的讲堂。所以现在台湾,我们那边有几位居士讲得很不错,郑石岩居士、阮贵良居士都讲得很好。出家的现在长年在外面讲经的是悟道法师,很多人也都认识他,他们师兄弟也有十几个人,也都常常在台湾各个地方讲经弘法,我们把他带动,带起来。总是存心利益社会、利益众生。利益社会里面,我们的重点是移风易俗,要给社会树立好的榜样,把儒佛的大道,从我们本身、从我们这个小道场建立起来。不管影响有多大,也不管影响时间有多长,反正活一天就干一天,这都是佛在经上讲的「圆满功德」。
『普遍世间无与等』,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自己怎么作法。菩萨道从初发心到等觉,各个阶层有各个阶层的作法,各个阶层有各个阶层圆满的标准。作法不一样,标准不一样,我们现前应当怎么做,现前应当守什么标准,这就对了。所以「弘护正法,辗转相传」这个重要,到有能力、有环境,那就特别要注意培养人才。像我现在在这个年龄,晚年了,年轻的同学们可以出来讲经了,要帮助他,全心全力照顾他们;同时更重要的,培养底下一代人才。我也常讲,我们自己这一生做得再好、做得再圆满,如果后继无人,我们的成绩等於零。世法里头有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这个家庭继承香烟的人没有了,这个事情在所有你一生事业当中第一桩大事。现在人不重视了,只顾自己,不重视下一代。这个观念,罪过很重,为什么?对不起祖宗!你不晓得自己从哪来的?传宗接代,这个家族绵延不绝,上报祖宗之德,下是施子孙之恩,承先启后,在佛法里头亦复如是。
如果我们底下没有接班的人,怎么能对得起释迦牟尼佛,怎么能对得起历代传法的祖师?传到我这里,没有了,这成什么话?所以全心全力去观察、留意继起的人才,去选择有善根、有福德的人。什么叫有善根?真正能信能解,这是善根;真正能行,能够依教奉行,这是福德,这是我们培训接班人的标准。你对於正法犹疑不决,给你讲解你不能够理解,这是业障深重,没有能力传法;有这个能力,自己放不下,放不下自私自利、放不下名闻利养、放不下五欲六尘的享受,不能依教奉行,那也不行。这是一个才、一个德,福德比才还要重要。有福德是老实人,不贪图名闻利养,不贪图荣华富贵,这种人多半都会有成就,但是做为弘护继起的人才,那就比较困难。弘护要智慧、要福德,两者都要帮助他培养、帮助他提升,这个功德不可思议!现在人这么一点认识都没有了,口里虽然声声想著要培养人才重要、培养人才第一,没有认真去做,无济於事。
所以我们读到这些经,不能不想到我们现前的环境,我们对於真正有志的人,要协助他、要帮助他、要爱护他。这个爱护决不是溺爱,爱护不一定有好颜色给他看,时时刻刻关注他的道业、他的德行、他的学问,时时刻刻关注他。他遇到有困难,帮助他;没有困难的时候,看著他是不是真的在用功、真的在精进,提供他弘护的机会。初学一定要先从弘法下手,弘法是讲台,要提供他讲台的机会,提供他护法的机会。那个护法怎么护法?护自己的形象,时时刻刻提醒他,不能放逸,稍稍有一点懈怠放逸,要警告他,这就是真正的爱护、真正的帮助。他不接受,不接受那就不必了,这个人就不在人选,不能不放弃;能接受的,加意去培养。末后这一句「普遍世间无与等」,这是讲功德不可思议。第二首:
【如来境界无边际,一念法界悉充满,一一尘中建道场,悉证菩提起神变。】
这十首偈颂不是归结在某一个人,这个时候都圆融、都自在了。『如来境界』,这是法性,没有边际,不可思议。『一念法界悉充满』,这是为众生示现成等正觉。经文关键的字眼是「一念」,长行里面「一念中现无尽成正觉门」,「一念」就做到,二念就做不到了。这在大乘佛法里面讲「入不二法门」,入不二法门就是一念法界,一念法界就现前了。为什么?障碍没有了。变十法界为一真法界,第四句讲『神变』,起心动念就把一真法界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念头归了一,妄念没有了,只有一念,没有二念了,无量无边法界又变成一法界;一是真,无量无边是妄。由此可知,不管哪个法门,禅宗也好,教下也好,显教也好,密教也好,只要是大乘法,方向目标全是相同,就是一念、一心。净土宗里面讲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法界就悉充满。整个法界是什么?如来境界。
『一一尘中建道场』,这是告诉你,道场不在形式,在实质。「一一尘中」都是不思议境界,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为什么?「一一尘中」,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讲的是依报。如果讲正报,一一毛端、一一毛孔,或者我们现在科学家讲的,我们身上一一细胞,也不附带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妄想分别执著,那就是道场。这个意思你能体会得到吗?什么叫「建道场」?什么叫「坐道场」?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自己的心回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