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4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⒙倚模质且恍牟宦遥飧鲅幽ё匀痪驮独肓恕K〔涣四悖屠肟辉倮从栈竽恪?墒窃诮裉斓纳缁岵蝗唬闵陨运尚福Ь徒戳耍浴甘鼗ど愠帧梗皇币豢潭疾荒芊潘桑缫寡霞臃婪丁�
  「摄」这一个字跟孟夫子所说的,孟子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放心是什么?心在外面,心念念都在五欲六尘境界上,你如何把这个心收回来?孟子说这是真正的学问。在大乘佛法里面,摄散归一,把散乱心收回来,归一心不乱,这是摄持的意思。『守护摄持身众神』了不起,他能够帮助一切众生回头是岸,帮助一切众生认识魔业,远离魔业。清凉大师对於魔事说得很清楚,「魔事不出三毒」贪瞋痴「及慢」,傲慢,凡是与贪瞋痴慢相应的就是魔事。我们修行,佛教导我们头一个,断贪瞋痴慢。换句话说,贪瞋痴慢不断,你跟魔连在一起。贪瞋痴慢增长,你就被魔控制,你就被魔占有,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你都不会有成就。
  「魔恼众生,不出三事」,魔害众生虽然多,总不出这三大类的事:第一大类是「上妙五欲」,引起你贪爱财色名食睡五欲,我们今天讲物质的享受,上妙的物质享受。要知道这是魔事,这是魔恼众生,不是好事。第二类是「诸苦具」,具是工具;换句话说,所有一切叫你身心苦恼的这些事情,这些事情里头最明显的,赌博,现在赌博这个风气在全世界很兴盛;吸毒,这是苦具里头我举几个例子,方法、手段真的是无量无边,叫你苦恼。股票是苦具,你要认清楚,不要上他的当。第三大类就是「为说邪法」,这是最可怕的,诱导你趋向邪知邪见,这个样子你的贪瞋痴慢就增长。这就叫做魔业,我们以这个标准来观察世间,现在这个世间是魔当道还是神当道?
  跟诸位说,神,中国古人给他下的定义:「聪明正直谓之神。」这个人在世是个好人,聪明正直,死了以后民间建祠堂奉祀他为神明。最普遍的是关公,你看看到处都有关帝庙,聪明正直。城隍、土地、山神、福德正神,这不是魔;换句话说,正神都是劝人断恶修善。魔,我们也讲邪神,他是劝你增长贪瞋痴慢,我们自己要细心去反省、观察,我自己现在是在佛道,还是在魔道?学佛的人最后变成魔,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学佛最后变成魔?我们要晓得,这个原因总不外乎前面所说的,也就是我说的,那是很微细的因素。著魔的根就是对於一切人事物有控制的念头、有占有的念头,只要有这个意念在,这就是著魔的根本。魔得其便,你哪有不上当的道理?
  所以我劝同学们,无论在家出家修行,我讲了十六个字,一定要远离,一定要放下。这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一定要放下,一定要离开,永远离开,你在菩提道上才不遭魔障。如果这十六个字你离不开、放不下,不干不净,你没有不遭魔难的。你这一生修行修得再好,修福修慧,将来作魔王;修行功夫差一点的作魔子魔孙,走到魔道里头去了。佛法如是,世法亦如是。你在世间是个好人,对於社会慈善福利的事情你做得很多,但是你贪瞋痴慢没有放下,名闻利养没有放下,自私自利没有放下,还是堕魔道,上品作魔王。魔王的势力也很大,为什么?福报大,但是不能出三界。魔的福报享尽了,决定堕三途。我们学佛必须要认识清楚,总不能把这个事情搞错了。清凉大师还有两句,他说神对於魔的起心动念、一切作为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能守护,魔不得其便,魔没有方法渗透,所以他能够得解脱,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证究竟的果德。第九句:
  【普现摄化身众神,得普於一切世主宫殿中显示庄严相解脱门。】
  普是平等,平等示现,摄持教化一切众生。在他修学法门里面是举一个例子,『於一切世主宫殿中显示庄严』。清凉大师注解说「此有三意」:第一个「身虽周於法界,多示为王,摄御自在故」。第一个从身说。法身菩萨,实在讲这些身众神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不是凡夫。他们在哪里?他们的心周遍法界,心包太虚;他们的身,量周沙界,所以能与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就示现,在示现里面多半示现为一切世主,为什么?摄御自在故。「摄御」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教化众生,作君亲师容易;如果不是世主,你想教化众生不容易。
  如果今天我们讲把《华严经》能够让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人民都有缘能够看到、能够听到,要是国主来做那很容易,他一个念头、一句话就能办到。国家有广播电台,请法师大德在电台每天讲几个小时,全国人都收看。所以世主容易,不是世主那就很难,我们有心想做,想了几十年都不能够实现。所以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常常示现为世主来护持佛法。哪些人?在中国看,中国历代的帝王,都是诸佛菩萨化身,拥护正法,皈依三宝。在中国历史上,不信三宝最著名的「三武灭佛」,佛教遭三次灾难,时间都很短,一两年、两三年就恢复。所以这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示现作国主,佛陀的教化、圣人的教学才能够普及整个社会,一切众生都有机会接受破迷开悟的教育、超凡入圣的教诲,这是现帝王身的道理。
  第二个意思是「八相处於王宫,俯接物故」。像释迦牟尼佛,他到这个世间来,他就选择王宫,出生在帝王之家。然后示现舍弃世间的荣华富贵,出家修道,教化众生就容易。因为你教人远离五欲六尘、名闻利养,你自己要不能够离开,别人怎么能相信?一切众生当中,毕竟上根人少,中下根性的人多。上根人没有问题,你一说他就觉悟;中下根性的人不行,必须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来给他看,他才能觉悟,他才能回头。八相成道的示现就太好了,世间人要争的是荣华富贵,拼命去追求,释迦牟尼佛全都得到,得到了放下,告诉大家,佛确确实实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没有贪图五欲六尘享受,没有贪瞋痴慢,统统放下了,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我们要学佛,学他的样子彻底放下。刚才我说过,连佛法都要放下,你心才清净。这个身生活在世间,一切随缘,决定不攀缘;佛家谚语所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什么?守我的本分。钟是什么?钟是警觉大众昏沈的,「撞一天钟」就是比喻说一天法。不是天天到寺庙去撞钟,那你就搞错了。钟是警觉世人的昏迷,换句话说,凡是能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都叫做撞钟。我们的言语、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表现在外面,叫人家看到能够生警觉心,这就是撞钟的意思。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示现,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教化众生,那就叫天天在撞钟。我们学佛,世尊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第三个意思,清凉大师讲:「法界菩提树下,法王宫故。」这是讲到华严境界,华严境界是等虚空遍法界,这不是世间的王宫,是法王的宫殿;法王宫殿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虚空法界,是法王的宫殿,尽虚空、遍法界。「菩提树下」不是真的有一个菩提树,要是真的有个菩提树那你就错了。无处不觉,无时不觉,用觉来比喻菩提。树是什么?树是建立、建树,为一切众生建立觉悟的形象,那是真的菩提树。建树的事相无量无边,在哪些地方?小的来说就是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坐有坐的形象;你看看佛坐在那里,常常是盘腿打坐,这是给众生看,坐应该是这样坐法,身心安定,行住坐卧都在定中。站有个站相,走有个走相,那都叫建树。吃有好的吃相,为一切众生建立最好的榜样,就叫做觉树,「帮助众生觉悟」这个建树,是这么个意思。所以说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为一切众生做好榜样,那个好榜样就是「显示庄严」,菩萨从这个地方证得无上道,所以他的德号叫『普现摄化身众神』,我们明了就晓得怎样去学习。第十句:
  【不动光明身众神,得普摄一切众生皆令生清净善根解脱门。】
  身众神里面以『不动光明神』做总结,意思深长。「不动」是定,「光明」是慧、是觉照,觉照一定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我们为佛弟子,当然要供养三宝,怎么供法?一般同修们家里面都供养西方三圣的像,这就是供养三宝。阿弥陀佛是佛宝,观音、势至是僧宝,佛僧所表的是法宝,表法,所以三宝具足。你供养的佛像,塑像很好,画像也很好,不拘於形式,但是一定要保持清净庄严,令一切众生见到生欢喜心,这一点很重要。佛前面的供养,通常都供养香花水果,庄严道场。家里头小佛堂也是道场,不要以为这个道场小,你学了《华严》你才晓得,再小的一个小道场都周遍法界,不可思议。
  但是佛像前面最少要供一杯水,供水的杯子最好用透明的,用玻璃杯。现在也有做得很考究的,水晶的杯子,我们有这个能力,选一个水晶杯子来供佛,并不为过,可以这样作法。杯子里面这一杯水就是清净庄严、不动光明;水是干净的,净水,表示心地清净一尘不染。看到这一杯水,想到我的心要像佛前这一杯水一样。这一杯水是平静的,没有起波浪,所以水代表什么意思?清净心、平等心,时时刻刻念念不舍清净平等。
  《无量寿经》的经题好,「清净平等觉」这五个字是行门的总纲领。我们修行修什么?方法、门径无量无边,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我们要问问,修的是什么?方法不一样,门径不相同,可是目标是一个,方向是一个,这个目标方向是「清净平等觉」,所以它是总的方向、总的目标、总的修行纲领,佛前这一杯水代表了。所以你供养佛,你可以不供花,可以不供果,可以不供灯,可以不烧香,这一杯水最重要。有这一杯水,所有一切供具统统具足了,《华严》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满具足。我们要在一切时一切处,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觉,就是「不动光明身众神」所修的、所教导我们的,我们要在这里学习。
  他所修学的法门是『普摄一切众生』,这一句显示出法门广大不可思议,起心动念都是周遍法界一切众生,我们通常讲九法界众生;『皆令生清净善根』,善根是什么先要知道,佛在经教里头说得很多。世法善根,根是指能生的意思,像植物它有根,它就会生长,能够生长一切善法,这叫善根。佛告诉我们,世间善根有三种,「无贪、无瞋、无痴」。换句话说,就是教导众生要断贪瞋痴;如果你贪瞋痴慢断掉了,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全是善的,世间所有的善法你统统具足。为什么?你有三善根,三善根所生哪有不善的道理?出世间法善根只有一个,「精进」,勇猛精进,无有懈怠、无有疲厌,菩萨善根!诸位要知道,出世间善根是以世间善根为基础,没有世间善根,那你的精进是恶法。为什么?贪精进、瞋精进、愚痴精进,那很快就到阿鼻地狱去了。如果是无贪无瞋无痴,这三善根里面生长的善法,再加上勇猛精进,你这一生就圆证菩提。恶法的精进跟善法的精进,果报正好是个对比。
  菩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