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豢梢运滴颐敲挥性鹑危蔷痛砹恕7彩乱缑戏蜃铀档摹阜辞笾罴骸梗毓防聪胱约海约菏侨绾我⒈鹑硕晕颐堑牟簧频墓鄹校炕赝范嘞胂耄缓竽悴拍芊⑾郑⑾肿约旱拿。⑾肿约旱墓В饨锌颍跷蛄恕N蚝笃鹦蓿拚盐业拇砦笮拚墙行扌校墙泄Ψ颉�
  一个人不知道反省,怎么会发现自己的过失?发现过失,不能够立刻改正过来,那就不是修行。你错误的行为没有修正过来,佛法里面所说的殊胜的功德利益,你一毫一分都得不到。得不到事小,你对於社会、对於一切众生不良的影响,这个事情大了!使我们不能不想到古人谚语里面讲的「地狱门前僧道多」,这句话是对我们当头一棒,我们造的是什么业,自己一定要知道。你看看这个世间,善心学佛的在家同学很多,真正修行得很好的、很如法的这些同修们,生活状况都不好,他们能够省吃俭用,到道场来供养。我们在这里享受,凭什么!古大德教导我们,吃饭的时候「食存五观」,我们大概早已把它忘得一干二净,以为是应该受的供养,饭菜不如意的时候心里就不高兴。
  我们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的时候,介绍安世高,这是译经的大师。他的神迹很多,'共+阝'亭湖的龙王是他过去生中的同学,两个人都是出家人,都是修道。安世高精进努力,他这个同学就是因为托钵托的饭菜不好,心里难过,就这么一点点缺陷,堕畜生道,当龙王去了。因为他在修道的时候明经,是讲经说法的法师,所以他有智慧,有智慧就变成神,这个神很灵验,那是过去讲经的福报;他又喜欢布施,所以他的缘很广,信徒很多,周围一千里路的人都来拜他,香火鼎盛。但是当了龙王,毛病习气更严重了,稍稍得罪他的他就瞋恨,累积的瞋恨,死了以后必堕地狱。我们想想我们能跟他比吗?明经好施,这一项比不过他;接受供养不如意,瞋恨心超过他太多。他死了以后当龙王,我们死了以后干什么?恐怕是'共+阝'亭湖里作小鱼、作虾米,没有福报。
  古人这些事迹,我们看了能不警惕吗?疏忽了戒律,疏忽了威仪,不知道自己犯的是什么过失。都以为自己没有过失,一天到晚怎么找也找不到自己过失,这还得了吗?我在讲席当中曾经提过,两种人没有过失,一种是如来没有过失,真没有过失;另外一种是狂妄的人没有过失,愚痴到极处,随顺自己烦恼习气,习以为常,养成习惯,不知道那是过失,你跟他讲他也不会接受,转过头来还恨你、讨厌你。所以六祖大师讲得好,遇到这种人合掌令欢喜,不说他的过失,他是愚人。绝对不是佛不慈悲,而是他自己有业障,他不能够接受善法,道理在此地。
  佛法当中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话是佛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是真实说,真正是慈悲。方便里面讲「不度无缘之人」,是根没有成熟,也就是说他不接受,不是佛不教他,佛非常热心,他不肯接受有什么法子?这些道理我们要明了。但是佛总是慈悲,根熟的帮助他这一生作佛,往生净土就是作佛;没有成熟的,帮助他成熟。没有善根的,帮助他种善根;有善根的帮助他善根增长,你看佛多慈悲!确实是普度,平等的普度,度众生而不著度众生的相。
  示现威仪,像清凉大师所讲的「无心顿现」,有心现是菩萨境界,无心顿现是佛的境界。这个地方讲得高:『得示一切众生诸佛境界解脱门』,由此可知,这就是清凉大师所说的「无心顿现」。现而无现,无现而现,自自然然把佛陀的教诲全部从自己的身行威仪上表演出来了。为人演说,著重在演。我们常常讲的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自然表演出来,没有一丝毫做作的痕迹,这就是「诸佛境界」,这就是菩萨的生活,过菩萨的生活。
  袁黄听云谷大师的开示明白了,他原来的号叫「学海」,把学海改成「了凡」,了是明了,明了之后不愿意再作凡夫,他要去作圣人。他学圣人还没有学到家,发心还不够圆满。诸位同学沐浴在如来大法之中,不能不发心,一定要遵守经教上常常教诲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你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必定感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你,你的前途一片光明,你的果报不可思议。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九五卷)  2001/11/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95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身众神第六句:
  【最胜光严身众神,得令一切饥乏众生色力满足解脱门。】
  『最胜光神』,我们看到他修学的法门,确实名实相应。「胜」是殊胜,最殊胜的光明庄严他的身相,由此可知,他的福报之大令人羡慕。他修学的法门是『令一切饥乏众生色力满足』,我们现前这个社会,生活在饥饿边缘的人还是很多,如何能令他们都能够得温饱,这是要大福德的人才能帮助。世出世间一切法,总不出因果,为什么来到这个世间受贫穷的苦报?这个业因我们知道,我们很清楚,前世贪财,不能够施舍,我们一般人讲的吝啬。经上常说吝财得贫穷果报,吝法得愚痴果报;法,通世出世间一切法,你懂得的不肯教给别人,譬如技术你懂得,你不肯教导别人,这也是吝法,不一定说对佛法通达不肯教人,世间法通达不肯教人一样得愚痴果报。你的医术高明,教学生自己总要留一手,殊不知这样的心行,招得来世的不如意,来世愚痴果报。
  佛在经上教导我们,这个人为什么这一生得大富?过去生中能修财布施,得财富;这一生当中如何得聪明智慧?能行法布施;这一生当中如何得健康长寿?能行无畏布施。我们世间人,人人都希望自己具足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不知道修因,完全都搞错了,这非常可惜。因要用真心去修,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大慈悲心去修,果报不可思议。同样在修因,果报不相同,是用心不一样,这个道理尤其要清楚。大凡为私而勤修,果报少,得福少;若是为公,为社会、为众生,果报就殊胜;如果点点滴滴都能为法界一切苦难众生,那个果报不可思议。这些道理、事实真相,经典上都说得很多。这一节经文,清凉大师的注疏相当丰富,诸位自己可以做参考,我们在这个地方略微介绍。
  大师说:「佛为良田,出世难遇。一兴微供,果获五常。」我们先说这一段。佛是真实的福田,供养佛福报最大、最不可思议,所以说「出世难遇」,佛不常常出现在世间。佛说我们这一个大劫,这个大劫叫「贤劫」,为什么叫「贤劫」?总有一千尊佛出现在世间,这是希有难逢!这一大劫的时间很长,释迦牟尼佛是千佛之中的第四位,将来弥勒菩萨从兜率天下降到人间示现作佛是第五尊。弥勒菩萨什么时候到人间来?《弥勒菩萨下生经》里面说,我们这个世间的年月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诸位想想释迦牟尼佛的法运,这个法运,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释迦牟尼佛的教学对於这个世界的影响,从时间上来说,他的影响力是一万二千年,我们称这一万二千年叫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之后,这个影响力在世间完全消失,就没有了,这个我们称它作灭法,释迦牟尼佛的法在这个世间消失、消灭了。
  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天,中国人的讲法是三千零二十几年,外国人的说法是二千五百多年,相差六百年;这个我们不必去计较,因为印度人不重视历史,不像中国人,中国人对历史相当重视。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跟一万二千年不成比例,从这个地方我们才知道,我们也到这个世间来得个人身,能够跟佛法相遇到,确实是不容易的事情。释迦牟尼佛现在虽然不在这个世间,他的影响力在,我们恰好生在世尊灭度之后的三千年。佛的法运,也就是影响力,第一个一千年最殊胜,第二个一千年比第一个一千年要逊色很多,第三个一千年之后就更差,这个影响力慢慢就衰退,我们称这个时候叫末法时期。末法有一万年,我们现在生在末法一万年的第二个一千年的前面,就是第二个一千年的第一个一百年,我们生在这个时候。
  佛法虽然衰,依旧相当可观。佛在世的时候,供佛的机会殊胜,你供养佛,清凉大师所说的「一兴微供」,就是你有一念,这个念头起来,很微薄的一点点,或是饮食、或是衣服,供养释迦牟尼佛,你的果报就能够获得五种福报,叫「果获五常」,常是长远。第一个是「色」,色相,相貌端庄。为什么?佛的相貌圆满,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以诚心诚意供佛,你也会得到相好光明。这个光明就是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的气色,一般人也叫做光彩。「力」是你的身体健康。这色与力,经文上说「色力满足」,这个色力是前面两种,后面还有三种。第三是「常命」,你得长寿。第四个是「安乐」,真的是平安快乐。第五个果报是得「辩才」,这是智慧。一点点的这些物品,以真诚心去供佛,你得这五种殊胜的果报。
  得果,诸位要记住我前面所说的,我供佛为求自身福报,确实能得,这个福报不大,五种福报你都得到,并不是很殊胜。如果我供佛的目标是希望佛陀健康长寿,常住世间教化一切众生,不是为自己的,你的福报就殊胜,这个理与事诸位细心去想想,不难体会。菩萨供佛,一文钱供佛果报都不可思议,为什么?菩萨的心跟我们的心不一样,佛是十法界众生的导师,菩萨的意愿是希望佛陀教化十法界有情众生,那个心多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个量的意思也是很多,供一文钱,一文钱的量也周沙界,不在供养物质多少。随著你心包太虚,你供养的量就周遍法界,那个福报不可思议。我们明白了,念念为众生,不为自己。
  我们现前生在末法时期,我们要怎样来修供养,才能够获得像经典上所讲的「果获五常」,色、力、常命、安乐、辩才?现在佛不在世间了,佛法虽然衰微还没有断绝,我们的供养,诸位一定要记住,真实的供养是光大佛法、流通佛法,把如来的教法,用一切可能的方式,介绍给一切众生。我们的量也要大,介绍给九法界众生,这就无量无边的功德。今天我们通常用的方法是印经布施、造像布施,都是修福。这些年科学技术发达,我们利用高科技把佛法详细的说明,给大众介绍,这就是修真实的福报。
  我们得果,果绝不自己享受,怎么说不是自己享受?自己得的色、力、常命、安乐、辩才,这是果报,这个果报都是属於自身的;我们要尽形寿,以我们的身体、以我们的辩才弘护佛法,做全方位的布施供养,这个福德就不可思议。有一天寿命、有一天健康,认真努力干一天,决定不能懈怠。一切为正法常住,一切为安乐众生,为众生离苦得乐,为众生破迷开悟,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大事业。谁去做?当然这么大的福德,还是要有福的人去做;没有福的人,纵然机会摆在面前,也是当面空过,那很可惜。只有真正有智慧、有福报的人,他能够认识机会,他能够掌握机会,他不会空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