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4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姆衬障捌髦鳎禄嶙龃硎拢卤骋蚬曰しㄉ裣刃扪В险嫜胺鸱ā⑿蕹址鸱āH胧侵ぁ⑿兄ぃ湃搿!钙铡拐飧鲎质瞧毡椋痪浠八担罘鹑缋此痰嫉闹种址潘挥胁煌ù锏模运庞心芰しāT谫仕汤锩嫠党鏊某删停炎约核薜娜绾温涫翟谙衷诠ぷ鞯敝校墓ぷ魇腔しㄉ瘢こ址鸱ā�
  『广大寂静三摩地』,这是他契入的境界。佛在楞严会上,为我们讲的修学的法门,就是奢摩他、三摩、禅那。天台大师用三止三观来解释,这三个课题贯穿全经。《楞严经》后面附带的这是讲五十种阴魔,正说就讲这三桩事情。这三桩事情总称「三摩地」,这三种要是总的来说,都叫做禅定。禅定是佛法修学的枢纽,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也就是方法门径不相同,修的是什么?无一不是禅定,梵文里面讲的「三摩地」。我们净土宗用什么方法?净土宗用念佛,念佛方法里面有实相念佛、有观想念佛、有观像念佛、有持名念佛,可以分为这四大类,我们今天所采取的是第四种,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出在哪一本经?《观无量寿佛经》第十六观,就是最后这一章,这一章是教我们持名念佛。世尊在《弥陀经》里面提倡,在《无量寿经》也提倡。佛知道我们这个世界众生的根机,「实相」我们做不到,「观想」心要极其细密,我们这些粗心大意的人没有办法学习。「观像」那要大福报,我们这些众生没福。只有持名方便,一切时一切处,心口不离这一句六字洪名,用这个方法来修「寂静三摩地」。确实是广大寂静三摩地,我们用这个修。
  《弥陀经》上没有说这种名词,《弥陀经》讲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这个地方讲的「广大寂静三摩地」。所以诸位同修要知道,我们念佛是修什么?是修一心不乱。假如一心不乱没有得到,我们这个佛没有念得好。是在修,没有成绩,没有效果。如果得一心不乱,这效果就成就了。所以从念佛效果上,古大德讲有浅深不同三等,当然差别很多,古大德是略说。最上等的叫「理一心不乱」,那是明心见性,就是广大寂静三摩地成功了。其次叫「事一心不乱」,可以说得上得三摩地,广大寂静说不上,还不够,说三摩地,行!事一心不乱,见思烦恼念掉了,就《华严经》上说法,妄想分别执著,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执著这个心没有了,这叫三摩地,得事一心。得事一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得理一心,生西方世界实报庄严土,那是广大寂静三摩地。还有一种连三摩地也称不上,我们说他功夫成片,是念佛功夫得力,距三摩地还很远,功夫确实得力了。什么叫得力?烦恼没有断他能控制得住,用这个念佛的功夫,这一句佛号能够把烦恼压住。这一点我们能做到,这样的人往生到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
  前面两种难,这一种我们行。要怎么念?虽然没有得三摩地,要靠近,总得要沾上一点边,你才能得力。边都沾不上,那就没有法子了。定,它的一个解说:外不著相,内不动心。《金刚经》上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要跟这两句话相应,我们功夫才得力;与这两句话相违背,你的功夫一辈子不得力,念一辈子佛不能往生。所以一万个人念佛,真正往生的只有两三个,李炳南老居士说的。为什么?功夫不得力。功夫得力的人太少了,什么叫功夫?我们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试问问你受不受外头境界影响?会不会被外境引诱把你贪瞋的念头引出来?见的色相自己喜欢,贪恋的心生起来了,你完了,你怎么能往生?虽念佛还起贪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还起瞋恚心,这个念佛不能往生。
  什么叫功夫得力?会念的人,当眼见色起贪恋的时候,「阿弥陀佛」,把那个贪恋心打掉;当我们遇到境界不高兴的时候,不高兴的念头起来了,赶快「阿弥陀佛」,把不高兴的念头打掉。就用这句阿弥陀佛,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稍稍被境界影响,一句佛号能把它压平。真正做到这个功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句阿弥陀佛摆平了。自私自利有没有?确实有,贪瞋痴慢有没有?确实有,但是它不起作用,一句佛号把它摆平了,这叫功夫成片。念佛要念到这样的功夫才能生凡圣同居土,这是四土里头最低的。功夫成片里头也有九品,下下品也能得生,生凡圣同居土下品。如果你的功夫是上上品、上中品,大概都有能力自在往生。自在到什么程度?想去就去,想在这个世间再多住几年也不碍事,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生死自在」,功夫成片上辈就有这个能力。要到事一心、理一心,那就不必说了,那得大自在。这是在净土法门我们可以办得到的,我们要真干,晓得念佛应该怎么个念法。
  最重要的是起心动念「阿弥陀佛」,这是不能忘记。平常在念佛堂绕佛念佛,那是在课堂上课,真正应用是在生活,在你的生活、在你的工作,在你处事待人接物。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能不能用得上?如果用不上,你这个念佛堂里一天念十万声佛号,那就是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遇到顺境贪心马上起来,遇到逆境立刻就不高兴,这不行!这个一天十万声佛号,毫无功力。所以你念佛的功夫在哪里看?在生活里面看,在工作里面去看,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去看。在这里头看你的功夫,就是你在念佛堂念的佛号,看你落实多少。真正有功夫的人,这个人改了,不一样了;没有功夫的人,表面的样子做得再好看,持戒念佛,好像挺精进的,一遇到事立刻就乱了。人家说你几句不好听的话,瞋恚心马上就起来,面孔马上就不高兴;赞叹几句,欢喜好得意。「八风吹不动」,这小小境界风动就受不了。诸位要知道,八风吹不动是什么功夫?功夫成片,也就是一般人常讲的起码的功夫,不是挺高。
  你的心还是被外头境界转,你怎么能往生?这些理跟事,我们要很透彻很明了,为什么?我们在修学当中就不至於误事,不至於错认,以为我每天在念佛堂念几个钟头就不错了,不是这样的。要在生活环境里面,六根接触六尘环境里面去勘验,你有多大功力?等於这是在考试,你在课堂里再用功,考试不及格,你有什么用处?所以真正禁得起考验的人,我们从哪里看得到?他相貌转了,体质转了,处事待人那种风度转了,你仔细从这里观察。所以从日常生活当中能够看出一个人修行功夫,也就是说,他在没有修行之前跟修行之后他改变多少。在修行过程当中,你看他去年跟今年相比,他改变多少?要在这个地方看。看他的起心动念,看他的言语造作,看他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就清楚、就能够判断这个人他将来能不能往生。就像《了凡四训》里面,了凡先生看一般那些考功名的人,他很细心的观察,他能够判断哪个人今年可以考中,哪些人今年考不中,他判得很准确,他很会看。我们如果微密观察,能够看出念佛人哪些能往生,哪些人不能往生;或者你仔细观察哪些人不能往生,他能生善道,来生不失人身或者生天,哪些人会堕恶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怕的是你不会看,你要会看,没有人能瞒得过你。
  我们话说回来,还回到地神护法,地神有这个本事,有这样的功力,真是无比的超胜。『不生不灭无来去』,我们从这里看,要是以念佛这个功夫来看,地神已经证得理一心不乱,高段的功夫,不是普通功夫。第二句完全是明心见性,法身菩萨的境界,能够见到一切法不生不灭,这是我们常讲的无生法忍的菩萨。在《无量寿经》我们念到的是什么样的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古大德注解里面,阿惟越致菩萨是什么地位?七地以上,做护法。所以他往生当然是如来第一弟子,他不会是第二弟子。弘法的法师怎么能跟他相比?再给诸位说老实话,护法的人从前是弘法的法师,唯有多生多劫弘法,现在转过头来做护法,他内行,他真正懂得了。
  在中国古来这些祖师大德们,他们一生弘法,晚年退居当护法,也是这个意思。虽然没有证得七地的果位,至少在佛法里面一切他内行,他真有修德。我们要懂这个道理,然后你才晓得护法里头多半都是佛菩萨再来,阿罗汉再来,哪里是普通人?我们对於这些人怎能不恭敬?怎么可以怠慢?这些护法菩萨,有的示现出家身,有的示现在家身,国王、大臣、宰官、大富长者,再来人!不是再来人,怎么能热心的护法?怎么可能全心全力来护持正法?不可能。所以无论他现什么身分,我们都可以肯定这些人是再来人。我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我就肯定韩馆长是再来人,确确实实她比我高,她做出种种示现成就了我。她往生做佛的第一弟子,我往生做佛的第二弟子,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诸位必须要细细的去观察、去思惟,你才会懂得这个意思。
  偈颂第二句就是《中观论》上讲的八不,法身菩萨的境界。第三句就讲他护法,『严净国土示众生』,他不是做弘法工作,他是来做护法工作,示现给众生看。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这个意思,要知道弘护一体,弘护不能分开,一分开正法就灭了。弘护互相尊重,真的是互相敬爱,不是信赖是互相依赖,密切的配合合作,才能令如来正法久住世间,才能够利益九法界一切有情众生。
  今天佛法衰微,衰在哪里?第一个没有护法的菩萨,没有护法哪来的弘法?即使有发菩提心,发心出来弘法,他没有道场,他没有人协助,连个场地都没有,他到哪里去讲?难就难在这里。偶尔有人来请你讲经,时间很短,那也是护法的,护法的时间短,护法的力量薄弱。这个护法人对於佛法的学与修,没有真正深入,也就是说不但是三摩地他没有得到,功夫成片也没有得到。如果得到功夫成片,那个护法的心态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他不生烦恼,护法大德他心地永远是清净平等慈悲。他那种种示现,烦恼喜怒哀乐,那是示现不是真的,那是他办事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它不是真的,他是在表演,要把这个事情办成功、办圆满。所以你看到他对於厌恶的人,扰乱道场的人、破坏道场的人,他也很生气,也会骂人,也会把这个人驱逐出境,他护持道场,常常现金刚愤怒的相。那就是「严净国土」的方式、方法,对於善人他以笑脸相迎来摄受你,对於恶人他示现的比你还要恶,教恶人看到也怕他,道场才能维护。
  种种魔障、魔难现前,他能扛得起来,让这个道场弘法利生能够正常运作,不受影响。你想想他没有定力、他没有智慧,他怎么能做到?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普通人随著自己的烦恼,高兴我就怎么做,不高兴又是一个法子,这不行,这不能护法。实在讲佛法之衰微是没有好的护法。我现在到了这个年龄,应当退休下来做护法了,现在怎么样?还不行。为什么?弘法的人没有,我还得干这个。我要到什么时候退下来做护法?我这五年六千个小时工作完成,我就退出讲台、退出摄影棚,我当护法。我确确实实有这个心、有这个念头,我要报护法的恩,我要当一个好护法。
  往昔这么多年,我在海外到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