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3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涫俏湓蛱焯獾模獾煤茫院蠓鹈耪庑┐蟮鲁ふ呦胱鲆桓隹剩急炔簧险馑木洹5教瞥伦谡暝昙洌戏接懈鲂」形谳惫灾泄保本褪嵌灾泄实鬯驼庑├裎锢矗饫裎锢锩嬗小痘暇返囊黄罚詈蟮恼庖黄罚栋耸防锝小溉敕ń缙贰埂U庖黄肪苣训檬峭暾模挥星啡保芄灿兴氖恚芍形模馐恰痘暇氛暝尽钙障推腥性钙贰埂�
  《华严》在中国三种翻译,所以我们要晓得这个经是大经的目录提要,分量已经有这么大了,字字句句含无量义,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点都不过分。所以《华严经》的来源我们在此地略说,就是说明「菩提树下具宣说」,真的,一点不假。『如是教化满十方』,这个境界非常非常广大,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是不是只限於我们这个地球?不是的,遍法界虚空界。「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那个众生是讲十法界的众生,不是讲我们地球的。所以《华严》是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的根本法轮,所有一切经论都是《华严经》的某一部分、某一章、某一个单元,或者是某一个偈、某一句详细说明,真的是圆满智慧,我们要相信。不信佛的智慧,那是愚痴人。『此妙香神能听受』,成就妙香主稼神;由此可知,妙香神不是普通人,是诸佛如来示现的,他才有能力开演一切行法,教化众生。第九首:
  【佛於一切诸世间,悉使离忧生大喜,所有根欲皆治净,可爱乐神斯悟入。】
  这是第九尊见者爱乐主稼神的赞颂。他修学的法门,也是他修学的科目,是「能令法界一切众生,舍离懈怠忧恼等诸恶普清净解脱门」,这个长行的法门我们在前面讲得很详细。现在我们看这一首偈颂,他的赞颂,『佛於一切诸世间』,跟长行完全相应。「一切诸世间」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世间有讲三种世间:有情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讲这三种世间。这三种世间跟另外一个说法,十法界依正庄严,意思完全相同。『悉使离忧生大喜』,这里头境界很不可思议。我们世间人、现在世间人他相信科学,他不相信圣教,相信科学的人以为圣贤的教诲是迷信,毫无科学根据,这有什么法子?我们要冷静想一想,你做过梦没有?我做个梦,你也做个梦,他也做个梦,每一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你所梦的那些事,当你清醒过来的时候,你还能记得很清楚。世间还有不少人,这古今中外都有,把他梦中那些事情写成故事,写成小品的文学。这有没有科学根据?用科学来衡量一切,靠得住吗?有没有问题?我们有没有从这上多想一想?
  梦中有境界,还有定中有境界,这也是科学找不到根据的。我们看到许多宗教里面的修行人,在定中心地清净静坐的时候,有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境界,有见到过去,也有见到未来的,有见到我们常识能够理解的,有见到的境界是我们常识无法理解的,都找不到科学根据。科学果然是万能的吗?果然能够解决这世出世间所有问题吗?我们不能不多想想!圣贤人所说的,不可以用「不合科学」这一句话就把它推翻了,用「迷信」两个字就把它抛弃掉了,这个作法非常危险。现代我们居住在这个地球上,大家都向往科学,一切以科学为准则,现在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现在这个世间人有没有真正享受到福报?有不少人怀疑,这一个局面再发展下去,真的就像许多宗教经典里面所说的末日。末日不是圣贤教诲造成的,是什么造成?科学技术造成的。圣贤的教诲、宗教的教学不会有末日,科学的教育、科学的发展,发展到最后真的是世界末日。
  现在有不少人渐渐觉悟过来了,在西方有不少聪明人要向东方来取经,研究汉学,研究印度的宗教,特别是印度教,想在东方圣贤学说里面找到解决二十一世纪化解灾难的方法,解决社会严重问题的理论。我们读这一节经文「佛於一切诸世间,悉使离忧生大喜」,这一句很不容易!如何能令一切世间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离忧」就是离苦,「生大喜」就是得乐,这一句话我们要重视。我们在前面讲到这一句,使我们就连带想起,佛在《十善业道经》上告诉龙王的那一番话,那一段非常非常重要的开示,意思跟这里讲的完全相同。佛告龙王,《十善业道经》在龙宫里面讲的,龙王是当机者,佛说:「菩萨有一法,能离一切世间苦」。跟这个意思完全相同,怎么样能离世间一切苦?此地告诉我们『所有根欲皆治净』,这是总说;长行里面讲的「舍离懈怠忧恼等诸恶」,从此地对照来看,我们就晓得「根欲」就是懈怠忧恼。
  六道凡夫有五种受,心有忧喜,身有苦乐,这是说出相对的四类。身暂时离开苦乐,心里暂时离开忧喜,这个境界叫做「舍受」。所以,六道凡夫有「苦乐忧喜舍」五种受。谁受?你的心受,你的身受,身跟心合起来就是六根、六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也是眼耳鼻舌身,还得加个意识,六根六识在受。六识是心,六根是身。忧恼,忧是指心受,恼是指身受。「等诸恶」,无量无边的苦受都包括在其中。佛用什么方法教人永离这一切世间苦?佛用的是教学,教学里面顶重要的要好学,人不好学没有法子。好学的人一定是信解行证,好学的人一定能够放弃自己的成见,决定随顺善知识的教诲,我们才能离苦得乐,把离苦得乐的法子学会。《十善业道经》上讲的纲领好,「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一句我们应当重复念诵千遍万遍,万万遍,为什么?我们没有落实。落实之后还要天天唱诵,为什么?还有许许多多众生不知道,我们要做给他们看,我们要念给他们听,帮助他们觉悟,这才行。
  佛教众生真的是慈悲到了极处,不厌其烦多次重复,重要的教诲在经典里面我们所看到的,真的是千遍万遍,那个重要。中国无论学佛或者不学佛,大概现在不学佛的人看《金刚经》的少了,古时候不学佛的人、不信佛的人,也念过《金刚经》。从前读书人几乎在一生当中没有说是没有看过《金刚经》的,都看过,《金刚经》文字不多,五千多个字,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一部《金刚经》念下来,别的记不得,这一句很熟,为什么?重复的遍数太多了,重要!对於佛陀的教诲你要接受,那个受持的受就是你要接受。怎样才叫接受?能信、能解、能行这叫接受,接受之后你要保持,什么叫保持?念念不失这叫持。这是大道,大道不可须臾离开,我们懂不懂这一句话的意思?念兹在兹,你才能证果。「受持」两个字里面的含义就是信解行证,后面读诵、为人演说那是利他的,自利就是这两个字。
  为什么天天要读诵?读给别人听的。一个人在佛堂读经或者在自己房间读经,没有人听,你记住没有「人」听,但是什么?有鬼神听。所以我们念念是为法界众生,不能说没有人听我就不念了,有鬼神听,有其他法界众生在听,我们怎么能不念?这是大悲心,这是真正利益众生,我们有没有做到?后面一句「为人演说」,这一句就是指定了,这是为我们现前我们生在人道,要为他们表演,要为他们解说。表演什么?我做给他看。《金刚经》上说的菩萨,我要像个菩萨,做个菩萨样子给他看,菩萨是什么样子?「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换句话说,身心世界一切放得下。无我相是身,无我见是心,身心;众生、寿者那是世界,寿者是世,众生是界;人相、众生相这是界,寿者是讲过去现在未来,是讲时间,合起来身心世界,统统放下,这个人叫菩萨。
  如果身心世界没有放下,佛在《金刚般若》里面讲,那是假菩萨,不是真菩萨。经文上是这么说的,「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不是这个意思吗?这一句我说得通俗一点,身心世界没有放下即非菩萨,你受了菩萨戒有什么用?你不是菩萨。真菩萨一定身心世界统统放下,我们要做出样子来给人看,统统放下。放下之后要提起,提起是什么?「读诵、为人演说」。身心世界放下是在受持里头,《金刚经》上讲的这些道理、这些方法境界,我们有没有接受?我们有没有做到?有没有尽形寿的做到?这是属於受持两个字。因为你是菩萨,菩萨念念不舍众生,所以你要读诵,你要为人演说。读诵是利益十法界众生,为人演说是利益人道众生,但是要晓得,同时也利益十法界众生,因为你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他们知道。我们看不见他们,他们看得见我们,我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他们能听得到我们的声音,然后你才晓得这一句话的含义多深!境界多广!
  我们再想想佛在《十善业道经》上给我们的开示,那是多么的重要,那才叫真正对初学。我们学佛就要从这里学起,他讲善法的指十善业道,他讲得并不深、并不复杂。不杀生我们做到没有?不偷盗、不淫欲,在家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做到没有?不仅仅身口要受持,最重要是意,念头!我们还有十恶的念头,那就不行,那就不善。念头上有夹杂,夹杂就不善。诸位一定要晓得,这在整个佛法教学当中,的确是教初学。这个人有没有皈依?还没有皈依,还没有入门,这是佛法教学的先修班、预备班,没有入门,皈依才入门。我们现在有没有入门?说老实话,我们没有入门。皈依是一个形式,形式上我们皈了依,我们受了戒,受了戒这个戒条没有做到,不要说多,五戒都没做到。皈依,这个三皈一条都没做到。
  我们同学们都知道,皈依佛是什么意思?觉而不迷,而我们现在依旧是迷而不觉,所以皈依佛这一条没有做到。皈依法是正而不邪,我们今天起心动念、生活行持,还是邪而不正,皈依法这一条也没有做到。皈依僧是净而不染,我们现前身心依旧是染而不净,这一条也没有做到。三皈只有形式没有实质,这不是佛陀的教诲。「佛教」这两个字我们今天为了避免一般人的误会,不得不罗嗦一点,「佛陀的教诲」。如果单说佛教,人家很容易误会是宗教,这是宗教里面的佛教;我们把话说清楚,是佛陀的教诲,是佛陀的教育,这样的体认就正确,没有把佛教误解。我们有没有接受佛陀的教诲?天天在这个讲堂,展开经卷我们大家在一起学习,好像是真的,是那么回事情,离开讲堂依旧随顺烦恼习气,依旧搞贪瞋痴慢、搞名闻利养,真的是所学非所用。佛法里面讲无比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只是听说,自己没有享受到,自己也非常羡慕,虽羡慕,怎么样?得不到。你有没有问一问为什么没有得到?没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没有真干!於是我们的忧悲苦恼放不下。我们心有忧喜,身有苦乐,还是堕落在六道里头,依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生死凡夫。
  如果你还以为值得骄傲,那你就大错特错,你有什么值得骄傲?印光大师,这许多人都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化身再来的,人家是什么态度?常惭愧僧。我们都尊敬他、都佩服他,都觉得他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