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我们受,不是的,是自己造的。所以一定要有真实智慧,把这些事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切众生平等,佛在经上说得好,「生佛平等」,这个话说得好,生是众生,佛是诸佛如来。他不说佛生平等,他尊敬别人。众生跟佛平等,没有高下。我们今天看人还有高下,错了!这不是学佛。平等是佛法界,平等是佛心,清净是佛心,真诚是佛心,我们从这个地方学。处事待人接物是我们修学的处所,古德所谓「菩萨学处」,一切时、一切处皆是菩萨学处,我们要知道怎样去修学,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
  在《华严经》上,这么多的圣众说出他们自己修学不同的法门,提供我们做参考,让我们看了之后恍然大悟,果然是殊途同归。方法不一样,法门不相同,目标、方向、境界完全相同,我们的心就定了。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都欢欢喜喜一门深入,你一定能得解脱。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九四卷)  2001/2/1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94
  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夜神长行,第二句:
  【喜眼观世主夜神,得广大清净可爱乐功德相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明,这一位夜神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里面「发光地」的善友。在「入法界品」里面,夜神的名字叫「喜目观察众生」,这个地方我们所看到他的名字是「喜眼观世」,后面这个名称,善财童子参访的名称是「喜目观察众生」,名字稍微有一点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这个地方说他修学的法门是『广大清净可爱乐功德相』,善财童子参学的时候,他的法门是「大势力普喜幢」,名称稍微有一点差别,可是意思还是相同。
  我们要怎样来学习?首先,我们要懂得「功德相」这三个字的意思。什么叫「功德」?「功德相」是指的什么?在佛门里面常常讲,普遍的劝大家要多修功德,甚至於我们看到许多道场,大殿上放了一个收钱的箱子,叫「功德箱」,这是对於功德两个字的意义误会了。在佛门里面出钱出力,做的是福德,不是功德。福德跟功德我们一定要把它辨别清楚。
  在古时候,达摩祖师初到中国来的时候,见到梁武帝,梁武帝是我们佛门的大护法,替佛教做了许许多多的事业。单说建道场,历史上留下来的记载,他建了四百八十个寺庙,帮助出家人十几万人,他供养。达摩祖师跟他见面的时候,他就把他所做的这些事业告诉达摩祖师,然后向达摩祖师请教:我做的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回答他说:并无功德。这个话是真实话,梁武帝听了很不高兴,所以达摩跟梁武帝就没有缘分,他就不护持他,这样子达摩就跑到少林寺去面壁了。如果梁武帝要问:我的福报大不大?达摩祖师一定说:很大很大。他做的是福德,不是功德。福德不能解决问题,《坛经》里面讲,生死大事福德是不能解决的,解决生死大事要功德。
  功德跟福德有差别。什么是功德?戒定慧三学是功德。持戒得定,持戒有功,定就是德;修定有功,开慧是德。由此可知,功是修因,德是果证。由此可知,福德可以给人,我有福德,我自己不享,可以给大家享。功德没有办法给人,功德是自己的。我得到的定、我得到的慧没有办法给人,我得到的福报可以给人,这是必须要辨别清楚的,功德跟福德不能混在一起。但是在相上来说,功德相跟福德相的确是很难辨别,为什么?都是属於断恶修善。譬如说持戒,我们修十善业道是持戒,持戒不能得定,这个持戒是福德,不是功德。他虽然修的功,它后头没有德,没有德就变成福。持戒清净,人天福报;不杀生得长寿报,不偷盗得财富的果报,不邪淫得好眷属的果报,那都是修因,有果报的,变成福德边的事情。如果持戒得定,这个持戒是功德。
  我们看到有一些人持戒持得很好,但是他不会得定,怎么不会得定?自己戒律很清净,常常看到别人不持戒就不高兴、就生烦恼,「这个人破戒,那个人不持戒」,他天天去批评别人,生烦恼。这个持戒是福报、是福德,不是功德。怎样持戒才是功德,才会得定?《坛经》上六祖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个人持戒他必定能得定。为什么?他不见别人过,他的心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这个持戒是功德。换句话说,断恶修善,著相的是福德,离相的是功德,这个说法诸位就很好懂。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真正像《般若经》上讲的「三轮体空」,是功德。为什么?与戒定慧相应。著相就是福德,像刚才讲的这个例子,梁武帝所修的统统著相,他没有离相。著相是福德边事,离相是功德边事。离相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所以我们断恶修善,一定要离分别执著,不求果报,只求心地清净,心安理得,只求这个,绝不求任何果报。你这个作法,你天天在修积,是功德。
  功德里面决定有福德,福德里头没有功德。我们再讲得清楚一点,再讲得明显一点,人有自私自利,无论修学什么全是福德,自私自利没离开。自私自利放下了,念念为社会、为众生、为大众,没有一丝毫是为自己,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全是功德。这是我们常常在讲席里头劝勉大家,要把自私自利的念头转过来,我们菩提道上才会一帆风顺。把这个念头转过来,念念都为众生,念念为正法久住。
  新加坡居士林李木源居士,我昨天晚上跟他见面,最近他身体不很好,我劝他多休养。他家庭不要了,事业也不要了,一切都放下,为什么?全心全力为佛法,为培养人才,没有一点私心。我想他一生最遗憾的事情,弥陀村没有搞成功,这是受到许许多多的障碍,外缘不好,不是不尽心,不是不努力。杨厝港的地方没有办法拿到,洪老居士也往生了。然后有一个机缘,「唐城」,那个时候确实谈得非常接近了,很可能拿到,到最后的时候还是拿不到,听说现在唐城也没有卖掉。那个时候唐城要给我们,地主确实还可以拿到一千多万,我看现在唐城是一文不值,缘不具足。最后被逼著,居士林自己本身还有一点点的空地,现在已经动工了,把它改成宿舍,预计是盖七层楼,大概将来可能有两百多个房间。我说,这样也好,我们人力、财力、物力集中,比较好管理。居士林讲堂、念佛堂,这一栋大楼是五层楼,上面再建两层,建七层,这个工程预计要两年半。所以我们下个月讲经、念佛都要搬开了,那一边在施工,逼不得已,我们还是要做。
  他这样的发心,我一定要协助他,我们一定是紧密的合作,在这个世间活一天,我们会做一天。人要讲道义,见利忘义,这不但不是修行人,连儒家的君子都做不到。见利忘义,儒家常讲那是小人,他会有什么成就?我们都不是为自己,都是一心在为佛法、在为众生。除此之外,我们还尽心尽力在推动宗教、种族和睦。为什么要做这桩事情?因为现在这个世界不安定,没有和平,灾难频繁。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够团结,都能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这个灾难可以化解;纵然不能化解,这个灾难可以减轻,时间可以推迟,这是肯定的。佛法里头讲的道理,依报随著正报转。我们存心向善,一心向善,纵然许许多多人在这里障碍我们、为难我们,我们也没有把它放在心上,我们还是认真努力去做。我们知道这个事情能做成功,众生有福;事情做不成功,众生没有福,自己的功德是圆满的。《楞严经》上佛说「发意圆成」,圆满功德。我们发的心是真心,发的是真心就是圆满功德。事情有障碍,做不成,是众生没有福,我们已经尽心尽力了。
  那一边施工,将来我们的讲经、念佛堂都要迁移,初步的构想是用我们楼下,现在东西都搬走了,清出来了,旁边杨氏宗亲会,对面杜氏宗亲会,这都是我们租下来的地方,下面都可以做为讲堂。我们讲经还是在这里讲,下面用大银幕,这是个办法。当然如果有更妥善的方法,我们都会进行,希望念佛跟讲经不会因为工程而中断。会长天天在操心,天天在策画,我们看到之后,从内心里头感激、佩服。在这个世间找不到这样一个护法,他所作所为是经上讲的「功德相」。为什么?他没有为自己,名闻利养他连边都不沾。
  我跟他解释,也是怕大家误会,我们在澳洲图文巴建道场,我为什么要建?我今年七十五岁了,这些人当年在图书馆出家,跟著我都十几年了,有二十几年的。我死了之后,他们连一个修学的道场都没有,我对不起他们。虽然李会长很慈悲,收容了我们,这些人没有拿到新加坡的居留,会长在没有问题,会长哪一天往生,底下的人是不是这样的拥护,就很难说了。所以大家心不安,必须要给他们自己找一个地方,他们就会安心。在此地,他也不会害怕,人家问:你道场在哪里?「我道场在图文巴。」现在问:你道场在哪里?说不出话出来。所以为了安定他们,这才那边建个道场。为什么不在新加坡建?新加坡我没有权利买有土地的房子,我现在拿的是新加坡永久居留,可以买楼房没有地的,行!有地皮的房子我没有资格买,难在这里;而且此地的房子太贵。所以那边的缘成熟了,我在澳洲拿的也是永久居留,但是有权利买房子、买地,正好碰到图文巴有一个教堂要卖,我们很顺利的把它买过来。
  这个教堂非常兴旺,是他们的信徒太多了,这个地方没有办法容纳,所以他必须找一个大地方盖大教堂,把这个地方让给我们。很兴旺,我们看到很欢喜。教堂两边的两栋房子也买下来,我们现在的总面积有八万多尺,大概差不多有八万三千尺。需用的钱是八十万,澳洲钱八十万,跟新加坡钱差不多,八十万在新加坡买一层楼房买不到。前天我们这里有个同修,大家晓得莉芳,她现在搬了一个新房子,要我到她家去看看。我去看看,实在讲也不很大,四个房间,一个大厅,也没有地皮,楼房一层。我问她:你这个房子多少钱?两百五十万。所以我们在那里八十万,在此地买那个楼不行,差太远了。澳洲生活程度低,生活容易;此地不容易,这个地方的消费太高了,这是寸土寸金。所以一切因缘成就,使这一批人让他身心安稳。在那边我给他们定的功课,比这边培训班同学们的功课还要严格,认真修学,希望自己在道业、学业都能成就。我请两个老师在那边专门教他们,一个教国文,一位教英文。经典的学习跟我们培训班的方式完全相同,现在那边住十几个人,认真努力修学。他们前天上课,好像今天是第三天,那边也在上课。
  至於古晋那边我建了一个道场,这个道场完全是提供给在家同修进修的。我们这么多年,都是依靠在家同修的供养,在家同修的恩德我们不能够忘记,我们也没有很大的力量来报答,所以建一个道场,在古晋。在家同修如果有假期,喜欢念佛,等於说到那边去度假念佛。那个道场是个常年佛七,天天念佛、听经,听经我们是播放录像带,我们会派两位法师住在那个地方,带领大家念佛。这个道场可以住一百个人,我们有五十个房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