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赜涝侗3智寰黄降龋辉诤酢�
菩萨要示现做一个商主,他做生意就好自在,赚了钱他也不会有欢喜心,赔了钱他也不生一点烦恼,被人坑了,被人骗了,欢欢喜喜。为什么?后面有大福报来。怎么知道有大福报来?因为「福量同虚空」,他会有大福报来。所以有去有来,没有去,怎么会有来?
往年我们有一位校友到大陆去探亲,带了很多礼物,听说大陆同胞喜欢黄金,就买了很多戒子、项炼、手镯,买了很多,带到大陆去准备送给亲戚朋友。进入大陆之后,不多久,好像是在车上被一个扒手扒去,全部都丢光了。他也不生烦恼,「我送给那些人,跟送给小偷,没有两样,反正都是送人的」,心开意解,他不生烦恼。亲戚朋友是同胞,那些小偷们也是同胞,给哪个不都一样吗?念头一转,这个心多么自在,这叫福量。如果斤斤计较,「这是我的家亲眷属,那不是我的同胞」,你就烦恼了;烦恼,也追不回来。所以学佛的人念头一转,多么自在!
何况我们学佛的人都相信因果报应,因果通三世,「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自己造作业因定的。真的是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你真正通达明了事实真相,你才知道这个世间,人要想占人的便宜,没这回事情;说哪个人吃了亏,也没有这个事情,不可能。这一生我占他的便宜,来生他占我的便宜,还掉了,抵消掉了;这一生他吃了亏,来生我要吃亏。理事都搞清楚、都搞明白,我们的心平静了,我们才真正懂得怎样生活,怎样处事待人接物。要与性德相应,万万不可以与自己的烦恼习气相应;与自己烦恼习气,那「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地藏经》上讲得很清楚、讲得很明白。真正通达明白了,这个人才不会造业,才不会造罪。
过去生中所造的,在这一生当中把它消掉,消业障,不再造业。还造作罪业的那些人,对於佛讲的道理他没有懂;虽然学佛,依旧是迷惑颠倒;虽然天天读经,经里头讲的理论教诲,他完全不能够领会;我们一般讲,是业障太重了。对於这些人,我们要同情他,要原谅他,还要帮助他。业障稍稍消除,他就肯回头,欢喜回头。所以我们在处事待人接物,总得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
福报决定要给众生去享,不要自己去享受,这个福报永远享不尽;福报一味自己去享,几天就享完了。这个事情跟世法没有两样,世间人储蓄很艰难,每个月赚一点钱,在里头提出一点储蓄,储蓄了几十年,才有一个可观的数目;如果拿去花天酒地,不到一个月就花光了;如果去赌博,恐怕几分钟就花光了,我们看得太多了。早年我们在台北,西门町那边有个西瓜大王,听说是发了大财,以后儿子长大,听说赌博一晚上输光了,全部财产输尽了;对方还不错,给他一百万安家费,让你还能活得下去。老子几十年的积蓄,他一晚上就把它花光。佛跟我们讲,我们的福报也是如此,福报要积功累德。要知道节俭是真正的享福,我们看孔老夫子,学生对老师的赞叹,老师的德行,学生们公认的五种德行:「温、良、恭、俭、让」,节俭、忍让;佛菩萨就更不必说,诸佛菩萨的示现,物质生活都相当清苦,一丝毫奢侈都没有,所以他福报享受不尽。我们在这部经上看到它的来源,一个是性德,一个是修德;虽有性德,没有修德,你的智慧福德不能现前,必须要有修德。
『凡有所作无空过』,这一句话非常重要,我们要牢牢的记住。「凡有所作」,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每天、每一个时辰都不空过。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在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帮助一切众生回头。要帮助别人,首先自己要做一个好样子。起心动念,这个「念」是正念,不是邪念,言语是正语,行为是正行,佛家讲的「八正道」,不可须臾离开的,念兹在兹,这就是自行化他。人见不到的地方,鬼神见到,我们帮助众生,不仅仅限於人道,九法界众生都是我们帮助的对象,所以人看不见,鬼神看得见。所谓是「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怎么能做亏心事?怎么能以为人不知?这种念头实在讲是真正的自欺欺人,他不能成就。能成就的人,完全透明的,没有一丝毫隐蔽。
有一年,我在美国迈阿密讲经,就是讲《认识佛教》,现在流通的小册子。听众里面有几位,用中国的话来说特异功能的人,我们一般讲有天眼通的人,有两、三个,美国人。我去讲经带了一些结缘的书去,这书里头有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的注解,带了几十本过去,跟大家结缘。前面有一张照片,就是这一张,夏莲居老居士这张照片,这几个特异功能人一看这个照片非常惊讶,他说:这个人身体是透明的。我们看不出来,他从照片上看,这个人身体透明的。我们凡人身体是污染的,不透明。这个人身体透明的,透明表示什么?他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他没有自私自利,他没有贪瞋痴慢;人心透明的,身透明的。这些外国人跟夏老,不但没有见过面,听也没听说过,他知道「这个人已经不在世了」,说得都非常清楚,说得很准确。
我们的心被污染了,一定要懂得恢复清净心,决定不可以做亏心事,一般世间人讲要凭良心做事,我们就不空过。起心动念皆善念,都是为众生,都是为社会,决不为自己,决不为自己小团体的利益,要为天下国家的利益,不能为小团体。要放眼世界,念念祈求世界和平,社会安定,整个世界的大社会安定,人民都能够过著幸福美满的生活,佛陀教育目的就达到了。佛教的目的是离苦得乐,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苦从哪里来的?前面讲苦从迷惑颠倒、造作恶业来的;乐从哪里来的?乐从大彻大悟、修善积德来的。我们今天明白了,念念当中要断恶。所以从根本修,把恶的念头断掉,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个恶念。别人以恶念对我,可以,他没觉悟;我再要以恶念对别人,我错了,我又迷了。也许说这样你不是吃了亏吗?是的,你们眼睛看到是吃亏,可是我的眼睛看到我占大便宜了。为什么?你将来还搞六道轮回,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占大便宜。所以古人说「吃亏是福」,这个地方你不肯吃亏,那好,你继续搞六道轮回,你错了。这里肯吃亏、肯舍、肯放下,你们慢慢去搞,我到极乐世界去作佛了。这个道理要懂、要明白,然后无论吃亏上当,我们都得大欢喜、都得大自在,一丝毫挂碍都没有,这是佛法讲「解脱」。
我们从这部经读到这个地方,每一位菩萨得的法门,最后三个字「解脱门」,我们才能真正得到解脱。不肯吃亏,不肯上当,不肯让别人占自己的便宜,你永远不得解脱。解脱是对轮回讲的,广义是对十法界讲的,你没有办法脱离轮回,你没有办法脱离十法界。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心结解开,你就脱离了,一丝毫的忧虑牵挂都没有,这是真心,这是本性现前。凡是有牵挂,还有忧虑,这是凡情、俗情,脱离不了六道轮回。
第三句「凡有所作」,「所作」里头包括念头,这是意的所作;言语,口的所作;身体、动作是身的所作。你所作的行为总不外乎身口意,三业要清净,三业要纯正,你就没有空过了。在我们今天这个境界里头来说,我们没有觉悟,这都是事实。没有觉悟的人,要想一切造作不空过,决定随顺佛陀教诲,依教奉行。到自己哪一天明心见性,彻底觉悟,你的性德自然流露,自自然然没有过失。所以在我们的分上,只有随顺佛陀教诲,决定不能随顺自己烦恼习气。我想怎么样,我以为怎么样,这就坏了。为什么?随顺自己烦恼习气,总怕在这个世间吃了亏,总怕别人占了我的便宜。这个思惟是六道的思惟,哪里能出得了三界?
由此可知,「放下」这两个字说得容易,真正做到不容易。你还有这个意念,你没有放下,这是三界六道的根。这个根,你不能放下,你不能拔除,你在佛法里面修学成就有限,充其量修一点人天福报。人天福报是恭惟你的,为什么?很可能你的福报是在饿鬼、畜生道里面享受。畜生道享福,这个太普遍了,诸位稍微留心,人家养的宠物,畜生道享福的。我们愿不愿意来生被人家当宠物去养?愿不愿意来生作鬼神受人家去祭拜?那是鬼道里面享福的,这个错了。福报享尽,还是要堕落,这事情麻烦大了!
佛在此地,这是很高的警惕,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不能犯过失。标准就是十善业道,起心动念立刻就要想到,我与佛的教诲相应不相应,就是与十善相应不相应?如果与十善不相应,那就是十恶。佛讲的标准简单,容易记,能够记得很牢,才能产生效果,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立刻就想到这个标准,就可以跟这个标准核对一下,我们的念头是善还是恶?我的言语是善还是恶?我的行为是善还是恶?念念都要依靠这个标准,这叫依教奉行,这是真正从根本修。
诸位果然明白,果然懂得,你不妨试验试验,三个月就有很明显的效果。做三个月的功夫,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就是你的思想言行与十善相应,与十恶相背,三个月之后,你的相貌变了,你的体质变了。为什么?相随心转;相随心转,体质也随心转,它真有效果。你不肯真正修,天天在研究经教、在讨论经教、在讲解经教,不能把经教教诲落实在生活上,那还是没有用;换句话说,你该堕落还是堕落,该轮回还是搞轮回,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一定要落实。
『如是解脱华缨得』,妙华璎珞主昼神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做给我们看的,他得到了。他将他的修学成果给我们做出报告,提供我们做参考。我们一心念佛,这是主修、正修,菩萨提供种种的教诲,都给我们做助修,正助双修,我们这一生决定得成就。主昼神这一章到此地介绍完了,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九三卷) 2001/2/1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93
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夜神长行,第一句:
【复次普德净光主夜神,得寂静禅定乐大勇健解脱门。】
形象上我们看到他的身分是主夜神,实际上都是诸佛如来的化身。又何况这里所列的十位尊神,其中有七位是善财童子参学的善友,他们所代表的是地上菩萨;由此可知,这个意义就非常非常之深。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普德净光,即善财离垢地善友,彼名全同,法门名寂静禅定乐普游步。普游步言,即大勇健也;寂静禅定乐,即是定体,现法乐住,故名为乐。大勇健者,即是定用,健则堪能,勇则无畏,谓见佛静机,游戏神通,故名勇健,亦游步也。勇健广大,故称普德,无惑智俱,可谓净光。」清凉在这一章里面注解都相当的详细,由此可知,菩萨表法的义趣非常深远,我们应当认真的来学习。
先从名号上来说,他的名号是『普德净光』。我们知道在这一部经上,最殊胜的地方就是它有圆满的理论,有周密的方法,而且还带表演;五十三参是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怎样把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的道理方法,完全落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