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颐遣抛笥曳暝矗拍苷嬲龅嚼硎挛薨⑹率挛薨N裁矗慷嘣辉且徊皇嵌痘稀匪怠付嗉词且唬患词嵌啵欢嗖欢梗皇歉嗍侵σ斗泵挥谐逋弧�
所有一切冲突误会,都是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产生的误会。明了事实真相的人,这些隔碍都没有了;换句话说,妄想分别执著断尽了,不可能再生。不了解事实真相的人,妄想执著天天在增长。这也是学佛法的难处,这个难关要怎么样把它突破,我们的修学就一帆风顺,这是很多同修关心的事情。关心是一桩事情,如何去体认那又是一桩事情,真的要想在佛法里得到「真实之利」;《无量寿经》上讲得好,三个真实,「真实之际」就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像刚才讲的一、多,一元、多元。一元、多元是哲学上的名词,我们借用,含义不相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要深深去体会,要细心去观察,都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之处。
你要是不肯时时观察,这个「时时观察」,我用这个名词大家好懂,就是禅宗里面讲的「疑情」。宗门祖师大德常讲,「小疑就有小悟,大疑就有大悟」,你没有疑情,你永远不会开悟。疑情不是怀疑,怀疑怎么行?也就是常常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不要去求答案,你求答案永远求不到。你放在心上有这么一桩事情,精神逐渐逐渐集中,不想别的,单单存在这个问题,不定什么时候、什么因缘豁然开悟,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不是你思考得到解决,思考得到解决是假的不是真的。豁然大悟,就像睡觉一下醒过来,一跟多的真相现前了,「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体,也是《华严经》佛所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完全呈现在你面前,你悟入了。
其实这个事情什么时候不呈现?什么处所不呈现?觉悟人悟了之后,人家问他:你见性了,性在哪里?随便拈一物皆是,无有一法不是,无处不是、无时不是、无物不是。一切时、一切处、一切物是什么?那是多,那是多元,就像一棵大树一样,那是树枝、树梢、树叶、花果。一是什么?一是根本。根本跟所有这一棵大树是一体、是整体的,不能分的。所以一多不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四句话就把事实真相圆圆满满的烘托出来。
禅宗不说,要你自己去证得,悟入、证得;教下说,说了之后,叫你去证。这是两个法门,两种不同教学的方法,这称为「宗门教下」。宗门难,必须上根利智才有办法悟入;教下是中下根性的人得利益。你跟我讲,等於说路给我指出来,我照这个走,一路走一路求证,这就叫好学,真干。烦恼习气虽然多,我要一年比一年减少,不像禅宗是叫你一下就断掉,我们是慢慢来。走到功夫真正得力的时候,月月减少。初学的时候总得要一年比一年少,你才会有进步,然后要进步到一个月比一个月少,再进步,现在讲一个星期比一个星期少,你的功夫就突飞猛进了。要真干,从你日常生活当中能看得出来,从你学经教,更明显能看得出来。为什么?智慧没有开,这个经教不懂,看注解也不懂,学得很辛苦;开了之后,字字都放光,字字句句无量义,讲不完的、讲不尽的,从这里看出来了。
所以不放下怎么行?放下是放下障碍,放下障碍自性本具般若、本具的德能、本具的相好,你把这个障碍放下。总的说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佛经的名词叫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无明烦恼是妄想,尘沙烦恼是分别,见思烦恼是执著,只要把这些东西彻底放下,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恢复,这不是从外头来的。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四七卷) 2000/8/2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47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迦楼罗王长行,第六句:
【坚法净光迦楼罗王,得成就无边众生差别智解脱门。】
菩萨的名号『坚法净光』,「坚法」是定,「净光」是慧。定与慧是互为体用的,定是体,慧就是作用,慧是体,定就是作用,所以在定里面有坚固的意思,慧里面有光明的意思。唯有定慧才能够帮助自己解脱,也能够成就一切众生。
在中国近代,对佛法影响最大的、最深刻的,无过於印光大师。印祖一生修学的基础奠定在儒、佛之大道,我们在《文钞》里面看到,许许多多地方他用儒来解释佛,用佛来解释儒,不仅仅儒跟佛融会贯通,实在是成就真实圆满的智慧,这一点非常非常之难得。
菩萨在此地,他自己修学是『成就无边众生差别智解脱门』。我们从这个法门的名称就晓得,菩萨是一位弘法的法师,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从这个地方成无上道的。众生无量无边,他们的知识也是无量无边。我们不讲虚空法界,单单说这个地球,这个地球东西方的文化就不相同。西方的文化实在讲是多元的,东方的文化是一体的,这个从历史上可以得到证明。西方一直到今天都没有统一,而中国这一块土地,在形式上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是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说老实话,夏商周就统一了,比秦始皇还要超过一千多年。所以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中国虽然在当时有许许多多小国家,就如同当时的印度一样,但是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人,无不向往、仰慕高度的文化。而中国古圣先贤,提倡王道,而不是霸道。处事待人接物,我们今天讲政治上所有一切措施是以仁义为本,不讲霸权,所以这不是霸道,叫王道。西方一直到今天都不懂得王道,霸道里面他有争,有竞争、有争执,彼此互相不相让;王道是忍让,是包容、是忍让。所以中国可以说是,从夏商周在文化上已经统一了。
中国宗教不发达。我们要是看看西方人,西方的文化,大家都晓得,希腊的文化,罗马的文化,基督教的文化,犹太教的文化,伊斯兰的文化,到今天都不能够融合,这就是讲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就是此地讲的「众生差别智」,差别智再多,就像一棵树一样,树干再多,树枝再多,树叶再多,要知道一个根本。所以多元几时要能够融归到一元,天下太平,所有一切斗争都没有了。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一定要归到一元才办得到。一元妨不妨害多元?不妨害!一元的认知理念,多元的善美,我们一般讲真善美,真是一元,善跟美是多元的,这个世界才美好。
从哪里看出来?从《大方广佛华严经》就展现出来。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这么多人,这么多人物,看到这么多的法门,多元。他们为什么多元能够这么融洽?因为他们知道是同一个根生的,这就是所谓「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理是真理。佛在这个经上告诉我们,「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十法界依正庄严同一个根。但是十法界依正庄严,色相千差万别,无量无边,没有一个不善,没有一个不美。从真善美里面生出来的是真实智慧,真实智慧你的生活就圆满、就美好,这是法身大士、诸佛如来的境界。
今天西方多元文化为什么不能统一?我常常讲的,他们的认知深度不够。像一棵大树一样,它没有看到根本,它只看到它这一个枝,跟隔壁那个枝对立的,它不晓得这许许多多枝底下是同一个干,它不知道。所以我常讲解决问题用什么方法最好?深入经藏。每一个宗教深入他自己的经藏,到最后都找到,发现是原来同一个根。所有不同的文化,如果你深入,也会找到同一个根源。然后才恍然大悟,「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就是美与慧,善、美、慧,一切众生才真正过到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文化终极的目标。
可是在这里面也有幸、有不幸,幸运的是有少数大智大觉,我们称为圣人,他们觉悟了,他们找到根本;还有多数人没有找到根本,执著在枝干,於是发生严重的冲突。像释迦牟尼佛他这一族,在中世纪就被人消灭了。我们要看清楚,把释迦佛这一族消灭,对释迦佛来讲毫无损伤,可是对我们这个世间人来说,损失就太大了。为什么?这么好的教化把它断灭了,这个世间人又要迷惑很长久,又要受多少苦难,没有圣贤来教诲。为什么人家要把他消灭掉?不知道,人家执著这个枝干跟你两个是对敌。这一类事情,在我们这个地球,过去历史上发生的次数太多太多了。将来还会不会发生?不能说不可能,很有可能。这个世界上有些野心分子主张霸道,王道不重视武备,不重视,霸道天天在发展军事武力,总是想用武力来统治世界,确实他能够达到他的目的,但是人类遭受了不幸。王道统治世界是用教育、用教学,让一切众生觉悟,决定不是用武力,用仁慈,用道义,仁慈道义抵不过武力。中国这个东方文化跟西方文化接触的时候,近代我们要遭受这个苦难;虽然不像释迦族一样被灭亡,我们这两、三百年苦难够受的。
於是我们就想到,佛家讲的护法很有道理。我们一进寺庙的大门,第一个殿天王殿护法,四大天王都是武装。这就是说明了,必须用武装来护法,武装不是侵略别人的,不是占有别人的,武装的目的是护法。如果没有这些武力、这些将军在护法,恐怕弥勒菩萨早就被人打倒,那个仁慈博爱行不通,很有道理,你愈想愈有道理。所以王道也不能不讲求军备,这个军备是护法的,决定不是侵略别人的,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这是我们从历史、从文化、从佛法里面,得出来这个结论。其实佛早就教导我们,我们疏忽了,没有留意。
众生由於生活环境不相同,特别是在过去,交通不发达,资讯没有发明,人与人之间往来受到山川的阻隔,生活的空间很小,多少人都生活生长在这一个地区,邻近的地区一生都没有去过,所谓是老死不相往来,於是每一个地区语言不相同、生活习惯不相同、文化不相同、宗教信仰不相同,这才造成多元文化。中国文化虽然是多元,被一元融化成为一元,这个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文字的统一。语言虽然不统一,中国现在各个地方方言都不一样,有很多地方方言我们听不懂,可是写的字都懂,文字统一。西方现在许许多多国家文字没统一,所以要达到多元融会成一元,那还有相当一个距离。这些东西细细你去研究、去观察,很值得玩味!
诸佛菩萨教化众生,诸位《普门品》念得多,中国学佛的同学,不管学哪个法门,大概没有说是没有念过《普门品》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大家都知道,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该给他说什么法就说什么法,所以佛没有一定的身相,佛也没有定法可说,活的不是死的。活的东西要内证,要真正契入真实的境界。《无量寿经》一开端就告诉我们,「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开是开示、展开,化是变化,真实之际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真实之际是心性;《无量寿经》上讲开化,就是宗门讲的明、讲的见。能到这个境界,《华严经》上讲法身菩萨,他的生活是真实之际,我们今天讲宇宙人生的真相。
如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