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5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醵氖焙颍褪蔷邮苛峙员吣嵌按舐ィ挥刑赋桑徽獠耪业窖钬雀壅飧龅胤剑衷谝膊怀晒Γ毡救苏季莶豢戏牌蛔罱柑瞥恰梗终业搅恕N颐鞘且桓鍪裁葱奶恳磺蟹鹌腥才牛芄桓愠晒Γ磺兄谏#颐且⌒木×ξ蠹曳瘛8悴怀晒Γ谏挥懈1ǎ颐亲约河懈#裁矗渴∈拢筒灰敲囱倮汀V谏挥懈#颐亲约河懈#恢谏懈#颐亲约阂倮汀K砸磺蟹鹌腥才牛灰约翰僖坏阈摹5比晃颐且沧8R磺兄谏艿梅鹌腥幕つ睿芄坏玫揭磺猩粕竦挠祷ぃ置饽选N颐遣慌滦晾停傩量辔颐且不断踩プ觯饨醒Х穑饨醒腥谎Х鹌腥纳睿Х鹌腥κ麓私游铮Х鹌腥磺兄谏瘛N钕资鞘兰淙私驳模鸱ɡ锿酚忻挥校棵挥小N裁疵挥校课钕祝形也盼钕祝尬宜钕祝糠鸱ò盐抑础⒎ㄖ炊挤畔铝耍褂惺裁次钕椎模克晕钕桌锿凡桓刹痪唬鸱ú攀钦媲寰弧�
  『净宝月天子』,他给我们做示范,这是诸佛如来示现,为一切众生修苦行。这个话诸位要听懂,为一切众生修苦行,是众生眼里面所看的。「深心欢喜」这一句是双关语,这里头意思很多,就诸佛菩萨来说深心欢喜,凡夫看到他一切苦行,两个不同的境界,这是一个说法,是就凡圣二边来讲的;如果就凡夫这边来说,凡夫看到佛菩萨的生活行持也能够生深心欢喜,这个深心是决定没有疑惑,对於佛菩萨信得过,这个深心指这个意思,欢喜接受佛菩萨的教诲。由此可知,深心欢喜有程度上浅深差别,这个差别很大,我们一定要懂得。我们学佛,如果得不到法喜,就很容易退转。为什么得不到法喜?没有能够真正了解佛法,也就是说缺乏正解正信,所以你得不到法喜。正解、正信,我们中下根性的人决定在多闻,所以不能多闻,就没有办法成就自己的正解、正信,没有正解、正信就得不到法喜。多闻从哪里来?一定要自己发心多读,多讲解,多研究讨论。讲解、研究讨论就是古人讲的参学,我们讲给别人听,讲给别人听就是自己学习的心得报告,报告完了之后向听众请教,请教不是几句客气话,认真向人讨教。所以我们的学习不够,没有认真向听众求教,只是在台上讲几句客气话而已,请大家批评指正,下台之后就永远不相干了。时时刻刻要向人请教,下台之后,当然散会了,人家要赶著回家去休息,无论在什么时候见到,在什么处所见到,都亲切的向人家请教。上一次,前几天,你听我所讲的有没有疑问,我哪些地方讲得不妥当?要亲切去问,人家才肯说。否则的话,我们听到背后批评,他跟别人在一块批评,哪个人哪个人怎样,当著我们面非常客气、非常恭敬,我们不能得利益。所以要多多向人请教,真心向人请教,我们才能得利益。
  实在没有人,怎么办?我们今天还有一个好办法,你们每位同学每一场讲演都录相,回来把自己录相带好好的看看,自己批评自己,这是个好办法,没有人批评,自己来批评。这个方法过去没有,过去没有这个条件,现在我们道场有这个设备、有这个条件,所以希望大家不能错过,务必使我们的道业、学业,我们不敢讲天天有进步,至少要达到月月有进步。一年十二个月就变十二个样子,能住在这个地方二、三年,就有很大的成就。机缘可遇不可求,一定要抓住,学习的机会也跟开经偈所说的一样,「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有一天的时间,这一天决定不能让它空过,要好好的把它抓住。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一二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12
  请看经文,日天子长行第五句:
  【勇猛不退转天子。得无碍光普照令一切众生益其精爽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这一段里面,给我们注的文字稍微多一点,「谓体离障惑,用而遂通,故云无碍」。「通」这个字实在讲很重要,真正通达,这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换句话说,所有问题之发生都在一个不通。我们人的身体,都知道经脉血管,即使是非常微细的小血管,或者是神经,如果不通必然是局部麻木,这就生病;大的管道不通,那要命;畅通无阻,这个人身体才会健康。世间人情世故亦复如是,只要能通达,问题就没有了。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族类与族类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最怕的是彼此互相不相往来,没有沟通的机会,所以产生误会,产生矛盾,引起许许多多是可以避免而且不必要的这些麻烦、争执,甚至於战争都是因为不通。所以中国古人讲得好,「政通人和」。人与人能够和睦相处,怎样才能做到?就是一个通的问题,所谓政就是大众的事情,社会大众的事情都能够通达,都没有阻碍,社会安定,世界就和平。我们今天不通,有障碍,迷惑就是障碍,这不是小道,是大道。这个地方通了,所有一切问题都通,这是从根本上讲。「体离障惑」,体就是我们的自性、真心,真如本性。我们要晓得,今天我们的自性、真心不能起用,原因是在哪里?原因是有迷惑、有障碍,就不通了。佛才说烦恼无尽誓愿断,把烦恼断掉,自然就通顺。由此可知,烦恼不能不断,非断不可,你要是不断,你永远就不通;换句话说,在六道、在十法界有得受。
  我们羡慕诸佛菩萨,羡慕这些大圣大贤,只有羡慕不管用,要效法,要向他们学习,他们为什么都通顺?我们为什么有障碍?诸佛菩萨决定没有吝啬,大慈大悲教导我们,只要把烦恼断掉,从内心里面去断,问题就解决了。从哪里断起?从执著断起。我们一般讲烦恼,最重的执著就是六道轮回,放弃执著就超越六道轮回。执著,你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完全变成情识。诸位要晓得,众生的情识跟佛菩萨的般若智慧是一桩事情;换句话说,情识要是不执著,就变成般若智慧。所以,为什么要执著?世出世间一切法随它去!随缘而不攀缘,攀缘就是执著。佛菩萨有智慧,佛菩萨真聪明,恒顺众生,你喜欢执著,你爱执著,随你怎么执著,佛菩萨决定不执著;不但不执著,连执著的念头都不生。所以先要离执著,就是离烦恼障,离见思烦恼,我们学佛一定要从这里著眼。见思烦恼里面,第一个是「身见」。我们晓得,第一个是根本的根本,身见是执著这个身是我,坚固的我执。一切众生就为这个执著,就为这个「我」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他自己不知道,三途六道受无尽的苦报,佛看在眼里说「可怜悯者」,这是真可怜,自作自受。哪一天觉悟了,放下了,你就得大自在。学佛的同修,大概每天都念《心经》,《心经》头一句「观自在菩萨」,人家用观,观就是不执著、不攀缘。我们不会用,我们用情、用想;用情、用想,决定不能脱六道轮回。人家聪明用观,观就随缘;情跟想都攀缘。
  见惑的后面四条,总而言之一句话,都是自以为是,这个错了!想错了,看错了,说错了,做错了,大病。我们在一切经论里面读到过,如果能够将见惑断除,这就是错误的见解、错误的看法能够放下,不再自以为是,不再执著这个身是我;换句话说,不再为这个身造业,你就证须陀洹果,圣人了。须陀洹地位虽然不高,保证往后不落三恶道,也不错了。不出三界,他的果报总在人天两道,绝不堕三恶道。在大乘,在《华严》,这是初信位的菩萨。初信位的菩萨跟小乘须陀洹,差别在哪里?刚才讲,断证的功夫相同,都是断见惑,不同的是小乘没有发菩提心,大乘发菩提心。所以断见惑,发菩提心,就是《华严经》上圆教初信位的菩萨。他的智慧、德相超过小乘初果很多很多,我们要懂,我们要真干。进一步再放下思惑,思是错误的想法,见惑是错误的看法。思惑是错误的想法,贪、瞋、痴、慢、疑、恶见,真心自性里面本来没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统统是从妄想执著生出来的。自性里头虽然没有,可是生出这些东西来会障碍性德,自性的智慧德能不能现前,这不通了,被它障碍,必须得打通。果然能把思惑也断了,这个人就证阿罗汉果,在《华严经》里面相当於七信位的菩萨。可是诸位要知道,智慧、德能超过阿罗汉很多,阿罗汉不能跟他相比。
  这还不是这个地方的意思,此地这个「通」,还要继续把分别、把妄想统统放下,分别是尘沙烦恼,妄想是无明烦恼,将自性上的障碍统统远离,所以「用而遂通」,性德起用,没有障碍,「故云无碍」,无碍是这个意思。从这一句我们就晓得,这位日天子是如来化身,不是凡夫,凡夫没有这个德能。只要到这个境界,「若身若智,俱得称光」,智慧是光,身相也是光。我们凡夫,实在讲障惑太重,我们见不到光。什么人能见到?心清净的人见到,这常说有定功的人见到,一般有练气功的人也能见到。凡是练功心都要清净,心不清净这个功就发不出来。功是什么?能,自性的本能。世间人练功,这个能力很小,往往这些能力不是自己练的,自己练的有真实受用,不是自己练的,那个能力从哪里来的?是外面力量附身的,很多很多,他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有能力,其实不是的。这个事情《楞严经》上说得很详细,说得很多,附身的精灵离开了,你的能力完全丧失,必遭王难。你在社会上妖言惑众,你犯法要判刑的,严重的判死刑,轻一点的也得坐牢。读《楞严》就明了,现前社会太多了,古来的社会也有,我们在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这些记载。所以《楞严》这部经,我们中国人赞叹它是「开智慧的楞严」,这部经是妖魔鬼怪最忌讳的一部经典。我过去讲《楞严》把它比喻作照妖镜,你细读《楞严》,妖魔鬼怪你就有能力觉察出来,你可以看得出来,你不会上他当。
  身有光,鬼神也能看得出来。所以居士林那边有一些鬼神要求听经,不敢到讲堂,什么原因?讲堂的光太大,他在讲堂听经感受非常辛苦,所以我们把他安排在二楼斋堂。你们在斋堂吃饭,人多的时候不会觉察,如果只一、二个人在那个地方,那是什么样的气氛?你们细细去体会。斋堂有很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众生在那里听经,有些人不知道,斋堂没有人,电视机为什么打开,是不是忘了关?不是的,斋堂有很多鬼神在听经,他们看到身光。心愈清净,光就愈大;心思紊乱,妄念很多,光就小。光的颜色也不一样,诸佛菩萨的光是金色光明,其次的有黄色的、红色的、灰色的,还有黑色的,到黑色几乎就没有光。人在走好运的时候光很强很盛,走衰运的时候光就没有了,鬼神也不怕你。有时候他的毛病习气也会现行,现行欺负人,有意无意欺负人,都是烦恼习气在作祟。我们有时候控制不了自己,鬼神有时候也不能控制自己。所以我们晓得身智都是光。
  「周而不偏」叫「普照」,这是诸佛菩萨,诸佛菩萨心地清净就放光,心地平等就普照。凡人虽然有光,不能普照,为什么?心不平等。所以诸佛菩萨心地真诚、清净、平等、慈悲,佛光能够利益一切众生,这就是文里『精爽』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