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法从这里生的。我们要断恶修善,要把贪瞋痴断掉,你才真正修善;贪瞋痴没有断,你所修的善恶混杂在一起。混杂在一起,决定是恶的成分多、善的成分少,你们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我常常讲,你们要去体会,要去揣摩,要去认知。你们的身体,说实在话都不如我,我走进这个教室,闻到白花油的味道,难闻!病从哪里来的?三毒来的。所以我常常讲贪瞋痴是病毒,最厉害的病毒,最严重的病毒,你里面有这个东西,外面小小的感染你病就发了。你把贪瞋痴拔掉,你心理健康,外面感染不到。我们要想身体健康,要想容貌端严,你要把你自己心里的病毒拔掉,你身体就健康,自然健康长寿,不会感染怪疾病,这个世间病再多,你都不会感染。这是讲养生之道,也应该要这样做法。这是世间善。
菩萨善根只有一个,「精进」,勇猛精进,现在社会人讲分秒必争,菩萨真的分秒必争,他争的是道,争的是定慧,戒定慧三学,他争的是这个,三学天天进步、天天增上。专攻博学,这是学习的诀窍,决定要专攻,专攻才能见性,见性才能博学。我们在没有明心见性之前,唯一的方法是专精。你看这一部经,《华严经》我早年讲过,二十多年前我讲过一遍,没有讲完,讲到「十回向品」,还不到一半。但是那个时候我同时也讲《四十华严》,大概《四十华严》也讲了一半,以后常常出国,把讲经的时间耽误掉了。那个时候我们这些设备都还没有,我连个录音机都没有,但是有些同学们,在家居士听经,他们带录音机录了一些东西。我保存录音带,是从华藏图书馆成立之后,我们才有这些设备。在这以前,没有固定的道场,哪个地方请到哪里去,有在居士家里讲、在人家办公室里面讲,都是流动的。可是你们晓得,年年境界不一样,精进,月月境界不相同,你们把我从前所讲的东西跟现前对比一下,就很清楚、很明了。为什么会有这样显著的进步?断贪瞋痴,勇猛精进。贪瞋痴是障碍,是定慧的障碍,你能舍得愈多,你的障碍愈少;真正肯勇猛精进,对於教理经论锲而不舍,智慧哪有不增长的?每天都有新的悟处,每天都有很好的享受,真正感觉到跟佛菩萨在一起,基督教的与上帝同在,真有这个很明显的感触,你说这个生活多舒服、多美满、多自在!
有缘帮助别人,缘今天讲机会,有机会绝不放过;没有机会,绝不去找机会,找机会就攀缘,找机会里头就有贪瞋痴。佛教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随缘才真得大自在。经上告诉我们,「菩萨作不请之友」,这句话的意思你要懂,不请就是菩萨会抓住机会,会以机会教化众生;但是菩萨不会去制造机会,菩萨不会去找机会,那就错了。菩萨还是随缘,不是攀缘,任何机缘菩萨都能掌握。不同小乘,阿罗汉、辟支佛他对於机缘是掌握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他舍弃,他不愿意掌握,菩萨跟小乘不同的地方在此地。小乘人一定要明显向他请教,他才肯教你;不是明显向他请教,他不理你。而菩萨遇到有机缘,你没有请他,他也主动跟你结缘,这叫「作不请之友」。
所以在一切时、一切处,我们的做法,用善巧方便把佛法介绍给大家。我们在街上走路,手上拿著一串念珠,不管你念不念都拨动,外面人看到的时候,这个印象就种到阿赖耶识去了,佛法的种子,这就给他种善根。有些人看到这个形相,「阿弥陀佛」,很好,那种子种得更深。看到有人跟你念阿弥陀佛,你就合掌,身上带著结缘小册子就可以送给他,为什么?知道他会接受;他没有主动问我们要,我们主动就给他。所以菩萨能够利用机会,能够抓住机会,绝不放弃机会。对什么人用什么方式,活的不是死的,活活泼泼,非常自在,非常潇洒,丝毫拘束都没有,这样才能够帮助众生。所以世出世间善根我们都要具足。
底下这一句是果德,「永离忧恼」,忧恼就是烦恼,永断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他在此地用「忧恼」两个字就都包括了。我们现在讲这三种烦恼,说作妄想、分别、执著;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著是见思烦恼,这三种烦恼化解了。诸位要晓得,定能伏烦恼,不能够把烦恼化解。再给诸位说,烦恼是不是真的能够灭掉、断掉?不能,决定不能,只有化解,不能断绝。如果烦恼断绝,菩提也就断绝了,佛在经上不是说「烦恼即菩提」!所以佛高等的教学法是转烦恼成菩提,这是正确的,烦恼就是菩提,你怎么把它转变,把烦恼转成菩提,菩提是智慧。这个问题就是迷悟,迷了菩提变成烦恼,觉悟了原来烦恼就是菩提,迷悟之间,转迷为悟,转烦恼成菩提。所以大家在经上看到「断烦恼」,真的把烦恼断掉,那菩提也完了。
你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处事待人接物,你就要记住,恶人,怎么样把恶人转成好人,这是你真本事。恶人不好,杀掉、灭掉,来生他又来报复,没完没了。不是把它杀掉就完了,杀掉不得了!后患无穷;他再二十年投胎做你儿子、做你孙子,来报复你,你怎么办?你夺人家的财产,人家下一次投胎来做你孙子,财产全部归他,而且他还要害你。所以这不是解决办法,解决办法是怎么样化解,转恶为善,转恶人为好人,这才真正叫救度一切众生。所以「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你想想这句话,再恶的人也不舍弃,我慢慢的来教他,慢慢来转变他。为什么?他本性是善的,他那个恶是迷惑,是一个错误。好好的教导,哪一个不是善人?哪个不是佛?哪个不是菩萨?个个都是。所以我们要明理,我们要有善巧方便,帮助人断烦恼成菩提。这是发起善根,总归纳起来,也就是佛法教学的三个目标:「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字字句句都不离开这个目标。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九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79
请看时分天长行的第二句:
【妙光天王得普入一切境界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提示,「以无限方便,普证法身之境」,注解跟经文合起来看,意思就显得很深很广。『一切境界』,就是法身之境,这个话我们要牢牢的记住,理与事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这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究竟真实境界。宗门里面常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说这桩事情;也是大乘经论里面常讲的自性、真心、真如、第一义,佛说的名词术语有几十种之多,也都是说这桩事情。现在如何入?不但入,要『普入』;你只有入,没有普,你是分证境界,天台大师讲的分证佛,「普」那就是究竟即佛。所以从这一句经文来看,『妙光天王』很明显的他是如来的化身,证得究竟佛果,以天王的身分示现在世间。时分天是欲界第三层天,并不是很高,我们在经文里面看到,每一个人都是诸佛如来应化的,所以这个境界是不思议境界。我们应当要学、应当要效法,怎样能够随顺「一切境界」,这是我们的最初方便。佛是以无限方便,普证法身。什么是法身?一切境界就是法身,法身才是自己,才是真我。我们现在跟法身恰恰有一个错误观念,这个错误观念是对立,不但不能入,而且相信都不肯信,认为什么?一切境界决定不是自己,这是个错误观念。所以我们学佛,生生世世无量劫来,信都不能,怎么能够入?
「一切境界」,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十法界,还不只十法界,还包含了一真法界、法身大士的境界,十法界里面佛的境界、菩萨的境界、声闻缘觉的境界,六道里面诸天的境界、人的境界、畜生的境界、饿鬼境界、地狱境界,这是从大的来说。如果再细说,我们说人的境界,人法界的境界,人的族类就众多,每一个族类里面又分无数的族群。我们讲到我们现前境界,我们住在这个地球上,这个地球上人法界,你们想想分多少族群?大的族群,从不同的历史文化上面来分,种类就许多,从肤色上面来分有白种人、黄种人、红种人、黑种人,这都是从一个法界里面去分不同的族群;每一个大族群里面,又有许许多多小的族群:从不同文化上去分,不同种族上去分,不同信仰上去分,不同宗教方面去分;更小的,从不同爱好方面来分,那就是分到最小的了。这个最小的族群,现在讲俱乐部,这是从爱好上来分,愈分愈小。於是这些族群,不同的族群无量无边。一个法界里面族类、族群就无量无边,何况十法界?何况一真法界?这是讲一切境界。
我们不晓得这一切境界是自己,还要把这些境界划得清清楚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尤其划得明显,还产生敌对。这种观念不能够突破,所以我们对佛法的修学,怎么样用功,怎么样精进,都不能够契入,道理在此地。现在读了《华严》,这才把修行不能够开悟、不能够证果的真正的原因找到了。实在说,我们从来也没有想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没想到!这些菩萨们,为什么他们修行能成佛?纵然没有成究竟佛果,他们也证得分证的佛果;分证是真佛,不是假佛。他们为什么能?我们为什么不能?他们明了、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这是第一个因素。真的认清楚、真的明白了,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平等的,这是菩萨们修行证果第一个条件、第一个因素。我们没有,我们实在讲,一向把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看作对立,你不是我,我不是你,我们彼此对立。只要对立的观念存在,这种妄想分别执著存在,我们生生世世永远不能脱离轮回。要晓得这个事实真相是什么?是自己跟自己对立,本来没有的,是你自己虚妄建立的界限,这个事情麻烦了。学佛,学《大方广佛华严经》,还是世间法,还不是佛法,这也给我们证实境随心转。「大方广佛华严」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来学习,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把「大方广」也变成世间法,诸位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有佛菩萨同样的认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世法也变成佛法,世间这些书籍也一样都变成《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真的。什么是华严?虚空法界点点滴滴样样都是华严,没有一样不是华严。你念头一转,转成佛的念头,一切境界全是华严;转不过来,《华严经》也不是佛华严,是我们凡夫的华严,决定不是佛菩萨的华严。这个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境随心转,我们是什么心,入什么样的境界。
我们把经跟清凉的注解合起来看,岂不就是今天所讲的多元文化?一定要认识清楚,多元文化是一个整体,我过去讲过,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什么?就是此地所讲的法身之境,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讲的「法身之境」,简单说就是法身。大乘经里面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共同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真正的自己,我们不知道,六道众生不知道,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里面的佛,虽然知道而没有能证得,也就是听说,没证得,没证得就不是自己的境界。换句话说,听佛这么说,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