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彩笔狈⑸埽蠡幔斐尚硇矶喽嗟恼夏选H擞肴酥渥畲蟮恼夏咽钦秸擞氪笞匀坏恼夏咽翘煸郑帧⒒鹪郑飧龌鸩皇瞧胀ǖ幕穑鹁辖驳慕倩鹑忌眨缭帧⒌卣穑颐墙裉旖蔡烊辉趾ΑL烊辉趾Υ幽睦锢吹模渴歉笞匀徽庑┪镏氏啻Σ缓茫簿褪俏颐遣荒芩嫠匙匀换肪常腥抢醋匀换肪扯晕颐堑谋ǜ础U飧龌安皇俏宜档模忝强垂┰ぱ孕〔嶙樱ぱ运档厍蛞ǜ慈耍忝遣缓煤玫亩源厍颍厍蛞ǜ茨忝恰K撬嫡飧龌耙埠苡械览恚芄凰档贸稣庋幕安患虻ィ獠皇瞧胀ㄈ四芩档贸隼吹模率等肥凳钦庋�
  实在讲,「孝顺」这两个字也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无量无边的法门,这两个字可以统统包括了。儒家讲这个,佛法也讲这个,世出世间古圣先贤所说的总离不开这个原则,这个原则讲到高的地方、讲到深的地方,是「难思清净法」。诸位细细读一读大乘经,《华严经》也是大乘经,我们就会体会到、会发现到,确实字字句句都没有离开孝顺、没有离开忠孝。忠是什么?忠就是真诚,一丝毫偏邪都没有,这叫忠,也就是讲诚的意思。曾国藩解释诚,「一念不生是谓诚」。一念不生就是忠,起一个念,这个念就偏、就偏邪了。可是佛法里面讲念有正念,什么叫正念?纯是为众生,纯是与性德相应,这叫正念。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为我们讲经说法叫正念,为什么?他没有一点私心,不为名,不为利,不为享受,所以他的念叫正念,他的说叫正说,他的行叫正行,正就是中,中正。中这个字落实,就是正念正行,这个确实都是难思清净法。不但心清净,身也清净,行也清净,语也清净,无一而不清净。我们跟释迦牟尼佛学习,向释迦牟尼佛学习,学的什么要知道,我们真的学到东西了。诸位要想想,就是这首偈,你要真正明了,真正通达,真正学到了,现在世间这些灾难与你有什么关系?毫无交涉。於是我们就明白了,哪些人会受灾难,哪些人不受灾难,哪些人受灾难严重,哪些人受灾难很轻,我们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个法门真正是大圆满法门,这个法门就是指《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教学。《华严经》的教学最后归宿,归宿到《无量寿经》的教学,那才是真正究竟圆满。这给我们说明,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才究竟圆满。为什么?别说我们凡夫,即使上上根人,如果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从这个地方悟入了,悟入之后历事炼心,这个过程是不能够避免的。为什么?要把我们无量劫来那些烦恼习气都要把它断尽,这个绝不是短时间能办得到的。古人讲得好,「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要历事炼心。到西方极乐世界,做历事炼心的工作好做,为什么?障缘少,对於我们根基弱的人是很大的方便。除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外,任何诸佛刹土里面的状况,大多数跟释迦牟尼佛的报土一样。我们现在住释迦牟尼佛的报土,这里头障缘多,诸位要晓得,顺逆都是障缘。顺是什么?你遇到些好人,好的生活环境,你起贪心、贪恋,舍不得离开,你的境界不会向上提升。遇到恶人,遇到不好的生活环境会堕落,容易起瞋恚心,对恶人容易起报复心,那就完了;轮回六道,生生世世互相报复,没完没了,你说这个事情多麻烦!所以这个报土不如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好处在哪里?好处是平等法界,在那个法界里头没有恩怨。而且那个法界最殊胜的是寿命长远,这是其他诸佛法界里头没有的,西方极乐世界是无量寿。佛无量寿,所有一切往生的人统统无量寿,所以古人讲西方世界长寿是第一德。讲西方世界好,好在哪里?哪个是第一个好处?第一个好处就是无量寿。无量寿,你成佛当然是一生,不会等到第二生,有的是寿命,有的是时间。缘殊胜是你天天亲近佛陀,这个缘太殊胜了,善知识当中还有哪个能比阿弥陀佛更殊胜的?不但每天亲近阿弥陀佛,每天可以亲近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诸佛如来,这是十方世界所有诸佛刹土里没有的。华藏世界的菩萨还要求生极乐世界,这个事情我们要多想想。我们修学其他的法门,修到最成功、最圆满,明心见性,到哪里去?到华藏世界。相当不容易,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至少要破一品无明,你才生到华藏世界。不要说见思烦恼了,见惑里面八十八品见惑,我们这一生都断不了。要给你说实在话,像我们这种根性,一品都断不了。怎么见得?人家听的时候不服气、不见得,那就没断了,这很简单。你真断了的时候,如如不动,绝不起心动念;你听了还不服气,你就没断。
  我有一年在洛杉矶讲经,我曾经说过,有五个年轻人,听说很用功,修行很有成就,西藏的仁波切到那边弘法的时候给这五个人授记,说他们都开悟了,得到许许多多同修尊敬,是开悟的人。我去讲经,这五个人要我给他印证,他说:西藏仁波切都说我们几个人开悟了,他说:法师,你看看我们?我说:没开悟。他听了很不高兴,为什么?就这个就没开悟。听到我说不开悟还生气,这怎么是开悟?所以世间人听骗不听劝,没法子,跟他讲真的他不相信,骗他他很高兴,你说那有什么法子!现在这个世界骗人的事情多,给你讲真话的人不多,你到底是听骗还是听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听骗,所以这个世间会有灾难。这些也是我们眼前的事实真相,我们要了解,了解你能观机。我们知道在这个阶段,如何去帮助这些已经听骗的众生,怎样帮助他觉悟,怎样帮助他回头。我们妄想分别执著要不放下,怎么能成功?所以真妄、邪正、是非,我们要有能力辨别,昨天跟诸位说过,我们的修学才会有真实的受用,才不至於落空。
  真妄,实在讲并不难辨别,只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太粗心、太大意了,佛法标准太多,随便拈一个就能够判断。「净业三福」里面那十一句是很好的标准,「十善业道」也是很好的标准,标准太多太多了,不要找很高的,很低的标准去量一量,就量出他是真的还是假的。佛不教我们量别人,教我们量自己。我们量别人,错了,别人与我们不相干,最重要的是量自己,这就善修了。看到人家的善行与佛法相应的,回过头来想想我有没有?如果有,这个善法要叫它增长,如果没有,一定要发心学习,这是「四正勤法」;看到别人的所作所为与性德不相应,我们看了之后想一想我自己有没有?如果有,马上要改正,如果没有,要自己勉励自己不要发生,这不是佛四正勤的标准列在此地吗?所以标准太多了。《华严》里面所讲的标准高,几乎全是大乘菩萨的标准,但是我们初学的人也适用。这一首偈我们就介绍到此地,再看第二首:
  【佛身普现於十方。无著无碍不可取。种种色像世咸见。此喜髻天之所入。】
  喜髻天王他得的是「尽虚空界清净光明身解脱门」,这首偈是他的赞颂,也是他的心得报告,也是他教化众生的依据。他教人什么?他自己学的法门,学得有成就了,他教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意思都很深,他们都是明心见性,都是诸佛如来化现的身相,不是真正的欲界天的天王,不是凡夫,诸佛如来示现的。第一句说『佛身普现於十方』,普是普遍,无时不现,无处不现,才叫普。如果我们这个地方,没有佛现身,那就不叫普。普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处没漏,一刹那也没漏,这叫普。是真的吗?真的,一点都不假。底下一句就讲清楚了,佛是什么身?无著身,没有执著、没有障碍;换句话说,决定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那就是佛身,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色相全是。我们想一想,我们现在这个身,一切众生的身,这个身它有没有分别、它有没有执著、它有没有妄想?没有。没有,这个身不是佛身是什么身?分别执著妄想是谁?意识,染污意。意附在这个身上,身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意有,所以身是个佛身,意不是佛身。我们今天佛身被意害了,它附在我们身上,被它害了。所以这个身里头有真有妄,真妄和合。诸位晓得,八识是真妄和合的,我们现在这个身是真妄和合的,你能够认真的这一边,不要认妄的那一边,一切众生岂不都成佛了吗?《华严经》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就是这个意思,真的本来成佛。身是佛身,性是佛性,佛身、佛性里头加了一个染污意,麻烦在此地。但是那个染污意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对於一切众生的看法就不一样,为什么?尊重的心会生起来,普贤十种修学的纲领,我们真的就能做到。礼敬的心,称赞的心,供养的心,忏悔的心,我们都能够生起来。忏悔什么?过去错了,过去没看清楚,对他有分别、有执著、有怨恨、有过不去,应当忏悔,现在晓得原来芸芸众生都是佛身普现世间。
  法性『无著无碍不可取』,身相也是无著无碍不可取。身相何以无著无碍不可取?我们前面曾经跟诸位细说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不可取。我们有取著的心,那个心是意,那不是真心,不是佛性,佛性也就是佛心。我们要晓得,意识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妄心。「妄」这个字就用得很好,妄就告诉你它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你就别当真,就没事,真妄无碍。你不认识它,不了解它,它就起作用,就产生障碍。如果你认识它,了解它,它是虚妄的,不要去理会它,就无事。你要问,它从哪里来的?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只要无著就无碍,你著相就有碍,你取相就有碍,不著不取哪有障碍?於一切法都要学无著无碍不可取,不管是顺境、是逆境,是善人、是恶人,是佛法、是世法,是一真法界、是十法界,都不可以执著,都不可以取,你就入无碍法界。无障碍的法界是诸佛菩萨的生活环境,他们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为什么过这种生活?就是他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他不执著,他不取。
  『种种色像世咸见』。并不是没有色相,色相有,无量无边的色相存在,用一个「见」,用这一个字代表。代表什么?六根能接触到的,六根接触到的六尘境界确实是有,六根也有、六尘也有,只要你不执著,只要你不取,这个境界就是无障碍的境界,就是如来果地上的生活境界。入这个境界,过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的生活清净光明。身清净光明,种种色相也是清净光明,我们如果能契入这个境界,给诸位说,华藏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你就见到了。由此可知,华藏、极乐还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识是什么?净识,相宗讲的庵摩罗识,八识再建个第九识庵摩罗识。有些祖师大德不承认,八识就是八识,第九就是自性了,庵摩罗识就是清净的自性。有些祖师建立第九识,他也有个道理,因为八识是染净两分,纯讲净的这一分,不讲染的这一分,称为庵摩罗识,也行,也讲得通。
  由此可知,净土、华藏,我们可以说唯心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