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阅芄患接钪嫒松恼嫦唷7鸾庑┚楦嫠呶颐牵芄患剑颐且材芗剑徊⒉皇撬嫡庵志辰缰挥兴芗剑猜闹腔鄣履苤挥兴庞校鹑嗣挥校鹈挥姓飧鏊捣ā7鹚狄磺兄谏腔鄣履芡耆降龋侍馐悄阌忻挥腥プ觥R虼朔鹛岢鋈梦颐墙⒋空钪嫒松鄣姆椒ǎ飧龇椒ň褪墙涠ɑ廴АK窃擞谜庵址椒ㄖさ玫模浅S行Ч=溲墙卜椒ǎ颐浅=埠锨楹侠淼姆椒ǎ馐綮督溲В蚪洳诺枚āH绻肭槔聿幌嘤Φ姆椒ǎ材艿枚ǎ歉龆ㄊ切岸ǎ皇钦ǎ徽ㄒ欢ㄊ呛锨楹侠恚钗灰髁苏飧鍪率怠�
  你们想想,最近在报纸上看到的法轮功,它就不是属於正定,怎么晓得它不是属於正定?至少我们很明显能够觉察它,它违背人情,修这个法让人家庭不和睦,生病不要求医生,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我们佛法不是这样说的,佛法生病你要找医生。佛法讲得清楚,病有三种根源:生理上的疾病,你不找医生你找谁?冤家债主找到身上,那种病还是要找医生,医生能不能治得好?治不好,但是可以减轻痛苦。所以你要减轻痛苦的话,还是离不开药物的治疗。冤亲债主的病要怎样才能断根?调解。真正找到高明修行人,能够超越时空,他给你调解,你跟冤家债主,他给你调解;但是调解大多数,绝对大多数,他都能接受,接受他就离开了。最明显的例子,像《慈悲三昧水忏》悟达国师,他遇到迦诺迦尊者给他调解,对方接受就离开,他人面疮就好了。冤家债主找到的时候,虽然是病不能好,藉药物可以减轻痛苦,这是一定道理。
  所以佛教给我们的,诸位仔细想想,合情合理合法,这叫正法。如果深一层说,与法性相应的,与自然法则相应的,这属於正法;违背自然法则,违背法性,那就是邪法;这是大乘经上所建立的标准。什么是自然的法则?清净平等是自然的法则,我们也可以加上,「真诚清净平等」是自然的法则,「正觉慈悲」是性德。性德里面,我们讲的这十个字统统具足: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用佛家的术语来说,有情众生所具备的。无情众生呢?无情众生也是自性变现的,它也具足性德的一部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不是很明显,但是真诚清净平等很明显。与这个相应,这是正法,正定。正法是什么?是戒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那个慧是正智慧,不是世智辩聪。世间人聪明智慧,他因为缺少戒定的基础,那个智慧叫世智辩聪,在佛法里称为邪慧,用正邪两个字来区别。邪慧绝对不是贬低别人,佛菩萨说法,如果有轻视别人、贬低别人,他是凡夫,他决定不是圣人。为什么?他还有分别执著。我们晓得,佛菩萨对一切众生决定是清净平等心,决定没有高下之心,为了帮助众生觉悟,不得已说一个正邪。尤其佛法讲到究竟处说得好,邪正不二,那还有什么好争执的?为什么说邪正不二,邪正是一桩事情?正是你与法性相应,邪是与法性不相应,法性本身没有相应不相应,相应不相应在人情,不是在法性,所以从法性上讲是无邪亦无正,这才说得圆满,说得我们心服口服。
  佛为众生说法,无非就是把事实真相给我们说破而已。可是我们迷得真的是太深,上根之人,像《六祖坛经》里面讲的上上根人,那个好办,一闻千悟,他听佛说法或者是看经教,一部经甚至於一部经还不到,看了半部经,他就开悟了。我们在经典上见过很多,听世尊讲经,那一部经没有讲完,他就开悟了,那是上上根人。中下根人,听佛说这个法明白了,但是那个法他又糊涂了,他又不明白了。这样才劳累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这么长的时间,对中下根性人说的,上上根不必要,很短的时间问题就解决了。无论是长时间说、短时间说,无论是短时间开悟,或者是长时间才能开悟,所悟的都是一桩事情,「诸法实相」,都是一桩事情。
  这桩事情,我们在大乘经教里搞了这么多年,才有那么一点影像。真相是什么?真相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体。大乘经上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十方三世佛,包括我们在内,一切众生是未来佛;三世是讲过去佛、现在佛,我们现在是凡夫没成佛,但是将来一定会成佛,是未来佛,共同一法身。千经万论,千言万语,尘说刹说,无非说这么一个事实而已。众生要是真正觉悟了、明白了,天下太平,什么事都没有了。就是不肯承认,所谓是死不承认,那有什么办法?如果我们比喻,把我们这个身体比作法身,我们现在是什么?我们现在是身体的细胞。明白我这一个细胞是整个身体的一部分,我这个细胞跟所有一切细胞是共同一个身,这个细胞就叫佛,它觉悟了;另外那个细胞还不觉悟、还不承认,跟其他的细胞彼此对立;凡圣就好比这种现象。
  所以事实真相是不可思议的清净法,『令入难思』,难思是不可思议,这话的意思很深。换句话说,事实真相决定不可思议,那才是事实真相。思是思惟、想像,议是议论、说明,有思有议决定不清净,决定不能够体会事实真相。佛教初学,教我们凡夫,有思有议,这是教小学;如果教大学,大学就没有思议。我们想想,大乘经里面给我们所透的消息,所谓的一真法界、华藏世界、极乐世界,我们要问,佛还有没有说法?如果没有说法,经上讲阿弥陀佛、毗卢遮那佛每天为诸菩萨讲经说法,这是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的,释迦牟尼佛决定没有妄语。《金刚经》上说如来是五语者:「真语」,真实语;「如语」,所说的完全与事实真相相应,不增不减;所以他是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句句话都是真实。但是一真法界里面说法不是用言说,用什么方法说?表法说,经里面常常讲的表法,六根一接触就通达、就明了,哪里还要言语这么罗嗦、这么解释,听的还听错意思,哪有这么麻烦!这种表法的方法,我们佛门里也有,如果从这个地方学会了,那你在佛法修学上就提升很大的一步,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华严经》上讲的「尘说刹说,无间断说」。尘说刹说是比喻六尘都在说法,刹土也在说法,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境界统统在说法,说什么法?《大方广佛华严经》,无间断在说。你懂得表法的意思,事实真相就是这样的,哪里还要经本?哪里还要文字?不但经本文字没有了,言说也没有了。
  龙树菩萨见到《上本华严》,说「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真的是这样吗?龙树菩萨说得很谦虚,实际怎么样?不止!他讲的话也没有骗我们,「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十是表法不是数字,「一四天下微尘品」,也是表法,也不是数字。表什么?无量无边,究竟圆满。你要把它看成数字,错了,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还是有数量的,还是落在数量里,它表法的。诸佛菩萨在哪里?我们眼睛所见的一切色法,耳所听的一切音声法,无一不是诸佛菩萨,无一不是善财参访的善友。谁懂得?我们为什么看不出来?看经体会不到,闻法也体会不到,这个事情关键就是我们的烦恼习气、分别执著无法突破。要突破这个境界,清净心,也就是禅定。心地清净,分别执著轻了,逐渐逐渐就体会到。如果分别执著完全没有了,这个境界是圆圆满满的现前,才能够入佛法界。
  佛法界怎么入?不是真的有一个佛法界你能够入进去,那你就完全搞错了。世法跟佛法是一法,佛境界、凡夫境界是一个境界,就是你的宇宙人生观改变了。凡夫境界是以自己为本位,所以你有烦恼,你迷惑,你有执著,你有分别。佛菩萨、觉悟的人,他把这个本位换了,他以众生为本位,不以自己为本位了。众生为本位,要晓得众生是不生不灭的,《中观论》上讲的「八不」,都是说众生,「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这是众生。以这个为本位,他的看法跟我们完全不一样了,自私自利的念头彻底消灭了,这个与法性完全相应。他还有这个身体,还有色相在,色相碍不碍事?不碍事了。我们迷的时候色相碍事,理事有碍,事事有碍。彻悟之后,理事无碍了,理事就是性相无碍了;性是理,相是事。不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了。事事无碍是说我们这个身与一切众生身,这里头和睦相处没有障碍。
  你要知道为什么没有障碍?我们凡夫为什么有障碍?凡夫有我,我跟你对立。对立里面最严重的利害对立,这个对我有利,那个对我有害,这才起争论。觉悟之后,利害没有了,得失没有了,所以这个身能够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绝对不会发生冲突。众生在迷,菩萨在悟,众生争,菩萨让,就没事了;两个人相争才出事情,才有碍;一个争、一个让,那怎么会有碍?不碍,没有障碍了。普贤菩萨教给我们,那是教菩萨的,「恒顺众生」,就无碍,就事事无碍;你不恒顺,那就有障碍。顺是什么?顺即是孝,孝跟顺是一体,孝是体,顺是用,顺是孝之用,孝是顺之体。普贤行愿,恒顺众生就是尽孝。在中国,大舜给我们做一个榜样,他所处的环境,我们一般人来看是极恶劣的环境,他能够把极恶的逆境转变成顺境,用什么方法?顺,孝顺、孝心、孝行,孝行就是顺、就是随顺,随顺是孝行。我讲《感应篇》跟诸位讲过,我们今天说顺,没有办法做到,为什么?你那个顺根本上就搞错了,你顺是情,顺情不行。佛菩萨、圣贤人他顺什么?他顺法性,所以就没有问题。「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随顺是随顺众生的佛性,这是对人事环境,对物质环境是随顺众生的法性,这叫做尽孝行孝。随顺人情,烦恼就起来,你没有办法随顺。你要是真正肯定明白了,那是一尊佛,佛我们要随顺他;可是这尊佛,你要知道他现在是个糊涂佛,他不是个明白佛。好像这个人,人是好人我要随顺他,他现在喝酒喝醉了发酒疯,我们要怎样来照顾他,所以这里头有智慧、有善巧。舜知道,他的后母很不喜欢他,很讨厌他,希望把他害死。挖了一个深井,希望哪一天有机会把他推到井里,把他埋在里头。他很聪明,他老早就想到,井底下再挖一个通道通出去,这就是他能随顺;你推我下去我就下去,上面用石头压,他从那个通道出去了。所以这就是有智慧、有方法,能满他的愿,消他一点气;气没有消光,下一次还会有麻烦出来的;等到他气统统消光,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就能和睦相处了。这是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诸佛菩萨示现在十法界教化众生,不随顺怎么行?释迦牟尼佛就做出榜样,自己僧团里面六群比丘,天天在生事、惹祸、找麻烦,佛随顺;外面有六师外道,那些嫉妒障碍。佛有高度智慧,表现什么?真诚、慈悲、恒顺,没有不能化解的。我们今天很不容易随顺别人,原因在哪里?我们不明理,没有智慧,不懂得随顺的方法。所以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时时发生冲突,现在人常讲时时发生矛盾,产生误会,造成许许多多的障难。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障难是战争,人与大自然的障难是天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