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腥思较嗪镁蜕鹨抟颍颐切抟虿拍艿玫秸飧鱿嗪谩O执煜竦娜税颜庾虑槭韬隽耍颐羌较衷谛矶喾鹌腥南瘢词鞘裁矗恳帐跞讼瘛?吹椒鹌腥袷敲滥凶酉啵邢缚纯此鞘兰涞拿滥凶樱皇歉5孪啵吹焦垡羝腥袷鞘兰涞拿琅约秸庵窒啵寰恍纳黄鹄础O袷窃斓煤茫飧鱿嗖荒芄涣钊松鸸Φ拢馐俏颐且赖摹K栽煜瘢故且馈对煜窳慷染返谋曜嘉椎薄�
  这位天王,实在讲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念光天王他「了知一切佛无尽福德相」,他从这个法门里面修行证果的。这个法门在念佛法门里面来讲,属於观像念佛。我们念佛法门里面讲四种念佛: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这是属於观像念佛。人家观像就能了知,无尽福德相的理事因果他能了知,所以他得利益。我们每天也拜佛、也瞻仰佛像、也礼拜,我们缺乏了知,缺乏这两个字,所以天天干的都是福德边事,世间有漏福德边事。无尽福德是无漏的,无漏的福德才是无尽。我们是有漏,有漏的报很小,时间很短暂;无漏的福德就大,时间无限的、无止境的。有漏跟无漏,界限在哪里?简单的讲是有心跟无心。有心,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你所修的是有漏;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你所修的是无漏。诸位要知道,漏是烦恼的代名词。你有妄想,妄想是无明烦恼;你有分别,分别是尘沙烦恼;你有执著,执著是见思烦恼;你这三种东西不断,修一切善都是属於有漏的福德。你要把这三样东西断掉,你才成无漏的果报,无尽的果报。诸佛菩萨跟凡夫不一样的,就在此地。
  所以诸佛菩萨叫漏尽,阿罗汉,我们在经典上常看阿罗汉证漏尽通,其实他那个漏尽通,是三种烦恼里断一种,见思烦恼断了,断一种。断一种就能超越六道轮回,六道里面的苦难他没有了,他住四圣法界。如果再把分别断掉,那就是尘沙惑断掉,他就永远脱离十法界,这个时候他住一真法界,跟如来的知见相同了,用真心,不用妄心。
  真心在相宗叫四智菩提,妄心是八识五十一心所,我们今天用妄心。所以相宗修行枢纽在「转识成智」,怎么样转八识成四智。它在原则上也讲得很清楚,八识,「六七因上转,五八果地转」,这是很重要的开示。修行从哪里下手?从六七,转六七。六七怎么转法?六识分别,七识执著,如果在一切法里面,离开执著了,就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如果於一切法不分别了,转第六意识成妙观察智;还是放下分别执著,性相两宗说法不一样,其实都是一桩事情。放下分别执著,就是因上两种妄识转过来了,只要六七转了,阿赖耶自自然然转成大圆镜智,前五识自自然然转成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就是此地讲的大慈悲行。六、七、八识转过来,大慈悲心、清净平等觉心就现前,这是真修行,真做功夫。所以修行做功夫,在哪里做?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就在起心动念之处用功夫,这叫真修行,真用功。
  净宗法门,我们都听说,诸佛菩萨都讲,这个法门殊胜,无比的殊胜,殊胜在哪里?殊胜在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凡夫不可能没有念头,没有念头你就是圣人,不是凡夫。净宗的好处,念头才起立刻把它转成阿弥陀佛,不让这个念头继续发生。第一念是个妄念,不管是善是恶都是妄念,第二念是阿弥陀佛,这正是宗门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来不怕,那是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这个东西断不掉,想断断不了。但是念头才出来,第二念就转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一念是觉,无量觉;用这一念觉,破一念迷。所以念佛是转识成智,念佛是破迷开悟,你要了知才有这个功用。不了知,一面念佛一面还胡思乱想,还是迷而不觉,还是用识,没有转识成智。这个念佛,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个善缘,这一生当中不起作用,那是李炳老常讲的「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这个话说得很重,还是要搞轮回,还是要搞堕落。所以了知这两个字是修行功夫的关键,了知功夫就得力,不了知功夫没有法子得力。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六卷)  1999/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46
  请掀开经本,看化乐天长行第六位:
  【最上云音天王。得普知过去一切劫成坏次第解脱门。】
  最上云音天王,这是说宿命通。宿命通如果没有达到圆满,就不可能有这种能力。因为经上所说的『过去一切劫』,这个时间就长,长到不可思议。这个地方说的「劫」是大劫,一个大劫是大千世界(经上常讲的三千大千世界)成住坏空一次。『成坏』里面就包括住,成住坏空。这个时间很长,而实际上每一劫时间的长短也并不完全相同,这个道理我们应当晓得。在我们这个世间,每一年都有岁差,可以说大致上相同,大的劫数也是如此。劫的成住坏空,也就是讲世界的成住坏空,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菩萨『普知』,普是普遍,没有不知道的。我们也想有这个智慧,而实际上这个智慧是我们的本能,佛说每一个众生都有。现在我们不但不知道劫的成住坏空,实在说,我们自己在一生当中,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事情忘掉了,记不得。这一世的事情都记不得,过去世就更不必说了。过去世我们不晓得,未来世也不知道。可是有这种能力的人,我们现在人讲突破时间,有能力突破时间的人他知道,他知道过去,也知道未来。所以诸佛菩萨教化众生方便,讲经说法契机,为什么?知道你过去,过去生生世世你做些什么他都晓得,说法就契机。凡夫没有这个能力,完全凭观察、凭经验,知道一个大概,大概里面还免不了有错误,所以说法很难契机。
  我们看了这句经文,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灾难很多。灾难怎么形成的?众恶所感,众生大家都造恶业,於是就形成一个共业,共业感召来的。宗教里面相信这个说法,不仅是佛教,其他的宗教也相信。可是科学家们不相信,他说这个说法没有科学根据,这是迷信,这是古时候人假借神道设教,目的是劝人行善而已,不是事实,他不能相信。不是事实,现在这些灾变原因是什么?他们天天找科学根据,天天去研究,研究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结果,也不能说得叫人心服口服。这些事情佛在经上说过,世间人为什么研究、观察都没有办法发现原因?是世间人的智慧达不到。佛这个讲法,我们细细的思惟,也不无道理。世间人再聪明,心思再细腻,观察再入微,佛说不能超过阿赖耶识。八识里面,第六意识的功能最大,与它相应的心所五十一个,几乎没有一个心所与它不相应的。它向外缘能够缘虚空法界,向内能够缘阿赖耶识,但是虚空法界的根源它缘不到。为什么?根源是一念自性,这是第六意识缘不到的;换句话说,宇宙生命的起源它找不到,在佛法里面讲,虚空法界的来源它缘不到。根本缘不到,它所缘的是枝叶而已,枝叶能解决问题有限,不能彻底解决,彻底解决要真实智慧,真实智慧能突破空间的维次。智慧才能突破,聪明没有办法突破,佛说世间人是世智辩聪,这不能够突破空间维次。科学家也在想方法,用什么方法能够突破,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发明出来;他们肯定空间是多元次的。
  佛法里教给我们,不但佛法,宗教里几乎都有,用什么方法来突破?用禅定的功夫。定功愈深,突破的维次就愈多,於是这些事实真相逐渐就明了了。其他宗教里面也修定,不仅仅是古代印度那些宗教。真正修定的,都能够肯定六道轮回的现象,六道以外比较困难,为什么?那要突破更多维次的空间,空间维次是无限量的,我们在讲席当中曾经跟诸位报告。这种现象怎么发生的?是我们妄想分别执著所产生的,妄想分别执著无量无边,所以空间的维次就无量无边。定功有浅深不同,世间禅定佛说了八种,四禅八定,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高。到第八定,通常不要到第八定,到第四禅,四禅的定功就相当深了,对於六道里面的状况非常清楚、非常明了,但是依旧是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六道情况看到、清楚,到底从哪里来的,这个就不知道了。看出六道里面的变化,变化最后的结果不知道,他只能看这一段。所以这还是一个枝节,没有能够观察到根本,根本必须还要把定力加深提高。
  阿罗汉得到的是第九定,世间禅定只有八种,第九超出了,超出六道轮回;他的观察力量就更大,但是还是没有办法超越大千世界。四圣法界里面的圣者能力比六道就强太多,但是还是没有找到根本,要找到根本必须破一品无明,这个根本才发现。发现什么?法身。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才发现。发现还不能够透彻理解,透彻理解要证得地上菩萨的果位,我们常常念的菩萨摩诃萨。摩诃萨是大菩萨,十地菩萨,这才对根本逐渐明了,也知道用什么方法证得究竟圆满的自性,究竟圆满就是圆教佛果。用什么方法?念佛的方法。所以,什么人相信念佛成佛?地上菩萨。《华严经》上佛告诉我们,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他明白了,他再也没有怀疑了。十地菩萨是从初地到等觉,这是找到根,真正是从根本修,跟我们现在讲的根本,意思大大的不相同。他见到根本,我们没见到,听说而已,所以半信半疑,这个信心不踏实、不坚固。地上菩萨他们的信心坚固,他们心地踏实,接受文殊、普贤的教导,所以始终不离念佛,我们才真正明了,「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为了适合现代人的根性,我想出念佛的方法,过去在美国、在加拿大极力的提倡。最近居士林这些领众念佛的几位法师才想到,试验试验,听说效果还不错,很受大家欢迎,诸位不妨到念佛堂去参学。
  必须心静下来之后,才能够普知。前面一位念光天王,得的是「了知一切佛无尽福德相」,昨天跟诸位介绍过。今天最上云音天王得「普知」,普知跟了知意思一样。昨天教给我们怎样修福,你不了知你怎么会修福?今天最上云音天王「普知一切劫成坏次第」,我们才能够免难。总而言之,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佛在这个经上说,十法界依正庄严,不仅十法界,一切诸佛净土也是这么个道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心所现的是一真法界,实报庄严土;唯识所变的是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诸位要晓得,我们娑婆世界,六道是凡圣同居土,四圣法界是方便有余土,出了十法界证得一真法界,那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什么人住的?法身大士,《华严经》上面说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住的是实报土,实报土就是一真法界。所以你晓得这些情况,自己就知道选择。实报土在哪里?没有离开现在。这在大经里,佛跟我们讲真话,真话是唯识所变。法身大士他们住在此地,他住实报土,我们住同居土,不是土不一样,土实在是一样的,我们的观念不一样,我们的想法看法不一样。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境界唯识所变,识就是想法看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