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亩疾豢傻茫亩急榉ń纾獠攀鞘率嫡嫦唷J率嫡嫦嗍俏尴啵尴嗖皇敲挥邢啵挥邢嗨滴尴嗾飧龊廖抟庖濉!赶嗉次尴啵尴嗉聪唷梗懈奘峭钡模懈奘且惶宓模飧瞿讯N颐前延懈蘅醋髁阶虑椋芽沼幸卜旁诹阶虑椋挥邢梅鸱ɡ锩嫠驳目沼惺峭钡模且蛔虑椤!缎木飞辖驳煤芎茫蠹叶寄畹煤苁欤干灰炜眨詹灰焐簧词强眨占词巧梗蛔虑椋蚍ㄒ蝗纭K运恼嫦啵嫦嗍俏尴啵尴嗟比痪臀薨晃颐侵粗邢啵跃筒习U习幽睦锢吹模空习悄愕耐敕直鹬粗锿繁湎殖隼吹模纠疵挥小!痘稀防锩嫠驳乃奈薨ń纾豪砦薨挛薨硎挛薨率挛薨徽馐蔷跷蛉说木辰纭U嬲跷颉⒄嬲靼琢耍敢嗖混吨衅鸱直稹埂U飧鲋惺鞘裁矗恐惺且磺蟹āJ莱鍪兰湟磺蟹ɡ锩妫愣疾换崞鹦亩睿愣济挥蟹直鹬粗愕耐敕直鹬粗涝恫换嵘穑憔湍苋胛拚习姆ń纭N拚习姆ń缇头鸹系姆ń纾悴诺梅鸹系氖苡谩�
  『无相无碍遍十方』,「十方」是讲自性,圆满的称性了。在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在教下讲大开圆解,在我们净土宗讲,你得理一心不乱。契入这个境界之后,我们要问有没有十法界?有。十法界依正庄严,依然展现在我们现前,这是一回什么事?「所有应现」,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应现。应现里面意思很深,没有觉悟的人是业因果报的应现,这种人很多,不少,所谓是六道凡夫。十法界有情众生是业因果报的应现,诸佛菩萨也在其中,从来没有间断过,他也在这里头应现。他怎么应现?他是乘愿而应现的;因地里面曾经发过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你现在已经成佛,已经见性,你必定要以你的行为去兑现,你不能说话不算话。所以诸佛菩萨也应现在这个世间,也应现在各行各业之中。
  我们对於其他宗教,千万不要用轻视的眼光去看,造无量无边的罪业,说不定基督教的牧师是佛来应现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应以牧师身得度,佛菩萨现牧师身分;应以神父身得度,他就现神父身分;应以修女身得度,他就现修女身,佛菩萨。我们真正修学大乘的人、学佛的人,看到这些人都是诸佛菩萨,你就不会有过失,你要把他想成是诸佛菩萨示现的。我们自己性德里面,那一分恭敬心才能现前,性德现前。普贤十愿里面讲「礼敬诸佛」,我们的礼敬之心、真诚之心,真诚的礼敬,你跟他们接触,他们很欢喜,愿意接受,中国古人所说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这一次延续陪我到北京,我们去访问澳大利亚驻北京的大使馆,文化参事来接见我。我们过去不认识,可是一见面交谈之下,他就讲他非常喜欢我,很有缘分,第一次见面。什么原因?真诚,没有一丝毫的虚伪。我们所谈的,在澳大利亚我们帮助那个地区,帮助那个国家,我们自己一无所求,这种真诚交往,他怎么会不接受,怎么会不欢喜?我在那里做些什么工作,我要些什么报酬,要些什么附带条件,那人家要考虑愿不愿意接受。我没有条件,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一无所求,这就是菩提心,这就是菩萨行。所以佛菩萨在十法界里,没有行不通的事,没有不圆满的事,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所有应现』,圣哲的应现我们清楚,凡夫的应现我们也清楚。『皆如化』,皆如化就是《金刚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用智慧去观察,用智慧去处理,就不会落在分别情执里面。凡夫为什么会堕落在情识而造作罪业?他不晓得这是梦幻泡影,他把它当真,当真就生烦恼。什么是烦恼?情执就是烦恼,你在这里面生起喜怒哀乐爱恶欲,我们中国人讲七情五欲。七情五欲从哪里生的?妄想里头生的,没有根,是假的。但是你要是执著它,你会受它的害,这个害就是什么?应现;应现三途、应现地狱。饿鬼、畜生、地狱也是梦幻泡影,可是你在那里面,你因为有执著,你要受罪,你要受苦。就好比一个人做恶梦一样,梦是假的不是真的,但是在梦中有执著,你在梦里受苦,你在里头受罪。梦到一头老虎要吃你,吓得一身冷汗叫起来,不好受。堕落在三途是做恶梦,天天做恶梦,恶梦醒不过来。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在这里学习。
  清凉注子里面讲,前面这两句就是佛的体性,就是前面所讲的「清净寂灭」。清净心是没有污染,怎么样没有污染?用现在的话来说,决定不受一切外境的诱惑,你的心就清净。世间法我们不受它诱惑,佛法也不受它诱惑,这个难!有许多学佛的人,功夫不错了,世间东西他不动心,佛法里头还是被诱惑。佛在《金刚经》上说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非法是讲世间法,佛法也不能执著。所以世出世间法都不可以分别、都不可以执著,你才能够契入真实。为什么佛法不能执著?佛法是因缘生,凡是因缘所生之法都没有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世法、佛法都不可以执著,我们可以用它,不能执著它。我常常用比喻来讲,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於一切法我们有使用权,我们不可以有所有权。所有权是什么?你有执著,这有大害。使用权,充其量有分别,没有执著,你会用得很自在。决定不执著,知道一切无所有。世间人为什么自己所有的不肯布施?坚固执著以为这是自己所有的,叫我所。明白人知道,「我」尚且没有,哪来的「我所」?布施就很痛快了,不会有考虑,不会去想它了。看到别人有需求的,我们自己有的或者是有多余的,那更没话说了,立刻就会帮助别人;甚至於自己没有多余的,人家有迫切需要,我现在有需要但是不是很迫切,我也能舍。这个就是,是不是真正了解事实真相,真正了解事实真相叫看破,了解事实真相没有不能放下的,你会很自在、很自然的放下。你的生活自在随缘,随缘而不攀缘,你得大自在。变化梵音王他从这个地方开悟,从这个地方契入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八卷)  1999/4/1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28
  请掀开经本,看初禅天偈颂的第九首:
  【如来身相无有边。智慧音声亦如是。处世现形无所著。光耀天王入此门。】
  我们从这首偈颂看起。这是光耀眼梵王他的赞颂,在长行里面我们读到,他所得的是「於一切有无所著无边际无依止常勤出现解脱门」。偈颂前面两句是所见无有边际,第三句才说出他正确的观察。佛菩萨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看得清楚、看得明了,所得的是真实的受用,用我们一般话来讲,所获得的是真实利益。我们不但要学习,一定要落实。第一句说『如来身相无有边』,身相是现相,如来是自性,一念自性所现的相分确实没有边际。虚空法界皆是如来身相,包括我们自己的色身。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境界,小而微尘,大而法界,皆是如来身相,佛法里面讲清净法身。说清净法身是事实,但是我们现在感触的,身心都不清净,不但不清净,而事实上是有非常严重的污染,为什么佛经里面常讲的是清净法身?这一点我们要细心体会。清净法身是事实真相,为什么?自性本来就不会染著,自性所现的相分又何尝有染著?所以法身决定是清净的;换句话说,一念自性所现的相分决定是清净的。污染从哪里来的?污染是虚妄的,污染绝不是真实的,污染是众生一念错觉里面产生的。所以一念迷,迷才有染,觉没有染。可是这一念迷,的确相当麻烦,不但它现的相是浊恶之相,佛经里面常讲「五浊恶世」,现的相浊恶,而我们的日子不好过。
  我们在生活,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过得非常痛苦,这种痛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来的,从浊恶来的。迷是一切苦难的根源,迷了自性才现出浊恶的现象,这种浊恶是我们感受当中浊恶。一迷一切迷,诸位要知道,迷了的时候那个境界也是没有边际,迷的心没有边际,迷心所现浊恶的相没有边际,迷惑颠倒的众生所受的苦报没有边际,这都是事实真相。诸佛如来怎样救度这些苦难众生?我们晓得了,明白了,众生苦难从哪里来?自己造作的,自己变现的。所以这个事情归根结柢,还是要众生自己才能够解决。觉悟的人不能帮助你解决,觉悟的人只能够唤醒你、教导你,真正解决要自己回头。这个回头不外乎三点:第一个回恶归善,佛在经上讲的转变,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在三皈里面也是讲回头,转迷成悟是皈依佛,转邪成正是皈依法,转染成净是皈依僧。所以修行真正的功夫就是转变。首先在思想上转变,这个快,这叫从根本修。上根利智是从思想上转,思想上转过来,行为自然就转了,这从根本转。思想上转不过来,从行为上转,用戒律来约束,这是从枝叶上转,不是从根本上转。
  不仅仅是禅宗强调从根本修,诸位必须要知道,教下不例外,八万四千法门,哪一个法门不强调从根本修?但是从根本修的人一定要有基础,这是经上常讲善根福德因缘,他才听得懂,他才知道从心理上做一个大转变。中下根性的人比较难,对理论懂得不多,理解不够透彻,於是诸佛菩萨就从事相上下手,用戒律来规范我们的行为,但是他的目的还是让我们逐渐悟入根本。所以诸位在戒经里面,很明显的能够看出来,小乘戒论事不论心,这就说明小乘戒的转化从事相上下手,对绝大多数的众生有效果;大乘戒是论心不论事,他从根本上转变,他从思想见解上做一个大的转变,因此他所有一切的行持都是善的,都是断恶修善,逆行也是断恶修善。像《华严经》末后的五十三参,有没有离贪瞋痴的,示现邪知邪见的,其实他是正知正见,他必须用这种手法来帮助众生,能令众生回头,能令众生觉悟,我们今天讲不择手段。行!他行,我们凡夫不行,我们凡夫学他那个方法决定堕落。这是从根本修跟枝末修不相同的地方。
  这个地方也许有同学听到疑惑,为什么他能行,我们不能行?这首偈上说得好,他处世现形无所著,他就行。我们为什么不行?我们有执著,我们的私、欲、情没放下,你怎么可以学?私、欲、情没有放下,你造作是造业,造作罪业,这种罪业愈造愈深,愈造愈下陷,永远不能自拔,决定堕落。所以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对於初学的人就用初学的方法,首先禁止身口不造业,然后再慢慢帮助你意识里离开颠倒妄想,这是渐修,像爬楼梯一样,步步高升,这是佛菩萨用的方法。对於那些利根的人,真正从根本修的人,那是一步登天,不需要找这些麻烦。所以我们自己想想,我们是什么样的根性?不是利根的根性,那就依照经典的教诲,按部就班,严守规矩,对自己有一定的好处。在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有好处,虽然不是我们的境界,我们知道有这么回事情,可以帮助自己拓开心量。真正心量拓开之后,见到人有恶的行持,我们也不会毁谤他,也不会讥笑他,自己会用平常心来看待,对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