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3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对天向往,对西方极乐世界认识不清楚,这个错了,这大错!因为你生到色界天,寿命终了之后,依旧还搞六道轮回,《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就讲得很清楚,就讲得很多,这不是究竟的办法。
  天道下面,在六道里面讲有个修罗道。实在讲,阿修罗他们的业因果报,世尊在《楞严经》里面讲得最详细,讲得最清楚。阿修罗在五道里头,除了地狱之外,天道有阿修罗,人道也有阿修罗,畜生道、饿鬼道都有阿修罗。修罗是一种什么性质?他有福,他没有德。福报是他修的,修福的时候他带著傲慢、自大、好胜,这些烦恼他没有舍弃,所以得福报的时候,这种烦恼还会起现行,依旧有傲慢的习气,有好胜的行为。我们经上讲六道,讲修罗是讲天上阿修罗,人间的修罗都归在人道,畜生归畜生道,饿鬼归饿鬼道,不单说。单说是指天阿修罗,他有天福,有天人的福报,有天王的福报,但是没有天王的德行,天王的德行是慈悲喜舍,他好胜、好斗、好强。所以欲界忉利天,忉利天主也常常跟阿修罗产生摩擦,甚至於发生战争。往上去要修禅定,定能伏烦恼,所以我们想想,从这个理论上能够推想,夜摩天以上纵有阿修罗,也不会有战争,为什么?他有定功,定能伏烦恼。但是在四王天跟忉利天没有,他们没有禅定功夫,这种现象就很可能发生。
  人道修五戒十善,我们想想,我们的五戒十善做了多少?自己冷静去反省能打多少分?五戒十善如果真正能够打到八十分,人身可以保住,来生还能够得人身。如果你说打个六十分,靠不住;自己跟自己打分数很宽,不可靠。真正能够做到八十分,来生可以得人身。如果要是生天,那是百分之百,不能有一点欠缺。五戒十善做到百分之百,这个人决定生天。往下三途,三途最重要的业因是贪瞋痴,贪是饿鬼的业因,瞋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我们中国人一般人都讲,人死了就作鬼;六道轮回,为什么不说人死了生天,要说人死了就作鬼?但是细细想想,说这个话也不无道理,你看哪个人不贪?贪心是饿鬼的业因。世间人贪名闻利养,贪五欲六尘,甚至於学佛法还贪佛法,贪佛法也变饿鬼;不是说你贪的对象,是你贪心,贪心就是鬼心,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贪佛法、贪善法,鬼道里头有福报,总而言之,他是落在鬼道。要是贪邪恶,在鬼道里就受罪,饿鬼了。佛在经上讲鬼道,有多财鬼、少财鬼,无财的饿鬼,那就是你贪的对象;你贪图善法,你将来就作多财鬼、少财鬼;你贪的是恶法,那就是饿鬼,那就很可怜。
  这是把一切众生业差别略略的说出来,这是真理,这是事实真相。我们明白这些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谨慎。知道六道是自己心行变现出来的,十法界也是自己心行变现出来的,为什么不学好?为什么要去作恶?所以真正参透了,就决定不再作恶。断恶修善,不要人家劝勉,我们自然就会做。自己还做不到,你对於这个理论、事实真相,还没有搞清楚,还没有透彻。真正搞清楚、搞透彻,哪里要人去劝?不需要。所以你究竟知道多少、了解多少,从哪里看?看你做到多少。这个问题,早年我跟章嘉大师讨论过;结论:章嘉大师说佛法「知难行易」;佛法确实知难,行不难。凡圣只在一念之间,转变非常快速,为什么转不过来?知太难了,你不了解。正因为如此,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知难。释迦牟尼佛没有领导大家在一起共修,在佛经上没看到过。释迦牟尼佛什么时候跟我们在一起打过佛七?打个禅七?如果有这种事情,佛经上应该大书特书,记载下来,没有。为什么没有?行容易;只要把你念头转过来,你整个的行为就转过来了。口的言语、身的造作都是意在指挥,意就是念头,念头在那里发号施令,它在主宰。念头转过来,你的行为自然就转过来,佛懂得这个道理,一生帮助大家把错误的观念转过来;我们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佛在这上下功夫。你的功夫成熟,自然境界就转,转凡成圣,转迷为悟。所以认知太难太难!
  今天在这个社会上,佛法哪是正法、哪是邪法?现在的社会,仿冒的事件层出不穷,什么东西都有假的,连药都有假的;这是我们中国古人,什么都敢做假的,药不敢做假的。为什么?害人命,那个罪很重。现在连药都是假的,你说怎么得了?自己为了贪图一点小利,不顾别人死活,这个罪业多重!现在人敢做。佛教也有假的,信佛的人很多,你得要问问:他信的佛是真的还是假的?他遇到是个假的佛法,不是正法,他所修的得不到结果,他所种的福不是真正福田,他造罪业;以为自己种福,实际上自己在造业。建道场,以为有功德,不见得。我的看法是,建茅蓬有功德,建大道场不见得有功德。从前李老师常常跟我们讲,建大道场的时候,大家去化缘、去募捐,在建的时候个个都是菩萨,非常热心,建好之后都变成罗刹,争名夺利。我过去见到一家,在台湾嘉义,建道场的时候,老师父叫他的徒弟到处去化缘,道场建好了,建得也不错,我去参观过。里面天天吵嘴打架,为什么?我化了多少钱,我应该作当家,那个说我化了多少钱,我应该要做什么,摆不平,老和尚自己也没办法。真的天天在争,争地位、争名分,跟佛所讲的完全相违背,佛教道场要修六和敬,里面不和。所以我那个时候看到这种现象,心里面就有很高的警惕,我一生不敢搞道场,我怕将来走到这个路子,帮助人造罪业。没有道场的时候大家和睦,互相能尊重,一有道场都变成仇敌,那怎么得了?想来想去释迦牟尼佛高明,不搞道场,树下一宿。如果释迦牟尼佛也建个大道场,可能他底下的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天天要打架;佛给我们做的示范,愈想愈有道理。道场小好,小没有什么好争的,外面对你也不在意,你可以平平安安修道。所以建茅蓬是决定正确,小茅蓬,一个人住的小茅蓬,比什么都自在。
  这是说明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很难辨别,我们如果不多读经,不经常读经,很容易迷惑。迷惑,没有能力辨别,这就是愚痴,愚痴堕畜生道。我们也常常听到,有一些同修告诉我,有些道场畜生通灵性,每天做早晚课的时候,有鸟到这里来参加,每天到早晚课的时候,就有几只小鸟在窗口上,课诵完它就飞走,第二天课诵它又来了。还有畜生,养的狗猫跟著大家一起修行,那些是什么人?前世念佛修行人,堕到畜生道,所以看到有出家、在家人在这里念佛做课诵,他生欢喜心,他来参加。愚痴堕畜生道,我们看了很清楚、很明白。这两句是讲十法界依正庄严,种种业差别而感得的果报。
  第三句说『世间如是』,这四个字是总结,结前面两句。底下这三个字要紧,『佛皆现』。佛现什么?随类化身。诸佛如来大慈大悲,他在十法界里面现依、现正,依正都现,应以正报而得度者他现正报,应以依报而得度者他现依报。从依报里得度的,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有些人看流水开悟,有些人看树上开花开悟。他天天看为什么不开悟?就是那一刹那看的时候,他开悟了。那一刹那是佛菩萨示现的,我们一般人讲灵感,佛菩萨示现的;佛菩萨绝不错过开悟的机缘,应机示现,应机说法。所以我们在游览,观赏名胜古迹、浏览风景的时候有所感悟,都是佛菩萨示现的;没有佛菩萨示现,你天天看,天天去游,为什么不开悟?为什么没有感触?当然必须自己有感,佛菩萨才有应;自己没有感,佛菩萨虽然应,你也是没有感悟,自己一定要有感。感是心在道上,心常常念道,悟的缘就多。听讲经会开悟,念佛也会开悟,日常生活当中见色闻声都有开悟的机会,这是真的。学佛的人佛菩萨帮助他,不学佛的人佛菩萨也帮助他,为什么?佛心平等,佛心决定没有差别,决定没有偏爱。所以不学佛的人也有悟处,悟了之后就变成另一个族群。在中国,修道的是一个族群,道教。现在在中国大陆,还有修种种气功的,那也是一个族群;高级的气功师,他心也很清净,都有感悟。在外国有许许多多的宗教,不同的宗教,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很清楚,任何一个宗教里面,他的成就都是佛菩萨与他有感应道交。
  这一次我在澳洲有这个缘分,跟许许多多宗教领袖接触,谈到祷告、禅定可以跟神感应,这些事情是事实,决定不是迷信。感应的道理在哪里?现代科学家告诉我们,整个宇宙所有这些现象,现在科学家也肯定这现象是假的,佛经上讲的「梦幻泡影」,他们肯定,他们承认。整个现象,他们归纳起来只是波动的现象,这科学家讲的,这是爱因斯坦所讲的「场」的现象,不承认有这些一切万物存在,他们肯定这是波动现象。这个现象跟佛法讲的相应,佛法所讲无明,无明就是波动现象,不觉也是个波动现象。所以任何一个物质都有波动现象,现在科学家很清楚的观察到。一般人知道最多的是光波、电磁波、声波,这是几乎一切众生都肯定,都没有疑惑,这是物的波动现象,这个波动现象速度缓慢。念头的波动现象我们疏忽了,起心动念,念头波动的现象快速,刹那之间周遍虚空法界。所以我们念头一动,尽虚空遍法界,心地清净的人统统都感觉到。这个现象,科学家没发现,他发现的是物理的波动现象,心理的波动现象这个状况,他们没说清楚。
  佛法里面讲得清楚,起心动念周遍法界,立刻就周遍法界。所以跟诸佛菩萨,跟这些圣者,乃至於跟天龙鬼神,鬼神里面有修定的,他们立刻就知道,这是为什么你祷告会有灵验。你祷告,真诚心祷告就有感应;你祷告里头带著有自私自利,带著有损人利己,这个感应就没有了。你虽然是个教徒,你祷告你奉事的神明,神明是大公无私的,神明决定不会受你的贿赂,不会听你虚伪的恭惟,不会听这些。你的心真诚,你为众生,你为大众的福利,立刻就有感应。夹杂著自私自利,夹杂著损人利己,你祭神,神也不来。这个道理,我们中国古书里记载就很多,所谓是诚则灵,不诚就不灵。可见得是无关於你对佛菩萨信不信;你真诚,不信也灵;你不诚心,信也不灵。佛菩萨如是,这一切神明无一不如是,我们在《华严》上看到太多太多。「佛皆现」,佛是平等的示现。寂静光明眼梵王,他从这个地方,修学这个法门悟入的。『入』是入佛境界,入佛境界就作佛,就成佛了。清凉的四分,讲证,入就是证的意思,我们讲证果、讲成佛,悟入就是说这个意思。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七卷)  1999/4/1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127
  请掀开经本,看初禅天的偈颂第七首:
  【无量法门皆自在。调伏众生遍十方。亦不於中起分别。此是普光之境界。】
  这是普光明梵王他的赞颂。在前面长行里面,我们见到他得的是「随一切众生品类差别皆现前调伏解脱门」,从这个法门修行证果的。这个法门,实在讲我们也应当学习,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