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赜侔岬秸飧龅赜凑飧鍪澜绯删椭笏衷侔峄乩矗苄量啵≌馐欠鹪诰细嫠呶颐堑模馐鞘率嫡嫦唷�
《华严经》跟我们说的是真实法,真实法里面,佛说所有的现象都不是真实的,都是「如虚空」,清净无为的,这是说真话。这种说法是世尊随真谛而说,前面讲「普使成住坏一切世间」是随俗谛而说,随俗谛说相有,随真谛说相是假的不是真的,空间是假的,时间也是假的。我们在《百法明门论》里面读过,「时分」就是时间的概念,「方分」就是现在人讲空间的概念,时分、方分都是属於「不相应行法」。所谓不相应行法,用现代的话来说,它不是事实,只是一个错觉,众生错觉里面产生的现象,现代人叫它做抽象的概念。二十四个不相应,就是二十四种抽象的概念,在事上不能说它没有,实际上它没有体性。可是只要你有妄想分别执著,这种抽象的事它就存在,离开妄想分别执著,这个抽象的概念是了不可得,时间、空间是了不可得,这个问题现在学术界里面认之为哲学上的问题。可是佛把这些事实跟我们说得很清楚,觉悟的人,明白的人,对於这些事相就不会再执著,不会再分别,你的生活就得大自在,你就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到这个世间来游戏神通。
为什么到这个世间来?一定是这个世间众生有感,你是来应化的,佛菩萨是应化而来的,是来帮助众生觉悟的。大乘经教里常讲「三轮应化」,三轮是讲我们的身语意。意是说什么?是说诸佛菩萨过去在因地里所发的本愿,本愿就是四弘誓愿,曾经发过度众生的本愿。现在你成佛了,你的愿要兑现,不能说了不算,你要度众生,所以众生有感,你自然就有应。应现什么样的身?随众生心,不是随自己的心,随自己心你自己就有分别、就有执著,不是随自己,是随众生心。《楞严经》上说得很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普门品》里面所谓「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佛身,是众生心里想佛,就现佛身;众生心里想菩萨,就现菩萨身;众生心里想罗汉,就现罗汉身;这个地方众生心里想天王,就现天王身。不是自己想现什么身,自己要想现什么身,给诸位说,那是凡夫,那不是圣人。圣人无念,没有妄想、没有念头,所以现身跟说法都是随心应量。
何以能随心应量?自性般若德能「法尔如是」,自自然然的流露,没有一丝毫的勉强。所以佛没得法子形容,说一个「游戏神通」,让我们从这个名词里面细心去体会。可是凡夫就不然,凡夫把这些虚妄当真实,这错了,迷在其中,在里面生起妄想分别执著,於是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变现六道轮回的境界。六道、十法界本来没有的,这个境界从哪里来?佛说这些境界「从心想生」,从心想生就是相宗所讲的「唯识所变」,境界是识变的,形相是心现的,心现识变,都不是真实的。能变、所变都是空寂的,当体皆空,了不可得,这才是事实真相。你明白、透彻这个事实真相,就叫做看破。看破之后,你在这个现象当中,你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但是你的心地清净,绝不染污。换句话说,你决定没有分别,决定没有执著,决定不落印象,你是佛菩萨。所以你在这个世间相用跟大家一样,实际上不相同,用心不一样,你用的是真心,凡夫用的是妄心。
这个虽然不是我们的境界,是诸佛菩萨、法身大士的境界,我们总得要懂,多听听、多读读,对自己修学有很大的帮助,至少时时刻刻能警惕自己,我们错了,我们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自己会知道想错了、看错了、做错了。知道自己错误,这叫始觉,你开始觉悟了,你能把你的错误修正过来,这叫功夫,真正把错误修正过来,你的功夫得力了。也许有一些同修会有疑惑,我们也常常在听经,也常常在读经,也知道自己想错了、说错了、做错了,总想改就是改不过来,天天在生烦恼,想改而改不过来。这话是真的,我也知道你一个好心,你想改,可是我肯定你改不过来,为什么改不过来?因为你「想」改。你懂了吗?你想改是妄想,妄想怎么能把妄改过来?妄想决定不能把虚妄改过来。你要改过来用什么?用真心。你不肯用真心,天天打妄想,想把妄想断掉,妄想没有能力断妄想,这在基本上犯了一个错误,你要用真心才行。
什么叫真心?菩提心是真心。所以大乘法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一切经论都劝你要发菩提心,你菩提心发不出来。菩提心何以发不出来?这个妄心无始劫已经养成习惯,想摆脱都摆脱不了,这是事实。我们学佛,在座的诸位同修,我们自己很清楚、很明白,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不是这一生才学佛,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在学佛,过去生中无量劫来,都亲近了很多很多的诸佛如来,多到什么程度,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无量寿经》上世尊说,阿闍王子那一帮人,他们有一个小团体,五百个人。听佛讲《无量寿经》,听了很欢喜,心里动个念头:我将来成佛也像阿弥陀佛一样。佛有神通,你起心动念佛就知道,佛告诉大家,他们这五百个人,这一帮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诸位想想那个善根福德多厚?供养四百亿佛,能不能比得上你们?比不上。怎么比不上?他还没有发心念佛求生净土,糟糕不糟糕?你们今天居然发心,到念佛堂念佛求生净土,你们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如来超过他,他供养四百亿,你们可能供养五百亿、六百亿,要不然你怎么会发心到念佛堂念佛?你才知道我们过去生中的修行真正不可思议。
可是回过头来想想,过去那么深厚的善根,现在还落到这个地步,可怜不可怜?这都是跟你讲事实。为什么落到这个地步?就好像念书念了不少年,每一次考试都是零分,考了几十年,年年留级,一步都不能够提升,我们就是这样,过去供养五、六百亿佛,学佛还是得个零分。什么原因?烦恼习气没有把它断掉,每天还是随顺烦恼,没有随顺自性,原因在这里。如何随顺烦恼?我们举个例来说,起心动念总是想控制别人,你在家里头,你作父母控制小孩,作小孩是想办法控制父母,这个念头就糟糕了。要控制人事物,要占有人事物,诸位不晓得,这个念头是一个最基本的祸根。你哪一天能成佛?哪一天把这个妄想念头断掉,决定没有这个念头,不再想控制任何一个人、任何一桩事、任何一个东西,也不想占有一个人、占有一桩事、占有一个东西,保证你这一生成佛,你就成功了。
这桩事情我们过去生中有没有听到?有听过,听了不行,出大门就忘掉了,还是要干老一套,你这一生就不能成就;不能成就,你还得在六道里头继续搞轮回。你说你什么时候能成就?什么时候你把这个东西放下,你就成就了。看破是解悟,放下是证悟。看破,不能放下,不管用。佛门古大德有一句话说,「看得破,忍不过」,忍不过还搞轮回,继续搞三途六道。真正有作为的人,咬紧牙根要把它忍过,忍人之不能忍。什么事人不能忍?就是这些妄念,一般人不能忍的你能够忍,你能够把它放下,你能够置之於度外,从念头里面把这个东西除掉,你这一生就能成无上道。真正能放下,必须对於事实真相要明了,要真的通达,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更进一步看破,这两个方法是相辅相成,一切菩萨成无上道就用这个方法。
《金刚般若经》就是帮助我们看破,佛告诉我们,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不外乎能所,我们讲占有,占有是要想得到,控制也是想得到,这里头有能得,我能得,这些人事物为我所得。佛告诉我们,「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大家都知道《金刚经》上讲三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什么意思?能得的心都没有,能得是空的,能得是假的,是个抽象的概念。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第一个就是「得」,「得」是个抽象的概念,绝非事实。你所得的,人也好、事也好、物也好,没有一样不是因缘所生,《般若经》上告诉我们,「缘起性空」,相有体无,正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所得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佛说得这么清楚,能得所得都是假的,都是空的,诸佛如来都得不到,你有本事能得到,那诸佛如来都要拜你作老师,都要皈依你,哪有这种道理?
由此可知,我们有一个控制人事物的念头,要想得到的念头,全是错误的。一切现象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没有说哪一个现象是例外的。佛给我们现身说法,佛的相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佛是假的,法是假的,所以《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假的你可以受用,决定不能有得的心,你有控制的心、有得的心、有占有的心,错了,那就造罪业。你受用没有过失,受用叫游戏,游戏神通,清凉大师在这个经里面告诉我们,「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不可得跟不可得,哪里会有障碍?没有障碍;得跟不可得当中就有障碍。如果我们的心对於宇宙一切万法、世出世法,都有个「不可得」的念头,你去接应一切万法没有障碍了。刚才说,你没有得失的念头,你没有占有的念头,你没有控制的念头,什么障碍都没有了,你在境缘当中得大自在。得大自在的人,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作诸佛菩萨。
不可得里面打妄想,以为有所得,决定不受控制的,自己一定以为我要控制他,这叫打妄想;你有这个意念就处处都有障碍,处处成障。《金刚经》末后,佛给我们做结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把事实真相说出来了。我们跟一切境缘相接触,自己立刻就要警觉到,一场梦而已,而且这个梦很短暂,「如露亦如电」。电是什么?刹那不住,证明这个东西是假的、无常的。如露,露是露水,这是讲刹那相续,虽然刹那相续,业力在支持,支持的时间有限,力量有限,消失了化为乌有。我们了解这些事实真相,头脑就清醒多了,不再迷惑,心地里面清净多了,知道一切世间、虚空法界,娑婆世界如是,十方诸佛刹土又何尝不如是?皆如虚空,这是说明梦幻泡影的幻境,清净你才真正见到了。
无有一法不清净,为什么?诸法之体性原来就是自性。自性是清净的,不但是清净的,而且是空寂的,《般若心经》上告诉我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是讲森罗万象,用这一个字做代表,法相宗里面讲的法相。空是什么?法性。所以说「性不异相,相不异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你才看到一切法无一不是清净法。这一句的意思,就是学佛人常说「证得清净法身」。最胜念智天王证得清净法身,所以他不是凡夫天王,他是证得清净法身的法身大士,说不定他是诸佛如来倒驾慈航来示现的,哪里是普通的人物?他这个法门是从无常里面观察到真常,也就是说从法相里面他体会到法性,从这个地方入门,成无上道。再看第五尊天王:
【可爱乐净妙音天王。得爱乐信受一切圣人法解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