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地。
第三句『普使众生生净信』,令众生信,信什么?信法性无性。我们用这句话,再套一句:「正念无念,正行无行,正果无果」,你能体会这个意思吗?这是讲真话,这不是佛菩萨随顺俗谛而说,诸佛菩萨依二谛说法,这是随顺真谛而说。我们不好懂,但是不好懂也要懂;不懂,我们的修学就有严重的障碍。而且叫你懂得,总不能勉强,勉强是决定做不到,是有方法,佛家讲善巧方便。所以此地你没有听懂没有关系,不要去研究它,不要去想它;想它都是落在妄想里头,不会想通的。诸位要知道,想不通的愈想愈不通,不想就通了,这就怪了。为什么?它无性,所以你不想就通了,愈想就愈不通。那怎么办?后面经文很长,这些道理与事相,后头反覆很多次说到,在此地有这么个印象,不去追究,这叫疑情。宗门所谓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这个疑不是怀疑,怀疑是障碍,怀疑是烦恼,贪瞋痴慢疑,那个疑是烦恼,那是修行证果的大障碍;这叫疑情,对我们修学有帮助。听说有这么回事情,但是不理解,也不必去追究,我们著重深入的薰习,时节因缘成熟,不定是什么一个机缘,一下就促成你悟入,你豁然明白了,这个时候才真正有受用。
我们把菩萨的标准降低,降低到我们现前的水平,我们在这里也能学到东西。那就是说我们在平时接触广大的众生,这些同修初学的,刚刚接触佛法的,我们教导他、帮助他,我们希望达到什么目的?「净信」。不要把标准提得太高,让他对佛法能够生起清净信心,你的功德就无量了。不要一开头就希望他又吃素,他又能念佛,他又能来听经,那个希求太多了,太高了。先让他相信佛法是好的,佛教是善的,不会教人做坏事,不会为害社会,不会为害自己,不会为害家庭,先让他懂这个,在这个地方生信心,一步一步的把他往上带,我们对於初学的人应当以这个为目标。到外面去讲演,跟大家目标定在信,他能够相信,我们的目的就达到。再看下面这一首:
【三世如来功德满。化众生界不思议。於彼思惟生庆悦。如是乐法能开演。】
这是第九首偈子,是乐思惟法变化天王的赞颂。他所得的法门是「入一切菩萨调伏行如虚空无边无尽解脱门」,在长行里面介绍过。第一句就是说「能调伏人」,长行里面说的是因行,偈颂里头这一句是说的果。谁能调伏?『三世如来功德满』,满是圆满。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留意就是「功德」,这个功德不是普通的功德,是如来功德。初学佛的人最容易把功德跟福德混淆不清,以为什么是功德?在寺院里面捐一点钱做了功德,添一点香油也是功德,殊不知那是福德。大家想想,当年梁武帝在世,他以他的福报、以他的权势建造道场,史书里记载四百八十座道场;帮助人出家,他很欢喜人出家,看到人发心出家他就喜欢,他当护法,大护法。劝导人出家,护持这些出家人,几十万人,他自己感觉得骄傲,很自豪!达摩到中国来,有缘跟他见了面,梁武帝就把这些事情向达摩祖师报告,问他:我的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实在讲不通人情世故,说了一句老实话,说「并无功德」。梁武帝听了很不高兴,把他赶走,不护他的法,害他到少林寺去面壁九年,才遇到一个慧可。如果他那个时候要方便方便,很大很大,梁武帝欢喜,护他的法。说他并无功德,这个话说得一点都没错,梁武帝做的是什么?是福德边事;他做的是福德,不是功德。福德跟功德有差别,福德得世间有漏的福报,功德是得无漏的福报,那怎么会一样?这个差别很大。平常我们举例说,譬如持戒有功,功是你下了功夫,你真的认真在干,德是什么?得到定了。因戒得定,你真正得定,得清净心,那是德;修定有功,开慧是德。於是你就了解,功是修因,德是果报,你修因一定能证果。於是我们才真正明了,菩萨修六度有功,证菩提涅盘是德。
此地所讲的不是这些功德,如来功德,如来是什么?如来是自性。我们看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他给我们的解释,解释得很好,我们在《金刚经》上有时候看到「诸佛」,有时候看到「如来」,为什么一会儿说佛,一会儿说如来?如果佛就是如来、如来就是佛,这个文章就不是好文章,决定如来跟佛不是一个意思。说佛是从现相上说,说如来是从自性上讲,这就有很大的差别。如来是表自性,如来表性德。「如来功德」就是自性功德圆满,自性功德哪有不圆满的?本来就圆满。理上说没错,是圆满的,佛在这个经《出现品》也说得很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是圆满,本来圆满,可是后面佛有一句话说,「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虽然你有如来圆满的功德,你现在不能现前,你是真有,不是假有。一切诸佛如来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哪里?六根根性,六根根性是如来圆满功德。我们不会用,我们一启用就把如来圆满的功德变成妄识,变成八识五十一心所,这就变成凡夫,把究竟圆满的智慧变成无明,把无量的德能变成烦恼、变成罪业,这是我们现前干的事情。如果不是诸佛菩萨这样慈悲为我们说明,我们哪里知道自己错了?都以为自己很聪明,都以为自己本事很大,都以为自己做得很对。佛给我们一说明、一解释,我们听了才恍然大悟,我们自己是真错了,对人对事对物我们想错看错,我们说错做错,所以才落得这么样的苦报。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得要老老实实依照佛的教诲。佛给我们指出一条明路,这个路怎么走?用什么态度走?用孝顺的心态,用恭敬,遵守佛陀的教诲依教奉行,这个路就走通了,所以佛法修学的大根大本是在孝亲尊师。《观无量寿佛经》上讲三种净业不能忘掉,三种净业末后世尊说得多明白,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就说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从因地修行都是以这三条做基础,无论修哪个法门,无论学哪个宗派,你离开这个基础不能成就,所以这是佛法的根本法。韦提希夫人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没有把念佛法门教给她,先教她修三种净业,为修念佛法门的基础,她才能往生。我们今天修行为什么功夫不得力?像盖房子一样,没有打地基,盖了没有多高倒掉了,无论怎么盖到最后都是倒塌,总是盖不起来,什么原因没找到。地基没打好,地基从哪里打起?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你们诸位想想看,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诸位再仔细想想,释迦牟尼佛并不偏爱中国,没有私心,佛灭度之后,佛弟子将佛法向四面八方弘传,我们在佛教史里面看到。为什么各个地区佛法不久都衰灭,唯有在中国生根茁壮开花结果,什么原因?中国古圣先贤提倡孝道。换句话说,像一个植物一样,把它移到这个地方来栽培,这个地方的环境水土非常适合它,所以它才在中国生根茁壮开花结果。佛法没到中国来之前,中国古圣先贤就是以孝道教化众生。中国历代帝王的諡号,不管他孝不孝,他諡号里都要加一个孝字,他重视;「以孝治天下」,这是历代帝王不管他做到做不到,这个口号他决定不放弃。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你明白这个道理,你才真正体会到佛法在中国的成就。佛法要推广到全世界,你就晓得应该怎么做,决定要提倡孝道,没有孝道就没有师道,没有师道就没有佛法,所以孝亲尊师、知恩报恩这是佛法的大根大本。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念念不忘报恩报本,这是佛法。
许许多多修学的同修们,从海外各个地区写信给我,传真给我,打电话给我,都说功夫不得力,烦恼天天增长,为什么修学会成这个样子?来问我,我只一句话答覆他们:多听经。三天不听经,妄想就增长,你胡思乱想。然后我们就能够体会到,释迦牟尼佛在世为什么天天讲经说法,讲了四十九年,一直到圆寂。要天天讲,不是讲一遍、两遍你就会觉悟,哪有那么简单?听一部、两部经就觉悟、就开悟、就证果,那倒省事。众生的烦恼习气无始劫来养成,习惯成自然,改都改不掉,听一部经压一下好像好一点,压一下效果很短暂,第二天不听经,效果就没有了。就像你们现在感冒,几个钟点要吃一次药压一压,两次、三次要不吃的时候,感冒就发作,就没有法子。我们现在就这个情形,讲经是吃药,很短的时间伏一伏,明天赶快再来服药,明天不服药准发作,就是这么个道理。我今天能够有这么一点成就,你们看到好像有这么一点智慧,我天天在吃药,吃了四十多年才控制住。我知道你们的情形跟我差不多,我四十多年天天不中断,你们是断断续续,或有或无,那怎么能怪?
现在有个好处,借科技的方法,有录相带、有录音带,现在几乎每部经都做成VCD。你们想要真干的时候,这些录相带带回去,天天要听,反覆的听,果然听上三年五载,你就变样子。什么样子变?容貌变、体质变、心理变。变就是证果,这从心理上变,心变成菩萨心、变成佛心,你有个善良的心,有个慈悲的心,你的容貌就是善良的容貌、慈悲的容貌,你的身体是清净的身体、健康的身体。相随心转,身体也随心转,心造万物,我们这个身也是心造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想佛、想菩萨,想清净、想平等、想智慧、想慈悲,最健康的思想,你得的是最健康的果报。不要天天想恶事,这个人作恶,那个人是坏人,你天天想这个。人家是恶,是好是坏,没有这回事情。好坏是什么?是从你心里变的,你想样样都坏,是你的心已经坏了。
佛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菩萨,为什么他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菩萨?一切众生是不是真的诸佛菩萨?给诸位说,真的是诸佛菩萨。他从什么地方看到?他从你六根根性看到,你六根根性是佛性,从这里看起。然后再看你的色相,你的相是自性变现的,唯心所现,唯心所现的相是佛相。决定不是说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叫佛相,那是你妄想分别执著的佛相,真正的佛相是无相无不相,那是真的佛相。如果我们套这个话来说,「佛说法性皆无性,佛说法相皆无相」,你懂吗?你才真正觉悟,真正明白过来。佛看一切众生是诸佛如来,我们为什么没见到?我们的心不是佛心,刚才讲我们心不妙,所以看一切法都不妙。假如我们的心妙,看一切法都妙;我们的心是佛心,决定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华严经》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是佛知佛见。
「三世如来」,过去、现在、未来,未来包括我们统统在内。过去佛、现在佛,他们自性功德圆满流露出来;未来诸佛,虽具足如来圆满功德,现前有障碍透不出来。『化众生界不思议』,「化」一定要讲三世,不讲三世就有漏失,讲三世才圆满。因为未来诸佛自性功德虽然被障碍,那些障碍一定会断掉,为什么?障碍不是真的,如来功德是真的,真的决定不会失去,障碍只是暂时。不能不说,不说就不圆满,这个理跟事我们都要透彻、都要明了。「化众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