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媸Αl妒撬拖蛩蛱遄嫫匠6造鹅ā⒔馔咽窃跹荆磕艽笫卮鹚ā⒔馔咽嵌ǎň筒皇欠鸱āU饣爸钗荒芴穑课裁此刀ň筒皇欠鸱ǎ磕阆纫茫裁唇蟹鸱ǎ糠鸱ㄊ蔷跷蛑ǎ嬲跷虻娜巳氩欢牛慊乖诙锿罚忝蝗朊牛忝挥芯酢D忝挥芯跷颍蔷徒胁皇欠鸱ǎ痪跷蛄耍徒蟹鸱āD慊孤湓诙锿罚痪跷颉U獾胤接姓嫠祝颐翘琢婺艽笫Φ幕埃嫠资嵌ǎ鸱ㄊ遣欢ǎ踩谡嫠拙褪欠鸱āH绻挥性踩冢慊褂姓嫠祝悄憔褪嵌āU飧鲆馑己苌詈苌睿欢渴翟诮菜剖嵌牵挥姓娑娴亩司兔皇隆N颐窃谌粘I畹敝校腥宋遥恕⑽沂嵌ǎň筒皇欠鸱āD慊褂蟹衬铡⒒褂衅刑幔衬崭刑崾嵌ǎň筒皇欠鸱ǎ钗幌赶溉ゴΑK跃蛔诶锩娼驳囊恍牟宦遥恍木褪欠鸱ǎ木筒皇欠鸱āN颐悄罘鹉畹揭恍南智埃褪窃踩谡嫠祝缓蟠κ麓私游铮镏鹑丝颍镏鹑酥と耄妥栽冢妥栽凇H绻挥衅跞胝飧鼍辰纾阍趺椿岬米栽冢空飧霾唤鍪枪Ψ颍蔷辰纾馐瞧腥兄腔邸⒂心芰Π镏磺兄谏�
  这里面一共有十类,也就是说有十个团体,他们的身分是鬼王、天王。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一直到干闼婆王,是佛经里面常讲的八部鬼神,他们代表初回向到第八回向;后面这两位欲界天,月天子、日天子代表第九、第十回向。告诉我们回向法门应当怎样修学法,这段经文跟诸位报告过,我们在这里做一个总结论,也把这段经文温习一遍。阿修罗王,阿修罗这一类加上一个王,阿修罗里面的首领,这一类众生的首领。佛是以他们来表法,阿修罗很会变化,佛在经上说他能现大身,能够变一个很大的身体,脚踩在海底,上半身还露在海面上。我们晓得海多深,站在海底,上半身还露在海上,可见身的相很大,那是他的变化身。佛就用这个比喻,菩萨自己修成功之后,一定要帮助众生。众生在六道轮回,你要帮助众生,你一定也要到六道,虽然不轮回,经上常讲,应以什么身得度就要现什么身,随类现身。六道这是生死苦海,六道轮回。佛将大海比喻作生死苦海,阿修罗在大海里面,他上半身还在海上,没有被海水淹没,就取这个意思。菩萨在六道里面现身说法,不会被六道众生所迷惑、所连累,不会;意思就是菩萨常觉不迷,取这个意思。
  他为什么能够常觉不迷?他入一真法界,前面讲他有能力圆融真俗,知道真俗是一不是二,知道染净也是一不是二,我们现在都把它看作二法,所以在菩提大道我们不得其门而入。我们今天所提倡,断恶修善,善恶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不是佛法就不是真正觉悟,真正觉悟是不二法。我们要问,真正觉悟之后的这些佛菩萨、法身大士,他们要到世间来度众生,说不说染净?说不说真妄?说。不但劝别人断恶修善,自己也做出断恶修善的样子给人看,但是他不是凡夫,凡夫分别执著有二,染净二法,善恶二法,菩萨虽然示现、虽然表演,他知道真俗是一法,善恶也是一法,烦恼跟菩提是一法,生死跟涅盘也是一法,不二法门,他懂得,这才叫觉悟。
  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够体会到,觉悟人是什么样子?迷惑人是什么样子?迷惑人住在二法里头。二法,用现代话来讲,相对的世间。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世间法,你生活在相对的世间,你是住在二法里头,迷没有觉。觉悟的人超越相对,超越相对没法子说,如果我们讲超越相对是绝对,绝对跟相对是二法,你看看,还是没有超越过!真正超越之后,不得已说一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佛经里面常讲,「开口便错,动念皆乖」,不但你没法子说出来,你动念头去想也想不到,一动念就错,都落在二里面,落二、三。怎样才入一真?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一切时、一切处都在这境界里面,你是真正叫觉悟。然后你随类化身,随机说法,你就得大自在。你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众生不知道,众生迷在里面,都落在二、三里头,用科学家讲,都住在相对的世间。这个意思很深很深,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要好好的来学习,与社会大众相接触的时候,心真正清净,真正不染。
  我们在结论里面讲,「知真同俗」,这入不二法门;「处俗不染」,在五浊恶世里面也不染著,也是清净自在。「为众示现,回头是岸」,做出种种的表演,种种的示现,只有一个目的,提醒众生、劝勉众生,向他学习,回头是岸。所以阿修罗王代表「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如果你救护众生著了救众生相,就坏了,你所做的是世间有漏的福报;这个福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是世间有漏的福报,你搞错了。这是大经上常讲「即相离相」,叫你离众生相,不是完全离开社会、离开大众,那你就错了,那你怎么能救护众生?心里没有分别执著这叫离,事上要认真努力去做。现在我们对大陆做救灾的工作,在本地我们要建道场这个工作,都是很大的工程,大家都是全心全力在做。你是不是菩萨,就看你著不著相。不著相你是菩萨,著相你是凡夫,你修的是福,不著相是菩萨,修的是功德,功德跟福德差别就在此地。从迹象来看,没有差别,福德跟功德是一样;从心地里面去看,差别就完全不一样。
  第二是迦楼罗王,他在此地代表菩萨「善能救摄一切众生」。这里著重在善字,他有善巧方便,能够救摄一切众生,救拔、摄取。迦楼罗,翻成中国意思叫金翅鸟,我们中国人俗称大鹏金翅鸟。这鸟以龙为食,它吃是抓这些龙,抓这个来吃。佛在此地用它来表法,金翅鸟抓什么样的龙?龙很活泼,生命力很强,它不抓,它抓差不多快要死的这些龙来吃,大概那一类的龙不容易逃脱,它很容易抓到。佛用这个来比喻,菩萨也像金翅鸟一样抓众生,抓哪一类?抓根熟的众生。根熟的众生容易得度,如果根机没有熟,菩萨来度他也度不了。所以菩萨摄受一切众生的对象,第一个是根熟的人。根熟之人,佛在经上讲他这个身体叫最后身,在六道轮回里面现在这身体是最后身,这身舍掉之后不再轮回,永远摆脱轮回,所以这一生当中在轮回是最后一个阶段。这是菩萨主动帮助第一优先的选择。「安置涅盘岸」,安置涅盘岸,最殊胜、最方便的,劝这些众生念佛求生净土。
  我们想想我们是不是根熟的众生?自己只要冷静思惟就知道。根熟的众生,对这个世间决定没有留恋,决定没有贪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真放下,日常生活当中随缘度日,这是根熟第一个现象。第二个现象,心里面完全没有妄想,没有人我、没有是非,心地清净平等,这是根熟众生的样子。佛来帮助他,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一听就欢喜,就能接受,就能够二六时中老实念,他这一生决定成佛,那就是安置涅盘岸,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涅盘岸,往生极乐世界各个都是一生圆满成佛。所以净土法门,古大德说「当生成就的法门」,还有哪个法门比这个殊胜?只要你现前一发心,你就是极乐国中人,现在虽然没去,将来决定要去。换句话说,你现前就是极乐世界的菩萨,你不是凡人;如果你还有凡世的这些念头在,那就不是的。「若心有邪归」,归就是皈依、就是依靠;你心里还有邪思邪念,还不能完全放下,菩萨不取你;换句话说,菩萨不摄受你。为什么?摄受你叫白费力气,拉不动,不是菩萨不慈悲,是你不肯接受,不肯听从。所以用金翅鸟这一类的众生,代表「不坏回向」;不坏就是善根成熟,一生决定成就。
  紧那罗王跟后面第八位干闼婆王,这两类都是帝释天的乐神,都是善於唱歌跳舞表演的。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演艺人员,就是天上的演艺人员,善於表演,娱乐大众。紧那罗王在此地表菩萨示现众生的形状,示现一个人的形状,但是他不是人。他的样子确实是个人的样子,头上多了一只角,头顶上长了一只角,佛在经里面也称他们叫人非人。看他是个人,多一个角不是人,称他叫人非人。他是乐神,「常以法乐娱众生」,故以天帝乐神表之。用他来代表第三回向,「等一切诸佛回向」,等是等同、平等。一切诸佛如来都将他修学的功德,这个功德不是因地的,果地上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诸佛如来将果地上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共享。菩萨是因地,菩萨学佛,菩萨效法佛陀,也能将一切功德回向给众生。就像演艺人员一样,以全副的精神来表演,娱乐观众,让观众欢喜,佛法里面讲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所以这个意思很深。
  小乘佛法里面,因为是初学,对於歌舞演艺不但禁止,不许这样做,连观听都禁止。唱歌跳舞演戏的地方不准你看、不准你听,小乘戒律。为什么?程度不够。你接触世间娱乐的场所,你会增长烦恼,把你修行的功夫失掉,所以小乘法里决定禁止。你要唱歌演戏,或者是去观看,犯戒。大乘法里面就开放,为什么?大乘法里你有定慧,你不会为境界所动。阿修罗王在第一个回向就说清楚,「处俗不染」,那你可以观听,你也可以去表演,逢场作戏,知道那不是真的,那行!可是现在在我们的社会,我们到底是大乘还是小乘?自己心里要有数。像泰国、斯里兰卡是小乘国家,他们瞧不起我们大乘人,他看到大乘人完全都破戒,他甚至不承认大乘的传戒。你说他有没有道理?不能说他没有道理,也不能说他完全有道理。所以小乘的修学适合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专制的制度之下非常适合,真的是一举一动循规蹈矩。而大乘佛法适合於现代开放的社会,现代讲民主、自由、开放,适合於大乘。世尊在《法华经》上说,末法时期,告诉他弟子们,弘法利生一定要以大乘法,释迦牟尼佛就讲得很清楚、很明白。
  为什么在这时代用大乘不用小乘?现在这时代大家的思想都是开放、都是自由、都是民主,用小乘的思想做法现在人很难接受,所以小乘要想在世界上推广非常艰难。每个人都不愿意受这些约束,远远不如大乘来得方便,大乘的理深广,要紧得透彻,如果不透彻,那你得利益反而不如小乘。因此大乘法里面,对经论的研究讨论、深解义趣就非常重要,了解世尊当年在世为我们示现的甚深义趣,我们应当如何学习,现在人所讲的活学活用,而不是死学。如果是呆板的去学习,不但你不能灵活运用,很可能用错,也许你用得不错,但是时机不对,对象不对,一切众生得不到利益。所以大乘法里面讲求的是掌握原理原则,方法灵活运用。小乘法著重在方法上,墨守成规,他对於理论上知道的不多,理论原则他不容易掌握,他只能说是墨守成规,在成就上当然比不上大乘。这不是说大乘人就可以不持戒,那你就错了。大乘人持戒守规矩、守法,养成一个守法的精神。
  大乘戒跟小乘戒,在结罪差别上,我们就深深体会到。小乘戒结罪是论事不论心,譬如杀生,你把动物真的杀掉,你犯了杀戒,小乘是论这个;你要是没有把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