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猩〉脑颉H绻阋幌耄夷罘鹉钊鲂∈绷耍敲淳妹挥兴酰坏昧耍硖宄圆幌砩暇蜕 N裁矗烤乘嫘淖愕哪钔芬幌氩。×⒖叹屠戳耍饣笆钦娴模坏悴患佟�
我以前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的时候,我一天吃一餐,因为对早餐跟晚餐没有念头,他不饿,很正常。平常是我这一顿没有吃,好饿,马上就饿了。他怎么饿的?想饿就饿了,他不想就不饿。睡眠也是如此,想睡就要睡,他不想他就不会睡。佛在经上讲,财色名食睡叫五欲,这五种盖覆了我们的自性,所以这五种叫烦恼,盖覆我们的自性。这五样东西是不正常的,可以舍掉。世间一般人讲财、色、名还可以舍,吃怎么能舍?吃舍了还能活吗?吃跟睡不能舍。五欲他舍三条,两条舍不掉,还是不行,还是属於障碍,要晓得那两条也能舍。真正舍掉的是色界天人,这是六道里面我们讲高级凡夫。初禅天以上,财色名食睡这五样东西他都没有了,他都不要了。所以色界天人,这是初禅以上的人,他没有饮食,禅悦为食,他也不睡觉。不但不睡觉,他眼睛睁开不会眨眼的,眼睛眨一下他还有烦恼,他功夫还不到家,他不会眨眼睛的。由此可知,欲界六层天以下,财色名食睡有,这五欲有,不过是愈往上层去,他欲的念头愈淡薄,愈往下面执著的心愈严重;愈往上去愈淡薄,到初禅就断掉了。这是说明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读这段经文,连续读这三段∶河神、海神、水神,都是讲贪爱。现在我们看底下这一段,第十四主火神:
【复有无数主火神。】
这一句说出数量、说出类别,团体的类别。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主火神就是今天所讲的能源专家学者,属於这一类的,这一个行业里面。在鬼神里面,在中国也有主火神。我在抗战期间念书的时候,学校就是一个火神的庙,贵州人叫它做赤帝公,赤帝公就是主火神,火神庙。我们还是把他落实在我们现前社会行业一类好说好懂。在佛法里面,『火』是表智慧,智慧之火能烧烦恼之薪,成熟善品,破无明暗,有这个意思在。烦恼就是贪瞋痴,戒定能伏烦恼,不能断烦恼,唯有智慧能断烦恼,断烦恼是把烦恼转变成智慧。我们再看,这个地方也列十位上首。第一尊:
【所谓普光焰藏主火神。】
水、火都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利益众生,一种是损害众生;水火风都是有这个功能,它过分就变成损害,很恰当的时候是利益。在这十位菩萨表法的德号当中,这两种意思都有。『普光焰藏』这个名号里面,火的气息非常浓厚。「焰」就是火焰,「藏」是含藏的意思,这里面含藏著有大火。像我们现在这些能源专家,能源的这些学者们,探测地下的能源,知道地底下地热含藏量非常之大,火山的爆发就是它的能量含藏得太大。如果含藏量不是太大就变成地热,我们可以开采,得到它的好处利益,就是天然气,能够帮助我们日常所消耗的能源,这是藏的意思。「普光」就是表法的意思,我们自性,藏就是代表自性,自性里面本来含藏无量的智慧光明。主火神象徵著智慧,他发光,无尽的智慧光明,真正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诸佛菩萨是世间第一等聪明人。
我们现在世间人开采地下的资源,特别是开采能源,这个地球含藏的量大家知道有限,会开采尽的,所以现在世界许多地方呼吁要节约能源。实在讲使用能源最多的是美国,美国这个国家使用全世界能源几乎占二分之一。但是地球里面蕴藏的能源有限,我们自性里面蕴藏的能源是无限的,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但是取用不竭,而且这个现象是愈取愈多,愈用愈广,这是真的。在哪个地方去用?特别是在讲经说法。前面我们读过无碍辩才,这里头最重要的是「乐说」,四无碍末后的这一条,欢喜为人演说,这一条很重要。当然欢喜为人演说,总得要有人来问你,你才能说;人家不问,你就不好为人说了,总得要有人问。在没有人问的时候,如果自己有这个方便,可以找几个自己同参道友,在大庭广众当中,故意这么一问一答,那也行。都是属於乐说,欢喜为人演说。佛法最重视机会教育,经上讲的随类现身,随机说法,不就是讲的机会教育吗?非常重视机会教育。
我们要有热心才能做到普,纵然我们现在事上没有办法做到普,心上做到了,真正有一个利益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心愿,这个心愿跟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两样,完全平等。事上不一样,事上不一样是我们有烦恼,智慧德能不能完全现前,他们烦恼断尽了,所以得大自在。事上不一样,我们的心愿没有两样。换句话说,事上我们的进展就相当快速,何况又得诸佛菩萨威神的协助,永离三界六道,永离十法界,我们会变得很有信心。如果诸位对这些道理真正能通达明了,上上的信心,能肯定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成就,这是上品的信心。要是依照这个经典来说,你对於《华严》能够通达、能够明了,对於《无量寿经》能够通达明了,你很有信心。所以心愿等同诸佛如来,心性里面所含藏的智慧也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真的是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当前的问题,如何把自己的烦恼障碍除掉,这是我们现前的问题,我们有烦恼、我们有业障、我们有习气。因为自己的烦恼、习气、业障重,不但道业不能成就,连世间想做一点事业都相当困难,往往都不能成就;不能成就的原因自己总要晓得、总要明了。所以佛法的修学,最重要是断烦恼、除习气,使我们自性般若光明能够现前。这是主火神从利益众生这一面来说的,这个德号完全是利益一切众生。我们自己想成就,也要帮助一切众生成就,虽然德号里面只说这一面,利益这一面,另外一面包含在其中,文字上表面没有,意思有。你想想看,你要是不断贪瞋痴,普光焰藏如何能现前?这里面断贪瞋痴字面上意思没有,决定包含在其中。说这一面离不开另一面,说断烦恼那一面,决定有包括开智慧这一面。第二尊:
【普集光幢主火神。】
『普』是普遍,『集』是结集。我们从这德号里面看,决定是讲后得智,不是根本智;前面说的是根本智,「普光焰藏」是根本智,这是讲后得智。后得智是广学多闻,四弘誓愿里面教给我们「法门无量誓愿学」,就是「普集光幢」的意思。名号很有义趣,它排列决定不会颠倒,它有顺序的。第一句是般若无知,第二句是无所不知,无知而无所不知;第一句是讲性德之体,第二句是讲性德的作用。无所不知,从什么地方学来?只要根本智成就,广学多闻就在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从早到晚,天天见、年年见,无时无刻不见,见的时候,见了生智慧不生烦恼,就叫广学多闻。我们要晓得这个意思,然后你才能体会到经上讲的,《华严经》,一切诸佛如来尘说刹说,无间说。一切诸佛讲《华严经》从来没有中断过,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要是会的人,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是六祖惠能大师讲常生智慧,那就是入华严境界,不入华严境界怎么可能常生智慧?所以从「普光焰藏」这个基础,就「普集光幢」,就常生智慧。从根本智的基础上,决定生后得智,后得智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生智慧,这叫做法门无量誓愿学。
我们不要搞错,法门无量誓愿学一定是很多经典,一样一样去学习,这个我们把佛的意思完全搞错了,真的叫「依文解义,三世佛冤」,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都喊冤枉,佛不是这个意思,你把意思错解了。如果是一部一部经典学,现在我们中文《大藏经》里面,总共算的经典也不过三千多部,哪里能叫无量?有量的。无量是讲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真正是无量无边,点点滴滴都生智慧。你要为人讲解,记录下来就是经典,所以经典是无量无边。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然后才晓得今天落实在自己修学上从哪里下手?还是要从根本智下手。可是我们求学时节因缘错过了,古时候求学,训练根本智是在年轻的时候,一般来讲,佛家讲是二十岁之前。出家是在沙弥的时代,在家接受教育是小学的时代,古时候的小学是八岁到十二岁,这个时代训练根本智。
没有经过这个训练,你要想去听经研教,非常困难。不但没有好处,说实在的话还有害处。你要问什么害处?宗门祖师讲「堵塞悟门」,你永远不会开悟,你说这个损害多大?禅宗为什么不给你讲经说法,大慈大悲,他教你悟入,他不给你说,说了之后你就不会开悟了。有些同修问,佛家讲无始无明,他就问,无始总有一个开始,到底什么原因起无明的?无明从哪一天开始起来的?说修行证果,成了佛无明断了,断了无明之后什么时候还再起来?教下给你讲,禅宗不讲的,禅宗叫你自己去悟。你要能够悟到了,禅宗祖师给你证明,没错,给你证明;他不给你讲,他只给你做证明。但是你在修学过程当中,他帮你修正,你念头稍微有错,他帮你修正,他也不跟你讲,一定要叫你自己去领悟。他用什么方法来修正?香板来修正,禅宗是打人出了名。你起念头了,打你,把念头打掉;没有念头了,打你。为什么?没有念头是无明。没有念头打无明,有念头打妄想,所以有念也打,无念也打,一直打到你觉悟为止。真的那个棒下,不少人被打觉悟了。不过祖师那个眼光很厉害,如果不是这个根性,打死都不会觉悟,他不打你,他对你很客气,不会打你的。他要是打你,他瞧得起你,看到打你会觉悟,打你不觉悟就不打,很慈悲,他不是随便打人的。
教下的方式就不一样,教下讲解。但是讲解你也要悟入,你才能得真受用。讲解要不肯真正去悟入,你得的是皮毛,那个利益很小、很有限。换句话说,得一世的利益,来生得不到。教下如何才能真得利益?一定要去做到。教你不要贪,你真的一切都不贪才行,你真的干。嘴里说不贪,心里还是有贪,那就没有用处,就没法子教了。教你不妄语,你还是打妄语,那有什么法子?说老实话,世出世间学问要想真正成就,司马光说得很好,从哪里开始?从不妄语开始。他说的这个话,实在讲也正是善导大师教给我们的义趣。善导大师教给我们「一切从真实心中作」,真实心就不妄语,妄语心就不真实,不真实你怎么会求到法?别说是佛法,连世间法你也得不到。所以要懂得从真实心中作,从不妄语入门。自己有过失不怕,造罪业也不怕,要真正忏悔,要真正能改过。有罪业、有业障,自己能够觉悟就很难得了。你自己晓得自己有业障,晓得自己造罪业,这个人就有悟处。悟了以后要修,悟了以后不修等於没有悟。修是什么?修是改正过来。不肯改正过来等於没悟,就是李炳老讲,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依旧还是搞六道轮回,这一生还是会空过,没法子。一定要做到,世缘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有一丝毫的贪著都给自己带来大麻烦。
所以要放下,要彻底放下,心地清净,真正是一尘不染,彻底放下。如果要帮助众生,势必还要在事相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