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看下面经文,第十九面倒数第三行,道场神。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道场神。】
  『道场神』就是护法神,守护道场的。场,给诸位说,没有道。这个场地有修行人,这个场就叫道场。由此可知,道场神护持这个道场,实际上是护持这些修行人。他的名号是从「所依所守」得名。道场这两个字,它的含义尤其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前面我们曾经读过,维摩居士所说的道场,他老人家讲,直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道场就是你觉悟、你成道的处所,这个地方叫道场。地方没有一定,随时随处皆是道场。所以世尊在菩提场示现成等正觉,为这些法身大士讲《华严经》,尽虚空遍法界皆是道场,没有一处不是道场。维摩居士讲的这个话,要与此地合起来看,意思很明显。直心是你证得之心,证得直心的这个地方就是道场;直心所行之处,这个处所就是道场;直心遍虚空法界,虚空法界就是道场。什么叫直心?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上给我们讲至诚心,也就是说真诚到极处,这个心就叫做直心。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给我们讲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给我们讲菩提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我们把经论对照一看就明了,直心就是至诚心,真诚到极处,真心,真心是道场。
  十法界里面的有情众生用的心都不真诚,所以声闻、缘觉没发菩提心,权教菩萨也没发菩提心,他还是用妄心。什么是妄心?分别、执著,分别执著的心不是至诚心。诚这个字怎么讲法?清朝曾国藩先生,他在笔记里面给诚下一个定义,下得很好,他说「一念不生是谓诚」,由此可知,我们还有一个念头就不诚,一念不生才是诚心。真诚到极处,哪里会有一个妄念?所以你有妄想,你还有分别、你还有执著,你的心不诚。不诚,你就没有入道的因缘,不但你不能入道,给诸位说,你见道的因缘都没有。道没有见到,你怎么能够入?小乘的见道位是须陀洹,大乘的见道位是圆教初住菩萨。我们没见道!所以你要想入道场,你要真正下功夫,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把妄想分别执著舍掉,你才能见道。见道也可以说,你的心真诚了;虽然没有真诚到极处,你的真心露出一点光芒,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经上常常用月光来作比喻,这是什么?初二、初三的月牙,虽然不是满月,月牙一点点的光,它是真的月光,可不是假的,把它比喻作见道位。圆教初住菩萨就像初二一点点的月光,月牙。这是真心显露,道场成就,他所在之处都是道场,无论他在什么地方,那个地方就是道场。如果我们真心没有显露,在什么地方都不是道场,这个一定要懂得。
  也许同修听了你要问,居士林四楼念佛堂怎么会是道场?我老早就说过,居士林念佛堂有佛在这里念佛。佛心真诚到极处,我们到这个道场沾佛的光,我们虽然是凡夫,这个道场有佛在念佛、有菩萨在念佛,我们沾他的光。佛菩萨在哪里?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到你要认识,你就成佛了,你就成菩萨了。你没有成菩萨、成佛,你不认识,你要成佛、成菩萨,你就认识了。所以这个道场是真正的道场,这个道场有佛世界微尘数道场神在守护,不假,这是真的。
  深心是道场,深心是好善好德,再说得浅一点,诚敬是道场,真诚恭敬心,这个心生起就不会退转。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无论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物,自己的心都是真诚恭敬,你所在之处都是道场,你所在之处都有无数的护法神来护持你。护法神没有偏心、没有偏爱,他看你有没有道?你有道,他就来护持。再给你说,孝顺是道场,出自於天性,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道场,这是道,再给你说,布施是道场,持戒是道场,忍辱是道场,菩萨种种万行无一不是道场。这里面最重要的关键,真诚心去修、恭敬心去修,修布施也好、修持戒也好,皆是道场。念佛是道场,参禅也是道场,正是「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我们在此地了解道场神,道场神也是诸佛如来随类化身,所谓是应以道场神而度化者,即现道场神而度化之。你真发心,护法神照顾你,你偷懒、你懈怠,护法神立刻就来找你麻烦,来教训你,护持你。你要不用功、不肯干,护法神绝不管你,你天天睡大觉,他也不会来惩罚你,也不会来为难你。你要是真干,才想偷懒,麻烦就来了。他来找你麻烦,证明你还有道心;你没有道心,才不管你的事情。世法老师教学也是如此,我在台中的时候,李老师,我们跟他的学生很多,有些学生他老人家管得很严,有打有骂,从来没有好脸色给你看。那是什么?你真肯学,他真教你。有些同学,我们看老师对他非常客气,他有什么过失,老师从来都不讲。问他:老师,为什么你不说他?没用处,说了他也不改,不说算了,不要得罪人,不要给人结冤仇。你就晓得,对你严厉管教,是真瞧得起你、真爱护你;你不可教,不理会你,随你去,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诸佛菩萨、护法神亦复如是。所以你们懈怠懒惰被护法神惩罚,是护法神爱护你,看到你还可以造就,你将来还能成就;你要是不堪造就的话,你怎么懈怠懒惰,犯规无法,护法神不会干涉你。这个道理我们必须要懂得。
  往下所讲的这些神众,大概都是与他们,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的职务、他们的工作有关系,这个名称从这个地方建立的。他们这些护持道场,护持道场里修学的大众,所以称之为道场神。在一般场合上来说,我们要落实在事相上,具体来讲,念佛堂里面道场神是谁?领众的法师。诸位要晓得,领众的法师是来当护法的,真正修行的是谁?清众,清众是真正修行人。道场里面领众是护法神,你要维持道场的秩序,让大家修学能够如法,如理如法,这是你要照顾。你要有善巧方便,让他在道场修行生欢喜心,真正得受用。我们领众,他得利益,我也得利益,我得的利益是双重的。护持大众这是福德,自己修学是功德,功德、福德两种同时成就,真正是自利利他,圆满功德。
  也要学这些道场神,他们这里头教我们的东西很多,我们要很留意的来学习。譬如这几天同修们告诉我,我们念佛当中拜佛的时候,有些人嫌速度太快,有些人嫌速度太慢,意见众多,领众的法师没有法子,到底听谁的?听拜得快的人,得罪那些拜得慢的人;要听拜得慢的人,那又得罪这些速度快的人,这很为难。今天我教导他,每一个道场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道风,不一定要跟别人相同。你要说为什么?还是一句老话,我们道场同修根性跟他们不一样。就好像害病一样,我们害的病跟他们害的病不一样,处方怎么会一样?当然不相同,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道场有它特别的道风,才能成就道场广大的同修。
  念佛,我们遵守《华严经》上所说,德云比丘他老人家所示现的念佛,念佛是以绕佛为主,我们在经上看到,他做出模样来给我们看。绕佛的人一定要开口,要念出声来。你绕佛累了,你去止静,你坐下来休息一下,止静是休息。休息的时候可以不开口念,止静的时候。止静的时候,你愿意开口念也行,不愿意开口可以,默念,或者是听佛号,听别人念佛的佛号,摄心,这就好。还有一种,觉得坐得太久,需要运动运动,你到佛前面去拜佛。所以拜佛跟止静是调适我们身体,最主要的是绕佛,经行,这是最主要的。法师带大众绕佛,这些规矩领众法师会向大家宣布解释,这要懂得。拜佛,我问他,现在你们拜佛时间多久?大概十分钟。十分钟就好。十分钟拜佛的时候,拜的时候大家一起拜,然后速度个人拜个人的,喜欢慢就慢慢拜,喜欢快就快快拜,不要敲引磬。到十分钟时间到的时候再敲引磬,再大家一起起来,这样就好。这样拜得快的也不得罪,慢的也不得罪,问题就解决了。这是我们道场有道风,这就很圆满了。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十五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 …0035
  请掀开经本第十九面,倒数第三行看起: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道场神。所谓净庄严幢道场神。】
  上一次讲到这个地方。经上说到道场神,使我们立刻就想到道场。佛法里面所说的道场,就是修行证果的场所。前面跟诸位同修报告过,实际上来说,没有一个处所不是道场,正如《维摩经》上所说的,这就不再举例了。我们必须要知道的,那就是要真正用功办道。会用功的人,古来祖师大德常说,不论是宗门教下、显教密教,都著重从根本修。根本是说心地,也就是说一定要从心地上用功夫。用什么样的功夫?凡夫起心动念都是造业,这是我们自己要承认、要肯定,勇於认错,我们才能够改过自新。如果将自己一切过失罪业推诿给别人,这个罪业就愈造愈深、愈造愈严重,到最后必定堕三途。这是佛在经典里面常讲「可怜悯者」,这种人是最可怜的人,愚痴到极处,也是佛经上常讲的「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没有善根。这种人,佛到底是说我们社会上哪一类?给诸位说,世法里面没有学佛的,佛绝口不提,佛不说。佛所说的,已经入佛门,受了三皈五戒、菩萨戒,乃至出家在寺院里面混了一辈子,佛是说这些人。你说他不懂佛法,他天天诵经拜佛;你说他懂佛法,起心动念都落在贪瞋痴慢,所作所为都是损人利己,干这些事情。所以依旧是轮回心造轮回业,他怎么能有成就?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不要说末法时期,即使像法时期、正法时期,甚至於佛陀在世的那个时期,背师叛道就有不少。他们所造作的,后来所感得的果报,经典上记载得清清楚楚。这里面有一些大权示现,是诸佛如来示现这个样子警惕世间人。有些确确实实是凡夫身,胆大妄为,造作这些罪业,他真的要受苦报。
  所以祖师大德教人从根本修,这个意思就很深。根本是从心地,起心动念务必要与道相应。道是什么?道是心性。《般若经》里面说得清楚,「三心不可得」,「万法皆空」,能与这个相应,你是真正的道人。为什么?两种烦恼障一定都断掉了,你是真菩萨,不是假的。这样的修行人是少数,不是多数,多数都是像我们这一类凡夫,业障习气深重。我们想学好,可是外面境界稍稍一诱惑,烦恼立刻就起现行,贪瞋痴慢、嫉妒陷害念头就生起来,想止都止不住。这是什么原因?无量劫来罪业的习气。佛在大经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你为什么习气这么重?过去生中从恶道中来,依旧带著恶道浓厚的习气,想断都断不了。这一生时间短暂,几十年寒暑过去了,又要堕恶道。就像《地藏菩萨本愿经》里所说的,非常可怕,堕到恶道时间都是以劫来计算的。所以凡夫不能够出离生死轮回,佛说的话没错,决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三善道好比我们出来观光旅游,只有几天;三恶道是老家,回到家里面去一住就是几十年,这是我们不能不警觉的。
  所以道场在哪里?道场在起心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