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载《解放日报》1981年。。 11月。。 28日)
曹禺谈首届上海戏剧节
在首届上海戏剧节期间,我们访问了七十二岁的著名戏剧家曹禺同志。
他动身返京的前一天下午,在寓所里接受我们的访问。
谈到上海戏剧节,他连声称赞上海在繁荣社会主义戏剧创作、演出方面
带了头。他激动他说:“戏剧家也要振兴中华,满怀信心向前看。一个要有
好本子、好演员,还要有好的领导呵!好的领导不仅应该抓出有深刻的社会
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戏,还能帮助把戏搞得有声有色,有助于鼓舞人心,有助
于‘四化’建设。”曹老热情洋溢地谈到上海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剧《雷
雨》,认为用舞蹈语汇来塑造人物的性格和细致的感情,这是一个创新。他
强调说:“上海能出一批比较好的戏,是和中共上海市委领导的及时支持分
不开的,上海抓得好!”
接着曹老对他看过的三个戏《钗头凤》、《路灯下的宝贝》、《路》十
分称赞。他说:“昆剧《钗头凤》演得很好,很感动人,尤其是后面,完全
是以抒情取胜。它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爱情上的悲欢离合,而是把陆游的爱情
和爱国主义结合起来了。”
“滑稽戏《路灯下的宝贝》反映了待业青年的现实问题,台上演,台下
有反应,这个戏的话讲到待业青年心上去了。它生动地塑造了党的干部以及
退休教师、派出所长等人的正面形象。
“它抓住待业青年这一现实问题,主题思想明确。现在,很多人把私人
‘摆摊头,看作丢人的事。叶圣陶同志曾经提出,不要把青年人升大学当作
唯一的出路。这个戏矛盾非常简单,但剧情曲折别致,看完后叫人增强信心,
鼓足干劲,现在要体谅国家的困难。极少数的人垂头丧气,但多数人在勤勤
恳恳地办事。”
对话剧《路》,曹老谈的时候显得更为振奋。他说:我看了多少年的戏,
觉得这出戏写得不错,是少见的一个好戏。它歌颂了一个马路工大公无私的
品质。歌功颂德有什么不好。生活中,确实存在真正的“功”和“德”,就
应当歌颂。什么叫“现代人”?戏中说得十分明确,但这不是作“社论”讲
的,而是在人物的发展、故事发展中自然表现出来的。这个戏似乎也指出另
一个问题,要大公无私,也要正确地处理好家庭情感。《路》没有搬弄教条,
而是真实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动人的语言感动了我们。很多赋有哲理的话教
人信服。这些话寓教育于文化娱乐之中,歌颂了“四化”建设中的英雄。他
对上海专业演员热情辅导业余演员这种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风气很赞赏,
并鼓励搞业余演出的同志坚持下去,不要离开自己的生产岗位。
曹老说:在演出技巧上。《路》取消了“幕”。“幕”一般为多少年的
现实主义的戏剧服务,但它有时把“戏”切断了,不流畅了。这次,去掉幕,
在舞台上同时分成组演戏,观众觉得一丝不乱,一气呵成。其中影子的“自
我”,有点像意识流,但不勉强,很自然。我觉得在我看到的这一类戏中,
这是较好的,大家感到满意。
话题又转到芭蕾舞《雷雨》,曹老说:从来没见过芭蕾舞能很好地表现
人物性格,而且比较细腻。胡蓉蓉同志说:《雷雨》是市委同志亲自抓的,
看了第一幕后,就鼓励要继续搞下去。舞剧把繁漪的性格表现得那么强烈,
失望、绝望、最后翻脸,在封建压力下同归于尽。芭蕾舞要走“民族化”和
“性格化”的道路,我赞同这样开拓新路的意见。
曹老最后说:“我作为一个老观众,觉得这些戏确实很不错,有人说应
到北京巡回演出,不仅‘饱眼福’也‘开眼界’。它讲了人们该怎么活着,
有抱负,有理想,绝不应袖手旁观,坐等美好的未来。”当我们向曹老告辞
时,曹老预祝上海戏剧节圆满成功,祝愿上海的戏剧舞台更加百花齐放。
(原载《文学报》1981年
12月
31日)
曹禺看滑稽戏
【本报讯】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最近看了《路灯下的宝贝》,颇为
赏识,他深有感触他说:卅年前在上海看过旧的滑稽戏,印象不太好。解放
后看过《三毛学生意》,感到确实不错。但是,对滑稽戏这个剧种,还没有
真正的好感。今天看了《宝贝》,感到滑稽戏是能作出出色贡献的。这出戏
里的笑料很健康。不仅能逗人笑,而且能使人笑出眼泪。对剧中这些“宝贝”
很是同情,流着热泪笑他们呵。
曹禺同志在与《宝贝》编导演员见面时连说了四个好:剧本写得好,导
演导得好,演员演得好,舞台美术设计得好。
他对《宝贝》的新颖风格,表示赞赏。他说,整个戏节奏明快,看了给
人一种流畅感,像我们的京剧优秀传统一样,连绵不断,一气呵成。现在的
京剧用二道幕,令人看来不爽。你们不闭幕,戏演得如行云流水,给观众以
美的享受。
他对这出戏已经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感到高兴。他认为这个戏给建设
四化的人民特别是待业青年和他们的家长增强了信心,鼓起了一个“劲”字。
(原载《新民晚报》1982年
1月
4日)
曹禺谈芭蕾舞剧《雷雨》
上海芭蕾舞团根据著名剧作家曹禺同名话剧改编的芭蕾舞剧《雷雨》,
正参加《上海之春》的演出。剧中有那么一段情节:在周朴园的梦幻中,他
和侍萍在跳了一段表现恋情的双人舞后,突然,一阵狂风袭来,吹散了他俩
的欢乐。对这一情节,原剧作者看法如何?正巧,在某地,遇见曹禺同志,
我去向他请教。
“芭蕾舞剧《雷雨》这一场戏,对《雷雨》的主题——揭露封建社会的
卫道士、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周朴园的腐朽、虚伪和残忍,会不会
有所削弱?”
曹禺同志说:“估计到,会有争论的。我们已经习惯于这样来认识问题,
似乎出身好的生来就好,出身坏的生来就坏。事实上,‘四人帮,的出现,
已经说明了人是具体的、复杂的。不能简单化,一概而论。
“周朴园为什么始终保留着侍萍在周家生孩子以后的房间里陈设的格
局,为什么侍萍的照片一直放在房间的显要地位,为什么他公开了侍萍与自
己的关系?一则因为他确知侍萍已死了,对他不能再有什么影响了。其二,
他把侍萍作为自己的正式夫人来宣扬,并做出各种严肃纪念的式样,是为了
显出自己‘德行高尚’,悼亡之情历久不衰;他也可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与安慰。三则,他认为自己是个‘有感情的模范丈夫’,他从不认为这与他
残酷惨害工人的行事有什么矛盾。这种心安理得的‘正直’情绪,就是他的
阶级属性所致。他年轻时也真心爱过年轻的侍萍。当时父母迫使他俩分离,
周朴园还叫入寻找过侍萍。周朴园对由父母包办的婚事很不满意。这促使他
怀念这个曾经无保留地给了他全部爱的侍萍,怀念这个绝顶的聪明、漂亮、
纯结无瑕的侍萍。这种怀念对周朴园在闲暇时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尤其是
现在他已经进入‘念经吃素’的阶段,他可以吮吸工人的鲜血,但对这个女
人自以为多情,赋有极美好的回忆,甚至流露出忏悔的心情,这是多么‘熨
帖’的情怀啊!这就是周朴园这个具体人的复杂性。
“但是,当侍萍真的到来,周朴园却惟恐因此而损害他在家庭里为自己
树立的所谓模范丈夫、模范父亲的形象,自然会拿出一笔钱企图逼走侍萍,
并以为这样就可以抵偿侍萍为他而受的屈辱。这就是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的
行事。
“明清之际,有位哲学家王夫之,曾用‘习成而性与成’这句话来解释
人性,即人性是随着环境习俗的变化而变化的;用今天的话来讲,也就是说
人性是会受阶级、社会本身的性质的影响而变化的。芭蕾舞剧表现出周朴园
对侍萍的态度前后判若二人,更能说明封建社会是残忍的、虚伪的,我同意
芭蕾舞剧对周朴园的这一处理,他是一个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当然这是
作者个人的见解,可能仍然不正确。我的话绝不应妨碍评论家们有另外的解
释。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不可能时时作出逻辑的判断,也常判断错了。”
突然,曹禺同志话锋一转,笑着问我:“不知我把你说服了没有?”
“你可以看看一九五二年由开明书店出版的《雷雨》。”曹禺同志接着
说:“那时,我以为自己过去都写错了,什么人、什么事都得提高到我认为
的‘阶级观点’上来看待,于是改了,改得很浅薄;看了,就知道我搞错了。
再版的《雷雨》,我都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
(原载《新民晚报》1982年
5月
10日)
曹禺谈电视剧
本报昆明专电本报记者傅真、赵君谋报道:“电视剧这种新兴的艺术事
业,在我国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前途无量!”这是著名戏剧家曹禺最近的
讲话。
前不久,这位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前来昆明,参加第一届“大众电视金
鹰奖”和第二届“繁荣电视剧飞天奖”授奖大会。他就进一步繁荣电视剧创
作问题对云南电视台记者发表了电视录像讲话。
曹禺说,电视剧是一种新武器,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有人称之为“家
庭艺术”。我国电视剧发展的历史很短,但近几年有了了不起的发展速度,
数量多了,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他说,好的电视剧必然受到广大观众欢迎,
但观众爱看的未必都是好的。因此,既要力求适合群众的口味,又要注意不
断提高群众的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
曹禺说,电视剧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规律,应该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它
应该是电影、戏剧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而并非简单地把它们揉合在一起,
更不应片面地提倡电视剧向电影或戏剧靠拢。
曹禺说,关于电视剧的创作规律问题,世界各国都还正在努力探讨。要
认识这个问题,要靠实践,靠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积累,这必然要有一个过
程。
曹禺说,电视剧的发展,必须具备必要的设备条件,特别是要有一支懂
行的专业队伍。剧本的创作对电视剧的发展是个重要关键。他希望这支队伍
应该是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现在有电影学校,是否也应该
办电视剧的学校?
曹禺说,好的剧本不易得,电影、戏剧都缺好剧本,好的电视剧本更缺;
外国也同样如此。他呼吁:老、中、青作家们为电视剧出一把力。他说,有
人看不起电视剧,认为它是不完整的艺术。这种看法不对。电视剧的影响范
围,它拥有的观众数量,是电影无法比拟的。国务院去年专门成立广播电视
部,也说明国家对电视事业的高度重视。
曹禺说,《大众电视》这次举办的评奖活动,对电视剧的进一步繁荣将
大有促进。
(原载《羊城晚报》1983年。。 3月。。 21日)
电视剧要走自己的道路
《大众电视》在昆举办一九八二年度优秀电视剧授奖,中国戏剧家协会
主席曹禺也前来祝贺。我们趁这个机会访问了曹禺同志,请他就电视剧谈一
些看法。曹禺同志虽已年逾七旬,依然精神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