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诗词书画,可见人性是会因情况而变化的。但是人成其为人的本质则不会改变。人类不象动物,始终只有本能的活动;但也不象神那样,以圆满的理智,贯彻到底。人到底不是神,但也不与猪狗同伍。
环顾今日世界,竟然有一些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在社会上有着崇高地位的人,妄想改变人类天赋的本质,忽视人性的尊严,而强以社会、经济的手段,将人变为毫无意识的物体,造成了极可怕的浪费。
“衣食足而知荣辱”,因此政府莫不以使国民生活富足为首要大事。但与此同时提高人的德性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只是追求欲望的满足,不是人生的全部目的,应当同时注重人文教育的提高。
松下认为,人性之中,包含有智、情、意三方面的活动,它们会因各种各样的条件而发生变化。智会忽高忽低,情会忽厚忽薄,意也会忽强忽弱。智、情、意,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可成为一种重要的枢纽。谋求智、情、意三者的调和,才能提高人性。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智、情、意的运用失当,往往会引起很多烦恼、损失,于是在个人之间以及公司的人际之间,对于智、情、意的调和,就更需深省。
也许常常有人说你太薄情;或者说你徒具聪明才智,却意志薄弱。这些话尽管不动听,但正意味着自己在智、情、意方面,尚未尽到最大努力,应当自我反省。
人的本质是天生的、永不改变的。然而,人性却会因时因地而变化。松下认为由人性发展出来的民族性、国民性,也应加以考虑。忽视国民性的经济、政治、教育措施,会导致国民的不幸。今日日本在政治、经济、教育各方面,到底有没有考虑到国民性?对于人民大众的人性需求,究竟做到了何种程度?值得三思。
人的生活中,永远脱离不了情,尤其是日本人,特别重情,而且情感非常脆弱。为政者,与其搬出法律条文,例不如试着去了解民众的情感。如果只知玩弄理论,不能使国民心里服气,还谈什么导引人民走上幸福之路呢?
总之,了解彼此的心意,互相调和智、情、意,并进而反映到日常生活之中,那么人类的和谐,繁荣、和平与幸福的远景,就拭目以待。
我们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经历,偶尔吃到丰盛美味的菜肴,由于是“偶尔吃到”,所以觉得特别好吃。假如每日都吃,不久就会觉得厌烦,虽然其滋味并无变化。
这是因为人的味觉习惯了美食,所以就不再感觉可口了。因此吃山珍海味,固然是人的幸福,可是给他吃十倍的山珍海味,却不能算是提供了他十倍的幸福。人类的感官就是这样,通过感官所察觉到的幸福,是不太可靠的。
松下觉得,从这个观点来看,一个人的收入若是另一人的十倍,并不表示他可以比别人奢侈十倍;更不能保证他比别人幸福。人的幸福与否,应有金钱以外的标准。
人类常为金钱而犯罪。可是以更深一层的角度观察,一般都是得到财富以后才犯罪。因为一有了钱,生活奢侈无度,荒淫放纵,就引起了无穷的祸害。这种案例在我们的周围,多得不胜枚举。由此看来,我们不能无条件的赞成钱越多就越好的观点。
一万元有一万元的价值,我们要在生活中,尽量运用金钱的价值,以安康、没有浪费的生活方式,来享受人类尊贵的生活意义。在日本,有所谓“猫与金元宝”之说。这是说猫看金元宝,根本一文不值,只有人类才懂得价值观念,且有能力运用其价值。
但并非人人都懂得运用财富的价值。松下认为每个人在心理上,应该对价值的意义有所认识,并学习妥善地运用财富的价值。有人也许收入只有一万元,但觉得生活很有意义;有人收入数十万元,却觉得缺乏生活乐趣。其中就牵涉到价值观念的问题。
幸福,不是轻易可得的。换言之,能轻易得到的满足,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不是唾手可得的东西,因为人类存在的意义,并非那么浅薄,所以,如果幸福轻易可得的话,那么,人类就不需要坚毅的意志和努力奋斗的精神了。
人生的历程,极为复杂多险,必须披荆斩棘,多方努力,才能享受真正幸福的滋味。
松下作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人生过程,如果也有气象预报,那克服困难的快乐,就会大打折扣。
打雷和下雨,都是自然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调节生活上有趣的变化。但松下想到,对人生来说,如果这种变化,是有规则又可预期的,那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这种有规则性又可预期的自然现象,有时是非常理想的,因为人们可早作准备,但是,生活不可能象气象预报那样富有规律性。
在人生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可预期的障碍。面对这些障碍,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求取自己应走的道路,或选择应做的工作。这就是人生应有的态度。
松下相信,人生成功者,即使常常遭遇到不可预期的障碍,但他们能寻求突破的方法,并向自己所定的行程前进,而这正是成功的历程。
松下认为,成功的企业家,是从勤勉中磨练出来的,他们遭遇困境,绝不抱怨。
无论如何,趁着年轻时,养成勤勉努力的习性,即使上了年纪,对一切事情依旧会勤勉努力。这样的人,尽管自己不认为是勤奋努力的人,但他的所做所为,自然会表现出勤奋的特质来。这对一个人的一生,是一笔很大的资产。
松下以自己为例,在学徒的几年间,由于不得不听从老板的吩咐,勤勉地工作,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习惯,所以别人以为辛苦的工作,他一点不觉得苦。
某些事情,松下认为自己是在愉快地工作,而在旁人看来,却认为松下很勤奋,自己和别人的想法,就有这么大的差别。
再进一步说,让青少年养成好习惯,是父母的责任。现在的父母,到底有没有感受到这一份责任?是否在逃避这个责任?一般父母,都认为今日的青少年具有人权,可以单独行动,还是不要多加干涉才好,事实上,这是借此逃避为人父母的责任。
松下认为,刀非经锤炼,不能成为名刀。要使青少年成为名刀,应该在其成长阶段加以锤炼,这也是一种爱的鞭策。松下常常觉得现在的父母似乎有不负责任的倾向。也许有些青年,尽管父母没有尽到责任,但他自己仍会自我觉悟,做该做的事情。但对年轻人而言,终究需要父母给予某种程度的指导,敦促他朝一个适当的目标前进。
松下觉得全世界似乎都有依赖他人的倾向,自己出了事,就向政府抱怨,请求补偿,但政府要向谁抱怨呢?同样,他希望年轻人奋发图强,千万不可依赖他人。
松下认为,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我可以获得什么?”而是“我应该做什么?”
中国圣贤孔子(应为“管仲”——编者注)曾说:“衣食足则知荣辱。”意思是说,一个人到了不担忧饥寒,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才能辨别光荣和耻辱、礼仪与规则。
这大概就是古代的一般人做人的态度与原则,也是为政者在施政上的一种基本精神吧。当人民衣食充足时,就能辨别礼节与光荣,社会秩序就能被遵守,如此国家必得繁荣,国民必得幸福。因此,建立一个光明正大、强而有力的政治,使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是非常重要的。这句话之所以在二千年后,仍历久弥新,就是因为它含有超越时代、国境的人性与真理。可是,今天的日本,又是如何呢?松下认为,无法适用这句话的情形,似乎很多。与战后物质缺乏的时期比较,现在到处都充满物质,国民为饥饿寒冷所苦的情形,也少得多了。
那么,国民是不是都很懂礼节、守秩序,都遵守社会规范呢?其实不然,今天的日本社会,从一定程度上说,是礼制紊乱,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事态。
例如青少年犯罪、交通事故等等层出不穷,其他方面也是多得不胜枚举。如此一来,现在的日本,不但不能说是“衣食足则知荣辱”,反倒该说为“衣食足则礼节乱”了。若“衣食足则知荣辱”是正常状态,现在的情形就是异常的状态了。这种异常可以任其存在吗?当然不可,而且务必要把它恢复到正常状态来。那该如何办呢?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社会已经这么乱,不容易恢复正常。松下却不以为然。要使异常恢复正常,进而把它提高到“衣食不足仍知荣辱”的程度,当然会很困难。不过,象现在这样衣食充足时,懂礼节乃是理所当然的。因此由紊乱而恢复正常,也不会太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国民,都已经发觉现在的状态是不好的。眼看社会这么混乱,而仍不以为然的人,除非他的思想非常特别。
要使今天的社会恢复正常状态,松下向社会发出呼吁。“我们不可以让社会持续这种状态,因为这种状态是不正常的。所以全体国民非共同协力,把它恢复正常不可。只要大家能同心协力努力,必定可以办得到。一旦恢复正常,社会就会繁荣,全体国民也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这是我们每个国民应尽的义务。”
这种恢复社会规范的行动也可以借教育或政治之力来大力推行。
无论如何,松下认为,要使异常恢复正常,务必先自我反省:自己是否有自我中心的想法。以自我中心来思考事物及行动的倾向,近来尤为强大,似乎成为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为政者在认真考虑国家繁荣与国民福祉之前,是不是比较重视自己政党的利益及个人本身的利害关系?因此,在国会很少进行正直至诚并能被国民接受的审议,经常因彼此主张的对立,而发生混乱。
各界的领导者亦然,他们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他们所属的领域,以致无法从大处、远处做正确的判断。
对个人也是如此,在所属的公司或社会里,在考虑“我应该做什么?”之前,先考虑自己能从那里获得什么的倾向愈来愈强。果真如此,其公司及社会,势必很难繁荣,个人也很难获得幸福了。
总而言之,为使社会能恢复正常的状态,欣欣向荣,人人幸福,每一个国民,都必须检讨自己对事物的想法与行动,是不是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同时也必须互相勉励,互相提醒。松下提醒我们,只重视智育、体育而忽略德育,将造成严重的人格偏差。
知识在今天说来是很重要的,缺乏知识的国民,以及由此国民所结合成的国家,一定是很落后的,发展也比较迟缓。所以知识科学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即可明白,但是如果只集中在这一方面,是否就是一件好事?松下认为不尽然。
大体上,人类是要由三根支柱来支持的。第一根就是知识,也就是智的教育。
与知识同样重要的第二项支柱,就是体育。一个政治家首先应该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健康的身体。政治的工作,是一种激烈的事务,劳动量很高,所以需要一个强壮的人。不仅是政治家,体育对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最近体育很盛行,运动在世界各地都蓬勃地发展,这是奖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