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传-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声哭声和这热浪混成一片。而茅盾则在家里,不敢出门去享受深夜里吹来的凉风,在家里或坐或躺,任凭脑海里那四
海翻腾的风云起伏。大革命啊,大革命,茅盾此时脑海里尽是大革命的时代风云,溽暑里,茅盾在清理自己脑海里的万
般素材,那些是云,那些是雨,那些是肉眼看不到,但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的风!想着想着,脑海里正在过电影,突然,
一墙之隔的大兴坊住户在牌桌上用力一记,闷重的声音仿佛攻克汀泗桥的一枚炸弹,突如其来,真有些心惊肉跳!
    茅盾把这些热辣辣的材料经过梳理后,选择了从五卅到大革命这段令人兴奋令人失望的岁月,选择了自己熟悉的一
些人物——小资产阶级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小说人物原型,写他们在大革命洪流中的沉浮,把自己所见所感写成小说。
第一部《幻灭》,茅盾在妻子的病榻边,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写完了。他把自己写的第一部小说取名《幻灭》,用意
是写现代青年在“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在况人的同时,又是自况。
    因为茅盾当时也只是个 30 出头的青年知识分子。
    小说《幻灭》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女性——静女士和慧女士。着重描写女主人公章静的一段
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即双重幻灭——为了追求恋爱自由、爱情幸福、妇女解放的所谓个人的完善和报效民族、国家的
双重理想所做出的努力,及这种理想的无法实现,这种努力被残酷的社会现实所无情吞噬,展示出一段人生之旅和人生
之梦。静女士从某小镇到上海念书,因在初恋时遭军阀暗探抱素欺骗,感到幻灭;后来大革命兴起,到武汉投奔革命。
但是,实际斗争使她厌倦,誓师北伐典礼又给了她勇气。不久大革命失败,静女士又感到失望、幻灭。而静女士的朋友
慧女士则是一个见过世面、看透人生又到法国念过书的女性,因而在静女士纯洁的感情被青年学生抱素(一个暗探)玩
弄后,形成了一个貌似三角恋爱的关系,最后,静女士在武汉当看护,认识了连长强惟力,后来强惟力奉命归队,静女
士又陷入幻灭之中。
    茅盾那如火如荼的创作激情,大胆地批判未经改造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主义的弱点,揭露大革命前北洋军阀
统治下社会的黑暗,热情地讴歌北伐战争的胜利,同时又把发生不到一个月的南昌起义写进作品,显示了作者的胆识。
《幻灭》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十分成功,极为真实地写出了那一个时代的青年的内心世界。小说语言绚丽、犀利、清
新。
    《幻灭》写到一半,茅盾从稿纸堆里抬起头来,发现酷暑已经消去,书中人物的各种纠葛和矛盾却依然没有理清,
随手便在书名“幻灭”下面署了个“矛盾”的笔名,准备让隔壁的小说家叶圣陶看一下。为什么茅盾当时取了个“矛盾”
的笔名,作者后来有过一段解释:
    “五四”以后,我接触的人和事一天一天多而复杂,同时也逐渐理解到那时渐成为流行的“矛盾”一词的实际;1927
年上半年我在武汉又经历了较前更深、更广的生活,不但看到了更多的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也看到革命阵营内部的矛
盾,尤其清楚地认识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大变动时代的矛盾,而且,自然也不会不看到我自己生活上、思想中也
有很大的矛盾。但是,那时候,我又看到有不少人们思想上实在有矛盾,甚至言行也有矛盾,却又总自以为自己没有矛
盾,常常侃侃而谈,教训别人,——我对这样的人就不大能够理解,也有点觉得这也是“掩耳盗铃”之一种表现。大概
是带点讽刺别人也嘲笑自己的文人积习罢,于是我取了“矛盾”二字作为笔名,但后来还是带了草头出现,那是我所料
不到的。
    茅盾的这段解释基本上是真实的。茅盾当时让妻子将部分稿子送给叶圣陶看,第二天,叶圣陶就到茅盾家里来,兴
奋地对茅盾说:“写得好,写得好,昨天夜里,我一口气读完你让德沚嫂送来的稿件。我准备登在这个月的《小说月报
》上,马上就发稿。”茅盾听后,吃惊道:“我还没有写完呢,送给你的,也只有一半。”
    “没有关系,九月登一半,十月登一半。”叶圣陶也信心十足地说。茅盾觉得这样也好,也可及早给家里补贴些油
米钱,便说:“这倒也是个办法。”
    “只是沈先生用的那个笔名,恐怕再改动一下,用‘矛盾’二字作笔名,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个假名,而且内容又是
写这场大革命的,万一国民党方面来查问,就不好说了。所以,我想了一下,不如在‘矛’字上加个草头,这样,姓茅
的人很多,人家就不会引起注意,而且口音上依然是‘矛盾’,不失沈先生本意,不知您以为如何?”
    茅盾一听,笑道:“还是你想得周到。”岂料,“茅盾”这个笔名一经起用,竟成了茅盾一生中和本名齐驾并驱的
一个笔名,也是最为辉煌的一个名字!
    《幻灭》在《小说月报》九、十月号上发表以后,书中清新绚丽的语言,热辣辣的题材和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立
刻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不少人写信给《小说月报》,追问“茅盾”是谁?茅盾故乡邻镇的著名诗人徐志摩看了茅盾的
《幻灭》以后,写信给叶圣陶,打听“茅盾”是谁。叶圣陶回信说:“作者不愿意以真实姓名示人,恕我不能告诉你,
但茅盾决不是一位新作家,这是可以断言的。”徐志摩知道叶圣陶不肯告诉,但凭自己聪慧与敏感,一定是参加过大革
命的沈雁冰。所以,后来在一次看戏时,他对同乡、茅盾的朋友宋云彬说:“绍钧兄不肯告诉我,我已经猜中了,茅盾
不是沈雁冰是谁!”
    宋云彬一听,颔首大笑。
    当茅盾交出《幻灭》后正打算写第二部时,不料叶圣陶来对茅盾说:鲁迅从广州到上海来了,你最好写一篇全面评
论鲁迅的文章,算是我们对鲁迅的欢迎。经过叶圣陶的劝说,茅盾同意了。但过了几天,叶圣陶来取稿时,却不是评议
鲁迅的,而是一篇《王鲁彦论》,在叶的催促下,茅盾再写了《鲁迅论》,两篇作家论,是茅盾回到文学界后的新奉献,
而叶圣陶仍坚持先发《鲁迅论》,在 11 月的《小说月报》发表了,署名方璧。
    茅盾知道鲁迅 10 月 3日到上海了,8 日住在茅盾近邻,但一直不敢轻易出门去看他。 10 日那夭晚上,鲁迅由周
建人陪同访问茅盾,茅盾十分歉然地说:“因为通缉令在身,虽然知道你已来上海,且同住隔壁,却未能来拜望,很过
意不去。”鲁迅却摆摆手,笑道:“所以我和三弟到府上来,免得走漏风声。”茅盾和鲁迅各自说了武汉和广州的情况,
周建人也讲了上海的事情,三人感慨万端,唏嘘不已,末了,鲁迅说:“看来革命现在是处于低潮了,但我们的有些人
却仍在唱革命不断高涨的论调,这就令人费解了。”茅盾一听,接着说:“我也在想这个问题。”茅盾问鲁迅今后的打
算,鲁迅表示来上海住下去,不打算再教书了。茅盾苍白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临别鲁迅握住茅盾的手,用语重心
长的口气说“多保重。”
    送走鲁迅,写完两篇作家论文章后,茅盾又着手写第二部小说:《动摇》。
    《动摇》是茅盾经过冷静思考,比较有计划地来写的,杂取茅盾在武汉主编《汉口民国日报》所见所闻,基本素材,
取之于发生在湖北钟祥县的大革命失败和反革命的胜利。小说借此来影射武汉大革命的动乱,以一个县城的变化来以小
见大。所谓动摇,就是“动摇于左右之间,也动摇于成功或者失败之间。”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国民党左派人物方罗兰和
土豪劣绅的代表胡国光。
    方罗兰这个县国民党党部委员兼商民部长,在对待革命运动的态度上和对待爱情问题都异常动摇、软弱。因而其结
果是思想上的矛盾、迷惘乃至错乱。
    而土豪劣绅代表胡国光,混进革命队伍后,却以极左的面貌大肆活动,他们用比共产党人还要“左”的面貌出现,
从而破坏革命,破坏共产党的声誉,血腥镇压革命。在《动摇》中,茅盾第一次塑造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形象李克。
但在这部小说中,茅盾从史实出发,没有浓墨重彩去描写,因为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李克也无回天力,责任只在方罗兰
们。
    回忆有时是美好的,有时也是痛苦的,尤其是自己孜孜以求过的事业惨遭损失的回忆,更是令人扼腕!茅盾在写作
《动摇》时,同样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他在《从牯岭到东京》中曾说自己创作心境:“我那时发生精神上的苦闷,
我的思想在片刻之间会有好几次往复的冲突,我的情绪忽而高亢灼热,忽而跌下去,冰一般冷。”所以,茅盾写作《动
摇》是非常痛苦的事。这自然是不以茅盾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1927年底,茅盾的《动摇》方始改定。望着这一大握和着血和泪的稿纸,茅盾松了一口气。而此时,妻子孔德沚和
母亲她们已经忙着准备过年了。
    写完《动摇》,茅盾有意观察一下当时文坛的反映,发现有部分评论《幻灭》的文章,对《幻灭》作了严厉的批评,
认为整篇的调子太低沉了,一切都幻灭,似乎革命没有希望。茅盾觉得这个批评就作品而言,也许是对的,但从作者个
人主观上而言,这种反映并非本意,大革命的失败使自己悲痛消沉,同时又的确不知道以后革命应走怎样的路,但又不
认为中国革命到此完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依然没有变,相信革命还会起来。总归要胜利。这一点,茅盾是坚信的。因此,
茅盾转而写些文艺论文、散文、神话研究以及翻译一个中篇。借以调整自己那陷于悲观状况的思绪。同时,他为了对这
些批评辩解,也是为了表白自己的这种信念,戏用欧洲古典主义戏曲的“三一律”形式写了一个短篇小说《创造》,这
个短篇小说是茅盾写的第一个短篇小说。
    小说写的是君实和娴娴夫妇的故事。君实是个“进步分子”,是“创造者”,而娴娴是个“被创造者”,她是中国
被名教所束缚的无数女子中的一个,但一旦她被“创造”成功了,一旦她的束缚被解除了,她要求进步的愿望却大大超
出君实的设想,她毫无牵挂,勇往直前。结尾是娴娴让家里的女仆传给丈夫一句话:我要先走一步了,你赶上来吧。其
实,这篇小说,故事情节非常简单,生动性也很缺乏,但构思非常经济,寓意也深邃,作者借小说暗示自己的一个思想
:革命既经发动,就会一发而不可收,它要一往直前,尽管中间要经过许多挫折,但它的前进是任何力量阻拦不住的。
被压迫者的觉醒也是如此。自然,茅盾这篇小说,也不可能给革命者指一条路,不可能写出娴娴上山之类的途径来暗示
革命,只是表明作者的信念,来回答那些对《幻灭》责难的评论家们。后来《幻灭》作为文学研究会丛书出单行本时,
茅盾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和信念。
    茅盾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