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这种解体,各门学术原来的官方代表人物流落在普通庶人之中。他们或者本人就是贵族,或者是服事贵族统治者室家而有世袭职位的专家。前面引用的《艺文志》中,另有刘歆引用孔子的一句话:〃礼失而求诸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些原来的贵族或官吏流落民间,遍及全国,他们就以私人身份靠他们的专门材能或技艺为生。这些向另外的私人传授学术的人,就变成职业教师,于是出现了师与官的分离。
  上面所说各家的〃家〃字,就暗示着与个人或私人有关的意思,在没有人以私人身份传授自己的思想以前,不可能有什么思想〃家〃,不可能有哪一〃家〃的思想。
  有各种不同的〃家〃,也由于这些教师各是一门学术、一门技艺的专家。于是有教授经典和指导礼乐的专家,他们名为〃儒〃。也有战争武艺专家,他们是〃侠〃,即武士。有说话艺术专家,他们被称为〃辩者〃。有巫医、卜筮、占星、术数的专家,他们被称为〃方士〃。还有可以充当封建统治者私人顾问的实际政治家,他们被称为〃法术之士〃。最后,还有些人,很有学问和天才,但是深受当时政治动乱之苦,就退出人类社会,躲进自然天地,他们被称为〃隐者〃。
  按照我的理论,司马谈所说的六家思想,是从这六种不同的人之中产生的。套用刘歆的话,我可以说: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
  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
  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
  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
  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以下各章将对这些说法作出解释。

★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
  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位于中国东部的现在的山东省。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商朝是周朝的前一个朝代。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
  孔子一生事迹详见《史记》的《孔子世家》。从这篇世家我们知道孔子年轻时很穷,五十岁时进入了鲁国政府,后来作了高官。一场政治阴谋逼他下台,离乡背井。此后十三年他周游列国,总希望找到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社会改革的理想。可是一处也没有找到,他年老了,最后回到鲁国,过了三年就死了。死于公元前479年。
  孔子和六经
  前一章说过,各家哲学的兴起,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就现代学术界可以断定的而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学生的人,他周游列国时有大批学生跟随着。照传统说法,他有几千个学生,其中有几十人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前一个数目无疑是太夸大了,但是毫无问题的是,他是个很有影响的教师,而更为重要和独一无二的是,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私学教师。他的思想完善地保存在《论语》里。他的一些弟子将他的分散的言论编成集子,名为《论语》。
  孔子是一位〃儒〃,是〃儒家〃创建人。前一章提到,刘歆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六经就是《易》、《诗》、《书》、《礼》、《乐》(今佚)、《春秋》(鲁国编年史,起自公元前722年,讫于公元前479年即孔子卒年)。这些经的性质由书名就可以知道,唯有《易》是例外。《易》被后来儒家的人解释成形上学著作,其实本来是一部卜筮之书。
  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如何。传统学术界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六经都是孔子的著作。另一派则认为,孔子是《春秋》的著者,《易》的注者,《礼》、《乐》的修订者,《诗》、《书》的编者。
  可是事实上,无论哪一经,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连编者也不是。可以肯定,在许多方面他都是维护传统的保守派。他的确想修订礼乐,那也是要纠正一切偏离传统的标准和做法,这样的例子在《论语》中屡见不鲜。再从《论语》中关于孔子的传说来看,他从来没有任何打算,要亲自为后代著作什么东西。还没有听说当时有私人著作的事。私人著作是孔子时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在他以前只有官方著作。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著作家。
  在孔子的时代以前已经有了六经。六经是过去的文化遗产。六经又叫做〃六艺〃,是周代封建制前期数百年中贵族教育的基础。可是大约从公元前七世纪开始,随着封建制的解体,贵族的教师们,甚至有些贵族本人,他们已经丧失爵位,但是熟悉典籍,流散在庶民之中。前一章说过,他们这时靠教授典籍为生,还靠在婚丧祭祀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一种人就叫做〃儒〃。
  孔子作为教育家
  不过孔子不只是普通意义上的儒。在《论语》里他被描写成只是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是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原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与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经时,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的人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正是这样才使孔子不同于当时寻常的儒,而使他成为新学派的创建人。正因为这个学派的人都是学者同时又是六经的专家,所以这个学派被称为〃儒家〃。
  正名
  孔子除了对经典作出新的解释以外,还有他自己的对于个人与社会,天与人的理论。
  关于社会,他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有个学生问他,若要您治理国家。先做什么呢?孔子说;〃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又有个国君问治理国家的原则,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换句话说,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就是此名所指的一类事物的本质。因此,这些事物都应当与这种理想的本质相符。君的本质是理想的君必备的,即所谓〃君道〃。君,若按君道而行,他才于实,于名,都是真正的君。这就是名实相符。不然的话,他就不是君,即使他可以要人们称他为君。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孔子正名学说的含义。
  仁、义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的人所说的〃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
  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话·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在这种情况下。〃仁〃可以译为perfectvirtue(全德)。
  忠、恕
  《论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由此看来,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后来的儒家,有些人把忠恕之道叫做〃系矩之道〃。就是说,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公元前三、二世纪儒家有一部论文集名叫《礼记》,其中有一篇《大学》,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系矩之道。〃《礼记》另有一篇《中庸》,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其中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大学》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中庸》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不论在哪个方面,决定行为的〃系矩〃都在本人自身,而不在其他东西之中。
  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论语》有一章说:〃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的〃系矩〃,随时可以用它。实行仁的方法既然如此简单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知命
  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论语》记载,孔子被某个隐者嘲讽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宪问》)。《论语》还记载,孔子有个弟子告诉另一个隐者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