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清玄散文集-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慢慢靠在河的那一边,
    划着船桨那个长发少年,
    是我真正匹配的爱侣,
    我爱他到死也不改变,
    母亲呀!天呀!
    我的心思为什么你不能体谅?
    读着《诗经》里的《柏舟》篇,我们仿佛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站在辽阔的河岸上,
看着渐去渐远的小船,暗暗的在河边做着永远的爱情梦想和重重的盟誓,这分爱情,纵
使母亲和天意不能知解,不能体谅,她到死也不会改变,是一首历久弥新,动人心弦的
情曲。
    这首流过两千年时空的情歌,正是成语“至死靡他”的来源,“至死靡他”一词的
直译是“到死也不存二心”。是何等坚决,勇敢的对情爱的咏叹呀!
    站在一九八○的时空回思那位古代少女,使我们警觉,我们可以对爱情失望,但不
能对爱情的永远绝望。我们或许会面对爱情的变故与挫折,但是我们不能失去心灵深处
默默的盟誓。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小说、传奇里,像《柏舟》这样对爱情至死无悔的故事,几乎俯
拾即是,最感动我的是一篇流传在大陆民间的童话《不见黄娥心不死》。这篇童话尚不
普遍为人所知,我愿意在这里做一个完整的记录:
    以前,在一个乡村里,有一位叫黄娥的漂亮姑娘,她家里生活穷苦,粮食总是不够
吃,一到荒春,就得靠野菜过日子,因此,春天的时候,她天天到野外割野菜。
    有一天,她正在割野菜的时候,忽然听到河边传来一阵优美的笛声,笛声太美了,
使她听得出神,她停止割菜,慢慢顺着笛声向河边走去,走到河边一看,原来是一个放
牛的孩子在吹横笛;她怕他看见,急忙钻到芦苇丛中偷听,一直到牧童走了,她才回家。
    牧童常到这里来放牛,黄娥常来这里割菜,牧童爱吹笛,黄娥爱听那笛声,日子一
长久,他们认识了,他们相爱了。于是,每当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牧童已经帮黄娥一块
儿割满一篮野菜,两人就坐在河边的青草地上,看着清清的流水,让牛在一颠吃草,牧
童就吹起横笛来。
    后来他们的事情传开了,也传到黄娥父母的耳朵里,黄娥的父母恼怒非常,把黄娥
关在家里,永远不让她出门了。这时候,附近有个老财主,要讨二房,知道黄娥是有名
的漂亮姑娘,就托人到她家提亲。黄娥的父母虽有些不愿意,但想到她败坏门风,要把
她早些送出门去,就答应了。
    牧童自从失去黄娥,就好像丢了魂一样。虽说他知道黄娥被关在家里,他还是天天
吹起他的横笛,到处找,再也找不到黄娥的踪影了,他慢慢害了心病,不久,就死掉了。
    牧童因为是个孤苦无靠的穷孩子,死时自己倒在野地里,就没人问了。他的尸首被
狼来拉,狗来啃,到最后,只剩下一颗心了,因为太硬,没有东西能毁坏它。
    这样,过了不少日子,这颗心在野地里经过风吹雪打日晒雨淋,变得越发像一块油
漆木头,又红又亮了。
    有一天,一个木匠走过,以为是一块木纹很细的木头,就拾起来,回到家里把它刻
成一个酒杯。
    当木匠倒上酒的时候,从酒杯发出了一种很好听的笛声,木匠一惊,以为得到一件
宝贝,很小心地把它收藏起来。
    这个木匠,手艺很有名。有一次,一个老财主请他去喝喜酒,这个老财主正好是黄
娥被逼嫁的财主。老财主摆的酒席,碗碟,器具都格外讲究。
    木匠说:“这屋里的东西没有一件比我的木头酒杯好。”
    老财主说:“那么,把你的酒杯拿出来看看吧!我不信会比我这古瓷的杯子好。”
    木匠从怀里掏出酒杯,倒上了酒,清脆嘹亮的笛声就从里面响出来,所有的客人都
听呆了。
    这时,坐在新房里的黄娥,正又愁又恨的落泪。忽然,听到了笛声,那笛声和牧童
的横笛声一模一样,一时又惊又喜,心都要跳到胸口来了。
    趁人没看见,黄娥不由自主地往房外走,偷偷溜到二门口,笛声更好听了。她又走
到客厅门口,笛声越加动听,竟完全是她的河边情人吹的笛声。这时候,她不顾客厅有
多少客人,忍不住把头伸了进去。说也奇怪,黄娥往里一伸头,笛声就停住不响了。
    我之所以花费这么长的篇幅抄录这个童话故事,实在是我每肺想起它,心中就震动
不已。它的文字简朴,故事单纯,但它的力量却不亚于任何一个不朽的爱情故事。
    它使我们感动,实在是由于它的象征意义_一个受命运摆弄的牧童,因为失去他的
爱侣而死在荒野中,但是他的爱不死,他的心不死,被野狗啃过,被野狼吃过,一颗还
活着的心却不化,最后被木匠刻成酒杯,用笛声来寻找他的爱人,只为了见爱人的最后
一面。当然,牧童并没有能和黄娥有完满的结局,酒杯在笛声戛然而止的那一刻是一个
悲剧,但是“牧童的心”以悲剧证明了情爱的伟大,它可以让一个人的心灵不朽。
    在中国广阔的大地里,说给儿童听的童话,竟有许多是这一类鼓励、启示永不要对
爱失去信心,永远不在挫折中绝望的故事,它们歌颂着对爱情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
这种精神正是“至死靡他”的精神。
    当我们听到“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的歌声时,是不是也能发出
“永远这东西我明白”像一个平凡牧童的心一样肯定的答案呢?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八日
 
       
    






     
青山元不动



    我从来不刻意去找一座庙宇朝拜。
    但是每经过一座庙,我都会进去烧香,然后仔细的看看庙里的建筑,读看到处写满
的,有时精美得出乎意料的对联,也端详那些无比庄严穿着金衣的神明。
    大概是幼年培养出来的习惯吧!每次随着妈妈回娘家,总要走很长的路,有许多小
庙神奇的建在那一条路上,妈妈无论多急的赶路,必定在路过端的时候进去烧一把香,
或者喝杯茶,再赶路。
    爸爸出门种作的清晨,都是在端里烧了一柱香,再荷锄下田的。夜里休闲时,也常
和朋友在庙前饮茶下棋,到星光满布才回家。
    我对庙的感应不能说是很强烈的,但却十分深长。在许许多多的端中,我都能感觉
到一种温暖的情怀,烧香的时候,就好像把自己的心清放在供桌上,烧完香整个人就平
静了。
    也许不能说只是端吧,有时是寺,有时是堂,有时是神坛,反正是有着庄严神明的
处所,与其说我敬畏神明,还不如说是一种来自心灵的声音,它轻浅的弹奏而触动着我;
就像在寺庙前听着乡人夜晚弹奏的南管,我完全不懂得欣赏,可是在夏夜的时候聆听,
仿佛看到天上的一朵云飘过,云一闪出几粒晶灿的星星,南管在寂静之夜的庙里就有那
样的美丽。
    新盖成的庙也有很粗俗的,颜色完全不调谐的纠缠不清,贴满了花草浓艳的艺术瓷
砖,这时我感到厌烦;然而我一想到童年时看到如此颜色鲜丽的庙就禁不住欢欣的跳跃,
心情接纳了它们,正如渴着的人并不挑捡茶具,只有那些不渴的人才计较器皿。
    我的庙宇经验可以说不纯是宗教,而是感情的,好像我的心里随时准备了一片大的
空地,把每座庙一一建起,因此庙的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记得我在学生时代,常常并没
有特别的理由,也没有朝山进香的准备,就信步走进后山的庙里,在那里独坐一个下午,
回来的时候就像改换了一个人,有快乐也沉潜了,有悲伤也平静了。
    通常,山上或海边的庙比城市里的更吸引我,因为山上或海边的庙虽然香火寥落,
往往有一片开阔的景观和大地。那些庙往往占住一座山或一片海滨最好的地势,让人看
到最好的风景,最感人的是,来烧香的人大多不是有所求而来,仅是来烧香罢了,也很
少人抽签,签纸往往发着寥斑或尘灰满布。
    城市的庙不同,它往往局促一隅,近几年因大楼的兴建更被围得完全没有天光;香
火鼎盛的地方过分拥挤,有时烧着香,两边的肩膀都被拥挤的香客紧紧夹住了,最可怕
的是,来烧香的人都是满脑子的功利,又要举家顺利,又要发大财,又要长寿,又要儿
子中状元,我知道的一座庙里没几天就要印制一次新的签纸,还是供应及,如果一座庙
只是用来求功名利禄,那么我们这些无求的只是烧香的人,还有什么值得去的呢?
    去逛庙,有时也有意想不到的乐趣。有的庙是仅在路上捡到一个神明像就兴建起来
的,有的是因为长了一棵怪状的树而兴建,有的是那一带不平安,大家出钱盖座庙。在
台湾,山里或海边的端字盖成,大多不是事先规划设计,而是原来有一个神像,慢慢地
一座座供奉起来;多是先只盖了一间主房,再向两边延展出去,然后有了厢房,有了后
院;多是先种了几棵小树,后来有了遍地的花草;一座寺端的宏观是历尽百年还没有定
型,还在成长着。因此使我特别有一种时间的感觉,它在空间上的生长,也印证了它的
时间。
    观庙烧香,或者欣赏庙的风景都是不足的;最好的庙是在其中有一位得道者,他可
能是出家修炼许久的高僧,也可能是拿着一块抹布在擦拭桌椅的毫不起眼的俗家老人。
在他空闲的时候、我们和他对坐,听他诉说在平静中得来的智慧,就像坐着听微风吹抚
过大地,我们的心就在那大地里悠悠如诗的醒转。
    如果庙中竟没有一个得道者,那座庙再好再美都不足,就像中秋夜里有了最美的花
草而独缺明月。
    我曾在许多不知名的寺庙中见过这样的人,在我成年以后,这些人成为我到庙里去
最大的动力。当然我们不必太寄望有这种机缘,因为也许在几十座庙里才能见到一个,
那是随缘!
    最近,我路过三峡,听说附近有一座风景秀美的寺,便放下俗务,到那庙里去。庙
的名字是“元亨堂”,上千个台阶全是用一级级又厚又结实的石板铺成,光是登石级而
上就是几炷香的工夫。
    庙庭前整个是用整齐的青石板铺成,上面种了几株细瘦而高的梧桐,和几丛竹子;
从树的布置和形状,就知道不是凡夫所能种植的,庙的设计也是简单的几座平房,全用
了朴素而雅致的红砖。
    我相信那座庙是三驾一带最好的地势,站在庙庭前,广大的绿野蓝天和山峦尽人眼
底,在绿野与山峦间一条秀气的大汉溪如带横过。庙并不老,对于现在能盖出这么美的
庙,使我对盖庙的人产生了最大的敬意。
    后来打听在庙里洒扫的妇人,终于知道了盖庙的人。听说他是来自外乡的富家独子,
一生下来就不能食辈的人,二十岁的时候发誓修性,便带着庞大的家产走遍北部各地,
找到了现在的地方,他自己拿着锄头来开这片山,一块块石板都是亲自铺上的,一棵棵
树都是自己栽植的,历经六十几年的时间才有了现在的规模;至于他来自哪一个遥远的
外乡,他真实的名姓,还有他传奇的过去,都是人所不知,当地的人听称他为“弯仔师
父”。
    “他人还在吗?”我着急的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