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往生经里面、大乘经论里头说得很多,给我们做了充分的介绍。那我们不相信,还相信自己的妄想执著,那就没法子,不能不晓得。
所以这段经文首先把因跟果无体性说出来了,「果从因生,果无体性」,因生的。那因是不是果的体性?「因由果立」,就像我们想想看那个桃核跟桃树,你就想这个关系,都没有体性,因由果立。桃是桃树上长的,桃树是种子生的,互为因缘,彼此都没有体性。下面说「因无体性,何有感果之用」。可是它真的会结果,因会变成果。因变成果也是无量因缘。是不是这个因生的?当然不能离开这个因,也不能完全说是这个因。所以佛法不讲因生讲缘生,这个因是缘里面的一种,不能没有它,也不能说这个桃树就是这个桃核长成的,这个现在学科学的懂得。这一棵桃核它生成根,根你看吸收多少水分养分慢慢长成一个树苗,树苗又吸收多少的因缘,慢慢才长成一棵树,不是单纯的,真的是《华严》上所讲的无量因缘,那不是一个因缘。所以单单说这个因,哪里有感果之用?
「果无体性,岂有酬因之能」。果没有体性,感果酬因,佛在大乘教里面常常讲,这个经是一乘教。大乘教是教菩萨的,教声闻、缘觉是小乘,教化一切众生,佛都讲酬因感果。特别在六道里面,这个说法非常的明显,我们自己也常常真正能够感觉到。譬如说善因感善果,善果酬善因;恶因感恶报,恶报酬恶因,六道里头真的一点都不错。可是向上一著,这经里头讲的是向上一著,讲到究竟之处,因果都不能立足。真的是大乘教里头所说的佛氏门中,一法不立,因果这个法也不立,这才讲到诸法实相。因果这个法要不要废弃舍掉?不舍,一法不立,一法不舍。为什么?教化众生要用它,虽然是个假的。
我相信大家也都听到佛法里头所说「借假修真」,相是假的,事是假的,因果也是假的,借假修真!你要不用这个假的,真的你得不到,你不会觉悟。特别是在六道里面的众生,诸法实相你没有办法悟得,不要说是证得、证悟,解悟你都没有办法。你要问为什么?我常常讲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个东西就是你的障碍。你这十六个字不能放下,解悟都没分;这十六个字放下,悟门的障碍除掉了,你能够悟入。这个悟入是解悟不是证悟,你能够大开圆解,那就像智者大师为我们示现的知见同佛。烦恼没断,自私自利没有了,名闻利养不再执著、不再追求了,五欲六尘可以随缘也不追求了,贪瞋痴慢没有、放下了。放下不是没有,我们常讲伏住,没断。断才是证,没断,在念佛法门里面讲功夫成片,伏烦恼而不是断烦恼。伏烦恼不能超越六道,你是凡夫不是圣人,断烦恼才能超越六道轮回,但是能往生。所以你遇不到净土法门就没有办法,遇到净土法门,能相信、能发愿往生,那就是智者大师为我们示现五品位的往生,生凡圣同居土,靠得住。
你在日常生活当中修的是什么?智者大师给我们示现第一个是随喜、随缘,不攀缘。也就是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你真做到,跟人接触都好,没有一样不好。第二个读诵,天天读诵大乘,保住自己的境界,还不断向上提升,不会退转。读诵大乘就是接受佛的教诲。第三个是演说。演说是把你的读诵落实到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真的做到,表演给别人看。所以你修行有没有功夫,在哪里?从你相貌,从你体质。
修行,我常常讲学佛好处在哪里?好处就在你的面孔上,你学的法喜充满,你得法喜。读书学圣人、学贤人好处在哪里?《论语》第一句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就是好处,你得到。得到是真正的快乐,这不是假的。佛法你真正得到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没有牵挂,没有染污。在你的面孔,在你的身心,在你的环境当中就看出来了。你能瞒人吗?从前李老师说你瞒糊涂人可以,你瞒聪明人瞒不住,一眼就看到你修行的什么功夫。佛家讲「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就是看你功夫的标准。你还有贪瞋痴,那你就没有戒定慧,你有戒定慧你就没有贪瞋痴。你看一个人修行功夫的浅深从这看,哪里能瞒人!真正修行人一片慈悲,心量开阔,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几句的意思还没有讲完,时间到了,咱们明天接著来讲。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二六卷) 2004/1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326
诸位同学,请看「菩萨问明品」觉首菩萨偈颂第二首,清凉大师《疏》最后的一段,我们把这个文念一段,对对地方。
「言诸法者,非唯举前十事五对,亦该一切有为法也,果从因生,果无体性,因由果立,因无体性」。前面我们讲到这个地方,现在接著看下面。「因无体性,何有感果之用,果无体性,岂有酬因之能」。这两句话的意思很深,使我们一般学佛的人都无法理解,因为佛门里面讲因果讲得太多,正如谚语所说「先入为主」,我们对於接受因果的概念确实是先入为主,这个概念根深蒂固!因一定感果,果一定酬因,这是大乘法里头常讲的。为什么现在在这个地方否定?这里面我们一定要明了,这是大乘教里面所谓的「向上一著」。
从什么地方向上?从菩萨。你看看菩萨法里面,佛常讲「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没有离开因感果、果酬因,没离开。向上一著是究竟佛位,佛位里面有没有因果?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有跟没有是一不是二,向上一著就是入不二法门。正如僧肇大师在《肇论》里面所说的「本无」,这句话很重要,本无,因果也是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个意思。缘会是什么?因缘会合森罗万象就现前了,这缘会。缘会是必然的,所以因感果、果酬因也是必然的,向上一著是彻底了解事实真相,这叫大彻大悟。大悟那个相就是僧肇大师所说的「沤和般若」,沤和是梵语,般若也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沤和翻成方便,般若翻成智慧、翻成大觉。所以佛门里头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大智大觉,法尔如是的形相。这个形相你也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大乘教里面讲入不二法门,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大彻大悟里头有方便。没有方便,有没有彻悟?没有,彻悟一定有方便。
彻悟是什么?二而不二,不二而二,这是彻悟。没悟的时候这个二合不拢来,二不是一,一不是二,合不拢来。那个二也就代表多,正是《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才真的入不二法门,真的开方便般若。你看菩萨常讲的六波罗蜜,最后一条般若波罗蜜,在《华严》文殊菩萨把般若波罗蜜展开说为五句,和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总有十波罗蜜。十波罗蜜跟六波罗蜜不增不减,后面四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里头开出来的。第一个就是方便,第二个是愿波罗蜜,第三个是力波罗蜜,第四个是智波罗蜜,方便愿力智,这合起来就叫般若波罗蜜。
所以通常在大乘教里面,古大德给我们讲,如果讲十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实智,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般若波罗蜜是无知,无知是真实智,后面这四条,方便、愿、力、智叫权智,权巧方便。般若有体有用,般若是体,方便愿力智是作用。所以,般若波罗蜜也叫根本智,方便愿力智叫后得智,实智就是根本智,权智就是后得智,实智是体,权智是用,有体有用,不是有体没用。体与用当中它一定有现相,这个相就是缘会,因缘聚会它起相,这个相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也包括了一真法界。极乐世界、华藏世界,诸佛如来报土都是缘会!
你要知道,缘会跟实相、跟法性、跟性空,一个意思,一桩事情,这个道理要懂,这才叫入不二法门。入这个法门,我们通常讲入这个境界,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一念不生,决定不起心不动念。诸位想想看,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分别执著?哪来的言语思惟?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它就是这个样子。法身菩萨,圆教初住入这个境界了,入得不够深,入得不彻底。为什么?妄想,就是起心动念没有断干净,是断了没错,跟我们十法界来比他是断了,跟上面比,他不干净,断得不干净。统统断干净,连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也断了,那才是如来究竟果位,称为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境界,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所以他没有念,因果这个法也不能成立,这是我们很难理解的,很不容易去体会。
我在前面一再跟诸位提出,前面清凉大师有一句「并皆速灭」,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并皆速灭就是《金刚经》四句偈里所说的「如露亦如电」,但是如露亦如电我们很不容易体会到这事实真相,并皆速灭说得好。并皆速灭就是此地讲的一切有为法,因果也在其中,一切有为法并皆速灭。我们在这句里面,这个速不容易体会,速是快速,快速到什么程度我们没有法子想像。不但我们没有法子想像,法身菩萨也没有法子想像,我们今天只能用一个形容词来说,那个速度快是亿万分之一秒,或者是亿亿万分之一秒,没法子想像。《楞严》上讲的,这一切有为法缘会,「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佛讲得很清楚。明白人点头微微笑笑,讲得好,讲得清楚,我们六道凡夫听这句话还是不懂,原因在哪里?我们想不到那么快的速度。
我在前面跟同学们说这个比喻用电影,电影的影片放映机投射在银幕上,我用这个速度,这个速度很慢,一秒钟镜头的开关二十四次,就是一秒钟那个生灭已经二十四次,这是一般电影这样一个速度。我们在看电影,全神贯注的时候好像自己也投入这个境界,不知道这个境界是假的,以为银幕上都是真的,他哭你跟著哭,他笑你跟著笑,我们常常看到这个现象。这个速度一秒钟才二十四次,二十四次的生灭。所以像《仁王经》上所讲的,那一秒钟有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你怎么能知道它是假的?这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是在哪个银幕上?给诸位说,就是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境界,生灭速度这么快!二个十万八千,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这《仁王经》上所说的,你怎么能够觉察到我们现在眼见、耳闻、手所接触的、意所知的并皆速灭,你怎么会晓得?知道并皆速灭,你就晓得这个话可以同意、可以承认了。所以因果,幻相!也是梦幻泡影。
我们看到因果好像有相续、有转变、有循环,是有这些现象。这现象从哪来的?从心想生,这是佛在大乘经里讲得太多了,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不是向上一著。六道轮回如是,十法界如是。如果把心想都放下了,不但六道轮回没有了,觉后空空无大千,那六道轮回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那个时候,佛在经上说了一个名词,其实那个时候名词都没有了,叫做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是对十法界来说的,十法界没有了,一真法界也不存在,为什么?一切是缘会而生。缘会,那边缘去掉了这边就不生了,所以是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