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经营不善?因缘果报如是。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我做出来给你看。所以诸佛菩萨出现於世,是「为彼求菩提」,不是为自己。这一节意犹未尽,时间到了,下个钟点我们再继续讲。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0九集) 2003/12/3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09
诸位同学,请看文殊菩萨第二段所说的偈颂,「菩提因果」。第一首我们读过,从这首偈我们能够体会得到,诸佛如来、菩萨、声闻示现在人间(我们就我们自己现前的环境来说,而经上在讲的是十法界)只为一桩事情,这桩事情《法华经》里称之为「一大事因缘」。而文殊菩萨在此地告诉我们:
【为彼求菩提。诸佛法如是。】
这不是一尊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如是』。这个『彼』是指九法界众生,为众生『求菩提』;菩提是觉,我们通常讲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就是「求菩提」。所以,诸佛菩萨出现於世的用意何在,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的。我们遇到佛法了,果然觉悟了,我们就没有辜负佛菩萨为我们所作的种种示现。如果仍然是迷而不觉,我们怎么能对得起佛菩萨?佛菩萨在什么地方示现,明眼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无处不示现,无时不示现。
我们的道业没有办法进步,老是停滞在一点,甚至於还不断的往后倒退,这都是我们现前真实的状况。什么原因?我们对於经论的教诲实实在在讲,没懂!用老子的话来说,我们是中等根性的人,「中士闻道,若存若亡」。这个话是什么?中等根性的人听了经论所说,你不能说他不懂,他也懂;你也不能说他懂,为什么?他完全没做到。还算是有一点善根,没有排斥,没有讽刺你。下士闻道就不一样,他排斥你,他拒绝你,讽刺你、讥笑你:这是什么时代了,你还在搞迷信!我们还没有到这个程度,但是现在在这个状况之中,应当要提升,这就对了。不但不能停在这里,当然更不能后退。
我们的缘总算是相当殊胜,天天在一起学习,天天在一起研究、讨论怎样落实。《华严》难得听到,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讲「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我们遇到了。这是真实无量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才能遇到,遇到要知道珍惜。怎样珍惜?依教奉行。我们学习这个经论,懂多少就要做多少,特别是李长者前面的一番开示,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要直下承当,从中根提升到上根,这直下承当的人就是上根。肯定自己有佛性,肯定心、物是一不是二,心是能生、能现,物是所生、是所现,能所是一不是二。
古大德用金跟器做比喻,比喻得好!用黄金把它做成一个狮子,把它做成一个佛像,把它做成一个人像。黄金是能做,狮子、佛像、人像是所做,你看能所是不是一?我们把黄金比作法性,把佛、人、狮子比作法相,法性跟法相是一不是二。把黄金比作心,把狮子、佛、人比喻作物质的相,物相,你从这里细心去观察,性相是一不是二,确实有能现、有所现,但是能所是一不是二。然后再看整个宇宙,虚空、法界、刹土,所有一切众生,统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心所现的尽善尽美。识是什么?识是妄想、分别、执著。唯心所现并没有夹杂妄想、分别、执著,那个相是尽善尽美。大经里面给我们讲,「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本来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世尊在经论里面称之为大圆满。大圆满搞到现在不圆满,什么原因?那是识变的,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夹杂在其中,产生障碍,把性德扭曲了,这个扭曲不是真的扭曲。
佛看我们这些众生,看我们这个身,甚至於看畜生身,甚至於看花草树木这无情身,佛眼目当中,一切众生各个都是具足无量相好,就在现前。也许有人听我这个说法他不相信,其实你要是很冷静去思惟观察,我相信你能信得过。譬如说一个人,甲看这个人样样都好,非常喜欢;乙看这个人很丑陋讨厌,他不喜欢。这种现象在我们这个世间很普遍,中国谚语里头有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什么原因?我们一般讲有缘、没有缘。我跟这个人有缘,越看越欢喜;我跟这个人没有缘,越看越讨厌。他那张面孔没什么变化,为什么两个人看,两个不同的感观?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能够体验到佛菩萨。
佛菩萨心地一丝毫染污都没有,一丝毫妄念都没有,所以他看一切众生,完全看到是什么?心现的;识变的他看到没有?他也看到。心现、识变这两面他都看到,识变的幻相那不理它,完全看他真相。识变的是什么?像中国平剧里唱戏的,把脸画成花脸,那就是识变的;把它洗洗干净,就是你本来面目,那是心现的。凡夫只看到那个花脸,没有看到他本来面目。内行的人,花脸看到了,本来面目也看到了。你们想想我这个比喻,从这个比喻里面你就能体会到,佛菩萨为什么看一切众生都是佛,都是佛菩萨,我们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几个人承认他是佛菩萨,许许多多外道对他都是恶意的批评,批评释迦牟尼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你们去看看,都在《大藏经》里头。
世尊当年在世,毁谤他的人很多,侮辱的事情很多,《涅盘经》里面有记载这些故事。其中有个外道,这个外道也许是佛菩萨示现的,应以外道身而得度者,就现外道身,示现在外道里面。这个外道跟那些外道讲:「释迦牟尼佛也有一点长处,别人所没有的。」大家就看著他:「他有什么长处?」「这个人你骂他,他不生气,你陷害他,他没有报复的念头,这就是德行,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也有这些外道里头少数来打抱不平的,释迦牟尼佛自己从来没有辩白过。这是什么?凡夫眼里看佛菩萨也是凡夫。佛菩萨眼目当中看一切凡夫都是佛菩萨,本来成佛,不是说你有佛性将来会成佛,本来成佛,现在就是佛。可惜什么?迷了,你是个糊涂佛,迷惑颠倒的佛,造作恶业受六道轮回的佛,如是而已!所以,我们读了这个经要常常想到,佛菩萨对我们真实的恩德,真实的教诲。我们听了要不懂,要若有若无,确实对不起他。我一个人觉悟,一个得度,两个人觉悟,两个人得度。
我们在这个小团体人数不多,大家都觉悟,大家都得度。不要说多,能够有个十个、八个觉悟了,这个道场就无比殊胜,确确实实在今天地球上是第一道场。怎么样才能觉悟?我想你们大家都想开悟,谁愿意当生死凡夫?你要觉悟不难,抓住纲领,肯定自心是不动智佛。《楞严经》上讲的,《楞严经》世尊举见性做个例子,「一根还原,六根解脱」,这个意思就是说明一门深入,一门通达,门门都通达了,不必要修那么多。你只需从见性上修,这一根通了,根根都通了;观音菩萨从耳根修,我们用眼根,这个例子你容易懂,容易体会。所以世尊在楞严会上「十番显见」,显示见性是真心,见性就是本性,就是法性,就是佛性,就是不动智佛。你要承当,承当就是真的觉悟了,觉悟之后,我怎样恢复,我怎样保持!烦恼习气太重,真正想恢复,可是敌不过习气,但是你总得要一年比一年轻,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长。从什么地方落实?自私自利。自私自利这种心理、行为一年比一年轻;利益众生、弘护正法,这个心行一年比一年强,这就好,你的功夫真有进步!
能够保持,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纵然没有能力伏断烦恼习气,我们求生净土是很可靠的,靠得住的,我们从净土那里得到成就。总而言之,现前的世缘要放得下,一切人事物决定不要再放在心上。要知道过去无量劫来,就是这个东西放在心上,使自己的功夫、道业一丝毫进展都没有。生生世世都停留在原来的步子,不能够往前面进个一尺、两尺,不能,停在你的旧地方。只要你能放下,放下就往前进了,不肯放下你就停留。像我们爬楼梯,你老是停在第一层,你怎么能上第二层!放下第一层就上第二层,放下第二层就上第三层,你要不断的放,你才能到顶层。所以修行没有别的,放下而已!什么都要放,你就得大自在了,你就跟虚空法界合而为一了。
清凉大师注解里面的后半段,我们把它念念,「下半能为,即从痴有爱」。爱从哪里来的?爱从无智慧来的,无智慧就是愚痴;有智慧就不叫爱了,叫慈悲,慈悲是从智慧里生的。世间人的爱是从愚痴里头生的,痴迷里面生爱,所以爱是情,情是不稳定的,刹那刹那在变化。所以「菩萨悲生」,菩萨大悲心生起来了。「非大菩提,莫之能拔」,拔是拔众生之苦,帮助众生觉悟,那要用什么?要用大菩提,大菩提是真实智慧,如果不是真实智慧不能帮助众生。说「无此悲智,非佛法故」,所以,什么叫佛法?佛门里面常说,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人家要问你什么是佛法,这两句话答得一点都不错,佛法就是慈悲、方便。什么叫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便宜就是最适合。你把慈悲落实,最适合的方法落实你的慈悲,叫做方便。慈是帮助众生得乐,悲是帮助众生离苦,你以最适合的方法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叫做佛法。佛法不迷信,佛法不消极,佛法永远不会落伍,你想佛法有什么不好?
大家常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他就代表这个。眼到手到就是方便,看到了,没有条件,立刻就帮助你,决定不希求果报。「我帮助你,希望你将来给我什么好处」,菩萨没有这个念头。菩萨所修积的福德,六道众生看不到,不但看不到,想也想不到。他所修积的是真实功德,谁知道?诸佛如来知道,法身菩萨知道,六道里面众生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他修的是无相的功德,即相离相,离即同时,他跟法性相应。所以他得到的,我们在佛法里讲,他所得到的是完全回归到自性,自性是大圆满,这是不思议的境界。这些道理与事实我们要了解、要学习,特别是对初学的人,要有正确的答覆,简单明了把佛法解释清楚。现在我们看第二首偈:
【普见於诸法。二边皆舍离。道成永不退。转此无等伦。】
从这以下有五首偈,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次五」,就是从第二首到第六,「菩提果用中」,这五首偈讲菩提果用。「初偈」,我们刚才念的这首,「悲智双满」,清凉大师的解释言简意赅,菩提之果。菩萨教人决定是以身作则,你才能相信。在中国,古人说得好,「不学则不智」,你要求智慧,你要勤学,你才会长智慧。「不教则不仁」,你看看此地讲的,「智见诸法,悲以转授」,不仁就是没有悲心,不智就愚痴,这两句话是劝学。要肯学,要肯教,学了之后要教人,教跟学都要以身作则;换句话说,你教人的东西你自己先要做到,受教的人真正得利益。你教别人做,你自己没有做到,你想教别人得真正利益就很难很难。为什么?别人背地里讲,「他自己没有做到」,他对你讲的,他不能相信。
你自己没有做到,你跟人家讲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