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对者们当然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如果这样的话德国就该有完全不同的应对措施,没有任何必要只放一发,而是要放多发。而且波兰方面是进攻者,如果波兰没有采取这么激烈的应对措施,战争虽然不可避免,却能够适当的拖延一阵。
但是这些参战的波兰军人一部分战死,一部分在战俘营被虐待而死。还有一部分跑去了英国,在英国之后发动的一系列战斗中战死。还有一些后勤人员甚至被苏联人俘虏,最后成了消失的一群。事情的真相成了一个极大谜团。
只是德国宣战,波兰坚决不肯承认自己有任何失误,注定会发生的战争就爆发了。德国与波兰都调兵遣将,战斗迅速扩大。德国从三面包围了波兰,波兰则选择了以东普鲁士为自己的主要进攻方向。
1226年,波兰的一位大公邀请条顿骑士团来帮助他们抵御波罗的海与普鲁士的异教徒,从此开始了引狼入室的日子。条顿骑士团在波兰开始建立起一系列的据点,最终建成了条顿骑士团国。
1410年,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与条顿骑士团国之间播发了格伦瓦德会战,最终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战胜了条顿骑士团国,最终决定了条顿骑士团国的衰落。即便如此,作为条顿骑士团国核心的东普鲁士依旧牢牢的掌握在普鲁士手中。
如果能够夺取了东普鲁士,不仅仅是消除了三面受敌的威胁,还能沉重的打击德国人的信心,同时能够完成波兰收复近千年年前丢失的土地的大业。
只是事情没有想的那么简单,德国在德波边境上陈放的坦克部队都是以一型坦克为主,这种与其说了坦克,还不如说是一种装甲战斗车辆。波兰对德国的进攻很快就被德国空军与陆军给遏制住了。到了6月19日,德国开始反击。反击中还有一型坦克,但是一型坦克已经不是作战主力。出现在波兰人面前的是三型坦克。
这是中德一起研究的技术。中国、德国与苏联都充分从美国引进了不少技术。而中苏之间的技术交流颇为紧密,苏联引进的悬挂系统也转而提供给中国。陈克对坦克没什么研究,能记住的都是些名词。
中国坦克倒是很想采用液压悬挂与传动技术,不过这玩意对技术要求过高,最后中国还是选择了更加适合现阶段的悬挂技术。
只是陈克毕竟是柴油机厂以及铁路子弟,这两方面的技术他了解的还有点意思。特别是直喷式柴油发动机,加上后来研发的涡轮增压装置,中国坦克的发动机功率高于德国发动机。而且陈克本人好歹也是个“伪军迷”,对德国那种精雕细琢的坦克风格很不赞赏。中国开发的主战坦克是外型类似59式的坦克。
陈克还提出了“模块化”设计的超前理念。这种理念的基础必须是造过很多坦克,无数的钱砸下去之后,对坦克结构有着充分的理解之后,才能拿出各种模块。中国对坦克研究不过二十年,尽管陈克的“瞎指挥”有着无人敢反抗的威力,结果中国坦克还是走了一条“更曲折”的道路。
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中国与德国与苏联进行了充分合作,双方在很多技术参数上进行了合作。这就造成了德国的坦克更快的定型。坦克炮也很快升级到了47与50口径。
当然,德国人并不清楚,中国到了1939年依旧在艰苦定型的主战“中型”坦克此时的重量已经超过30吨,火炮口径已经达到了恐怖的88口径火炮。105口径的坦克用火炮也在加紧研制中。此时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在重量与火力上与中国这种“中型”坦克相比。
即便如此,德国的三型坦克重量也超过了12吨,无论是火力与机动性都不是一型坦克可以相提并论的。哪怕是遭到了波兰先发制人的进攻,德军的新型坦克进入战场之后,依旧震慑了波兰军队。
到了6月21日,德国人不仅遏止住了波兰人向东普鲁士方向的进攻,在其他方面上都开始对波兰发动了攻击。
第六卷 起伏 第124章 乱战(三)
“中国同志还没有回复么?”铁人大叔抽着烟袋,深色严肃的询问着自己关心的消息。
“他们现在还没有回复是否在印度洋扩大战争的事情。”别尔科夫同志答道。作为苏联人民外交委员会的二把手,别尔科夫同志也算是正式从负责联络中苏贸易的大办事员晋升为领导层。虽然这个职位依旧没有什么特别的发言权。
战略考量没有太多稀奇的事情,铁人大叔与小胡子对波兰战役的看法一样,都认为这不是波兰的问题,而是英国与法国的问题。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英国与法国倾全力进攻中国,全部战舰都被中国干掉,英国与法国在亚洲各死上上千万人口,从此无力参与欧洲战争。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法国仅仅是在精神上支持英国,英国则无力承担两场战争。即便理想状态没有发生,如果中国拼了老命在印度洋与英国大打出手,对于降低苏联在欧洲的压力大大有用。
能混进苏联人民外交委员会,别尔科夫同志也不是靠运气,他对于战略的把握也有一定水平。开玩笑一样的“理想状态”仅仅是个玩笑。在中国轻松的把东南亚的英国势力打得落花流水之前,苏联本以为中国将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前一阶段的胜利是如此轻松,苏联方面当然希望中国能够“更上层楼”。
“斯大林同志,要不要我亲自去中国一趟?”别尔科夫同志问道。
慢慢的把烟斗中燃尽的烟丝灰烬磕出来,斯大林同志答道:“不,你联络西班牙方面的同志,让他们再坚持一下。”
西班牙内战现在依旧打得十分惨烈。曾经支持弗朗哥的英法德意此时立场发生了极大变化,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之后,苏联就要求德国退出西班牙。德国暂时同意了这样的要求。
英国对德国与意大利的担忧也让英国改变了立场,一个持续内战的西班牙对于英国这种搅屎棍国家有太多可以上下其手的机会。原本39年初,英法准备承认弗朗哥叛军,现在英法继续旗帜鲜明的支持起共和政府。并且放松了对西班牙共和政府的禁运,相当数量的武器弹药,乃至国际纵队人员加入形势摇摇欲坠的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后,血腥的内战不仅没有终止,反倒在各个势力立场的变化下再次激烈起来。
别尔科夫同志很快就明白了斯大林同志的想法,西班牙共和政府能够坚持下去,苏联就在南欧还有一定影响力。只是现在撬动世界局势的关键还是中国,中国能够痛打英国人的话,整个世界的局面都会不同,他试探着问道:“是否再向中国同志发一份电文?”
铁人大叔又抽起了自己的烟袋,世界局面的混乱已经超出了他最初的想象。这样的一场全面混乱中,中国的表现反倒是十分另类。几年前,陈克到莫斯科访问苏联,铁人大叔还能清楚的记得,那张看上去甚至只有三十多岁的年轻面孔上的坦率笑容。陈克用一种认真的表情说着极为“不严肃”的话。“我们会在亚洲打击英国,苏联同志有什么打算?”
那时候没有苏联同志把陈克的想法当成真的,敢于第一个挑战世界霸主是需要极大勇气的,这将引发难以想象的连锁反应。等到事情真的进行到现在的程度,铁人大叔发现中国方面遭到的反噬居然如此之小。英国根本没有能力组建起一个针对中国的全球联盟,每一个主要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打算,在这个阶段,中国与英国的战争甚至逐渐被其他矛盾所掩盖。
西太平洋对与中国之外的其他势力来说太遥远了,遥远到在其他主要国家都会把这个地区放到最后来考虑。中国的行动影响了世界,却没有改变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同志的确把握住了矛盾的根本。志在称霸世界的国家或者会考虑在这片地区与中国生死相搏,凡是追求本国利益的国家,优先考虑的绝对不是西太平洋地区。
“向中国同志发一封电报,请他们派人来与我们商谈一下。”铁人大叔突然放下烟斗说道。
事情的变化之快根本不是铁人大叔能够把握的,在中国同志乘坐飞机万里迢迢赶到了莫斯科的时候,铁人大叔已经命令部队前出波兰,与小胡子一起瓜分了波兰。进军波罗的海三国的军事行动也已经开始全面部署。
在这么一个紧张的时期,铁人大叔依旧拿出时间接见了中国的特使。
“斯大林同志,陈主席让我向您问好。”使者非常礼貌的说道。
铁人大叔指了指旁边的座位,立刻给自己点上一锅烟。
“我国准备跨海解放锡兰。”使者没有耽误时间,即便是在飞机上坐了连续飞行了几十个小时,他只是在鼻子下面抹了些清凉油,靠刺激的味道维持着自己的精神。
对着地图讲述了片刻,铁人大叔就明白了中国的打算。如果英国人不肯与中国在海上决战,中国就要逼着英国人在印度洋上与中国来一场大战。锡兰与印度半岛最南端隔海相望,从战略上看,中国可以通过锡兰这块跳班直接杀进印度。在铁人大叔盘算着中国的战略部署的时候,中国特使说道:“斯大林同志,我国认为现在是把世界从殖民体系下解放出来的好时机。在这个阶段,我国只要得到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在其他被英国奴役的地区,我国都将让这些地区的人民得到解放。这不是中国占领下的解放,而是建立自己国家的平等解放。”
在政治上,这种话是有着非常深刻含义。中国要摧毁殖民主义体系,这就意味着中国要求苏联也不能在中国认定的地区建立起自己的殖民体系。当然,中国方面明确表示对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地的最终归属权之后,也是在试探苏联的立场。
铁人大叔随即答道:“原本因为不平等条约而被割走的领土,苏联是要收回来的。但是我国同样反对殖民体系。被英国主导的世界殖民体系必须打破。”
确立双方立场之后,双方对未来的战略局势交换了意见。中苏现在是背靠背作战,双方的基本战略高度一致,所以中国使者向铁人大叔提出了一个问题,“苏联是否已经确定了对德作战的计划?”
这个问题令铁人大叔又沉默下来。苏联的确制订了“大雷雨”计划,但是这个计划的战略基础暂时建立在德国与法国陷入一场漫长的消耗战之上。苏联多个战略局势考量里面,最佳方案莫过于中国痛打英国,给英国皇家海军以重大打击。德国与法国如同一战那样,陷入一场漫长的消耗战。在美国没有参战的条件下,苏联集结强大的兵力一路解放欧洲。但是最佳方案中的三个条件还都没有满足,苏联方面暂时只能等待。
“中国同志对未来战略的考虑到了一个什么程度?”铁人大叔问道。
“我国希望能够在美国最终参战之前解决西太平洋问题,试图在美国决定参战的时候,完成对西太平洋的防御体系。在印度洋方面,我们的最大目的就是恢复与中东地区的石油贸易。特别是与伊朗的石油贸易。”中国特使并没有欺瞒铁人大叔。在这个阶段,中国已经不可能与英国在中东的石油公司做生意,能合作的对象也就只剩下了伊朗这个国家。好在伊朗抱持着独立的姿态,只要中国不逼迫伊朗站到反英的阵营中,伊朗有和中国在石油贸易商采取合作的立场。当然,前提是中国把英国从印度洋给赶出去。
“中国同志没有更向西的战略计划?”铁人大叔有些不太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