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 命 奇 葩-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瓷酒杯替代;自己做一根拉得极细的玻璃丝,就是显微解剖器;实验蛙全部 

采自小镇周围的乡村田野。教课和实验的空余之时,童第周和他的同事、学 

生常常拎着瓶子,到野外收集生物标本。这是大家最轻松的时候,小路弯弯, 

溪水淙淙,绿树婆娑。蓝天上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此时此刻,坐 

在小河边石板上的童第周不由地想起在布拉赛教授手下工作的日子:欧洲古 

老的红砖校舍,无边的茵茵绿草,资料丰富的图书馆,一尘不染的研究室, 

明亮的灯光,洁净的器皿,多么使人神往的工作环境呵。感慨之余,童第周 

说:“既然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回到了这个战火纷飞、满目疮夷的祖国, 

我就要坚持研究,坚持实验,不管条件有多艰苦,困难有多大,我一定要做 

出点什么来。”这几年中,就是在这种信念支持下,虽然条件极端困难,童 

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金鱼卵子发育能力、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等一系 

列研究。根据这个研究成果写成的论文发表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同行们的很大 

反响。 

     建国前夕,童第周正在国外讲学,当他听到新中国快要成立的消息时, 

克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急着要回到祖国,他对劝他留下来的朋友说:“我是 

一定要回去的。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的最大愿望就是让祖国尽快富强起来。 

我在国外掌握的科学新知识,必须为中国服务。现在中国有希望了,我得赶 

紧回去。”就在祖国解放的隆隆炮声中,童第周又一次回到了祖国。 

     这时候的童第周虽然已年近半百了,但新中国的建立使他焕发了青春。 

从50年代开始,童第周全力投入了对文昌鱼卵的发育规律研究,依据实验结 

果童第周对文昌鱼的发育能力提出了新的修正意见。由于文昌鱼卵的发育在 

生物进化过程中占重要的地位,因此童第周的观点又一次引起国际同行的重 

视。 

     生物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问。大千世界中,最多姿多彩的现象就是生 

命体的各种活动。认识生命体的活动奥秘,寻找生命体的活动规律,是生物 

学家孜孜以求的。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对生物基因的进一步认识,生命体 

活动的奥秘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实际上,科学家对生命体奥秘的了解只是 

个基础,他们更想利用它、改造它、控制它,甚至神话般地创造它。 

     到了晚年的童第周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又开始了对生命体研究的 


… Page 79…

最后冲刺。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童第周与同事在鱼类中开展了细胞核 

移植工作,以探讨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关系。他们将细胞核和细胞质进行杂交, 

试图用此方法培养出鱼类的新品种。创造出新的鱼类品种,就是创造了新的 

生命体,这可是极其诱人的题目啊。经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童第周和同事 

把鲤鱼胚胎的细胞核移植到鲫鱼的去核卵内,得到了核质杂种鱼。通过鱼类 

的核质杂交试验,他们证明,在细胞核异种的细胞质内,经过多次分裂和复 

制后,生命体在生理和性质上有发生变化的可能。这种变化不完全受细胞核 

控制,也受到了细胞质的影响。 

     此后,童第周与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先生合作,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 

实验:他们从鲫鱼的卵细胞质内,提取了一种核酸,这种核酸是一种传递生 

命信息的重要物质。以后,他们将这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培育出 

了一种既有鲫鱼性状又有金鱼性状的奇怪鱼种,最为有意思的是,这种金鱼 

的尾巴由单尾变成了双尾。有些科学家把这种双尾金鱼称为“童…牛二氏鱼”。 

这个实验的成功,使童第周的胚胎实验学研究又一次走到了世界前列。 

     童第周担任了许多行政领导工作,又有不少社会活动,但无论多忙,他 

都坚持亲自动手做科学实验。到了70年代,70多高龄的童第周患了眼疾, 

工作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大家劝他:“年岁大了,看东西也不方便,坐在一 

旁说说,指点我们就可以了,不用再亲自动手了。”童第周谢谢大家的关心, 

却不愿做“闲人”。他说:“科研成果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我不能 

光说话,我要干事。” 

     要干事,更要抓紧时间干事,童第周比以前更忙了。工作,学习,写作, 

讲学,他不顾年老体弱多病,四处奔波,拼命冲刺。1979年3月,他在为浙 

江省科学大会作报告时,不幸脑血管破裂,倒在了讲台上。1979年3月30 

日,童第周去世了。 

     但是,作为优秀的科学遗产,童第周的研究成果已经进入人类的知识宝 

库;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科学精神将永远留在后人的记忆之中。 


… Page 80…

                        超越时代的“玉米实验” 



                     ——麦克林托克发现转座现象 



     1983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表面上不同寻常,实际上却众望所归。说 

不同寻常,是一位终生研究玉米的植物细胞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居然独自一 

人获得了医学生理学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并且竟然是表彰她在30多年前即 

1945~1951年的6年间,用一架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玉米染色体时提出的基 

因转座现象。说众望所归,是因为麦克林托克这一长期不为世人所理解的站 

在时代前头的思想,在分子生物学兴起并迅速发展后,到80年代初已在噬菌 

体、细菌、酵母、果蝇、小鼠和人体中纷纷得到证明,而且日益显示出在医 

学研究上巨大的、无可估量的潜在意义。跳跃基因、可移动的遗传因子等名 

词经常出现在生命科学的研究报告和学术文献中。“玉米老太太”的外号已 

为不少青少年所熟知。世界科学界包括我国科学界不约而同地呼吁:“麦克 

林托克该得诺贝尔奖了!” 

     麦克林托克算得上是科学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她于 1902 

年出生。母亲是一位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妇女:一位有造诣的钢琴家、诗人和 

画家,但对子女的学习却有她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是考虑到家庭经济情况不 

佳,同时又担心接受过高的教育会使女儿不肯结婚,所以说服了大女儿、二 

女儿不去上大学。三女儿就是本文介绍的巴巴拉·麦克林托克,她从小对学 

习的兴趣就非常强烈。她不理会父母的反对,于1919年考入康乃尔大学农学 

院。母亲的担心竟不幸而言中,巴巴拉·麦克林托克终身未婚。 

     麦克林托克的一生有两次辉煌。第一次辉煌是在同行间的交口赞誉中达 

到的;第二次辉煌却是在同行们的一片冷漠中达到的。如果说她的第一次辉 

煌代表的科学成就还有人可以与她媲美的话,她的第二次辉煌所代表的科学 

成就终于在30多年后无可争议地被人们认识,从而达到了她所处时代的光辉 

顶点。 

     1921年对麦克林托克的一生有相当重要的影响。那年她19岁,在康乃 

尔大学农学院三年级时选读了植物育种系主任、著名玉米遗传学家埃默森主 

讲的“遗传学”课程。这门当时还诞生不久的新科学对麦克林托克有很强的 

吸引力。1927年,她因性别歧视(植物育种系不接受任何女大学生和女研究 

生)而获康乃尔大学植物学博士学位,并被聘为讲师。1929~1931年两年间, 

她就发表了9篇令同行们瞩目的研究论文。1931年以后,又因性别歧视不得 

不先后在密苏里大学、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帕萨迪纳加利福尼亚大学等谋 

职。1941年到冷泉港。在这段时间里,她在康乃尔大学和埃默森的支持下, 

在玉米的染色体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从遗传学发展史来说,从1910年起摩尔根与他的三位助手斯特蒂文特、 

马勒和布里奇斯对果蝇染色体进行研究,直到40年代,染色体的研究一直在 

遗传学研究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麦克林托克在30~40年代对玉米染色体 

的研究与摩尔根等人的果蝇染色体研究犹如双峰辉映,成为这一时期的杰出 

代表。由于玉米染色体比果蝇染色体大,在观察染色体畸变方面更优于果蝇 

染色体,而观察到的玉米染色体畸变又可与颜色鲜艳易辨的籽粒以及玉米的 

其他表现型联系起来,构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世界各国出版的遗传学书籍, 

在染色体畸变的章节中,无一不引用麦克林托克关于玉米染色体的工作,无 


… Page 81…

一不引用麦克林托克提供的玉米染色体畸变的图示。麦克林托克提出的关于 

染色体畸变的术语,至今仍是训练所有生物学家的主要内容。麦克林托克为 

此而获得崇高的荣誉。1939年,她当选为美国遗传学会副主席,1944年,当 

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45年,当选为美国遗传学会主席。 

     然而,就在她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那一年,麦克林托克没有把自己 

摆在已经“功成名就”的位置上,而是开始了新的更艰巨的攀登。那一年, 

她观察玉米第9对染色体上控制糊粉层颜色的基因在杂交后代中的表现 (玉 

米体细胞共10对染色体,按相对长度由大到小依次编号,有许多特定的基因 

已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上)。她设计的一次玉米杂交组合,按孟德尔的显隐 

性规律预测,理应得到无色的籽粒,但实际上所收获的籽粒却呈现很多深浅 

不同的色斑。与此同对,她还获得了许许多多类似的观察资料。它们用正统 

的遗传学规律完全不能解释。解释这些观察资料需要建立起一座新的理论大 

厦,一个新的理论体系。麦克林托克义无反顾地担当起这项任务。她在长达 

6年的观察和思索中提出了“解离—激活”体系。她指出,“解离因子”是 

可移动的遗传因子,“激活因子”则是位于另一染色体上可控制解离因子活 

动的基因。当解离因子移动到第9对染色体上控制糊粉层颜色的基因附近并 

且插入于其中时,破坏了无色显性基因的作用而使有色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使籽粒呈色。由于解离因子跳动很快,使隐性基因时开时关,因而籽粒呈现 

很多深浅不同的色斑。这个可移动的解离因子既有移动的特征又有控制其他 

基因开关的作用,所以当时麦克林托克又称它为“控制因子”。它的可移动 

特征即现已为世人熟知的“转座”。 

     1951年,当时还是世界公认为遗传学泰斗之一的麦克林托克在当年夏季 

冷泉港定量生物学讨论会上报告了她6年潜心研究的结果。可是,她的报告 

无人能懂,会场上如石头一般的沉默,甚至有人开始窃笑。麦克林托克关于 

基因可以从这个座位转到那个座位、从这个染色体转到那个染色体的思想实 

在是过于新颖了。麦克林托克事后承认1951年那次会议“确实打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