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穿过一条长长的林荫道,绕过那五彩缤纷、香气袭人的花圃,来到
了一块狭长的、种满了豌豆的园地。这是一块约35米长、7米宽的土地,并
不肥沃,但一排豌豆却长势喜人。
“你看,就是这些豌豆,长得多好!”孟德尔喜滋滋地指着一串串嫩绿、
饱满的豆荚夸耀说。
“你已经搞了三年了,花了这么多精力,究竟要得出什么结果呢?”耐
塞尔问道。
“我准备年复一年地观察这些豌豆的子子孙孙们,通过实验找出植物遗
传的规律性。”孟德尔回答并进一步解释道:“简单讲,就是要回答一个问
题,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植物会形成千姿百态的形状和颜色。”
孟德尔的实验前后历时8个年头。据统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他一共
栽培了数以千计的豌豆植株,进行了350次以上的人工授精,挑选了一万多
… Page 35…
颗各种性状的种子。
艰辛的劳动终于换来了成功的硕果,豌豆实验证实了孟德尔所预想的结
论。此时,为了证实豌豆实验的结论有着普遍意义,治学严谨的孟德尔又用
玉米、菜豆等植物品种作了重复,直到证明豌豆试验的结论可从特殊推广到
一般。
1865年,孟德尔发表其历时8年累积起来的实验结果的时刻终于来临
了。也许是因为其内容太丰富,罗列的数据也太繁琐,报告分两次在2月8
日和3月8日的布尔诺自然科学会的例会上宣读。会场设在布尔诺高等技术
学校,这是一幢石头建造的四层楼房。
2月8日的傍晚,天气晴朗。体态稍胖、体格健壮的孟德尔戴着绸质的
大礼帽,披着长长的修道士黑礼服上衣,迈着庄重的脚步来到了会场。因为
这是自己教书的学校,所以心情是平静的。
会场里聚集着大约40多位听众。有天文学家、植物学家、化学家、医学
家等。会议主持人是孟德尔的好朋友,研究会秘书长耐塞尔教授,多少年来,
他一直关注着孟德尔的实验进展,分享着他的每一个成功和失败。今天,终
于要在这里宣布正式结果了,耐塞尔似乎比孟德尔还要激动。他迫不及待地
宣布:“今天,将由神父报告他关于植物杂交试验的新结果。”
接着,腋下夹着一叠论文的孟德尔缓步走上了讲坛,透过金边眼镜,可
看到他那灰蓝色的眼睛中闪出自信、真诚的眼光。
“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中我们可以发现两条规律。”孟德尔宣布这个结
论后,全场鸦雀无声,一个个都把专注的、满怀兴趣,但又是疑惑的目光投
向讲坛。孟德尔顿了一下,顺手理了理稀疏的金发,继续言辞清晰地讲述下
去。
“第一,当具有成对不同性状的植物杂交时,所生的第一代‘儿子’代
‘杂种’的性状都只与其‘父’与‘母’中的一个相同,另一个亲本的性状
只隐而不显。例如,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所生的 ‘儿子’们(杂种)
全部是高茎,而矮茎性状则隐而不显。如果将 ‘儿子’们(杂交第一代)再
自相杂交,所生‘孙子’(杂交第二代)的性状就不再相同,而会发生‘分
离’,而且显性性状的个体数与隐性性状的个体数之间的比例是个常数,即
3∶1。例如,将高茎与矮茎豌豆所生的 ‘儿子’(全部高茎)再相互交配,
‘孙子’们中有高茎,也有矮茎,其数量总呈3∶1的比例。这就是分离定律
(后称孟德尔第一定律)。
“第二,当同时具有两对或两对以上不同性状的植物(例如圆粒兼黄色
的豌豆×皱皮兼绿色的豌豆)杂交,所生第一代杂种全是圆粒兼黄色的,而
第二代杂种的每一个性状各自按3∶1的比例独立分离,互不干扰,也即圆粒
黄色和圆粒绿色的比例是3∶1,而皱皮黄色和皱皮绿色的比例也是3∶1,这
就是自由组合定律 (后称孟德尔第二定律)。”
孟德尔款款细述,在座的学者们全神贯注,倾听着孟德尔一步一步地解
释着他的实验。但是,随着演讲的深入,人们对于这项过于新奇的杂交结果
及其有规律的数字比例越听越难以理解了。约一个小时后,演讲暂告一段落,
余下部分在3月8日再次进行。当然,仍然是数字连篇的理论。
显然,孟德尔的理论超越了听讲者的接受程度。报告结束后,学者们没
有提出什么问题,也没有进行任何讨论,更没有人大声叫好。出于礼貌和学
者的涵养,鼓掌致意,掌声并不热烈。据说,听众只是默默地向黑夜的街头
… Page 36…
散去。
更为遗憾的是,报告会后的这种平静状态一直持续了35年。虽然,怀有
自信的孟德尔把讲演的内容写成了45页的论文《植物杂交实验》,并发表在
第二年自然科学研究会的会刊上,会刊也按惯例同当时各国120多个科研机
构和各高等学校交换各自出版物,各国学者也应该有机会读到这部不朽著
作,但是,绝大多数印本只是静静地躺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无人问津,这部
价值非凡、论证严谨的大作没有引起科学界的重视。
即使当时欧洲研究植物杂交的权威、德国植物学家耐格利教授对此也疏
忽了。孟德尔拿到论文的40部副本时,首先将一部赠给了耐格利,并为征求
他的意见写了封信。等了又等,直到第二年的2月27日,孟德尔才收到耐格
利的回信,但耐格利并没有特别陈述意见,只是希望孟德尔寄给他六类由杂
交产生的豌豆种子。倘若耐格利这位当时的大生物学家提出孟德尔并予以介
绍的话,孟德尔定律则会更早地沐浴着灿烂的光辉而登场,大概在孟德尔健
在时就能成为一个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而度过其一生,不仅如此,生物学也
肯定不用等到20世纪就会取得相当大的进步。
达尔文也与孟德尔失之交臂了。达尔文较孟德尔早两年逝世。达尔文生
前若知道孟德尔的研究,也许会立即响应,并亲自加以重复试验。他们是同
时代人,若把这两个伟人的研究成果联系起来,或许在科学史上会早一些出
现辉煌的春天。
事实是,35年中,醉心于达尔文主义的科学界生物学界没有把这个乡村
修道院院士的论文放在眼里。
但是,孟德尔自己坚信这个理论对生物进化学说有着“难以估计的意
义”。他在晚年对友人耐塞尔说:“等着瞧吧!我的时代总有一天要来临。”
孟德尔的时代终于来到了。1900年,三位植物学家,即荷兰的德弗里斯,
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丘尔马克在《德国植物学会杂志》的第18卷上,发
表了相同结论,他们分别在自己的研究中重新发现了孟德尔在35年前就已公
布的遗传定律。终于使这个淹没了35年的伟大学说走向了世界。
孟德尔法则的问世,如同太阳照耀着生物学发展之路。孟德尔遗传法则
和细胞学的进展相结合形成了细胞遗传学。此后,生理遗传学、微生物遗传
学、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发生遗传学等,不断形成壮大,推动着科学
不断向前,直至今日。
… Page 37…
征服神奇的细菌世界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在19世纪以前,人们常常会面临许多可怕的灾难:整桶整桶芬芳清醇的
啤酒莫名其妙地变酸了,让人难以下咽,给啤酒商造成重大损失;蚕农辛辛
苦苦养殖的蚕,身上出现了棕黑色斑点,接着便死个精光;难以计数的产妇
死于产褥热;成群的绵羊染上炭疽病纷纷死去;被疯狗咬了的成人或小孩,
没人能幸免死神的降临……其实,这些人类的灾难都是细菌或病毒在作祟,
人们不知其本来面目,面对灾难束手无策。正是伟大的法国微生物学家和化
学家路易·巴斯德揭开了细菌的神秘面纱,把人们从这些灾难中拯救出来。
路易·巴斯德因而成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1822年12月27日,路易·巴斯德诞生在法国东部多尔城一座临近山区
的破旧楼房里。他的父亲是一位勤劳能干的硝皮匠,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却
对知识看得很重,他拼命干活赚钱,渴望把儿子培养成为一名教师。巴斯德
9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阿尔波瓦中学附属小学里去念书。刚上学时,由于
他胆子小,个子也矮小,成绩又不突出,并没能引起学校老师的重视。但在
以后的日子里,老师们发现,巴斯德具有其他孩子没有的品格。比如,在读
书时,他具有一股坚持到底的恒心和耐心。尽管胆小,他却喜欢提出问题,
书上的知识,老师的讲解,似乎永远满足不了他的好奇心。
那时候,小学校实行分组教学法,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组长领
读课文,其余同学跟着朗读。巴斯德多么希望当一名领读的同学啊,可是他
始终没得到过这份光荣。为此,他常常在家里伤心地流泪。
小学毕业后,巴斯德升入了阿尔波瓦中学。校长罗马勒很注意培养学生
的意志,指导他们确定奋斗的目标。他认为巴斯德在学业上虽没有出众的地
方,可是他学习起来是那样的专心,无论周围如何喧闹,他的注意力是那么
集中。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回答任何一个问题之前,总是认认真真地想一
想,直到确定之后才把答案说出口。校长认为,这样爱思索的孩子是值得深
造的,他对巴斯德的父亲说:“您的孩子一点不比别人差,您应该送他到巴
黎上大学。”
1839年,年仅16岁的巴斯德只身来到巴黎,进入高师预备班听课。第
二年,他按照自己的愿望,到贝藏松公学学习,预备投考高师的功课。他在
贝藏松一边读书,一边当助理教员,用大量的时间孜孜不倦地读书。他在给
家人的信中勉励妹妹:“意志、工作、成功,是人生的三大要素。意志是事
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
庆祝你努力的结果。”
1842年,19岁的巴斯德又到巴黎去读书,力行着“意志—工作—成功”
的道路,终于在第二年,依靠他的勤奋和努力,以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考取
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勤奋好学的巴斯德一踏进大学的校门,就像一只蜜蜂钻进了花丛,拼命
地吮吸着每一滴知识的甘露。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进取着,终于以优异的成绩
获得了硕士学位,接着又一鼓作气,完成了博士论文。
巴斯德的才华得到了当时著名化学家巴拉尔教授的赏识,把他安排在自
己的实验室工作,研究酒石酸的旋光现象。巴斯德如鱼得水,整天在实验室
… Page 38…
里和化学试剂为伍,终于发现了酒石